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5月29日,我們一行四人的家庭旅游小團(tuán)出發(fā)去土耳其、迪拜,為期十二天,十天在土耳其,兩天在迪拜。在土耳其十天的印象如下:該國橫跨歐亞兩大洲,景觀多樣性且蔚為壯觀:安卡拉城堡、以弗所古城、藍(lán)色清真寺、索菲亞大教堂、浪漫愛琴海 、愜意的棉花堡溫泉、鬼斧神工的卡帕多奇亞石林、五彩繽紛的熱氣球 ……<br></h3> <p> 土耳其是個名副其實(shí)的文明古國,歷史悠久;經(jīng)濟(jì)發(fā)展屬中等水平,人民生計(jì)無憂;農(nóng)牧業(yè)發(fā)達(dá),食品綠色環(huán)保,社會治安尚好。不一樣的亞洲 ,不一樣的歐洲 ,絕對值得一游。老年人略感不足之處,旅途坐汽車時間較長,食物以生冷為主,超多甜品(很甜很膩,會讓人發(fā)胖),不供應(yīng)免費(fèi)熱開水。<br></p> 我從網(wǎng)上找來這張土耳其旅游地圖,用紅線標(biāo)出了我們所走過的大致路線。 <h3> “像一匹脫韁的烈馬,</h3><h3> 從亞洲狂奔而來,</h3><h3> 一頭撞進(jìn)歐洲大陸”。</h3><h3> 一位詩人用生動的語言,形象地描述了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及其國土的形狀。從地圖上看,土耳其的地形活脫脫就是一個馬頭形,馬頭撞到歐洲的屁股,鼻子裂開一條縫,這縫就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它的存在,成就了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地跨兩大洲的城市:伊斯坦布爾。<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可以說,身處這座城市,你就能實(shí)現(xiàn)一腳歐洲,一腳亞洲的夢想。</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到達(dá)伊斯坦布爾的第二天早上,一輛舒適的大巴車,一位中土混血兒的導(dǎo)游,帶著我們</span><font face="Microsoft YaHei"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去看浪漫的土耳其。</font></h3><h3><font face="Microsoft YaHei"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系好安全帶,出發(fā)嘍......</font></h3> <h3> 博斯普魯斯海峽在土耳其境內(nèi),它北連黑海,南通馬爾馬拉海和地中海,它把土耳其的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從中切開,分隔成亞洲和歐洲兩部分。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橫跨海峽,把這座城市連成一個整體。<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h3><h3> 車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這是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的第三座跨海大橋,2016年8月通車,使連接歐亞兩端的交通更為便捷。</h3> <h3> 從駕駛室前面玻璃窗拍到大橋的一部分。</h3> 馬爾馬拉海,土耳其內(nèi)海。 <h3> 海邊的紅瓦建筑物,既漂亮又壯觀。</h3> <h3> 安卡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是土耳其的首都和第二大城市,也是土耳其的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交通和貿(mào)易的中心。它位于小亞細(xì)亞半島上安納托利亞高原的西北部。<br></h3><div> 安卡拉市區(qū)分新舊兩部分,老城以修建在一座小山丘上的古城堡為中心;新城環(huán)繞在老城的東、西、南三面,尤以南面的城區(qū)最為整齊,這里均是歐式建筑。<br></div><h3> 到安卡拉最值得去看的就是安卡拉的古城堡和土耳其國父紀(jì)念館。</h3> 安卡拉城堡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安卡拉城堡是安卡拉的地標(biāo)性建筑,也是安卡拉的主要旅游景點(diǎn),位于舊城山上,是安卡拉全城的最高點(diǎn),可俯瞰安卡拉城全景。保存完好的厚城墻與蜿蜒的街道,清一色的小石塊路,城內(nèi)街區(qū)陳舊卻不臟亂,許多地方還可以允許機(jī)動車出入。 </p> <h3> 城堡的大門。