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全程使用富士XT30 18-135(F3.5-5.6)拍攝,全部原圖記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9.5.23抵達北歐的第一天從斯德哥爾摩驅車前往林雪平入住SCANDIC酒店</font></h3> 晚上10點時的街道<br> 晚上十點太陽才下山<br> 早晨四點多天就亮了 <br> <p>這是五點時的太陽,綠頭鴨從水里飛上岸<br></p> 2019.5.24早餐后驅車前往童話王國丹麥首都哥本哈根<br><br>從林雪平到赫爾辛堡(helsingborg)再坐渡輪(大巴車也上)到丹麥赫爾辛格(helsingor)<br> 渡輪上的一對老夫妻<br> <h3><font color="#010101">一會兒就看到赫爾辛格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赫爾辛格碼頭</font></h3> 我們的渡輪馬上靠岸了<br> <p>上岸后驅車到火車站邊上的一家中餐館吃飯(手機有記錄)<br></p> 隨后來到羅森堡花園<br><br>丹麥羅森堡宮屬于文藝復興式建筑,是十六世紀丹麥國王克里斯欽安四世所建的夏季宮殿。這里林蔭處處,綠草如茵,環(huán)境相當清幽。1606年2月克里斯欽安四世在哥本哈根東北面的城墻外購置了46塊私人土地,并將這些土地聯合起來建成了一個休閑花園,也就是后來的羅森堡宮花園,并在園中修建了一個亭子。這個兩層樓高,頂部裝有塔樓和旋頂的亭子于1607年建成。1613-1624年,這個亭子不斷被擴建并增加了很多附屬建筑。在北面的"冬屋"中,克里斯欽安四世懸掛了他從安特為普買來的75幅油畫,該房間的布局至今未變。在"長廳"中曾被放置了24幅克里斯欽安用來教育子孫的油畫。<br><br>早期的羅森堡宮在1634年定型。丹麥皇家的建筑大師HansvanSteenwinckle在城堡的東面加建了一個塔樓。這個塔樓結構緊湊,四面封閉,布局合理;整個樓用的是荷蘭在文藝復興時期所慣用的紅墻綴以灰色沙石的風格。整個城堡被一整條護城河圍繞,北面的一座吊橋通向城堡的主入口,但通過城堡南面建在花園內的"綠橋"也可以離開城堡。除了上述1634年建成的塔樓之外,城堡其他的建筑可能都是克里斯欽安四世設計的,并且很可能他監(jiān)督了整個建筑的施工。羅森堡宮是他鐘愛的住所并于1648年于此辭世。1705-07年,弗雷得里克四世將"長廳"的裝飾改變?yōu)楝F人們看見的反映戰(zhàn)爭和政治主體的繪畫穹頂。這次改變使"長廳"的裝潢成為歐洲最美麗的巴洛克風格室內裝潢之一。 1710年起,由于弗雷德里克宮的建成,羅森堡宮不再作為皇家住所。早在1658年弗雷德里克三世時,羅森堡宮就被用于存放皇家的私人珍寶。這也是羅森堡宮現今的主要用途。 <h3><font color="#010101">小美人魚銅像是一座世界聞名的銅像,她位于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Langelinie),已經是丹麥的象征。遠望這個人身魚尾的美人魚,她坐在一塊巨大的花崗石上,恬靜嫻雅,悠閑自得;走近這座銅像,您看到的卻是一個神情憂郁、冥思苦想的少女。銅像高約1.5米,基石直徑約1.8米,是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Edvard Eriksen)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的。</font></h3> <p>據說雕像表現的是有關哥本哈根所在的西蘭島形成的神話故事,傳說女神吉菲昂得到瑞典國王戈爾弗的許可,同意在他的地盤上挖一塊地給她。但國王只給他一天一夜的時間,挖多少算多少。于是,女神就將4個兒子化為4頭神牛,在瑞典國土上挖出一塊土地填進海里。從此,瑞典的國土上留下了一個維納恩湖,而挖出來的土地就是現在哥本哈根所在的西蘭島。因此,有人將吉菲昂女神視為丹麥的創(chuàng)世紀女神。</p><p>雕像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銅牛的鼻孔噴濺,凝成薄霧,犁后噴泉洶涌,形同垂瀑,臺基周圍隨著道路的坡度,用花崗石隨坡度延伸圍成一泓水池,所有泉水匯集池內。水池內兩邊各有一條銅鑄巨蟒盤纏,左右兩股噴泉,直注銅牛。整個結構氣勢磅礴,景色蔚為壯觀。1959年,郭沫若訪問丹麥時寫的那首贊美哥本哈根的詩中的"四郎島(即西蘭島)上話牛耕,泉水噴云海水平"兩句,描寫的就是吉菲昂噴泉。