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爺 <h3>振儒好,各位同學好: 在振儒和志遠班長及籌備組的幸勤努力下,我們的聚會將進入倒計時。 時光荏苒,日新月異,我們的母校——“平定師范”已升格成為“陽泉師范高等??茖W?!保看温愤^學校,雖然是家鄉(xiāng)的一街一景,但倍感熟悉親切,也喚起師范歲月溫暖美好的回憶。 平定師范學校坐落在鐘靈毓秀,人才薈萃的古州平定上城榆關門內,環(huán)境優(yōu)美,交通便利。東接榆關、南臨流杯、西眺冠山、北瞰下城,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漢代城墻、古榆關門遺跡至今猶在。清乾隆十六年,知州王祖庚,勸捐銀二千多兩,以利息作為師生費用,借用上城州署西部學院行署為講學所,因上城為漢淮陰侯韓信下趙駐兵處(圖),舊稱榆關,取名"榆關書院"是當時平定州唯一官辦書院。乾隆三十年,因臨近嘉山、嘉水,改稱"嘉山書院"。乾隆五十年,易名"冠山書院"。清光緒29年,改為官立平定中學堂,這是山西最早興辦新學的七所之一。民國元年改建平定中學校。1926年,進步學子在此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立"中共平定特別支部"(圖)。 1949年2月,遵華北太原市人民政府令,晉中一中和平定中學校兩校合并,在平定中學舊址上建山西省立平定師范學校,1952年改稱山西省平定師范學校。1989年省政府批準成立山西省特殊教育師范學校。2010年國家教育部同意陽泉教育學院與平定師范學校合并成立陽泉師范高等??茖W校。 平定師范人才薈萃,享譽三晉,建國至上世紀末,晉東六縣大部分中小學教師來自平定師范,還有許多優(yōu)秀人才活躍在全省乃至全國各條戰(zhàn)線。 1980年9月一1982年7月,我們來自晉中地區(qū)各縣區(qū)的53名同學來到平定師范組成了"平師92班"。 各縣區(qū)具體人數(shù)是:榆次市5人,盂縣7人,榆次縣6人,平定9人,左權6人,和順6人,壽陽7人,昔陽7人。 53名同學姓名如下圖。 </h3> <h3>92班同學名單:</h3><h3>一組:郝振儒、趙志遠、李源.張書林、<font color="#010101">趙忠</font>,王宏明、郝國珍、李瑞英、李旭英、韓桂英、梁改花;</h3><h3>二組:任繼珍、白希樹、張忠變、李秀花、康文昭、王新儒、王果萍、石秀琴、趙良才、田乃江、馬善榮;</h3><h3>三組:高保平、曹躍華、段有明、原秀田、郝云富、郭銀良、劉桂英、劉玉芳、梁海林、武巧娥、崔志禎;</h3><h3>四組:武金樹、丁文梅、榮福兆、光秀平、郭俊果、李昧寶、劉煥成、楊秀萍、關新忠、王海栓、邊俊萍;</h3><h3>五組:朱愛棟、郗俊林、岳進祿、武來全、李明昌、王莉琴、李彩珍、龐晨、喬雙鳳。共計53人。</h3> <h3>當時開設的主要課程有:語文,數(shù)學,歷史,地理,物理,化學,政治,教育學,心理學,音樂,書法,美術,體育等。 任課老師有: 周典何(班主任),趙義鶴(班主任),師國梁,張克禮,席蘭池,馮桂英,趙朝然,原體芳,李春海,崔珍琦,郭尚聰,要守文,王海寬,獨家禮,蘭文華,李志霖,李致凱,高毓華等。(可能不準確,請同學們指正) 期間教過我們的老師已有多人作古,最年輕的老師已近花甲之年,我們對我們的師長永遠尊重和愛戴,祝老師們健康快樂。 </h3> <h3>同學們入學時,大多由同縣區(qū)的認識的不認識的相互聯(lián)系在一起,或由家長陪送到校報到的。那時各縣區(qū)與平定、陽泉市有的開通了客車(紅色的大客車),平定有長途客車站(現(xiàn)評梅廣場)。從長途站下車經(jīng)過城里街,那時當年縣城最繁華的街道,百貨大樓,迎春商場,興盛魁、三合城,新華書店,五星(大眾)澡堂,工農(nóng)兵照像館,東風商場,電影院,十字街,過嘉河石橋,上大坡(沙石坡),過上城街幾十米到達學校正門。在坡頂東幾十處有高聳入云的古宏偉建筑天寧寺雙塔(原縣廣播電視臺址)。 (平定史料稱十字街往南,過嘉河濟州橋,上大坡,是一座地形較高的城池,上也稱上城,。上城是州衙縣衙的所在地。古建陽春樓、涌云樓、龍?zhí)焱恋貜R、關帝廟等。上稱門稱榆關門,上建陽春樓,有鐘鼓二樓,是韓信起下趙處,上文也提到過)。 估計同學們影響最深的就是"大坡"。它的粗糲、"陡峭"、冷漠橫亙在記憶中。