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開篇》</h1><h1>常言道:人生如夢,轉(zhuǎn)眼就是百年。在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五十五年時光可謂不短,其間,我們每個人都經(jīng)歷著工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有努力,有奮斗,有成功,也有失敗;有老朋友,也有不斷結(jié)交著的新朋友。雖然歷經(jīng)過世間感情萬千,但少年時代三年的同窗情,卻最令人難以忘懷,至今在70歲的從心之年,我們?nèi)圆恍傅刈穼ぶ穼ぶ俏迨迥昵俺踔型暗那檎x。</h1> <h1>《懷舊篇》</h1><h1>1961年9月1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初中64級1班的教室,迎來了32位胸佩紅領(lǐng)巾的少年,在這里,我們揚起了人生理想之帆,開始了三年的學習之航。</h1> <h1>五十五年時光的流逝,人大附中的校門現(xiàn)已擴建一新,但那熟悉的"人大附中"校名筆跡卻依然末改??粗F(xiàn)在孩子們進出校門的場景,我們仿佛穿越了時空邃道,回到了當年青蔥少年的時代。</h1> <h1>一群稚氣未脫的少先隊員,簇擁著校領(lǐng)導、老師和大隊輔導員,在人大附中食堂前留下了這張珍貴的合影,中排中間佩帶紅領(lǐng)巾的女老師,是我們敬愛的班主任史慕貞老師,初中三年期間,她既是嚴師,又像慈母,陪伴著我們茁壯地成長。</h1> <h1>這兩張照片是當年春游爬香山比賽后在山頂?shù)暮嫌?,照片的左上角是班主任史慕貞老師?lt;/h1> <h1>三年時光荏苒,我們已悄然褪去稚嫩青澀,一個個變成了英俊少年和漂亮小姑娘。從此,我們告別了培育我們的校園,各奔東西,開始了自己人生新的征途。</h1> <h1>每當我們返校,漫步在綠樹如蔭的校園中,就會打開腦海中記憶的門閥,努力地尋覓著那曾經(jīng)熟悉的舊影;看到一座座新型教學樓、圖書館、綜合樓等現(xiàn)代建筑,真為母校在全國中學教學水平名列前矛和校園建設(shè)的神速發(fā)展感到由衷的驕傲,為自己曾是人大附中的學子而感到自豪。</h1><h3></h3> <h1>人大附中的逸夫教學樓,是對原初中教學樓進行了翻修擴建而成。記得老教學樓為∩型,樓間是課間活動場所,我們初中64級1班為左側(cè)進樓第一間教室。忘不了:“黑板上老師的粉筆 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 等待著放學 等待著游戲童年"的心境。</h1> <h1>原老舊的食堂原址上,現(xiàn)已聳起現(xiàn)代的綜合樓建筑,可當年食堂大師傅所做飯菜的香味,卻讓我們住宿生終身難忘;每逢過年過節(jié),各班在食堂舞臺上表演文藝節(jié)目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一般。</h1> <h1>曾記否,當年是在這橾場上舉辦校運動會,初中64級1班全體同學奮勇拼博,為班集體爭光;還是在這橾場上,男女生互不服氣賽跑爭第一,女同學大有一股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氣"。操場的后面是學生宿舍樓,在寒冬季節(jié),下晚自習的鈴聲響起,我們踏著皚皚白雪,穿過橾場回宿舍,一時興起,打起了雪仗,這一切是多么的令人難忘。不同的是,當年為土橾場,如今赤赭跑道環(huán)繞著綠草如茵的足球場,舊貌早已換了新顏。</h1> <h1>重返校園,你可看到新建的圖書館……</h1> <h1>還有那造型優(yōu)美獨特的游泳館。