</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進(jìn)入城堡大門后是一片奧斯曼時期建筑風(fēng)格的房子,現(xiàn)在是當(dāng)?shù)厝说牡赇伜妥≌?lt;/span><br></h3> <h3> 非常傳統(tǒng)的土耳其建筑風(fēng)格讓人驚嘆不已,行走在小巷中隨處可見的古建筑和遺留著的歷史印跡,會讓你深切感受到曾經(jīng)的滄桑與歷史感。</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沿著蜿蜒的石頭小路,穿過民居和一道道厚重的石頭門就可以到達(dá)城堡的頂部。</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這座城堡早在公元前2世紀(jì)就由古羅馬人建造,用來作為軍事防御。它地處戰(zhàn)略要地,歷經(jīng)戰(zhàn)火洗禮,先后被拜占庭人、波斯人、阿拉伯人攻占,常年戰(zhàn)爭使這座城堡留存下來的建筑不多。</p> <h3> 從古城堡門口進(jìn)入,中央是一個大圍城,往上一層是當(dāng)年士兵打仗的藏身之處,再往上一層則是用來巡邏和掩護(hù)的大城墻,寬約一米,慢慢走在上邊,可以俯視周圍的一切,確實(shí)是個易守難攻的戰(zhàn)略高地。</h3> <h3> 從城堡頂端可以360°俯瞰安卡拉市的全景,新老城區(qū)很容易分辨,老城以修建在一座小山丘上的這座古城堡為中心,房子都有紅頂屋檐,它的外圍就是新城了。</h3> <h3> 在安卡拉老城的至高點(diǎn),插著國旗的主城堡現(xiàn)在沒開放,旁邊我們腳下的甕城是游人登高拍照的好地方。<br></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城堡里的道路錯綜復(fù)雜,殘?jiān)珨啾陂g充滿著歷史的滄桑。</span>城堡被多層城墻包圍,層與層之間不寬,而每層的頂部的棧道更窄,但都是允許攀爬的,在上面走倒是蠻刺激的。</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登臨城堡確實(shí)十分壯觀,天氣非常不錯,能見度又高,站在城墻頂上環(huán)視整個安卡拉城,讓人有種君臨天下的氣勢。</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居民們安靜悠然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賣點(diǎn)小商品,與游客們搭訕幾句;庭院墻角種滿了綠色植物,空氣中飄蕩著花香,讓人覺得有一種身處世外桃源的感覺。</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暖暖的夕陽、古城墻、老房子、油亮的碎石板路,漫步其間恍若在時光隧道里穿梭……</p> 國父陵 <p> 穆斯塔法.凱末爾領(lǐng)導(dǎo)土耳其人民推翻了奧斯曼帝國的統(tǒng)治,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當(dāng)選為第一任總統(tǒng),并且從此締造了土耳其的世俗化政體。由于他的卓越貢獻(xiàn),土耳其國民議會于1934年通過授予他“阿塔圖爾克”(即土耳其之父)的榮譽(yù)稱號。 </p><p> 為這位國家民族的偉人,土耳其籌蓋一座宏偉的陵墓。陵園由著名土耳其建筑師設(shè)計(jì),歷時9年于1953年完成,這一建筑融合了古代建筑和現(xiàn)代建筑的設(shè)計(jì)風(fēng)格,建筑群整體氣勢磅礴,至今仍是土耳其現(xiàn)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br></p> 國父陵的建筑外圍 <p> 陵墓的平面圖,由東西南北四條柱狀回廊圍出一個四方形大廣場,廣場正面是“榮耀大廳”,即凱爾末靈柩安放的地方。榮耀大廳四周回廊陳列著與國父凱未爾相關(guān)的遺物、畫像、公文、制服、書刊、坐駕等的標(biāo)本和他在各個時期的活動圖片。</p><p> 陵墓整體建筑氣勢雄偉,是游客們的必到之處。<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p> 好高的旗桿喲! <h3> 小朋友們也來參觀國父陵,每人手上還都拿著一朵小花。</h3> <h3> 國父的靈柩安放在這座茶色的巨大石造建筑物里面,墻上刻著國父勸勉民眾的嘉言,在列柱圍廊的內(nèi)殿之中,有一個黑色大理石制的墓碑。1953年紀(jì)念館完成,凱末爾的遺體也遷移至此,然后一直由衛(wèi)兵守衛(wèi)。<br></h3> 陵墓區(qū)莊嚴(yán)肅穆,有海陸空三軍守陵的衛(wèi)兵,有衛(wèi)兵換崗儀式。 國父對百姓的訓(xùn)誡雕刻在高大的墻面上。 <h3> 陵墓大廳氣派華麗,貼墻的兩排探燈都沒有開,給人一種莊嚴(yán)肅穆的感覺。<br> </h3> <h3> 陵墓前守衛(wèi)的士兵<br></h3> <h3> 又高又粗的方柱,整齊排列,使圍廊顯得格外幽深。