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故鄉(xiāng)情---老同學再相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6-01-25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看日歷,上個月的今天是我回故鄉(xiāng)的日子。覺得這一個月過得好慢好慢,來來回回,隔洋過海,還跨了個年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鄉(xiāng)的那些日還真經(jīng)歷了不少事,有喜有憂。一些世俗的家中雜事惹得我心煩,有點說不清的冗繁之苦。好在這次回鄉(xiāng)看到老媽身體尙好,多愧哥嫂們的精心照料,讓我安心許多。所以也有心情出了趟遠門,和老同學們再次相聚了一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去年深秋來東京玩的一幫老同學,他們在離東京之前已經(jīng)商定好,等我們回上海時,也要盡一回地主之誼,帶我們?nèi)ソ瞎沛?zhèn)--烏鎮(zhèn)玩玩。回日后,一直想寫篇回鄉(xiāng)記---故鄉(xiāng)情, 尋找?guī)讉€美麗的句點, 用簡單樸素的語言, 好好對老同學們的盛邀之情以表深切致謝。也想傳遞一番對故鄉(xiāng)小鎮(zhèn)懷有的美好心曲,可總因懶散, 一拖再拖, 擱至今日才動筆。再次向老同學們說聲抱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話說烏鎮(zhèn),是江南最美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 有著千年文化歷史的一個水上名城。我們?nèi)サ那岸?,世界互?lián)網(wǎng)大會剛剛在烏鎮(zhèn)召開,習主席也來了烏鎮(zhèn)。于是想像著這個古鎮(zhèn)一定不同尋常,令人神往。聽老蜜說這次老同學聚會, 除了去東京的原班人馬以外,另有幾個老同學要來參加,其中有我們的老班長和廖領導二位, 他倆在百忙中抽空前來, 真是讓我們開心許多, 也給聚會增添幾多歡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記得那天天氣尚好,雖說陽光不夠燦爛,但也風和日麗。上午9點半,阿倪開著寶馬載著老薄已經(jīng)等候在我家小區(qū)門口, 一份感動的旅途又將開始。坐進阿倪的寶車, 盡管舒適寬厰, 可開始我還是有點兒緊張,因為平時很少坐別人的車,連坐女兒的車也會發(fā)慌,不過幾分鐘后就解消了擔憂。阿倪開車勻速平穩(wěn),車技高超, 一點用不著擔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周末的高速公路竟然一點不堵,暢通無阻。偶爾掀起車簾向外探望, 上海郊外的風貌也一片大好, 隨著城巿現(xiàn)代建設清風的吹拂, 處處呈現(xiàn)一派輝煌景象。低矮的民房都變成了高樓大廈, 一幢幢一排排高高地矗立在鄉(xiāng)村平原的上空。 然而快速的發(fā)展也在不斷地破壞著自然環(huán)境, 天空看上去迷迷蒙蒙、霧靄繚繞, 空氣污染相當嚴重。聽說如今上海有陽光的日子很少,能看一片白云在藍天上游走,已是一件奢侈的事了。不好意思有點扯遠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阿倪全神貫注地開著車。她剪了個短發(fā), 看上去灑脫精神。記得阿倪年輕時很愛美, 很喜歡打扮, 漂亮衣服特別多。我常跟她去逛南京路買衣服買皮鞋。清楚地記得, 有一次花了23元買了一雙高跟涼鞋, 差不多花去了我半個月的工資。如今阿倪的姿色仍不減當年,穿戴時尚,衣著講究。她說現(xiàn)在仍毎天堅持鍛煉身體, 天天早上打網(wǎng)球, 所以如此精神飽滿, 年輕漂亮。讓我羨慕不已。坐在副駕上的老薄也剪了個短發(fā),同樣神采煥發(fā)、英姿颯爽。老薄說話直接快爽,一雙眼睛明亮有神,笑聲更是清脆響亮。