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行走豫秦晉(十):北魏遼金看大同

阿朱

<h3>在人們對印象中,山西大同是全國著名煤都,亦是處于外長城、內(nèi)長城中間的軍事要地。其實,大同遠不止于此。她是我國首批公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曾做過北魏都城和遼國、金國的陪都,是一座富有歷史文化風韻的城市。5月21日,我們一行來到大同游覽,感受到這里魏晉風韻、遼金風流猶存。</h3> <h3>這座“塞外名城”,古稱平城,遼代改稱大同。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大同最輝煌的一頁是在北魏定都期間。公元398年,來自草原的鮮卑族首領(lǐng)拓跋珪統(tǒng)一北方、建立北魏王朝,并定都平城,直到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為止。經(jīng)過九十七年的精心營造,平城成為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之后,大同又先后成為遼、金兩朝歷時200多年的陪都,是契丹人和女真人鐘愛的“西京”。</h3> <h3></h3><h3>雖然,北魏王宮已無存,但留存的古城墻依然能反映出當時的輝煌。大同現(xiàn)存城墻為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原平城舊土城墻上增筑而成,墻東西長1.8公里,南北長1.82公里,周長7.24公里,高大堅固,布防嚴密,有“巍然重鎮(zhèn)”和“ 北方鎖鑰”之美譽。</h3><h3>2008年,大同市政府為讓大同這座北魏都城、明時軍事重鎮(zhèn)雄風再現(xiàn),全面實施了歷史文化復興與古城保護工程。新修復的古城墻對游客開放后,名聲鵲起,好評如潮,成為了大同市旅游的熱門新景點。</h3><h3>圖為夕陽下的古城騎游</h3> <h3>修復后的大同古城墻雄偉壯觀,特別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古城夜景分外迷人,流光溢彩的燈光,使古城墻樓閣俊俏秀麗,偉岸的輪廓更具魅力。<br></h3> <h3>古城墻跟下的音樂噴泉,每晚7點開始8點結(jié)束。</h3> <h3>在大同,最能體現(xiàn)北魏風韻的是位于武周山麓的云岡石窟。其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shù)寶庫,是國內(nèi)僅有的兩大皇家石窟之一,但比唐朝開鑿的皇家龍門石窟要早數(shù)百年。</h3><h3>云崗石窟開鑿背景直接與北魏皇朝有關(guān)。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定都平城后,為安撫民心、鞏固政權(quán),圖謀更大的漢族世界,大興佛教,在武周山修建石窟弘揚佛法,前后長達60余年,直到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為止。</h3> <h3>云崗石窟 ,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為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亦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深度考察和推崇的藝術(shù)石窟。</h3> <h3>景區(qū)前豎立的老和尚曇曜塑像</h3><h3>曇曜是魏晉時期的一位得道高僧,貫通佛學和漢文化,尤其精于書畫雕刻。公元460年云崗石窟建設(shè)時,北魏文成帝令沙門統(tǒng)曇曜(音壇耀)開鑿了著名的5個大石窟(第16-~20窟),后人稱為”曇曜五窟”。</h3> <h3>云崗石窟很像一部石刻連環(huán)畫 ,記載歷史,再現(xiàn)歷史,像蒙太奇鏡頭一樣將1600多年前北魏的社會萬象拉到世人的眼前。<br></h3> <h3>“曇曜五窟”,是云岡石窟的第一期工程,五個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來佛像,象征了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據(jù)說,五座佛像的面貌酷似五位皇帝本人。</h3> <h3>16窟大佛像,據(jù)說是五窟中顏值最高的一位,代表下令開鑿石窟的少年君主文成帝。</h3> <h3>17窟大佛像是一座交腳菩薩,是文成帝的父親的化身,其未登皇位就死于宮廷內(nèi)亂,史稱“隱王”。</h3> <h3>18窟大佛像身披千佛袈裟,是以發(fā)起“滅佛運動”的太武帝為原型塑造的。佛像很少披袈裟,此等造型是誠心悔過的意思。