<br></p>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05-1875),19世紀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既是世界文學童話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他出生于歐登塞城一個貧窮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傭人。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從小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為追求藝術,他14歲時只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經過8年奮斗,終于在詩劇《阿爾芙索爾》中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歷時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學。畢業(yè)后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br><br>安徒生文學生涯始于1822年的編寫劇本。進入大學后,創(chuàng)作日趨成熟。曾發(fā)表游記和歌舞喜劇,出版詩集和詩劇。1833年出版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為他贏得國際聲譽,是他成人文學的代表作。他最著名的童話故事有《小錫兵》、《海的女兒》、《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皇帝的新裝》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贊揚:給全歐洲的一代孩子帶來了歡樂。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話》已經被譯為150多種語言,成千上萬冊童話書在全球陸續(xù)發(fā)行和出版。 哥本哈根市政廳廣場具有800年的歷史。每到傍晚,許多商販在廣場擺上貨物,向游客們兜售。其中多數商販來自南美的厄瓜多爾、秘魯等國。<br><br>廣場的中心建筑市政廳建于1905年,由建筑師馬丁·紐阿普設計,其建筑結合了古代丹麥與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富麗堂皇的市政廳大廳面積1500平方米,主要用于結婚典禮和官方接待。市政廳正門上方的鍍金塑像是哥本哈根的奠基人,阿布薩隆大主教。<br><br>市政廳正門左側,有一尊丹麥偉大的童話作家安徒生的雕像。到訪的游客都要與童話大師合影握手,沾染一下大師的氣息。<br><br>登上廣場內高110米的鐘樓,就可俯覽整個哥本哈根的市容。在鐘樓門的上方,人們可以看到著名的"世界鐘"。該鐘有13套機機械裝置同時運行,顯示全球各地時間以及各種天文時間。<br><br>丹麥的許多重大活動都在市政廳廣場舉行。1945年5月,10萬人在此聚集,慶祝丹麥從德國的占領中解放。1992年夏天,丹麥國家足球隊獲得歐洲冠軍時,也有10萬人在此狂歡慶祝。 <h3><font color="#010101">克里斯蒂安十世,或譯基士揚十世(丹麥語:Christian 10.;冰島語:Kristján 10.,1870年9月26日-1947年4月20日 ),全名克里斯蒂安·卡爾·弗雷德里克·阿爾伯特·亞歷山大·威廉(Christian Carl Frederik Albert Alexander Vilhelm ),丹麥國王,1912年-1947年在位 。他也是冰島王國惟一一名國王,1918年至1944年在位 。盡管其在1920年的復活節(jié)危機中形象大為受損,但在其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的英勇行為再次獲得了國民的愛戴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巴車上隨拍新港酒吧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晚飯后驅車從哥本哈根經過厄勒跨海大橋來到瑞典馬爾默,這是馬爾默的旋轉大樓</font></h3> <p>2019.5.25早餐后從馬爾默一路北上前往哥德堡</p><p>哥德堡(G?teborg),瑞典第二大城市,僅次于斯德哥爾摩,位于斯德哥爾摩西部的海岸線上,是瑞典著名的旅游城市。這是哥德堡鐵路樞紐</p><p>哥德堡是瑞典西南部海岸著名港口城市。