記得來東京時,有位老同學在感受日本文化時鬧了個笑話,不知老金說了一句什么本地土話,差點讓老薄笑出了眼淚,那動聽的笑聲實在讓我難忘。“老薄”其實在我們幾位老同學中年紀最小的,可我們30年前就喊她“老薄”了,不過越喊越年輕。老薄還會跳廣場舞,而且是領舞者。夏天回去時我親眼見過她跳廣場舞,舞步嫻熟,舞姿曼妙,真是美得不得了,我是永遠也學不會。她和阿倪帶來了好多新鮮水果、青栆、桔子、柚子……還把柚子的厚皮剝了裝在干凈的袋里,真是有心人。粒粒青栆香脆甜嫩,老金吃了一顆又一顆,卻吃不出是什么水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約經(jīng)過3小時的奔波,我們順利地到達目的地。烏鎮(zhèn)名不虛傳,光看鎮(zhèn)門的氣派, 已呈現(xiàn)水鎮(zhèn)的非同尋常, 一個銹刻歲月的地方。景區(qū)外面游人也很多,煕來攮往,所以停車很困難,轉(zhuǎn)了幾圈一個空位也沒有,阿倪只好讓我們先下車,她再轉(zhuǎn)出去尋找停車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們來到大廳,里面人頭攢動,人聲鼎沸,只見不遠處漾動著幾個熟悉的身影,原來真是老蜜、老萬、老牛、老堯他們。我緊歩上前喊著老蜜,拉住她的手,再次相見還是那樣興奮,心情和上次在東京機場相見時一樣地激動。老金也跟上前來和老牛、老堯一一握手、熟似老友。(待續(x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鄉(xiāng)情(二)---游烏鎮(zhè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6-01-3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不美故鄉(xiāng)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這句熟話是人們久彈不厭的老調(diào),也是遠離故鄉(xiāng)幾十年海外游子常常誦吟的熟詞。不管當今家鄉(xiāng)的水, 美不美; 月,明不明,對故鄉(xiāng)人的親,對故鄉(xiāng)濃濃的情、是永遠不會改變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話說那天我們到達烏鎮(zhèn)已近中午, 在大廳和老同學們會合。然后買好門票,辦完入住手續(xù), 進入景區(q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烏鎮(zhèn)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規(guī)模壯觀, 好大的一個水鄉(xiāng)古鎮(zhèn), 它分四個柵區(qū)(東柵、南柵、西柵、北柵)。我自感是個分不清方向的人, 剛坐了3小時的車頭還在暈, 所以更弄不清從哪個柵進門的。同學們好象也有點辨不清方向, 以致于借了二輛小拖車,我們就坐著拖車去酒店放行李。阿倪給大家訂的酒店很豪華,應該是景區(qū)內(nèi)最頂級的酒店了, 聽說她幾天前還特意來烏鎮(zhèn)視察了一番, 真是感激不盡。由于酒店房間還沒有整理收拾好, 我們只好把手提行李寄放在服務臺。走出酒店,我又迷了方向,條條街巷幽深無比,七彎八拐的,終于走到了河邊。然后我們正式開始徜徉于一個有著厚重歷史文化的,枕水而眠千年的, 美麗古鎮(zhè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冬季風柔柔地拂來,冬日暖陽淡淡地流瀉, 水鎮(zhèn)的天還是蠻藍的。我們慢慢地走在長長的石板路上, 穿行在素淡又古樸的風景里。窄窄的街, 幽幽的巷, 古樸陳舊, 那些精雕細刻的屋擔門窗, 造型逼真,構(gòu)思奇特, 滿是歲月的痕跡。古舊的氣息就從這些枯朽的門板上,從這些斑駁的粉墻中,從青石縫隙里透出來。整個水鎮(zhèn)又好似一部長卷古書, 一幅千年古畫。 