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攝影:余夫</b></h1> <h1><b> 幾年前,就計劃著自駕去青海等地旅游,但是因種種原因一直耽擱至今。二零一九年七月四日我和老伴在陳公夫婦、柯玉寬夫婦、葉青夫婦和司機,還有小妹余青等人隨同下,自駕游正式開始了……</b></h1><h1><b> 4號中午陳公夫婦為我們一行盛情招待后,約在1點鐘從十堰出發(fā)。出發(fā)時十堰的天氣很不好,烏云密布,而且已經(jīng)開始下雨。當我們行駛到陜西商洛,天空放晴,艷陽高照,頓時心情開朗。夕陽透過車窗讓人視覺有些疲勞,只好在服務(wù)區(qū)休息片刻后繼續(xù)前行。大約在19點左右我們行程了470千米,到達了第一站——陜西彬縣(縣級市),住進一家旅館。并在一家的特色餐館晚餐。得知今天是我老伴生日時,陳公忙前忙后專門從另一餐館端了一大碗長壽面為她祝壽。</b></h1> <h1><b> 7月5日目的地——青海剛察</b></h1><h1><b> 一早吃過早餐后,正準備前行,柯玉寬夫婦接到家里電話,告訴他8旬的岳父不幸突然病故……掛了電話他們夫婦和我們作了簡單道別后,就離我們這支隊伍背道而馳。我們行程仍在繼續(xù)。約8點從彬縣出發(fā),經(jīng)過甘肅的平?jīng)觥⒍ㄎ?、蘭州,穿越寧夏的西寧、跨過“兩彈一星”制造基地;途徑青蘭高速、青藏高速、(行程890千米),在20點左右終于到達了青海剛察。這時陳公兩個外甥早就驅(qū)車在半路等候著。入住后劉總以當?shù)氐奶厣嬍呈⑶檎写覀円恍?,在此表示由衷感?lt;/b></h1><h1><b> 在這兒順便提一下,這里海拔3600多米,有高原反應(yīng)的人此地有一定風險。我本人雖說身體健康,但必經(jīng)是60多歲的老人,自感有點頭痛,但沒有其它不適。</b></h1> <h1><b> 7月6日目的地是察爾汗鹽湖</b></h1><h1><b> 5點多鐘賓館服務(wù)生還在夢香時,就被我們叫醒。下一站是察爾汗鹽湖。這里是一個剛剛開始建設(shè)、以鹽、鉀等還有未知的其它綜合生產(chǎn)的工業(yè)基地。中國攝影報曾發(fā)出征稿通知,以拍攝建設(shè)鹽湖的圖片宣傳該點,我們幾個影友為此而來。途中經(jīng)過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小柴旦湖。在小柴旦湖見到一群裝備十足、開了七八輛越車,其中有甘肅、陜西、寧夏的戶外朋友們到了湖邊,停下車來野炊,我們也湊熱鬧跟了去。湖邊泥土踩上去能聽到好像踩踏雪地上發(fā)出的聲音。影友葉青兄弟不小心將車駛進了泥潭,雖說是全時四驅(qū),但是四個輪子都陷了進去卻無法自拔;幸虧這群裝備十足的朋友備有卷揚牽引機,掛上牽引鋼繩后不費周折將陷在泥潭的車牽引出來。</b></h1><h1><b> 從小柴旦湖繼續(xù)前行,途中經(jīng)過西沙線、德小高速,于下午1點終于來到了察爾汗鹽湖,剛剛停車準備找機位拍攝時,風雨大作,鬧得人心不快,怏怏離去,只好直奔格爾木市(全天行程670千米),找了家賓館住下,并在此美食一餐。</b></h1> <h1><b> 7號目的地——茶卡鹽湖</b></h1><h1><b> 從格爾木市出發(fā),途徑京藏高速、德小高速、茶德高速、德令哈等地。在途中一段省道(不知其名)見到晨光風景不錯,停下車來用無人機準備拍攝;當飛機升高90多米、向正前方推進90多米正在觀察如何構(gòu)圖拍攝時,不知何故,不明不白地飛機落進了草叢中,顯示屏上只見一堆雜草。忙亂中競?cè)徊恢酪呀?jīng)“墜機”了,還在向空中瞭望。在此同時陳公撥通了經(jīng)營攝影器材的邵總電話求救,卲總正在指導(dǎo)找飛機時,陳公突然提醒:“飛機鏡頭怎么拍攝是一堆草呢?”,這時我才恍然大悟,飛機已經(jīng)墜機了。此時陳公第一個跨入草地開始尋找,我隨后進入草地,按照飛機的方位前行不到100米輕松的找到飛機,見到飛機完好無損,只是一片槳葉被一根雜草“栓住”了。</b></h1><h1><b> 在去茶卡鹽湖途中,正是午飯時間,我們一行在一個服務(wù)區(qū)簡單吃了快餐,就直奔景區(qū)。影友葉青兄弟因痛風發(fā)作行走十分不便,陳公一路照顧有加。