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這個炎炎夏日,頂著36°的高溫,帶著36°的熱情,7月8日,我們來到了這個有溫度的地方——蘭洋溫泉度假度。在這里,開啟我們十天的培訓之旅。</h3> <h3> 美好的時光轉(zhuǎn)瞬即逝,第一天開班儀式時宣誓的激昂澎湃還猶在眼前,轉(zhuǎn)眼培訓已接近尾聲。</h3><h3> 為了讓這十天留存,我決定把它記錄下來,成為我人生中的篇章。</h3><h3></h3> 學習篇 <h3> 在這十天中,我初步走近了統(tǒng)編教材,聽了三天的示范課和講座,“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的雙線組合牢記我心。</h3> <h3> 在這十天中,我接觸了馥郁芬芳的田園課程。鄉(xiāng)野田園是我們鄉(xiāng)村學校獨有的寶貴資源,我們應該物盡其用,讓孩子接近大自然,為生活和學習搭建橋梁。</h3> <h3> 在這十天中,我聆聽了二年級和五年級的小組合作示范課,對獨學、對學、群學和展學和教學模式有了初步認知,這種以優(yōu)帶差、生生互助的上課方式非常適合學習基礎(chǔ)薄弱班級。</h3> 生活篇 <h3> 每天的學習生活都很忙碌,看到大家都如此勤奮,我們組員也不能懈怠。即使老母親生病了,我們的組員也每天來上課,還非常積極地寫作業(yè)、交作業(yè)。還有符丹玲老師身體不適到每天都要打點滴,也要堅持來上課。</h3> <h3> 我們組的王國樓老師,在繁忙的培訓之余,另外花時間給我們準備了一節(jié)口語交際示范課,她用準確的引導和精確的評價,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敢說公約、會寫公約。</h3> <h3> 鄭琪龍老師為我們小組創(chuàng)作了一首《蘭洋故事》作為朗誦展示作品。</h3> <h3> 在課后,我們小組還一起排練調(diào)聲,林啟淵校長和李亮老師非常賣力地教唱和指揮我們調(diào)聲,讓我們學會了《來到蘭洋心觸景》。</h3> 致謝篇 <h3> 這次培訓讓我認識了很多語文教育界的同行和前輩,他們給了我不少幫助和鼓勵。得知我要做小組報告,王國樓老師和鮑迎紅老師都無私地奉獻她們的資料,幫助我做總結(jié)。雖然最后小組匯報環(huán)節(jié)被取消,但還是要感謝她們。</h3> <h3> 我們組的前輩,他們給了我機會,鼓勵我代表小組上臺發(fā)言,我才能鼓起勇氣邁出這一步,第一次在那么多老師面前發(fā)言。</h3> <h3> 還要感謝組織這次活動的領(lǐng)導、專家和各位工作人員,有了他們的努力才得以使這次活動圓滿完成。特別是羊玉秀老師和林柏老師,他們忙碌的身影出現(xiàn)在臺前幕后,既當后勤,又當主持人;既當班主任,又坐在教室和我們一起聽課;既是講師,又是學生。</h3> <h3> 這里也不得不提一下儋州市教育研究培訓院的院長吳昊。7月12日,吳昊院長在百忙之中親臨培訓現(xiàn)場來視察我們的培訓情況,和學員們親切交談,對學員寄予殷切期望,希望學員們在本次培訓中都學有所獲。</h3> <h3> 儋州市教培院羊?qū)W彬主任每天早早都來到教室和學員們一起聽課。他鼓勵學員們積極思考發(fā)言,關(guān)注培訓活動的方方面面,希望能把培訓做到最好。</h3> <h3> 夏日悠長,學路漫漫。培訓雖然結(jié)束了,但是我們的求知路還未走完。我對自己說,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實踐教學和研究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結(jié)合起來,希望通過努力,能做一個新型的研究型的合格教師。</h3> <h3><br></h3><h3> 圖文編輯:楊 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