置身其中,你似在邊翻閱古書,邊在畫中游, 且人跟著文化走。 古鎮(zhèn)也給人以一種溶古鑒今的凝重, 既帶著時代的氣息,又含著傳統(tǒng)的韻致,處繁華卻不輕浮,落紅塵而不世故。那么對烏鎮(zhèn),懷有的這些獨特的感覺,緣何而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曾經(jīng)聽老牛同志講過烏鎮(zhèn)。他說:烏鎮(zhèn)是江南六大古鎮(zhèn)中最大的一個水鎮(zhèn)。但早年發(fā)展很落后。浙江人對烏鎮(zhèn)的口頭禪是“車子跳,烏鎮(zhèn)到”,意思是只要你感覺車子猛烈顛簸,就意味著到了烏鎮(zhèn),比喻烏鎮(zhèn)當年路況很差,交通不便。從上個世紀末開始開發(fā),直至5~6年前才真正成為有名的水鄉(xiāng)及旅游中心。習近平主席也來過烏鎮(zhèn)多次。所以值得去看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查了下百度從烏鎮(zhèn)的史話中知曉,果然1999的年政府開始實行“以保護歷史遺產(chǎn)來開發(fā)烏鎮(zhèn)”的發(fā)展理念,喚醒千年古鎮(zhèn)的鮮活靈魂。習近平主席6年中訪烏鎮(zhèn)5次,高瞻遠矚,嘔心瀝血,精心為千年古鎮(zhèn)設計發(fā)展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3年,政府又投資4億元建造烏鎮(zhèn)大劇院,成為烏鎮(zhèn)最具特色的文化地標, 以此為依托,連續(xù)舉辦烏鎮(zhèn)國際戲劇節(jié),吸引國內(nèi)外觀眾75萬人。目前,烏鎮(zhèn)正在向著中國第一古鎮(zhèn)和國際一流風情小城全速前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牛對中國的歷史文化還真有研究,而且十分精通。多虧了老牛的建議,讓我們有了這趟烏鎮(zhèn)之行。嘿, 老牛那天穿了一件藍色夾克衫,入時休閑,精神飽滿。記得上次他來東京時,西裝革履筆筆挺,黑皮鞋擦得錚錚亮,好紳士哦, 我笑他象個訪問學者,哪里是來游山玩水的, 他說我主要是來感受一下日本的文化,老實說看山水風景還是咱中國的有看頭。聽老蜜說,老牛是個很顧家的人,疼愛老婆,每天下班準時回家, 是個模范丈夫。我也看得出來老牛脾氣很和善,質(zhì)樸淳厚,能說會道, 應該是咱上海標準好男人的典范哈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也許因為水鎮(zhèn)太大,游人被分散了,景區(qū)內(nèi)比景區(qū)外反而多了幾分寧靜,連石板路也顯得柔和安靜。一方方一塊塊的石板路用白石鋪、青石砌,一踩一個響,條條細長彎彎,路路曲曲深遠,某種意義上說, 這些石板路也濃縮著古鎮(zhèn)過去的貧窮, 也或許映射著人間的不平, 雖然今天汱舊換新, 但無一處不是濃縮了光陰的影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知道烏鎮(zhèn)也是出名人的地方, 就我所知的有三人, 矛盾、魯迅、木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的家鄉(xiāng)烏鎮(zhèn),歷史悠久……漫長的歲月和迢迢千里的遠隔,從未遮斷我的鄉(xiāng)思”,這是文學巨匠茅盾筆下一段飽含深情的文字。在他的諸多作品《春蠶》、《秋收》、《林家鋪子》中,描繪了二三十年代江南水鄉(xiāng)韻味十足的生活, 令人神往和回望。如今這一幕幕情景依然被保存得鮮活如初,吸引了來自全球的游客駐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午后的陽光有一種慵懶困意的美麗, 醺然迷醉著無數(shù)路人, 也讓我在詩意中感受水鄉(xiāng)的溫潤, 更感受世間的恍惚, 仿佛一不小心,跌進了某段熟悉的情景里, 時光停滯在某一階段里, 光陰安暖,擱淺留香,四月的江南,杏花煙雨春風墨綠,帶著江南的婷婷,帶著水鄉(xiāng)的風韻, 你走在輕靈的小巷,我走在多夢的橋端,走進了一段似水年華的故事里……多年以后, 水鄉(xiāng)依舊,小河依舊, 而流淌過的往事注定成為記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們繼續(xù)順著小街漫行,東看看,西瞧瞧。