</h1> <h1>是老師,引領(lǐng)著我們遨游于知識的海洋,也教會我們?nèi)绾巫鋈?,他們?nèi)缤燎诘膱@丁,精心培育我們這些“小樹苗",使之成為國家可用之材,這份師生情永生難忘。畢業(yè)后,同學們多次回校探望老師,敘師生親,感培育恩。</h1> <h1>這就是我們的班主任史慕貞老師,雍容優(yōu)雅,和藹可親。初一剛?cè)雽W,我們還是佩帶紅領(lǐng)巾的蒙眬少年,三年時光里,是史老師教育、呵護和陪伴著我們成長。</h1> <h1>見到老師格外親。</h1> <h1>老師優(yōu)雅依舊。</h1> <h1>盡管老師已邁入暮年,我們也老了,可是這師生之情卻永恒不變。</h1> <h1>教俄語的廖伯文老師。</h1><h3></h3> <h1>教化學的王秀華老師。</h1> <h1>教地理的于潤州老師。</h1> <h1>我們衷心祝愿老師壽比南山不老松!</h1> <h1>《同窗情篇》</h1><h1>1964年7月畢業(yè)一別,從此世事變遷,人生起伏,幾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同窗學友散布天南地北,都在為學業(yè)、事業(yè)和家庭而奮斗。但歲月的長河,沒有淹沒我們的同窗情,反而隨著暮年的到來,思念之情愈發(fā)濃烈。在群主的倡導和操勞下,初中64.1班微信群應(yīng)運而生。幾年來,群主努力尋找著每位失聯(lián)的學友,從最初的幾人群逐步擴大至今。每當尋到新的同學入群,就會聚會敘情,這已成為初中64.1班群的群規(guī)。</h1> <h1>2019年6月29日中午,中關(guān)村大廈眉州東坡酒樓包間歡聲笑語,熱鬧非凡,3位新同學的入群,使14位群友歡聚于此。試想,人生能有幾個五十五年,五十五年未曾謀面的同學,別時少年郎,再見鬢如霜,如此的聚會,令人既興奮卻又感概萬千。</h1> <h1>同學相見,親如兄弟姐妹。</h1> <h1>圍坐一桌,傾敘友誼。</h1> <h1>你好啊,久違啦!</h1> <h1>久別相聚,都有著說不完的知心話。</h1> <h1>共享退休后旅游留影的快樂。</h1> <h1>與遠在太原的同學現(xiàn)場視頻相見,情深意切。</h1> <h1>高舉手中的酒杯,為我們的友誼,為我們的相聚,為我們的健康長壽而干杯!</h1> <h1>杯中情,酒中意,舉杯共飲。</h1> <h1>合影留念,記錄下我們的歡樂時光,讓同窗情永續(xù)不斷。</h1> <h1>大家多保重,期待著下次的再相見!</h1> <h1>《附篇》</h1><h1>2016年9月12日,12位同學在重陽酒店相聚,這是人大附中64級1班畢業(yè)五十二年后的首次聚會,從翩翩少年、漂亮小姑娘,到如今7旬老人,面對著面,卻怎么也認不出來是誰,自報姓名,對照畢業(yè)留影,談起舊時的趣事,才讓大家追尋到了兒時的記憶。</h1> <h1>因班主任史慕貞老師剛過世不久,此次聚會氣氛凝重,大家深情地緬懷著史老師,老師那嚴師慈母的形象,將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里。</h1> <h1>重陽酒樓聚會合影。</h1> <h1>2017年5月11日,又一位同學入群,大家相約,在紫竹院公園游園相會。</h1> <h1>有誰能想到,照片中間1米8多的大個兒,曾是我們班坐第一排課桌最小個兒的男生呢。</h1> <h1>我們班的女同學雖年近70,但個個還是那么的優(yōu)雅、漂亮、養(yǎng)眼。</h1> <h1>少兒同窗情意深,老大相逢鬢如云。五十余載誼永在,再聚相敬敘衷情。每次的聚會短暫而快樂,相見不易別亦難,愿同學們身體健康、生活幸福,揮手告別,下次再相見!</h1> <h1>附件:</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