到了景點后陳公跑前忙后為葉青兄弟租借輪椅,讓我十分感動。</b></h1><h1><b> 查閱資料和親眼所見,總算是對茶卡鹽湖有了初步了解。茶卡鹽湖位于青海烏蘭縣境內(nèi),湖泊面積105平方千米,海拔3100米,湖水清澈見底,不愧是中國的“天空之鏡”的美稱。</b></h1> <h1><b> 7月8月目的地——青海湖二郎劍</b></h1><h3><b> </b></h3> <h1><b> 青海湖有多個景點,為保護生態(tài),關(guān)閉了幾個景點,現(xiàn)只開放了“二郎劍”這個景點。</b></h1><h1><b> 一早從烏蘭縣出發(fā)到青海湖只有225千米路程。途中徑過西沙線、京拉高速,目的地就是青海湖了。一路前行一路景,到處可見牧民放牧,羊群、馬群、耗牛布滿綠油油的草原和山崗上。從前只是在電視中見到的場景,此時此刻我們身臨其境,讓我們飽了眼福,開闊了眼界。</b></h1> <h1><b> 中午11點左右到達了青海湖二郎劍景區(qū)。吃過中餐后開始領(lǐng)略青海湖的美景。今天天氣給力,睛朗多云。雪白的云彩,藍瑩瑩的湖水,給攝影愛好者構(gòu)造一道美麗的風景。在湖的對面能見到沙漠,乘船可以登上“二郎劍”這個湖中沙漠之地。在湖邊藍藍的湖水中魚兒歡快的游動,海鷗自由戲水或飛翔。</b></h1> <h1><b> 下午行程繼續(xù)另一個景點——門源</b></h1><h1><b> 從青海湖到門源玉部落和達坡山。我們一路前行一路風雨交加,但都離我們較遠,只是見到前方或旁側(cè)等局部區(qū)域正在下雨,但我們并沒有被風雨侵襲。</b></h1><h1><b> 翻越達坡山就一眼看到門源的全貌。一片金黃色的油菜花展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中,這時天色已晚,下山后就地宿在門源景區(qū)附近的一家旅館。</b></h1><h1><b> 7月9日凌晨,天剛蒙蒙亮我就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觀察天色。因為頭天下午這里下雨,怕天氣不好影響拍攝。走出門外讓我驚喜不已,東方天空亮出了紅紅的朝霞;沿山邊從地面飄游一條巨長的、很規(guī)則的、乳白色的、濃濃的霧帶;天空中云釆也很漂亮,在上空游蕩不散。我們來不及吃早餐,急忙收拾行囊后趕緊出發(fā)直奔目的地。當我們找到攝影點時,夏季太陽已經(jīng)爬上半空;油菜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金燦燦的折射出刺眼的光芒。</b></h1> <h1><b> 曾聽陳公說過:他來這里已經(jīng)是第三次了,天公總是不給力,只有這次不知道是誰帶來了好運,能見到如此好景!也有可能是常來此地觀光的原故,感動了上帝吧!</b></h1><h1><b> 下午另一目的地——張掖</b></h1><h1><b> 門源距張掖有206千米路程,約兩個多小時才能到達。所以我們沒敢在門源多停留,直接從門源出發(fā)直奔張掖。于2點多鐘到達景區(qū),正時陽光當頂,稍作休整后才進景區(qū)。因葉青兄弟行走不便,他獨自乘直升機觀光七彩丹霞地貌,我和陳公各自背著無人機走進景區(qū),一看提示:“景區(qū)內(nèi)嚴禁無人機拍攝”,只好怏怏不樂的背著沉重的攝影設(shè)備在烈日下步行上山,連走三個景點,又曬又累,但總算天氣不錯,沒有讓我們失望。</b></h1> <h1><b> 天時已晚,我們?nèi)鲭x景區(qū)繼續(xù)前行100多千米,到了山丹縣住宿。</b></h1><h1><b> 7月10日我們從山丹縣出發(fā)正式返程十堰,此次旅行,跨越了五個省,行程5000多千米,安全順利返回我的家鄉(xiāng)湖北竹溪,作為圓滿的一次長途旅行,一帆風順返程是值得慶賀的,在此也感謝隨同友友們!</b></h1> <h1><b> 原創(chuàng)作者:余夫</b></h1><h1><b> 隨同影友:陳公、余青、葉青</b></h1><h1><b> 2019.7.19寫于竹溪</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