小街的二旁有很多商店, 也擺著各色小吃的攤頭, 香氣四溢, 煙霧騰騰, 碗盞叮冬, 吆聲一片。老蜜、阿倪排了長隊買來好多當?shù)氐男〕渣c心, 有姑嫂餅、定勝糕、山楂糕等, 這些小吃都是烏鎮(zhèn)地道的傳統(tǒng)名點。我特喜歡吃定勝糕, 定勝糕形狀為荷花狀,外層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里面是豆沙餡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 松軟香甜。山楂糕也好吃, 滑爽可囗, 冰涼甜酸。吃完了我又拉著老蜜折回去買了幾包山楂糕, 店主態(tài)度和藹可親, 不急不緩的淺笑留給我很好的印象。店主看我們買了多, 又送了一盒米糕給我。我想這些門店小鋪的買賣, 大多是一半生意一半是情懷, 深深感受著古鎮(zhèn)人情的鄉(xiāng)俗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挽著老蜜邊吃邊聊, 邊說邊笑, 閑雅于古巷中, 想著這二天我們又可"混"在一起游山玩水……愉悅的心情無法言語。(待續(x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鄉(xiāng)情(三)---游烏鎮(zhè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6-02-05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水鄉(xiāng)水鄉(xiāng), 除了古樓建筑, 石板路以外, 我更喜歡欣賞它的水和橋, 所謂的小橋流水。水和橋恐怕是江南水鄉(xiāng)的永恒話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話說我們買了好多點心, 手里拿著的餅比面孔還大,就這樣邊走邊吃, 在這樣的街上吃東西是不用怕羞的。我挽著老蜜邊吃邊聊,滿心歡喜,心情舒暢,因為難得懷有這樣一份放松的感覺和這樣一份美麗情懷。老蜜一股勁地叫我多吃點,吃完了餅還要糕,外面沒有這樣的小吃,平時我們也吃不到的。一路上她總想著多買點各種美食分給大家吃,感受著她的細心和善良。老蜜不太喜歡化妝,素面皎潔,烏黑的頭發(fā)梳成簡單的小發(fā)髻,如此打扮而簡單,美得清麗。我正要問她怎么一個多月不見清痩了許多,她說每天去女兒家?guī)椭鴰?,天天東奔東跑的忙得不亦樂乎。老蜜去年榮升當了外婆,女兒為她生了一個可愛的外孫女,真是肉上肉、親上親,享不盡的天倫之樂啊,羨煞吾了。不過帶小孩也的確是很辛苦,她說責任重大呢,遠遠要比自己當初帶小孩操心多多。她還養(yǎng)了一只可愛的小白狗,名叫薇妮,我一直叫牠妮妮。妮妮真的很可愛又聰明,它會思想、懂感情,我每次去她家,妮妮會激動得手舞足蹈,興奮得尖叫,搖著尾巴向你撲來要抱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聽說有些小狗是通靈的。一直想要養(yǎng)只小狗,念了不知多少年了。想想如今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也就是小孩和小狗了,老蜜是幸福的,每天圍了小孩小狗轉(zhuǎn)圈,哈~~季節(jié)陡然流轉(zhuǎn),我們的容顏或已改變,但我會一值珍惜彼此這份誠摯的友情。有關老蜜就不多寫了,仍喜歡著她那溫婉、率真、內(nèi)斂與倔強的性格,待人一片暖和真的性情。在我們的青蔥歲月中曾專門為她寫過一篇小文(我們的青蔥歲月--閨蜜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鎮(zhèn)的每條街都連著橋,走著走著就走到了橋上,陽光下綠水瑩瑩, 橋下水聲潺潺, 河中輕舟蕩漾。