位于卡特加特海峽,約塔運河畔,與丹麥北端隔海相望。人口90萬(2016年)。哥德堡坐落在瑞典的西海岸卡特加特海峽,是瑞典最大的河流-約塔河的出??冢腥丝诩s90萬,是一座風光秀麗的海港城。哥德堡港終年不受凍,成為瑞典和西歐通航的主要港埠。因為哥德堡地處哥本哈根、奧斯陸和斯德哥爾摩三個北歐國家首都的中心,有450多條航線通往世界各地,是北歐的咽喉要道,在它方圓300公里以內是北歐三國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是北歐的工業(yè)中心。<br></p> <h3><font color="#010101">公交車站等車的乘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哥德堡舊碼頭上老外在自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哥德堡歌劇院</font></h3> <h3>哥德堡號(East Indiaman Gotheborg)是大航海時代瑞典著名遠洋商船,曾三次遠航中國廣州。第一次是1739年1月至1740年6月,第二次是在1741年2月至1742年7月,最有名的是第三次,在1743年3月至1745年9月。</h3><h3>1745年1月11日,"哥德堡Ⅰ號"從廣州啟程回國,船上裝載著大約700噸的中國物品,包括茶葉、瓷器、絲綢和藤器。當時這批貨物如果運到哥德堡市場拍賣的話,估計價值2.5至2.7億瑞典銀幣。<br><br>8個月后,"哥德堡Ⅰ號"航行到離哥德堡港大約900米的海面,離開哥德堡30個月的船員們已經可以用肉眼看到自己故鄉(xiāng)的陸地,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哥德堡Ⅰ號"船頭觸礁隨即沉沒,正在岸上等待"哥德堡Ⅰ號"凱旋的人們只好眼巴巴地看著船沉到海里,幸好事故中未有任何傷亡。<br><br>人們從沉船上撈起了30噸茶葉、80匹絲綢和大量瓷器,在市場上拍賣后竟然足夠支付"哥德堡Ⅰ號"這次廣州之旅的全部成本,而且還能夠獲利14%.這之后瑞典東印度公司(Swedish East India Company)又建造了"哥德堡Ⅱ號"商船,它最后沉沒在南非。1813年,瑞典東印度公司關閉。世界上有過許多東印度公司(如:英國東印度公司),但哥德堡人希望大家了解這段歷史:瑞典的東印度公司從來沒有向中國販運過鴉片。<br><br>時光流逝,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興盛的"哥德堡Ⅰ號"和船上2/3的貨物長眠海底,默默等待著重見天日的那一刻。1984年,瑞典一次民間考古活動發(fā)現了沉睡海底的"哥德堡Ⅰ號"殘骸。<br><br>當時發(fā)現古沉船的潛水員塞弗林松回憶道:"我們當時挖掘至水底1.5米深的地方。在發(fā)現沉船殘骸時,殘骸上覆蓋著20厘米厚的淤泥。在燈塔附近,我們發(fā)現了一些包裝貨物的箱子。在殘骸中,我們發(fā)現了許多陶瓷碎片和一些完整的陶瓷,還有茶葉和其他一些貨物。"<br></h3><h3><br></h3><h3>這艘白色帆船叫維京號,是世界上少有的幸存下來的四桅桿帆船,建造于1906年,最早是艘水手的訓練船,,如今改做飯店和餐館。</h3> <h3><font color="#010101">在 岸邊拍芭蕾舞照的少女</font></h3> <p>哥德堡大教堂矗立于一座名叫masthugget的山丘之上,它鮮明的標志就是60多米高的教堂鐘樓。</p><p>在山丘之上,基本可以鳥瞰整個哥德堡城市風景,尤其是港口碼頭盡收眼底。教堂是一座代表全國浪漫風格的北歐建筑,已成為哥德堡的一個象征。<br><br>哥德堡大教堂最早是在1633年建成,但是遭遇了兩次大火,兩次重建,現在這一座是在1816年重建的。教堂里很多裝飾都是金色的,圣臺下邊有兩個金色的帶翅膀的天使十分漂亮。大教堂的男孩合唱團在此地頗有名氣,很多國家的合唱團都來這個教堂進行過交流。大教堂是哥德堡市民聚集的地方,瑞典的女外長被暗殺和亞洲海嘯以后,人們都到這里來為死難者祈禱。作為哥德堡市的主教堂,這里是游客必到的地方。<br></p> <h3><font color="#010101">哥德堡大教堂俯瞰哥德堡城市</font></h3> <p>隨后來到馬斯特蘭德島,瑞典西海岸的馬斯特蘭德島。一直都是世人向往的旅游勝地。鹽堿灘的房子變成了礦泉療養(yǎng)場所,該城鎮(zhèn)也變成了新興的旅游產業(yè)中心,這里還是著名的皇家度假勝地的標志。夏季舉行帆船友誼賽的時候曾經是瑞典造船中心的哥德堡依然是國家重要的港口、商業(yè)中心和最重要的工業(yè)城市。