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夕陽下的Franz Josef Land荒島</h3> <p><br></p><p> 從極點到極點——一個單身女子的極地穿越(中)</p><p><br></p><p> 文字 攝影/馬 莉</p><p> 制作/ 筱 冰</p><p><br></p><p> 如果說南極的標(biāo)志是企鵝,那么北極的標(biāo)志就是北極熊了。</p><p><br></p><p> 在赴北極浩瀚的太平洋的航程中,在廣袤的冰原上,偶有看見隱隱約約有個小黃點出現(xiàn),可愛的北極熊終于蹦出來了,此時,各種"長槍大炮"對準(zhǔn)了北極熊,陣陣喀嚓聲不絕于耳?!?lt;/p><p><br></p><p> 10年前這里原本是一整塊冰層,如今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海洋冰面破裂,大量冰河出現(xiàn)。由于全球變暖、北極冰層融化速度加快,北極熊的“傳統(tǒng)領(lǐng)地”受到嚴(yán)重影 響,它們不得不到更遠(yuǎn)處尋找食物,漫長的海上跋涉導(dǎo)致少數(shù)北極熊因精疲力竭而被淹死!雖說北極熊也算游泳能手,但它們其實最擅長在靠近海岸的地方游。而且,漫長的海上尋食路導(dǎo)致它們精疲力竭、體溫降低、抵抗力相當(dāng)虛弱,如果碰到海里的大風(fēng)浪,就很容易被淹死在海里??蓱z的北極熊們已經(jīng)成為世界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了……</p><p><br></p><p><br></p> <h3>奧運旗徽</h3> <p><br></p><p> 想到此,內(nèi)心一陣難受,語塞?! ?lt;/p><p> 我們一路向北,還是這艘巨大無比的Yamal號破冰船似乎不會累地一直向前,進(jìn)入北極圈以后,5-7米厚的冰層,不斷地撞擊在大船上,我們緊張地等待著到達(dá)盼望已久的終點,GPS定位儀顯示告訴我們,終于到達(dá)目的地,北緯90℃——北極點,地球的最北點,也就是地球的最高點。</p><p><br></p><p> 我們放聲高喊著,嘶聲裂肺地呼叫著,日夜冒著生命危險的破冰航行終于到達(dá)目標(biāo)。但此刻,我們被破冰震動得仿佛還在夢中似醒非醒,可那的確是真的,我的雙腳終于站在了地球的最高點北緯90℃——北極點。</p><p><br></p><p><br></p> <h3> 路易斯北極點冰河游泳的一行人</h3><h3> 路易斯右一</h3> <p><br></p><p> 舉船歡呼,我、美國人、英國人、加拿大人、南非人等等各自取出了自己國家的國旗,血濃于水,我們自豪地代表著自己的祖國。我為中國人留下了千古的印證,鮮艷的五星紅旗再一次隨著我多年的努力,飄揚在北極點上空。國家的榮譽,內(nèi)心的喜悅、驕傲、自豪,已無法用言語形容,只有無比的激動……</p><p><br></p><p> 去北極點,與北極有著很大的不同,去格林蘭島,我輾轉(zhuǎn)各種大小飛機6次,是我乘坐過飛機連等侯時間最長的一次,整整67個小時才到達(dá)北極的起點加拿大的一個小荒島上,哪里居住著愛斯基摩人,在阿拉斯加北部居住著因紐特人,但他們已經(jīng)和我們過著一樣的現(xiàn)代化生活,他們穿著和我們相同的衣服,他們有超市、有網(wǎng)吧等,與世界接軌,如今全世界都變成了一個共同的地球村了。</p><p> 而去北極點,風(fēng)險大,費用高,它是用勇氣和生命的慷慨贈與而來完成的。 </p> <h3>上午10點,也在北極點跳入冰河</h3> <p><br></p><p> 在北極點,為了挑戰(zhàn)一下自己的生理極限,也為了嘗試一下這一生一世的體驗,我鼓足勇氣跳進(jìn)了世界上水溫最冷的冰河里游泳,雖然寒冷刺骨,萬箭穿心,我掙扎著游了兩分鐘,整個人差點成為冰雕,但畢竟挑戰(zhàn)成功了。這次游泳成功既是勝利也是悲劇,因為它標(biāo)志著我一個普通人也能在如此險惡條件下游泳,也顯示出北極變暖冰河破裂消融,已能讓人游泳這個令人可悲的事實,而這次游泳在10年前是不可能進(jìn)行,這是氣候變化造成的毀滅性結(jié)果……</p><p><br></p><p> 后來才無意中發(fā)現(xiàn),據(jù)現(xiàn)在所保留的記錄記載,我竟然是第一個在北極點游泳的中國女性!好激動!</p><p><br></p><p><br></p> <h3>中國女性</h3> <p><br></p><p> 其實到北極和南極并不是很難,以前我不懂,以為很難很難。北極圈里有8個國家,就看你去哪里了,冰島還是格棱蘭島?如果你想著難,試都沒試過,那你怎么知道難? </p><p><br></p><p> 在這次北極點行程中,有一對美籍華人夫婦,男的95歲、女的93歲,在美國定居了60多年??吹剿麄冞@么大的年紀(jì)了,在生命的盡頭即將來臨之日,他們對人生仍那么執(zhí)著,仍那么頑強,我深受啟發(fā)。