遠處的水面波光點點, 倒漾著的河岸的樓影、塔影、樹影、像一幅沒有邊的素雅水墨畫,淡雅恬靜,水墨滲漫。河岸鱗次櫛比的古宅木屋、涼亭月樓、靜靜地泡在水里,盡管經(jīng)久歲月的浸淫、依然透著凝重的黑白分明,仿佛在告訴你,時光可以慢慢溜走,而這一片水墨風景寫著的故事是無法被風雨剝蝕掉的,永久呈現(xiàn)著歲月的滄桑之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俯視橋下那緩緩流水一點不渾濁,沒想到烏鎮(zhèn)的河水保護得這么干凈,碧水清流。那一脈清汪汪的水上,悠蕩著一條又一條的烏篷船,搖櫓的艄公還穿著件紅背心(救生衣),給河面添了幾許亮麗。這些小船,今天當然是裝著游客在玩, 而在過去,小船是鄉(xiāng)民們出門行商的主要交通工具,船作鞋漿作杖,亦路亦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聽說烏鎮(zhèn)的小橋有三十多座,真是轉(zhuǎn)歩即橋。憑欄靜賞,橋的形狀又都不同,有長有短,短的一歩二歩三歩就可以跨完。再細看一座座起了皺紋的石橋也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摸摸橋欄上的一對青石獅子, 精致玲瓏,宛如一件藝術珍品。古橋是有記憶的,它記載著歷史河流的文化積淀,每天留下千萬個路人的腳印,也等待著有緣人來走近。走過。再抖落一地的故事。停留只是一瞬,回首卻是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移步換景,腳輕叩著石板路,還是一踩一個響。我們走走停停,停??纯矗瓦@樣帶著閑散的心情,看如此迷人的風景。應了那句話, "風景迷人,走進風景,你自己也成了一道風景"??上绱嗣谰拔覅s沒帶個大相機來拍下。不過攝影大師就在邊上,誰都知道老堯童學照片拍得可好了,上海話說“刮刮叫”,已達到相當水平。所以大家都不愿背那笨而重的大相機來湊熱鬧,實際是偷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聽說老堯在好多報刊上發(fā)表了攝影作品,并且得了多項獎賞。前日那幅“水墨烏鎮(zhèn)”又得了二等獎。真讓我們拍手叫好也佩服。我想老堯拍照構(gòu)圖已達到了一種“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境界。對攝影家來說,有時眼前是一片美麗的風光,倒不見得能拍一幅好照,而有時眼前不一定好風景卻能拍到一組精美作品,這就是要看你怎么去構(gòu)圖……真正的功夫也許是在鏡頭之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哈哈外行人就勿要瞎岡不岡啦。想想自己也拍了多年的照片,可到現(xiàn)在還搞不淸相機的功能。老堯他邊學邊鉆,學以致用。因為對攝影的執(zhí)著,不斷積累經(jīng)驗,所以收獲很多喜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正當我們立在橋頭擺著姿勢,愁著沒人來給大家拍張集體照的當口,老堯正朝我們走來(為了多拍美照大多時間他一人在活動),胸前掛著個大相機,背上扛了個大腳架,直足一個攝影大師的派頭。他舉起相機咔嚓咔嚓給我們連拍幾張,還是大相機拍出的效果好。老堯除了照片拍得美,文章也寫得美。記得他的游記:"東京過客"寫得真是精彩,圖文并茂,讀來感動。希望老堯繼續(xù)努力,多拍美照,把每一個美的瞬間定格在畫中留作永久回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冬日午后的晴天有一種透明而飄揚的快感,陽光朦朧寧靜,河水正被斜陽反射著淡郁郁的綠光。老同學們說難得來一趟,該雇條小船去河中蕩蕩更有意思。正當我們買好船票躍向船板時,老廖和大梅正好趕到,來得正巧亦。先和老廖握手問候,上船后再慢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只小船只能坐5~6人,我們9人只得租二條船,船票可是不便宜哦。