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去往上子梅村的沿途風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看見上子梅村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終于到了上子梅村,村后大山上的盤山公路就是通往上子梅埡口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站在上子梅埡口,今天貢嘎雪山主峰仍然云霧繚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把相機放在一塊石頭上自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上子梅埡口待了約半小時左右,然后沿著沙石公路向上木據(jù)村走去。兩條腿已經(jīng)走木了,沒感覺了,完全是機械運動。天黑前下到山底到了上木據(jù)村。</font></h3> 26日,六點半出發(fā)開始向康定騎行,第一個目的地是99K省道上,所謂99K就是距離新都橋99公里,而新都橋距離康定還有67公里,康定到老榆林還有20公里左右。就是說我要連續(xù)騎行186公里。一路按著朋友囑托的渴了就喝,累了就休息的原則一路上溜溜達達來到了新都橋天色就已晚,看來抵達康定只能是我的一廂情愿。順其自然吧。住宿在新都橋的雅克驛棧,飽餐了一頓久違了的漢族大餐。 <br><br><br>路上 <h3><font color="#010101">休息一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見到一個村落,有小賣部,很渴,就買了2升的牛奶一口氣灌下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與小賣部的藏族老板娘合個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繼續(xù)上路</font></h3> 路途中一輛面包車與我擦肩而過,后來就聽一女子聲音喊我的名字。我就很奇怪,怎么會有人在這里認識我?我騎車掉過頭一看,就是剛剛開過去的車上,從駕駛位置下來一女子對我興匆匆的喊叫。我仔細一看原來是老榆林多吉大叔的女兒。她是開車去接另一伙穿越貢嘎雪山的隊伍(多吉大叔一家以服務背包客為職業(yè),包括向?qū)АⅠR匹、汽車接送、住宿用餐一條龍服務)。她說幾天沒我的音信,知道山上下了大雪,又下大霧。一家人正為放我一個人上山很后悔呢,說她爸爸還要上山尋找我去。在路上看見我非常高興,我說幾天來山上除了貢嘎寺的喇嘛,基本沒看見一個人,但也很順利回來了。當即我拿起手機給多吉大叔打個電話報平安。多吉大叔說從來沒見過像我這樣猛的,知道我安然無事大家就都放心了。從多吉大叔女兒的言談舉止中可以看出他們一家人那種替我擔心絕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這讓我很感動。有機會我會再去多吉大叔家親表謝意的。<br><br>到了新都橋已經(jīng)天黑,還有接近100公里的路程才能到達康定老榆林村取我的kk,期間要翻越川藏線著名的折多山,這山對徒步者、自駕者都沒深刻印象。可是在騎行者之中一提起折多山那可是如雷貫耳。要連續(xù)上坡40公里,上升至海拔高度4000多米。若是開車和徒步這本不算啥,可這要是騎行,那可就不是個簡單的事情啦。想第二天坐大客去康定。不管第二天怎么去康定先住下再說,當晚宿住在新都橋雅克驛站。第二天起床感覺體力恢復得不錯,還是決定不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騎車去老榆林取車。<br><br>27日向折多山騎行 <h3><font color="#010101">路過318國道2888公里處,這是個吉祥數(shù)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回望我上來的路,就是從遠處大山后面騎過來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終于騎到折多山埡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路下山直到康定幾十公里,兩個剎車要輪換使用。否則剎車盤也會紅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到老榆林取回汽車又返到折多山埡口,不過這次就感覺易如反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當晚順利返回新的駐地新都橋雅克驛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8日,休息一天,主要是整理物品、清洗車輛、洗衣物、個人衛(wèi)生以及躺著回憶過去。至此計劃中的貢嘎雪山穿越算是險而無恙的完成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9日,我與同旅館的廣州幾位驢友共同租車去了新都橋附近的江壩草原和塔公草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塔公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藏族村民制作泥制宗教祭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以下圖片都是我當天在塔公草原拍攝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雅拉神山</font></h3> 5月30日,起床后就出發(fā)由新都橋向理塘縣移動,距離200公里多一點。沿著G318國道走,由于該道正在全線改擴建,走的一塌糊涂,200公里早八點至晚八點整走了12個小時。其中翻越4000米以上的山3座。中飯都沒下車在車上吃的干糧。到理塘主要目的是去稻城亞丁。