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探尋父輩的足跡

燕山

<h3><br></h3><h3><br></h3><h3> 2019年6月19--21日,廣州地區(qū)東二支后代40多人,組成"龍川五華紅色足跡尋訪團",頭頂烈日,開展了一次火熱的紅色之旅。</h3> <h3> 龍川五華,歷史久遠,人杰地靈。這里是父輩當年浴血奮戰(zhàn)過的地方,對我們這些后代來說,除了親情、鄉(xiāng)情與懷念之情,還有著一種揮之不去的紅色情結。</h3> <h3> 佇立在位于老隆的東二支司令部舊址門前,不由浮想聯(lián)翩。當年,我們的父輩都是些普普通通的農(nóng)村青年,卻甘冒殺頭風險,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抗日救亡運動和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武裝斗爭。</h3> <h3> 用今天市場經(jīng)濟的視角,是難以理解那代熱血青年的心境的。他們很多都是讀過書的知識青年,家境尚可,卻投筆從戎,視死如歸,四處發(fā)動貧苦農(nóng)民反抗壓迫,與反動統(tǒng)治作斗爭。</h3> <h3> 在東二支司令員鄭群老前輩寫的一篇文章里,向我們詮釋了東江縱隊誕生與發(fā)展壯大的歷史緣由:我們中華民族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內(nèi)聚力,它是由三個方面有機組成的一種合力:民族整體對民族成員的吸引力,各民族成員對民族整體的向心力,以及民族成員之間的親和力。這三種力量是有機統(tǒng)一的,三種力量的發(fā)展狀況綜合地顯示出民族凝聚力的狀況,成為中華民族戰(zhàn)勝困難、不斷前進的內(nèi)在動力。當中華民族遭受外敵、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就空前強大起來,成為一致對外、保家衛(wèi)國的精神支柱。從這個意義上講,東縱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勝利的歷史……</h3><h3><br></h3> <h3> 是的,我們這些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后來人平時耳濡目染,現(xiàn)在也多少能理解,父輩那一代人拋頭顱、灑熱血的信念所在,窮則思變,不平則鳴,為民奮斗,是他們忠貞不渝的理想 ,不管是戰(zhàn)火紛飛的艱苦歲月,還是在極左路線肆虐的年代,他們始終如一,不忘初心,在所不惜。</h3> <h3> 龍川縣革命烈士紀念碑。這里銘刻著500多位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英勇犧牲的烈士姓名。</h3> <h3> 我們一位團友還在紀念碑意外找到了他二伯父的名字:鄭國興。鄭國興是龍川登云人,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5年2月,他從五華皇華中學地下黨得到去東縱的聯(lián)絡暗號,只身前往羅浮山參加東縱。他跟家人說到外面教書,一去不返 。他被安排在東縱政治部群工隊。僅過半年,他在紫金古竹執(zhí)行任務時,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槍殺,拋尸東江。犧牲時年僅24歲,無兒無女,母親因此精神失常。</h3> <h3>  要奮斗就會有犧牲。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有多少烈士英勇獻身,連姓名都沒有留下!龍川縣黨史辦主任向大家介紹的龍川簡要黨史,我們?yōu)橹畡尤荨?lt;/h3> <h3> 向烈士致敬!</h3> <h3> 為表達東二支后代的感激之情,團長鐘黎星代表大家向黨史辦贈送禮物。</h3> <h3> 龍川是東縱的重要游擊區(qū)。日軍攻占香港時,一大批文化精英被困。東縱想盡一切辦法將他們搶救出來,老隆是接待文化精英的一個落腳點。圖為胡風、柳亞子在老隆的居室。</h3> <h3> 龍川縣很多地方當年是東二支根據(jù)地,共產(chǎn)黨的地下組織活躍,群眾基礎和統(tǒng)戰(zhàn)工作較好,青年人踴躍參加游擊隊。在東二支的領導下,軍民英勇善戰(zhàn),于1949年5月14日解放龍川,使龍川成為廣東省依靠自身力量最早解放的一個縣。