以前我坐過多次這樣的烏篷船,在杭州西湖,在楊州瘦西湖,也在威尼斯(忘了叫什么海)坐過剛朵拉,所以對坐小船漫游,興趣濃濃,暗想著上船后讓艄公給我親手揺幾下那才過癮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船開始悠然地在明晃晃的河道里游弋,我們的笑聲伴著水聲、槳聲在耳邊匯成一曲曼妙的輕歌。船在河里搖,心在波里飄,風景著實迷人,心情也被晃得迷醉,這兒才是真正的東方威尼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們五人(老蜜老廖老萬……)擠在一船。(待續(x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鄉(xiāng)情(四)---游烏鎮(zhè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6-02-0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人說游水鎮(zhèn)不坐船不看橋等于未曾到。那么我們已經(jīng)看了橋, 接下來就得坐船了。于是雇了兩條烏蓬船,每條小船只能載四~五個人。小船中間的艙口不大,里面只有兩條木板凳,象個小亭子, 對面相坐,因為離得太近,連對方的雀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哈哈。船兩頭尖尖的,算是甲板,整個小船寬不過2米,長也不到3~4米,好似動畫一般悠來劃去,小巧靈便,真是“船小好調(diào)頭,車小好停車”。我喜歡坐這樣安適快意的小船,若有杯花茶小口品茗,那更愜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們行在河中顧昐二岸,眼前頓覺又是一道別樣風景。那些亭臺,閣樓仿佛飄浮在水上,一不小心如同小船一樣會飄走。而小橋凌空托在河上,橋上穿梭交織的行人倒映在清清的水里, 影子淡淡地晃動; 空中溫柔的小烏扇起趐翼向前翤翤飛翔; 河面漾漾的柔波恬靜委婉。能聽到的只有揺櫓發(fā)出的吱呀吱呀悠然間歇的槳聲,潺潺盈耳; 還有水花追逐水花的波音, 清脆動聽。搖船的艄公頭頂烏氈帽,手持搖櫓,以槳當舵,微微斜依船尾,一松一緊,嫻熟來回搖著小船,照理他應該邊揺邊給我們解說一點烏鎮(zhèn)的水文化,可他等我們問他了才說幾句。坐著的我們(老蜜老萬)有點兒不安穩(wěn),不時倏地站起,探出頭去,想坐在甲板上拍照,可人稍微站起,小船猛不丁點地傾斜,失去了平穩(wěn),差點傾覆,忍不住哈哈大笑。這感覺實在比坐江輪,海輪還要好玩有趣味,身心大爽,陶然如醉。小小船兒,它的吸引力還真是不小,據(jù)說來烏鎮(zhèn)玩的游客幾乎都要坐一下這個烏蓬船,船公每天來回劃十多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話說老廖和大梅剛來,他們來得也正巧,若晚來幾分鐘就不能游船了,坐烏篷船也是我們這次游水鎮(zhèn)的重彩節(jié)目。老廖現(xiàn)在是大領導工作忙自然不用說,這二天他的兒子也剛從國外回來度假,所以他在百忙中老遠趕來聚會難得啊。我和老金看到老廖來,真的很高興,老金再次和他緊緊握手,其實我們?nèi)诉€是多年的同窗,高中時候的同班同學呢(讓我多聊幾句)。我們和老廖已多年不見,他看上去魁偉了許多,但音容笑貌未曾改變,老廖一直露著誠厚的微笑,儀容儒雅,仍不失當年謙謙君子之風范。歲月不自禁走了那么多,那么遠,一別竟然三十多年。今日再見彼此都已兩鬂染霜,銀絲縷縷……歲月真是不饒人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船在水中前行,我的心好象落在了后面,清瑩的河水打濕了易感人的情懷, 回憶如雪花飛往昔日的枝頭。雖然很多美好的記憶,一經(jīng)年輪的碾磨,變得平淡模糊,但對高中時的幾個同學和老師仍然記憶猶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先說說我們家鄉(xiāng)也有一個古鎮(zhèn)。