<br><br>翻山越嶺 <h3><font color="#010101">翻過埡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前方塌方等待搶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過雅江隧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過雅江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無窮無盡的大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又一個埡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沿途壯美的風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真是天路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碰上軍車就是百十來輛車隊,此時就要忍受漫天黃沙塵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軍車過后一切又恢復寂靜的常態(tài)</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又過一個埡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牧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沿途風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快到理塘,路變的不太好走了</font></h3> 理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縣城之一,堪稱“世界高城”,縣城海拔4200米。這座“懸在高空的城市”。 <br>理塘,藏語叫“勒通”,意為平坦如銅鏡似的草原。自古便是茶馬古道的重鎮(zhèn),商賈云集,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十八世紀,一位行吟詩人,也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用他美妙的筆調(diào),把理塘喻為潔白仙鶴向往和迷戀的地方,“潔白的仙鶴啊,請把雙翅借給我。不飛遙遠的地方,僅到理塘轉(zhuǎn)一轉(zhuǎn),就飛回來……”從此,這曲扣人心弦的情歌,劃破無邊的歲月,走出季節(jié),穿越時空。 <br> 享有“草原明珠”之稱的理塘,地處四川省西部,甘孜州西南部。川藏公路南線橫穿縣城,理(塘)鄉(xiāng)(城)至云南的公路也從這里開始??h內(nèi)居住著藏、漢、回、彝、土家、納西、苗、羌等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多數(shù),是康巴藏民族的聚居地。四千多米的海拔亦使它享有“世界高城”之稱,縣城比西藏拉薩還要高300多米。 車子進入理塘境內(nèi),遼闊壯麗的毛埡大草原在公路兩旁一望無際,深深淺淺的綠色,在草地上綿廷起伏著,星星點點散布在草原上的小花色彩艷麗,云縫中投下的陽光,不斷地移動變幻于大面積的色塊組合之間,亮麗弦目,在高城的草原上描繪出一幅色彩斑斕的美麗畫卷。 理塘城內(nèi)街道寬闊,市容整潔??h城中心海拔4014米,這高度讓很多游客不敢在這里駐留,走在理塘平緩的街道上,氣喘吁吁,步履緩慢。理塘縣城并不大,街道橫平豎直的,中間建有小小的廣場,小小的街心花園。商鋪飯館也是一間一間地挨著,街上來來往往的,大多是本地的藏民。<br>粗獷的康巴漢子披著烏黑的長發(fā),五官分明,戴著大大的墨鏡,陽剛帥氣;藏民女子帶著碩大而美麗的飾物,有雞蛋大的紅珊瑚或綠的綠松石,有的細細地辮了一頭密密的辮子,然后綴上五顏六色的珠子,異常美麗而風情。 <br> 街上的游客不多,來往的本地的藏民都是休閑地行走著,有些就三兩一群坐在街口轉(zhuǎn)角或階梯上聊天,瞇著眼享受陽光恩賜,偶爾看到迎面的人都友善的露出潔白的訝笑,道聲“扎西得勒”。理塘是一個陽光充沛的地方,直到晚上九點,街上仍然光線明晃。 在縣政府門前的十字路口矗立著“中華高城草原明珠”紀念碑,上面標寫著此地海拔為4014。187米。從“縣情簡介”可得知:理塘建于元至十五年,即公元1278年。在理塘這個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的地方,有“康南黃教圣地”之譽的理塘寺坐落在城北,曾先后轉(zhuǎn)世過第七世達賴噶桑嘉措、十世達賴喇嘛、第七世、八世、九世、十世(即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帕巴拉。格列郎杰)帕巴拉呼圖克圖,這里還是第五世嘉木祥呼圖克圖、外蒙古國師三世哲布尊丹巴、第一、二、三世香根活佛等高僧大得的故鄉(xiāng),所以理塘又被世人尊為“雪域圣地”。 由于理塘的“高度”,盡管處于川藏線要塞,但海拔4014米高度讓很多游客不敢在這里駐留,在大多數(shù)的游客眼中,理塘總是匆匆不及近看,但是就是這么匆匆一瞥,理塘便深深印下了行走旅途上的記憶。(網(wǎng)上摘抄)<br><br>天黑前進了理塘 <h3><font color="#010101">在理塘縣城吃點晚餐,有條件就一定要吃肉</font></h3> 31日<br><br> 在理塘睡了一夜,第二天31日仍然是陰雨霏霏。心情也就和天氣一樣陰沉沉的,所以決定不在理塘玩了,立即冒雨駕車去稻城亞丁。新都橋至理塘這200多公里走了12個小時,原因是道路改擴建工程,一條本不寬的路,邊通車邊修路,肯定是通而不暢。而理塘到亞丁也是200多公里我也走了接近12個小時,原因是這條路風景太好了,不時停下來賞景拍照。<br><br>冒雨向亞丁進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