它還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學術中心,一個充滿活力、各國人士云集的地方。這些綜合性為哥德堡創(chuàng)造了充滿活力、大都市氛圍,現在它又因為其創(chuàng)新性設計和時尚聞名于世。</p><p>現在,來馬斯特蘭德島的游客依然絡繹不絕,特別是在夏季舉行帆船友誼賽的時候,你會發(fā)現城鎮(zhèn)里到處都是游客。盡管游客熙熙攘攘,但所有來到這座無車島上的游客卻都是為了在這個舒適宜人的環(huán)境中尋求緩慢的生活節(jié)奏來的。雖然停留時間短暫,但是島上巧奪天工的住宅和精美無比的木頭小屋恰恰是游客們最欣賞的東西。<br></p>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往返的渡輪(單程用時約5分鐘,往返票價25克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因為這個小島距哥德堡僅30公里,在夏季里,每天都會有上千名訪客開著自家小艇或是愛車涌入這座迷你小城。這座小城一半坐落在馬斯特蘭德島上,一半坐落于Ko"onn島上。Ko"on島有道路連接大陸,但這座小城中心所在的馬斯特蘭德島只能通過渡輪相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卡爾斯蒂恩碉堡的建設延續(xù)了兩個世紀,如今是北歐保存最完好的堡壘之一。在1855年以前,它一直被用做國家監(jiān)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追溯這座小島的歷史,1658年,瑞典國王卡爾十世將丹麥軍隊擊潰,大部隊包圍哥本哈根,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三世被迫簽下羅斯基勒條約,將斯科納、布萊金厄等丹麥領土讓與瑞典,其中就包括馬斯特蘭德。而島上的卡爾斯蒂恩碉堡就是瑞典軍隊為防御丹麥敵軍,防止丹麥重新挑起戰(zhàn)爭,奪取馬斯特蘭德所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瑪利亞教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從馬斯特蘭德島上的卡爾斯蒂恩碉堡看下去的景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離開馬斯特蘭德來到挪威的圣誕小鎮(zhèn)遇雨,車子繞一圈就前往奧斯陸入住Thon Hotel Triaden</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9.5.26一早來到挪威王宮,挪威王宮是哈拉爾國王的辦公地。它地處一片高地,正對面是市中心的主要街道--卡爾·約翰大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挪威國家劇院,挪威國家劇院建于1899年,是挪威最主要的戲院之一,正門有兩座挪威代表性戲劇作家的銅像,分別是易卜生和比昂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市政廳是這座海洋城市的政治中心,由挪威的藝術家們從1900年至1950年不斷的裝飾和潤色才得以完工。它全面的向人們展示了挪威的歷史、文化以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這座磚紅色的建筑于1950年為慶祝奧斯陸建城900年而建,周圍有大量雕塑,表現了挪威人生活的各個方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去時正好趕上舉行成人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諾貝爾和平中心(Nobels Fredssenter)于2005年6月11日建成,是以面向世界和平、提高人們對戰(zhàn)爭和解決紛爭的關心程度為目的建造的。</font></h3> <p>維格蘭雕塑公園(Vigelang Park)又被稱為福洛格納( Frognerpark),位于奧斯陸的西北部。公園占地近50公頃,并以挪威的雕塑大師古斯塔夫·維格蘭的名字命名,園內有192座裸體雕塑,所有的雕塑中共有650個人物雕像,所有雕像都是由銅、鐵或花崗巖耗費20多年精心制成。</p><p>公園有 192 座雕塑,總計有 650個人物雕像。這些由銅、鐵和花崗石制成的雕像,是維格蘭 20 多年心血的結晶。公園內雖然雕像比比皆是,但是多而不亂,錯落有致。園里有一條長達850 米的中軸線,正門、石橋、噴泉、圓臺階、生死柱都位于軸線上,主要雕像、浮雕分布其間。