老廖好象就住在鎮(zhèn)上,我和老金住在離小鎮(zhèn)不遠的一個村莊。鎮(zhèn)上有一條東西方向的街,街面也用青石鋪成的石板路。從東門街走到西門街,路很長滑不平,走出西門街就可以望見我們上學的高中。街上有百貨店,雜貨店、理發(fā)店、照相館、茶館、電影院等等, 全鄉(xiāng)鎮(zhèn)民的吃用穿戴,統(tǒng)統(tǒng)得要趕到這個鎮(zhèn)上來買。鎮(zhèn)上的早市可是最熱鬧的了,從東到西,熙熙攮攮,叫賣聲不斷,大多是個體小販拿著自己種的農(nóng)產(chǎn)品來出售,扁擔傍著偏擔,小車接著人流, 雞歡鴨叫,蝦蹦魚跳,米麥豆面,鮮菜水果,應有盡有。這條閃著青石板光澤的街路,我們不知走過多少個來回, 留下多少腳印,有過多少青春的回憶。如今時代的換新,早不見了這條古鎮(zhèn)街坊的影蹤,只有在夢里再現(xià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讀高中時對老廖記憶最深的好象是他會拉小提琴。在那個年代,懂一樣樂器是很稀奇的,讓多少同學羨慕不已。記得我們高年級有六個班級,我和老廖、老金正好又在同一個班級(五班)。教我們的語文老師(也是我們的班主任呂老師)和教物理的陸老師是一對新婚夫妻,他倆可是高三文理科的主要指導老師,他們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們學校的升學率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時候我們對讀書一點不用功,也許仍受著“讀書無用論”的流毒,學習沒什么壓力,老師也不布置作業(yè)。雖然生活貧于物質(zhì), 但富于自然裕于時光,不象現(xiàn)在的中學生每天飽受考試的威脅和做不完作業(yè)的痛苦。不過我們的班主任呂老師對學生的要求還是蠻嚴格的,要求我們堅持寫周記或日記,練習文筆。老廖很棒,全校只有他會拉小提琴。一曲“梁祝”,手起琴響,輕盈悠揚,優(yōu)美凄慘,樂從弦上緩緩流出……余音繞梁,精彩無比,感動不已。那時候真不懂這是什么音樂,偶爾在黑白電影里見過鋼琴、手風琴什么的樂器,這些典雅高潔的東西今生今世也許難教我問津企及。也不知“梁?!边@個名字背后有著怎樣一個凄美經(jīng)典的故事,后來才知,“梁祝”是我國民間流傳深遠的一個悲劇愛情故事,也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后來我還買過一盒俞麗拿手提琴獨奏"梁祝"的磁帶,放在半導體里聆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時候我們會啍唱的是一些革命歌曲,難得聽幾部電影插曲,如“洪湖水浪打浪”“走在希望的田野上”,每次聽得情緒飽滿,感動不已。我們在那個特殊的政治動蕩的時空里長大的孩子,在校沒學過多少東西。既是到了十七八歲,思想仍是單純得可憐且保守,在學校男女生是不說話的。我記得三年的高中生活幾乎沒和男生說過一句話。青春應該是浪漫的、美好的,可在我們的青春雨季里,僅僅是隔著布滿雨珠的玻璃窗前,去體味一片模糊.的美麗。在那個沒有詩情的年代里,我們年輕的日子每天過得簡單而平淡,淡的象水,淡的象風,淡的也象湖中蕩舟,輕輕蔥蔥的就象夢。也許也有過心存數(shù)不盡的淸純幻想,也有過一曲美麗的旋律或一段無聲之樂曾在心中回蕩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年的高中生活很快過去,我們?nèi)硕紖⒓恿烁呖?,然后走出校門。再后來參加畢業(yè)分配,走向社會……。時間一晃就是十年,再一晃就是三十年。我們美麗的青春年華就這樣隨著歲月的河流匆匆流逝。然而歲月因為懂得而雋永,生命因為回味而厚重。沒想到今日我也懂了五線譜,也會彈鋼琴,真正體會到了音樂賦于人一種難以言傳的況味,能傳遞人間的溫馨,能點燃人對生活的熱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順著時光的回轉(zhuǎn)我們又回來了,再次相聚在美麗的水鄉(xiāng)。