站在北極點上的那一瞬間,我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到南極點去!不管怎么艱難,也要為自己的"兩極點"之旅畫上一個完整圓滿的句號。</p><p><br></p> <p><br></p><p> 北極點歸來之后,我給自己幾個月的休息時間,同時也為去南極點做準(zhǔn)備。</p><p><br></p><p> 通過查詢得知,去南極點,危險更大、費用更高,而且南極點基本上不對普通探險者開放,當(dāng)時去南極點的名額已滿,因為氣候的惡劣變化,往往要長久的等待,有的五年前就要報名預(yù)訂了,全世界每年只有十來個探險家可以進(jìn)去,三年前我就開始搜索信息了,但都沒有可能,幸運的是,一位歐洲人因為意外不能前往,我得知后立即預(yù)付了去南極點的定金并想盡一切辦法最后向銀行貸款4萬多美金,得到了去南極點寶貴的名額。 </p><p><br></p><p><br></p> <h3>在歐洲的最北角仰望藍(lán)天</h3> <p><br></p><p> 有人說我瘋了,一個單身女子,背著大包并且所有風(fēng)險和費用全部自理,恐怕全世界只此一人。但我并不在乎,我不想來生后悔,畢竟我的心理素質(zhì)和生理素質(zhì)已經(jīng)離這個曾經(jīng)多么遙遠(yuǎn)的點很近很近了,我不能因為暫時沒錢而放棄理想。</p><p><br></p><p> 有人說過:"錢,來來去去,生命走了就永遠(yuǎn)沒有了!" "地球只有一個,生命也只有一次!" 早期時,有一個先驅(qū)航海家曾說過一句讓我刻骨銘心的話:"Nothing is worth living unless putting your name on the sailing chart!"——除了把你的名字永久地刻在航海圖上,否則沒有什么值得讓你活著!</p><p><br></p> <h3>獲雪地馬拉松第一名的比利時Marc Dekeyser</h3> <p><br></p><p> 2007年10月30日,從中國出發(fā),經(jīng)香港到大洋洲、再到南美洲,這也可能是去南極洲最近的線路了,但也要穿過半個地球的四大洲,前往南美洲智利最南角火地島的彭塔?阿瑞那斯城,那里是通住南極的起點。我從網(wǎng)上訂了一家很便宜的旅館,每天連吃飯才8美金??蛇@里的風(fēng)特別冷,特別強,聽起來就像是從鬼屋傳出來的可怕聲,或者像是在機場正中,感到它幾乎能把整個小鎮(zhèn)的屋頂都掀起來,有幾次我自己也差點被風(fēng)吹走了。 </p><p><br></p><p><br></p><p> 盡管這樣,我還是止不住心中的興奮,簡直等不及了,到南極點去,畢竟它是世界的至高點?。粝刖鸵獙崿F(xiàn)!</p> <h3>他是一個難得的63歲的紳士</h3> <p><br></p><p> 當(dāng)探險公司的人員趕到我的住所檢查裝備時,他們很納悶,所有到南極點的人都住在市區(qū)高級大賓館里,只有我自己住在很難找到山坡上的家庭小旅館里,當(dāng)他們發(fā)現(xiàn)我的裝備根本不足以抵擋南極惡劣的氣候時,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dǎo)和要求下,我又花了300美元租了可以在南極零下50℃抵御寒冷的睡袋、特制大靴子、里外衣服、手套、帽子等。 </p><p><br></p><p><br></p><p> 南極洲的愛國者山附近,天氣狀況很糟糕,常常會遭到暴風(fēng)雪的襲擊。南極腹地的人出不來,我們也進(jìn)不去。此行我們共有48人,分成4 組,不同目的前往南極。一隊是地質(zhì)金屬研究方面的研究員;一隊是去攀登南極最高峰文森山的登山隊員;一隊是南極長跑馬拉松運動員;另一隊的8個人就是走的最遠(yuǎn)的,像我一樣去南極點探險的。</p> <p> 等到12月12日,天氣變得更糟,南極的愛國者山營地暴風(fēng)雪來臨,飛機不能在那里著陸,所以我又被困在了這兒。</p><p><br></p><p> 愛國者山營地就是我們要降落的地方,離我現(xiàn)在彭塔阿雷納斯市要飛5個小時。從那里再繼續(xù)飛行8個小時,當(dāng)然這一切要視天氣的變化而定,每每在無奈中我學(xué)會了忍耐,盡量讓自已的心情平和,隨遇而安!</p><p><br></p><p> 當(dāng)我準(zhǔn)備啟程的那天,我無法停止流淚,和旅館的主人告別,謝謝照顧我一個外鄉(xiāng)游子在她家度過了等待中最難忘的時光,友誼地久天長。</p><p><br></p><p>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被自己想象的困難所打敗,更多的時候,我們卻比自己想象得更堅強,能走得比想象中的更遠(yuǎ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