石橋兩側各有 29 座彼此對稱的銅雕。噴泉四角,各有5 幅樹叢雕,四壁為浮雕,中央是托盤群雕。圓臺階周圍是勻稱的 36 座花崗巖石雕,中央高聳著生死柱。全部雕像,形成幾幅美麗的幾何圖案,勻稱和諧,渾然一體。公園里所有雕像的中心思想,集中突出一個主題--人的生與死。如噴泉四壁的浮雕,從嬰兒出世開始,經過童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過程。而四角的樹叢雕,一角是天真活潑的兒童,一角是情思奔放的青年,一角是勞累艱苦的壯年,一角是垂暮臨終的老年,組成人生的 4 幅畫面。圓臺階的 36 座石雕,也是從嬰兒出生開始的,游人依次環(huán)行,漸漸看到人生各個時期的形象:孩子們在捉迷藏,少年們在扭打玩耍,情人在竊竊私語,老人們熬度暮年,環(huán)繞一周,到第 36 座死亡球塔為止。石橋兩邊的護欄上,安放著反映日常生活的 58 座青銅雕像,塑造了許多青年男女和兒童。體格雄健的男子、綽約多姿的少女和純真無邪的兒童組成了大組群雕。它們有的在盡情地跳舞,有的在談情說愛,也有丈夫打罵妻子兒女的……維格蘭在這組雕像群中,穿插了一個新的主題思想--父親與孩子們在一起。相傳 20 世紀初期,在西方男人們的心目中,料理家務、養(yǎng)兒育女和經營"后方"乃是妻子們的事。他們一方面向往成家立業(yè),另一方面卻又不甘心陷入家庭生活的網套。他們厭煩婚后的生活,企圖掙脫妻子兒女們的糾纏。但現實生活像一團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將他們和家人盤繞在一起。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嚎啕大哭的小男孩雕像,只見他跺著雙腳,揮動著胳膊,仿佛尋求父母之愛。圓臺階中心的生死柱,無論在藝術技巧上,或是思想內容上,都算得上園中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它是維格蘭花費 14 年心血雕成的。石柱高達 17 米,周圍上下刻滿了 121 個裸體男女浮雕。柱上死者慘相目不忍睹,有夭折的嬰兒,不幸的青年,披頭散發(fā)的婦女,骨瘦如柴的老人。這根"生死柱"描繪了世人不滿于人間生活而向"天堂"攀登時,相互傾軋和相互扶掖的情景。人們有的沉迷,有的警醒,有的掙扎,有的絕望,組成了一個陡峭上升的旋律,令人驚嘆不止。<br></p> <p></p><p><br></p> <h3><font color="#010101"> 挪威議會大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趕往海姆瑟達爾大巴車上隨拍沿途風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于晚上八點半到達住宿地海姆瑟達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9.5.27早上從海姆瑟達爾驅車到松恩峽灣之艾于蘭峽灣路上的景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游覽峽灣的游輪上成群結隊的海鷗,松恩峽灣是挪威最大的峽灣,也是世界上最長、最深的峽灣,全長達204公里,最深處達1308米。兩岸山高谷深,谷底山坡陡峭,垂直上長,直到海拔1500米的峰頂。峽灣兩岸的巖層很堅硬,主要由花崗巖和片麻巖構成,并夾雜著少數的石灰?guī)r、白云巖和大理巖。運氣好的時候,乘船時還可能看到野生海豹。一年中任何季節(jié)都可以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font></h3> <p>抵達納柔依峽灣</p><p>"松恩峽灣之美,美在群峰競秀,美在碧水藍天,美在飛瀑萬千"。<br><br>"兩岸山巒起伏,層林疊翠,忽而云霧繚繞,虛無縹緲,忽而白雪皚皚,寒氣逼人。峽灣的水清澈透明,水面如鏡。海水即使風高浪急地咆哮而來,到了峽灣內,也只好乖乖地向高山峻嶺低頭,收起煩躁的心潮,變得風平浪靜了。在沒有游船經過時,峽灣的水面幾乎沒有任何波浪。在陽光的照耀下,海面泛起粼粼的波光"。<br><br>峽灣兩岸地勢險要,可以登陸的地方很少,偶有一些古樸的民宅點綴于山腰間,野性中蘊藏著生機。<br></p> <p>挪威峽灣與弗洛姆鐵路<br> 當人們談起挪威的美麗風光,峽灣總是首先進入話題。在世界上,沒有任何類似自然景觀能與峽灣媲美。在挪威語中,峽灣得意思是深入內陸的海灣。由于冰川切割挪威,北海的海岸深入內陸,形成了峽灣。峽灣高達千米的山峰、奔騰而下的瀑布,都為這一神奇的自然景觀增添了新的魅力。<br> 說起峽灣,就不能不說起弗洛姆鐵路(flamsbana)。