</h3> <h3> 圍廊頂部都裝飾得非常漂亮。</h3> 廣場好大,裝修氣派,地面大理石的彩色拼花煞是好看! <h3> 四面柱狀回廊是陵園的博物館,展室中<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陳列著各國政要曾經(jīng)贈送的禮物以及凱爾末生前用過的物品等,還有土耳其開國戰(zhàn)爭時期的模擬場景并配有槍炮聲,意在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span></h3> 勛章有點(diǎn)大,需要兩只手捧。 獅子大道,兩邊有許多石頭獅子的雕塑,種植了紅色與白色的玫瑰花。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游人不多,適合拍照。</p> 老師帶領(lǐng)著一隊(duì)小朋友過來了。 我們趁機(jī)要求合影,小朋友們都很友善很懂禮貌,天真爛漫的笑容永遠(yuǎn)定格在我們的記憶中。 <p> 在榮耀大廳廣場的最西面,還建有二個塔屋,一座是“自由塔”,內(nèi)部陳列著整個陵墓景區(qū)的圖解,另一座是“獨(dú)立塔”,里面陳列著陵墓的建筑資料及凱末爾喪禮的照片。塔屋前的三男、三女雕像,代表著土耳其的各族人民對他們國父的緬懷。<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p> <h3> 整點(diǎn)的換崗儀式開始了。<br></h3> <h3> 換崗儀式視頻,分三段拍攝,再拼接而成。視頻中可以看到土耳其士兵換崗儀正步走很像是跳踢踏舞,步伐整齊劃一不說,手和腳的動作還是同一個方向。??</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執(zhí)勤的衛(wèi)兵各兵種都有,有穿白色軍服的,也有穿深藍(lán)色軍服的,應(yīng)該都在190左右,都很英俊。導(dǎo)游告誡大家,合影可以,但不能用手觸碰到衛(wèi)兵。</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于是,每個人都和年輕的衛(wèi)兵有了一張同框合影。</p> 圖茲鹽湖 <h3> 圖茲湖是土耳其天然鹽湖,在安卡拉西南50公里處,面積與水深隨季節(jié)變換而變化,春季水面寬廣,景色最美,被稱為土耳其的“天空之境”。</h3><h3> 出安卡拉市區(qū)半個多小時,在公路上就能看到圖茲湖的身影,時而狹長一條,時而白茫茫的一片。不過讓人感到十分驚艷的是那片鹽水不是白色,而是粉紫色的。<br></h3> <h3> 到了圖茲湖的觀景點(diǎn),也就是路邊的一處休息站,這里可以直接下到湖邊。休息站很簡單,一個小停車場,幾家食品飲料店鋪,不用門票,游客也不是很多。</h3><h3> 急急忙忙地用完午餐,換上帶著的拖鞋,下湖去拍照。<br></h3> 湖水離岸邊很遠(yuǎn),到處是白花花的鹽顆粒,還很粗,硌得腳好痛。 <h3> 圖茲湖已不像一個湖泊,倒像是個鹽灘。潔白的鹽層向四周漫無邊際的鋪開,猶如平原上覆蓋著一場厚厚的白雪,十分奇妙。</h3> 據(jù)說鹽湖的色彩不同,主要取決于鹽中所含的礦物質(zhì),會呈現(xiàn)出磚紅色、綠色、青綠色或銀灰色等多種顏色。我腳下呈現(xiàn)的是粉紫色。 <h3> 天空白云朵朵,湖面白鹽皚皚,正午的太陽高高懸掛頭頂,與期待中的天空之鏡樣子相去甚遠(yuǎn)!</h3><h3> 導(dǎo)游說,水量豐沛的春季,圖茲湖就會猶如天空之鏡,十分的神奇漂亮。不過我們與之無緣了。??</h3> <h3> 水很淺,剛蓋過腳脖子。湖面有風(fēng),湖水波光粼粼,沒有天空之鏡絲毫不影響我們的興致,空曠的湖面上任由大家瘋狂。</h3> 擺拍…… 再擺拍…… 迎風(fēng)招展我的七彩絲巾…… 換一組人招展…… 來一張單獨(dú)招展的…… 擺一個呆萌的…… 再想想,還可以換個什么姿勢…… 拍完了自己拍人家…… 抓來領(lǐng)隊(duì)小姑娘,給我們拍幾張集體合照。 <h3> 在陽光的照射下,白色的結(jié)晶鹽晶瑩剔透,銀光閃爍,真的好美。我想把這份美裝進(jìn)我的手機(jī)鏡頭中,但不管我怎么努力,拍下的照片卻怎么都看不出閃爍的銀光了。</h3> <h3> 集合時間到了,意猶未盡地離開鹽湖。陽光一曬,衣服成這樣了,大家戲稱回家做菜燉湯可以不用買鹽啦!??</h3> <h3> 繼續(xù)向卡帕多奇亞進(jìn)發(fā),沿湖畔公路向南一路行去,圖茲湖也一路伴隨著在窗外。一路眺望著閃過,把奇景留在夢幻飄忽的鏡頭里。</h3> <h3> 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繼續(xù)!</h3><h3><a href="http://www.zit.org.cn/29dehscn"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二)</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