潺潺流水歡音再次涼涼地繞著耳畔回響,我的心又回到了小船??吹嚼狭魏屠辖鹫劦谜龤g,我問老廖,現(xiàn)在還拉琴嗎?他說早已不拉了,每天為了工作忙碌不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聽說老廖如今當了大官,去年又被提拔,榮升一級。老同學們都知道他誠實溫厚,做事認真,是一個一歩一歩走路的人。在這個拜金趨時,貪污眉繪,黒色的大磁場中,能歷經(jīng)歲月的更迭而不被磁化, 不染塵埃,恪盡取守,歩歩高升, 穩(wěn)坐大船,著實不易。要曉得,在當今社會生存, 搞好人際關系學也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感覺小船揺了沒幾下就停了, 真有點兒猶興未盡, 船公這個生意可賺大了。我們上岸不久, 太陽收起了光芒,像個紅球慢慢向下滾落, 夕陽彌漫著余暉, 半街燈火半街霞光。我忽然感到暮色撲過來的那一刻, 古鎮(zhèn)清幽得像一個平淡的老人, 有一種靜穆的美。一會兒,水鎮(zhèn)完全跌進了黃昏,夜風徐徐, 燈光迷離,河岸燈火次第而起, 夜色越來越濃。老同學們找了一家臨水明窗的餐館, 想品一下當?shù)卣诘乃l(xiāng)風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聽說烏鎮(zhèn)的菜肴風格獨特, 那個野生白水魚生長在無污染的碧水清流中,其肉嫩味美,是稀有的淡水魚,想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就在這時我們的老班長匆匆趕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到老班長的到來,大家又興奮起來,我們怪老班長來得太晚了, 連小船都沒坐 。[來個小插曲, 我和老金回日前,和老蜜老班長又小聚過一次。老金說你們的老班長真是明眸皓齒, 能說會道, 非常健談, 但沒有口若懸河……一直很欽佩老班長,這當官的確是要天分的,十多年來她一直高高在上,無可匹敵。幾年前上海有幾個區(qū),分幾次合并,她連勝不敗,穩(wěn)坐大椅。這個除了有獨到的洞察,卓異的識見,主要還是入人心,有本領。她和老廖是我們班上的佼佼者。在《我們的青蔥歲月》中曾經(jīng)也為老班長寫過一篇小文我們的青蔥歲月(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班長一來,真的給聚會大添明媚, 大家笑聲朗朗, 舉杯共邀, 杯盞碰磕, 女同學們個個笑靨如花,嘗盡江南各種特色小吃小炒。窗外波光橋影,舟楫往來,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風景宜人亦迷人”。老同學們站起來干了一杯又一杯, 邊吃邊聊, 聊家庭、聊孩子、聊生活中的見聞。大梅說著說著,還是日本料理好吃, 她一定還在懷念著日本的“懷石”料理。老萬沒去東京, 說下次有機會一定也要去嘗嘗正宗的日本料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燈光。小酒。笑語??粗贤瑢W們心誠笑真, 和著飯菜香味裊裊, 這一份滋味, 這一番情誼, 這一道蘊藉的風景, 讓我難忘。心里充滿著美的享受。人在一生中,能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烏鎮(zhèn)是一個風情幽逸的溫暖腹地, 也是一塊可洗卻塵世繁雜喧囂的一方凈土。雖然我們只作了點水一游, 只走了烏鎮(zhèn)三分之一的地方, 但短暫的停留, 留下的是永久的回憶與再訪。江南水鄉(xiāng)的美,美在淳樸。美在自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這新年伊始吉祥的日子,在這異國他鄉(xiāng)的黃昏,衷心祝福大家快樂安康萬事如意!! 也再次感謝老同學的盛情款待和慷慨大方。我會記住我們一路的留影和笑聲。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