弗洛姆鐵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鐵路和登山鐵路。這條始建于1924年的鐵路支線將海拔2米的峽灣小鎮(zhèn)弗洛姆和海拔865米高的米達爾山相連接,全長20公里。海拔相差863米高的弗洛姆鐵路濃縮了松恩峽灣優(yōu)美景色的精髓。與此同時,弗洛姆鐵路同樣是鐵路工程的奇跡。很難想象,這條僅20公里長的線路中80%的線路最大坡度達到了55‰,最小曲線半徑只有130米。如今,這里已經是挪威旅游的必選之處。作為歐洲最有影響力的山區(qū)鐵路之一,我的歐洲鐵道之旅怎能錯過這樣的精彩旅程呢?<br></p><p> 弗洛姆(flam)在挪威語中是“險峻山中的小平原”,被用作一個小鎮(zhèn)的地名,因為該小鎮(zhèn)隱藏在三面雪山環(huán)抱的艾于蘭峽灣(Aurlandfjord)的中心地區(qū)。弗洛姆小鎮(zhèn)人口不到400,每年卻有4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觀光,因為小鎮(zhèn)是世界聞名的山地鐵路弗洛姆鐵路(flamsbana)的起點,小鎮(zhèn)因此而聞名遐邇。<br> 美麗的弗洛姆小鎮(zhèn)位于挪威最深最長的松恩峽灣(全長204 公里,深1308米) 的支流艾于蘭峽灣之中,它將海拔2米處與海拔867米的米達爾連接起來。弗洛姆的四周有著巍峨陡峭的山巒、嘆為觀止的瀑布和深邃悠遠的山谷,如詩如畫的景色,讓游客仿佛置身于天堂,還可以近距離觀賞到美麗而壯觀的峽灣景色。<br> 弗洛姆鐵路全長20公里,從低海拔的峽灣直至高山,海拔相差約900米,是歐洲最為壯觀的鐵路線。通過弗洛姆鐵路,有機會觀賞挪威最原始、最宏偉自然風光。<br> 在弗洛姆鐵路博物館可以了解有關弗洛姆鐵路的歷史。弗洛姆鐵路博物館不僅有歐洲最陡峭鐵路線的詳細建設過程介紹,館內展出真實的El9火車頭,古老的電力轉線引擎、眾多軌道勘測時使用的推車和影音并茂的展覽。出口處的商店內有各色紀念品和印有弗洛姆鐵路品牌的商品出售。<br> 弗洛姆小鎮(zhèn),應該算挪威西部峽灣地區(qū)最美的小鎮(zhèn)之一,也是松恩峽灣盡頭最著名的小鎮(zhèn)。人口不到1000人的小鎮(zhèn),它的峽灣港口卻可以??垦b載3000人的巨型郵輪。當我們驅車開進小鎮(zhèn)鎮(zhèn)中心時,一艘巨大的郵輪正??吭谛℃?zhèn)碼頭。<br></p> <h3><font color="#010101">距離火車道很近的、著名的肖斯瀑布,水自天來,氣勢磅礴,攝人心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到達接近山頂的、海拔867米的米達爾高山車站,火車在此,改前車為后車,開始返程下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返程的小火車上拍到的弗洛姆教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FLAM鐵路博物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繼續(xù)前往下一站卑爾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風起云涌,寒氣逼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卑爾根街頭的摩托車愛好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9.5.28早上從卑爾根驅車前往哈當厄爾小鎮(zhèn)</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乘坐小游輪游覽哈當厄爾峽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乘坐小游輪的船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隨后前往奧斯陸,途徑沃爾令斯大瀑布,沃爾令斯大瀑布是挪威最著名的瀑布之一,高約182米,垂直落差達145米。瀑布位于毛博谷(Mbdalen),距離埃德峽灣(vreEidfjord)大約18公里。大多數游客選擇從頂端或者底端觀賞瀑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從七號公路飽覽沿途的冰天雪地風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抵達奧斯陸入住MOXY OSLO X酒店,這是早晨的陽光映照下,酒店大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9.5.29早餐后前往卡爾斯塔德,游覽維納恩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維納恩湖(Vanern),英語作Lake Vaner。 