</h3> <h3>  位于老隆水貝的這間黃氏大宗祠,曾是我黨的地下聯(lián)絡站。</h3> <h3>  1949年5月14日,東二支解放龍川。2019年6月19日的今天,我們激動如昨,與龍川解放同慶。</h3> <h3>  五華是大革命時代的策源地。彭湃領導的轟轟烈烈的海陸豐農(nóng)民運動,也迅猛發(fā)展到這里。</h3> <h3> 周恩來東征在五華。</h3> <h3>  五華岐嶺曾國華故居。他1931年參加紅軍,是開國中將。</h3> <h3>  在開國將軍故居前合影,我們感到無比自豪。</h3> <h3>  皇華中學。1941年,這里成立了中共黨支部,先后發(fā)展了80多名黨員。</h3> <h3> 校領導向大家介紹學校歷史。</h3> <h3>  皇華中學培養(yǎng)了一批黨的領導干部。圖為1983年11月,鐘俊賢隨梁威林訪問皇華中學。</h3><h3> 前排左起:1.鐘應時,2.鐘靖寰,3.鐘雄亞,4.梁威林,5.鐘俊賢。</h3><h3> 后排左起:1.賴燕如,2.藍虎彪,3.鐘大中,4.黃韜,6.鐘彬麟。</h3> <h3> 三多齊學校。1938年,這里成立了中共黨支部,東二支的領導人鐘俊賢在這里入黨,并組織了青年抗日讀書會,開辦農(nóng)村婦女識字班和成人讀書班,使全村掀起了學文化、談抗日的熱潮。</h3> <h3>女校長向我們介紹校史。</h3> <h3>  中共后東特委機關駐地長布鎮(zhèn)福興村。1946年3月,特委機關轉移到這里。后東特委書記梁威林、組織部部長鐘俊賢、宣傳部長黃中強、武裝部長鄭群等領導及機關70多人駐宿在該村駿興樓、經(jīng)華樓等群眾家里,繼續(xù)領導后東各縣開展武裝斗爭。</h3> <h3>  由鐘應時、鄭平、鄭波負責的無線電臺聯(lián)絡室,就設在這里。</h3> <h3> 抗日前衛(wèi)隊成立舊址——河囗中學。1938年4月,這里成立了中共黨支部,鐘靖寰任黨支部書記。這是五華重建地方黨組織的第一個中共支部。同年5月,成立了中共五華縣委,書記鐘靖寰。今天,鐘靖寰同志的兒子鐘泰寧,站在"校樹"下,深情地向大家講述父輩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歲月。</h3> <h3>  鐘靖寰同志的骨灰,就灑在這棵百年玉蘭樹下,與他創(chuàng)立中共黨支部和五華縣委的河口中學同在。</h3> <h3> 聞名四鄉(xiāng)的五華鐵匠,成為中央紅軍兵工廠的主力軍。</h3> <h3>  馬文,鐵匠出身,1930年到江西謀生,參加紅軍。他和一批五華鐵匠,創(chuàng)辦了紅軍兵工廠。</h3> <h3> 朱德總司令當年親切接見馬文,對五華鐵匠創(chuàng)辦紅軍兵工廠大加贊賞。</h3> <h3>數(shù)萬五華挑鹽工挑鹽北上支援蘇區(qū)。</h3> <h3>  雙華鎮(zhèn)竹山村。1927年“412”反革命政變后,國民黨軍800多人向竹山村"進剿"。廣東工農(nóng)革命軍東路第七團和鄉(xiāng)赤衛(wèi)隊在這里與敵浴血奮戰(zhàn),一舉擊潰了來犯之敵。</h3> <h3> 這是當年的戰(zhàn)場。</h3> <h3>  他倆也曾在軍隊服役多年,經(jīng)歷過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此刻更能理解上戰(zhàn)場便意味著什么。</h3> <h3>  古大存。來到五華,我們都情不自禁會想起古大存,想起他的坎坷經(jīng)歷。他是老革命了,1924年在廣州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東江紅軍總指揮、紅軍第11軍軍長。1945年出席黨的“七大”。解放后任廣東省副省長、"八大"中央候補委員等職。</h3> <h3>  古大存參加革命后,國民黨反動派對他恨之入骨,三次放火燒毀他家。這是他家的殘墻斷壁。</h3> <h3> 古大存的侄孫向我們介紹古大存的事跡。</h3> <h3>  古家為革命犧牲了12位親人。古大存把滿腔熱血奉獻給了革命事業(yè)。他雖然已經(jīng)離開我們半個多世紀,但他的事跡和無私奉獻精神仍然影響、感動著我們。面對這位德高望重而又遭受不公正對待的革命老前輩,我們百感交集,還什么想不通呢?</h3><h3> 再見了,親愛的紅色老區(qū)!你孕育了我們的父輩,為我們奉獻了美好的今天,在我們心中是一座永遠的豐碑!</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