7月5日平定小聚時,到達現(xiàn)場的同學躍躍欲試,多想重復體育老師讓大家體育訓練跑到坡下,再跑(爬)到坡頂,那種酸軟無力、氣喘吁吁的感覺;多想再看到那馬車拉著居民過冬的煤炭上石坡的場景,趕車人吆喝并甩響手中的馬鞭,馬車在上坡前一小段路要飛速奔跑,加速再加速,爭取有足夠的速度以增強車的慣性,馬的鐵蹄在粗糙的石塊上撞擊出點點火星,平日高傲的駿馬低著頭,鼻孔里噴著白氣,馬車顛簸抖動著、艱難地向上爬行著,直至坡頂,期間過往的同學行人也會上前幫著推車;多想下坡到城里轉一轉,又多想上坡回到校園;多想在坡頂城墻邊望到那周日回家返校給帶回的蘿卜干咸菜………… 學校大門為紅漆大門,門庭很闊氣,上方懸掛一巨匾書"平定師范學校"。(原校門圖片)?,F(xiàn)上書毛主席手體"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現(xiàn)校門照片),大門兩邊有白底紅字的標語,"團結緊張"、"嚴肅活潑"。門前兩棵大槐樹現(xiàn)仍魏然屹立如兩尊門神。門前石獅、臺階久經(jīng)風吹日哂雖不太清晰、砂石斑剝,但仍在見證著學校的悲歡與興衰。 進校門右側一教室(后此位置為小賣部)、安排新生報到,校園張貼新生分班及班主任、住宿安排表。報到大致所查(看)收學生的報到錄取通知書、戶口轉移、糧食轉移、團員手續(xù)等,報到后前一至三個月學生工作還有上一年級排的輔導員負責安排督促。咱們的二名輔導員是:——成永健,——竇舍牛</h3> <h3><b>平定小聚同學合影</b></h3> <h3>兩名輔導員在安排新生報到住宿、提醒注意事項、引領購買日常生活用品、課本領取發(fā)放、聯(lián)絡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等方面幫助很大。特別是在協(xié)助班主任對班干部的建立、與同學們相互談心溝通了解新生思想狀況、帶領出操、組織集體活動教唱大家唱歌、指導新生遵守學校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印象很深,加之輔導員年輕帥氣、多才多藝,在女同學們心中對"師哥"的情感更是深加深,以至輔導員離開時,很多人依依不舍,還偷偷落淚……。一些同學對輔導員的用心教導記憶猶新,你聽xxx、xxx等人現(xiàn)在正唱著輔導員教唱的第一首歌,向聚會現(xiàn)場走來…… 當年,我們.92班的教室在校園中偏東位置(現(xiàn)位藝術樓位置),最后一排為8x班教室,現(xiàn)仍保留(圖)。校園最東邊是操場和平師附小(現(xiàn)建設為學校教學樓、最東邊設立了學校后門(東門)。在校園西為學生住宿區(qū),宿舍統(tǒng)稱西七排(坐北向南磚瓦排房),男同學住在西三排,女同學在西五?排,(現(xiàn)都己拆遷,改為學生公寓)。(圖)。當年的教導處為二層結構,中間突出部分為教導處、兩邊是部分教研組、青婦工會辦公室、單身教師宿舍等。大家對班主任的宿舍應該不陌生吧。教導處前校園中建有學校禮堂(現(xiàn)已拆,現(xiàn)建特殊教育教學樓)。 八十年代,大中專學校學費是免費的,師范類校,學費書費全免,作業(yè)本校配發(fā),還有就餐補助,管吃管住轉戶口(好多人也是沖這個報的師范).當時校還有一些福利每月集中看一場電影(電影院在校大石坡下邊),有澡票,中秋節(jié)發(fā)月餅,有醫(yī)療費(一般常病費用),病了憑醫(yī)生班主任批條還有病號飯,請假下灶月末還能退飯費。當時的早飯以小米飯為主,中午六兩面的白饃,.晚上發(fā)糕和河撈湯或抿格斗湯飯。吃飯是以組打飯,回到宿舍(男宿舍為主)再以各組成員分飯就餐(一般男同學負責打飯、女同學負責分飯)。吃不飽但家庭條件稍好的同學通常去小賣鋪買個油絲燒餅(二兩糧票七分錢)、"鋼磚"(陽泉當時持產(chǎn)由黃米面和玉米面摻和作的發(fā)糕,學校晚飯有時也吃,五分錢一個)。 學校作息時間一般是早晨六點(冬六點半)起床,以班整隊跑操,隨后回教室上四十分鐘早自習。按下回宿舍洗漱吃飯。上午四節(jié)課,中間課間操。下午三節(jié)課,課外活動一個多小時。晚飯后兩節(jié)大自習,一般老師不去。 當時學習的壓力不是很大,是否學習,單憑自覺。但絕大多數(shù)同學勤奮刻苦廢寢忘食,靠這一扎實的師范"童子功",脫穎而出,成為各領域的杰出人才。有的還為了事業(yè)奉獻了青春、獻出了生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