北歐最大的湖泊,也是歐洲第三大湖,世界第28大湖。位于瑞典南部,維納什堡和卡爾斯塔德之間。呈東北-西南向延伸,長145公里,寬80公里,最深97米,面積約5550㎞2。湖水經約塔河向西南泄出。湖的南部也叫"達爾勃申湖"。是約塔運河的組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瑪麗弗雷德(Mariefred)是一座很小的城鎮(zhèn),人口只有3000多人,最著名的景點是格里普霍姆堡。小鎮(zhèn)面朝梅拉倫湖,到處排列著童話般紅色、黃色的木結構民居,狹窄的石板路、巴羅克風格的教堂,處處妙趣橫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隨后到達斯德哥爾摩,乘坐AMORELLA游輪前往芬蘭圖庫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斯德哥爾摩的養(yǎng)老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夕陽下海鷗在飛翔</font></h3> <p>2019.5.30早上乘坐大巴從圖爾庫來到赫爾辛基。早上這是赫爾辛基著名的大教堂(又稱白教堂)</p><p>赫爾辛基大教堂(Tuomiokirkko)建于1852年,出自德國建筑師恩格爾(CLEngel)之手。大教堂矗立于游客聚集的參議院廣場(Senate Square)中心,教堂所在的高地高出海平面80多米。一眼望去,希臘廊柱支撐的乳白色教堂主體和淡綠色青銅圓頂的鐘樓十分醒目,宏偉的氣勢和精美的結構使其成為芬蘭建筑史上的經典,也成為赫爾辛基市的地標性建筑。大教堂前是參議院廣場,東西兩側分別為內閣大樓和赫爾辛基大學,南面不遠處是總統府、最高法院和市政廳所在地。在鋪滿古老石塊的參議院廣場中心,豎立著建于1894年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銅像,以紀念他給予芬蘭廣泛的自治。從參議院廣場到赫爾辛基大教堂,只需要百級石階,卻也正是這百級臺階,盡顯教堂與俗世的不同,赫爾辛基大教堂的美和神圣深留于游客心中。<br><br>赫爾辛基大教堂是一座路德派新教教堂,宏偉的建筑內有很多精美的壁畫和雕塑。每當教堂鐘聲響起,整個廣場都一片肅靜,眾多游人一同靜靜感受著這種唯有宗教才能帶來的讓心靈寧靜的珍貴一刻。<br><br>乳白色的赫爾辛基大教堂建于1852年,其結構之精美,氣宇之非凡,堪稱芬蘭建筑藝術上的精華。大教堂頂端是帶淡綠色圓拱的鐘樓,高出海平面80多米,在大海上一眼便能望見,使其成為赫爾辛基的標志性建筑,而且是芬蘭受歡迎的結婚場所。為了能在這里舉行婚禮,新人們需要提前一年半預約。每年,赫爾辛基大學的神學院都會在赫爾辛基教堂舉行傳統而又隆重的畢業(yè)典禮。<br></p> <h3><font color="#010101">2019.5.31乘船從圖爾庫抵達斯德哥爾摩</font></h3> <h3>卓寧霍姆皇宮被列入世界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遺產名冊中。這座建于十七世紀的城堡不僅是瑞典當今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宮殿,也是全歐洲宮廷建筑中尤具代表性的一座。加上極富異國風情的中國宮殿、宮廷劇院和華麗的宮廷花園,更打造出無與倫比的整體感,難怪一直以來它都是皇室女眷的最愛。除了皇宮南側的房間是專為皇室成員所保留外,其余大多數的宮殿和花園為游人全年開放。<br></h3> <p>斯德哥爾摩市政廳是一座宏偉壯觀,設計新穎的紅磚砌筑的建筑物,800萬塊紅磚砌成的外墻,在高低錯落、虛實相諧中保持著北歐傳統古典建筑的詩情畫意。市政廳的右側是一座高106米,帶有3個鍍金皇冠的尖塔,代表瑞典、丹麥、挪威三國人民的合作無間。據說登上塔頂部,可一覽整個城市的風貌。<br>這里的“藍廳”宴會廳是為諾貝爾獎獲得者舉行隆重盛大的宴會的地方<br>莫言(2012文學獎)</p><p>屠呦呦(2015生理學或醫(yī)學獎)</p><p>是中國僅有的兩位獲獎者<br></p><p><br></p> <h3><font color="#010101">由于美篇只能發(fā)100張圖,還有很多地方沒上圖,敬請諒解</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