史料記載,太武帝原本信佛,后因國內(nèi)做和尚的男丁太多致使兵源不足影響社稷而轉(zhuǎn)信道教滅佛,太武帝晚年對滅佛有所懺悔。</h3> <h3>19窟大佛像,是北魏孝文帝的化身,高16.8米,是云崗石窟中的第二大佛。</h3> <h3>20窟大佛像,為云岡最著名的露天大佛,是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的化身。</h3> <h3>專家認為,我國石窟藝術(shù)以“胡貌梵相”到“改梵為夏”的開始在云崗石窟。石窟中除“五帝”化身的大佛外,其他大佛像的塑造鮮卑人和印度佛教融合的特點明顯,同時佛像體態(tài)與裝飾也開始體現(xiàn)出漢民族的審美觀。</h3> <h3>色彩鮮艷的立佛為晚清時修復而成,菩薩的面目、衣著已接近常人。這種在佛像上打孔,用馬尾膠泥填補后上彩的修復做法,現(xiàn)已不被采納。云崗石窟的修復至今沒有找到科學的方法,只能采取一些輔助措施,保持原狀,減輕風化。</h3><h3><br></h3><h3><br></h3> <h3>石窟中的中等尺寸佛像,大多置于雕刻繁復又漂亮的神龕中。</h3> <h3>石窟中可見許多鮮卑人圖像。男子頭戴氈帽,上身穿交領(lǐng)窄袖長衣,下面穿褲或長裙,喜歡狩獵和騎射。</h3> <h3>鮮卑女子體態(tài)豐腴,大方美麗,能歌善舞。</h3> <h3>官方統(tǒng)計,云崗石窟現(xiàn)存僅佛像是51000多件,其他雕刻更是比比皆是,多得難以計數(shù),大的幾十米,小的幾公分,工藝精湛,精美傳神,令人嘆而觀止。</h3> <h3>石窟中的塔柱(支撐石窟作用),有的是北魏木塔的結(jié)構(gòu),有周身刻滿佛像,每一座都設(shè)計精美,巧奪天工。</h3> <h3>石窟頂部都刻有華麗的藻井,如此美麗的天花板如是木刻尚可理解,石刻的話只能用鬼斧神工來解釋了。</h3> <h3>石窟門框上下密布各種雕刻圖案,精美絕倫。</h3> <h3>大同古城,著名古建群還有華嚴寺。</h3><h3>其始建于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遼國皇室宗廟,地位顯赫。后毀于戰(zhàn)爭,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華嚴寺占地面積達66000平方米,是中國現(xiàn)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筑群,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保單位。</h3> <h3>華嚴寺現(xiàn)存留著30余座單體建筑古,它們分別排列在南北兩條主軸線上,布局嚴謹。</h3><h3>游客從華嚴寺入口處進入,首先來到南主軸線,那里分布著寺廟最重要的古建殿宇。</h3> <h3>鐘樓</h3> <h3>鼓樓</h3> <h3>上寺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分為兩院,有山門、過殿、觀音閣、地藏閣及兩廂廊廡,布局嚴整,高低錯落。</h3> <h3>上華嚴寺里不一樣的守護神</h3> <h3>主殿大雄寶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總面積1559米,為現(xiàn)存古代木結(jié)構(gòu)宗教單體建筑中規(guī)模最大者。大殿正脊兩側(cè)一對琉璃鴟吻高達4.5米,為我國早期建筑中最大者。</h3> <h3>大雄寶殿背面</h3> <h3>殿外的殿墻上嵌有四塊石碑,為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書寫的《易經(jīng)》碑。</h3> <h3>華嚴寺北主軸線區(qū)域,環(huán)境幽靜,古樹竄天,花草茂盛。</h3> <h3>主要宗教建筑是華嚴寶塔</h3><h3>華嚴寶塔是根據(jù)《遼史·地理志》上的記載修建而成。木塔平面呈方形,總高43.5米,為三層四檐純木榫卯結(jié)構(gòu),是繼應(yīng)縣木塔之后的全國第二大純木結(jié)構(gòu)木塔。游客可以登上寶塔遠眺大同城,或俯瞰整個華嚴寺。</h3> <h3>在寶塔</h3> <h3>俯瞰大雄寶殿</h3> <h3>寶塔下部是由100噸純銅打造的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銅質(zhì)地宮。地宮供奉著大小佛像1000余尊,也被稱作“千佛地宮”。</h3> <h3>地宮的塔心室供奉真元代高僧慧明法師的舍利</h3> <h3>下華嚴寺大殿——薄伽教藏殿,意為佛教的經(jīng)藏殿,這是華嚴寺留存的重要古建筑,內(nèi)有有遼代塑像、石經(jīng)幢、樓閣式藏經(jīng)柜和天宮樓閣等。</h3> <h3>晚清壁畫</h3> <h3>華嚴寺出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