<p class="ql-block"> 湘西是典型的“老、少、邊、山、庫、窮”地區(qū)。自古以來這里都是一個封閉的世界,很少跟外界接觸,所以華夏民族的各種文化都很難進入到大山的腹地,直到上世紀60年代這里才進入文明社會,所以直至現在,大家對山區(qū)的村村寨寨了解依舊不多,一直保持著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 說到湘西,首先映現在腦海中的一定是鳳凰古城,這個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p> <h3>湖南的鳳凰,被譽為湘西的明珠。誕生了諸多的名人:沈從文----與魯迅齊名的文壇大師、 熊希齡----第一任民國總理、慈善大家 陳渠珍、《艽野塵夢》中的“湘西王” 龍云飛、亦俠亦寇的“青帕苗王”著名畫家 黃永玉、鳳凰城的“匪氣”畫家 鄭國鴻、一代抗英名將 田興恕等等。</h3> <h3>鳳凰的苗族人文</h3> <p>蹭拍的游人美女。</p> <h3>沱江,吊腳樓,畫中水鄉(xiāng)</h3> <h3>晨曦中的鳳凰城</h3> <h3>經常吸引著大批的攝影人來采風</h3> <h3>夜幕降臨,鳳凰城才上演最熱鬧的景象。</h3> <p>晚餐時,有女學生伴隨彈唱,有曲目單任由挑選,我問她如可以拍照,那就接受,也不貴,好像是25元唱三首歌曲。</p> <h3>在2012年通車的湘西著名的矮寨大橋。 大橋的施工者們,不畏艱險,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大橋建設各方共同創(chuàng)造了“四個世界第一”:即大橋主跨1176m,跨峽谷懸索橋創(chuàng)世界第一;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離的結構設計方案,創(chuàng)世界第一;首次采用巖錨吊索結構,并用碳纖維作為預應力筋材,創(chuàng)世界第一;首次采用“軌索滑移法”架設鋼桁梁,創(chuàng)世界第一</h3> <h3>走進苗寨人家</h3> <h3> 過了正月十五走進山寨,我們發(fā)現基本見不到青壯年,后生們都外出打工了。每年元宵節(jié)一過,山寨基本上就安靜了下來,剩下的老弱婦幼們續(xù)寫著山寨的故事。</h3><h3> 留守,是中國現實的一個特有現象</h3> <h3>慈祥的苗族老人,臉上總是顯出樸實,憨厚的笑容。對我們陌生的人到來,沒有絲毫的戒心,你可以隨意進出他們家里拍攝。</h3> <h3>正到中午吃飯時間,老奶奶給孫輩們準備的午餐,就是每人一個饅頭。沒有一點菜肴,也無需碗筷,孩子們用手拿了吃的可香呢。</h3> <h3>祖孫們總是在期待著</h3> <h3>獨自留守的老人</h3> <h3>姐妹是最好的朋友。</h3> <h3>就是看到來了不認識的人,寨民也是以這樣的笑容迎接你。</h3> <h3>剛和在外打工的老公通了電話,臉上露出喜滋滋的笑容。</h3> <h3>邊城茶峒即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邊城鎮(zhèn),原名茶峒, 地處湘黔渝三省交界處,“一腳踏三省”。文學大師沈從文的著名中篇小說《邊城》把茶峒優(yōu)美的風景、善良的風俗和淳樸的人情等融為一體,勾畫出田園牧歌般的邊城風貌而出名。</h3> <h3>湘西的王村,因謝晉的一部電影而走紅,現在已叫芙蓉鎮(zhèn)了。電影演員姜文、劉曉慶在此片中的精彩搭擔演出,爐火純青。</h3> <h3>著名的張家界,風光秀麗,已無需贅述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