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圖 夕霞小筑 手機攝影</h3> <p class="ql-block"> 十二使徒巖位于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大洋路邊的坎貝爾港國家公園之中,屹立在海岸旁已有二千萬年歷史了。</p> <p class="ql-block"> 大洋路是世界上最美的沿海公路之一。十二門徒巖和 洛克阿德峽谷是大洋路的必停之處, 根據此次澳洲旅游實際情況,我們提前選擇司導Andy一路隨行,也算是非??孔V和有趣的旅游設想。</p> <p class="ql-block">此次出行靠譜之處在于,在一個陌生的語言和地域環(huán)境下,我們只負責看風景,把最擅長的準備工作交給Andy去做;有趣之處在于:在一個陌生的語言環(huán)境下,會有很多新鮮感,會遇到很多有趣的陌生人,也能鍛煉和提高英語能力,溝通能力,還有膽識。</p> <p class="ql-block"> 對于大洋路這樣的美景我的內心深處非常期盼,但是旅行的過程中遇到一點麻煩,由于一直下雨,公路路面濕滑我們的車,在Andy停車之時陷進小溝里,很多過路的游人自愿下車幫忙推車都沒讓我們擺脫困境。</p> <p class="ql-block">海鷗落在汽車頂上,看到陌生人也不飛走,非??蓯?。</p> 最后Andy打電話請來大型拖車,我們及時在黃昏到來之前趕到十二門徒巖,之后我們一心奔向大海,朝圣十二門徒巖。 世界上80%的毒物在澳洲。最毒的蜘蛛,最毒的蛇都在澳洲。 路邊廣告牌上寫著小心有蛇。澳洲的冬天太陽下山很早,五點半天就黑了。一路上我們連跑帶顛的眼睛一直瞪著路面,唯恐遇到蛇,不過還好沒遇到。女兒說,冬季蛇在冬眠。啊,萬幸! 由幾億塊小石頭聚積而漸漸形成,繼而埋藏在海底,直至后來,強烈的海潮和風力終令這些巖石暴露水面,成為現時著名的十二使徒巖。 <h3><font color="#010101">因為天氣時而下雨,時而晴天,晚霞還是很漂亮。</font></h3> 我眼中的十二門徒巖“這些巖石矗立在海里,以一種壯觀的姿態(tài)從海洋中凸顯出來,仿佛是被海岬拋回到大海中”。 因為它們的數量及形態(tài)恰巧酷似耶穌的十二使徒,人們就以圣經故事里的十二使徒為之命名。 準確地說,從來沒有過“十二座巖石”。最初,它們被稱作"母豬與豬仔" (Sow and Piglets), 直到20世紀60年代,一些精明的人想到用更莊重的名字來吸引更多游客,所以就把它們改名為“門徒”。 從數量上來看,十二門徒巖并不是12個,而且從各方面數據來看,也從未出現12這一數字。因為耶穌有12個門徒,門徒巖后來就采用了“12”這個數字。 展望歷史它們在一兩千萬年前曾與大陸上的懸崖相連。海浪和風在懸崖上鑿出一個個洞穴,然后又雕刻成拱門,最終把它們砸倒,剩下高達45米的石柱。 世界著名的十二使徒巖就坐落在這里。這些氣勢恢宏的石灰石柱從南大洋上升起,是坎貝爾港國家公園(Port Campbell National Park)的主要標志。 有生以來 我覺得沒有一個地方能比這片輝煌絢麗、飽經風霜的崎嶇海岸線更能使人流連忘返了。<br> 猛烈的自然力量繼續(xù)以每年約兩厘米的速度侵蝕著這些石柱。目前僅剩七座石柱,而且近年來有些被消蝕得更為明顯。拱門(London Arch)曾經是自然雙跨度橋的一部分,1990年,離海岸最近的拱門坍塌,將兩名被嚇壞的游客困在了上面。 在風平浪靜的日子,你可以看到十二使徒巖的色彩變化,在陰暗的光線下,它們顯得深沉而對比強烈,而在陽光下,又現出絢爛而滄桑的黃色。 澳大利亞最為傳奇的海岸,南極圈吹來的季候風,卷起驚濤巨浪,拍打著這片石灰?guī)r的礁岸,塑造出鬼斧神工的“海岸雕塑”。 <h3><font color="#010101"> 捕捉日落時令人魂牽夢縈的美景,或站在下面的寬闊海灘上,領略這里的壯麗遼闊。沿吉布森臺階(Gibson Steps)從懸崖上走下70米,來到沙灘上,巨大的石柱會讓你實實在在地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font></h3> 2005年,另一座50米高的使徒巖倒坍了。目睹這片海岸線經受咆哮狂風和巨浪鞭打時,會有一種令人振奮、身處天涯盡頭之感。 感受海浪飛濺到你的臉上,傾聽卷水洞內水流撞擊發(fā)出的巨響,觀賞海浪拍擊石柱形成的浪花。 當初澳洲政府為十二門徒巖命名時,也許有12塊,但在人們的記憶中,似乎最初也就只見過9座巨巖,附近還有三個在低潮時略微露出海面的巖墩,大概就是先前不知何時坍塌了的另外三個“使徒”。<br><br> 大自然天生就是一個藝術家,它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很多奇?zhèn)ス妍惖木吧?,不由得讓人驚嘆不已。十二使徒巖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中的杰作。 聲音從100多公尺下的崖壁傳送上來,那種聲音如天籟一般,象是有人在細語不斷,似乎又是一種簡單清揚的旋律。 “站”在海岸邊的那些巨大巖塊,被海水和雨水切割,加上勁風侵蝕,數千或數萬年之后,變成一個個不同造型的石柱。遠遠眺望,不只覺得自己的渺小,甚至應該說是“忘我”。 俯瞰這片雕塑般的沉船海岸,如聽上一堂歷史課。 聽說這里是個自殺的好地方,因為這里美得讓人可以了無遺憾的跳下去。難怪海岸邊都有警告牌:到此為止,別太親近了。 最大的魅力在于,您每一次來看到的都不是相同的景色,因為巖石在海水的拍打侵蝕下正逐漸變小,有的已經倒下,可以說,在十二門徒巖可以見證地球的歲月變遷。 選擇黃昏時分前來參觀。這些古老的石柱樹立在大海中的壯闊景色會令人忘記一切煩惱。 大自然花了幾百萬年的時間逐漸磨蝕著這些巨形石柱,卻只需幾分鐘時間就能讓你的煩惱煙消云散。<br><br> 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蜂擁而至爭看這一奇景。 這里最佳觀賞時間是傍晚日落的時候,這時不僅是最佳拍照機會,還可以乘坐游覽車,觀看小企鵝回岸。 這些景觀并不是永恒不變的,由于海潮的常年侵蝕,海岸正在慢慢地變化,時常有小巖石墜落。近幾十年間十二使徒石崩塌的事件就發(fā)生了好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