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969年5月20日,是我們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學(xué)六八屆初中同學(xué),到內(nèi)蒙古阿拉善左旗下鄉(xiāng)的日子。從這一天起,我們就擁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知青。</p><p> 2019年5月20日,大家相約到薊州,不只是為了游玩,更重要的是紀念,聊當(dāng)年、話現(xiàn)在,共同紀念我們上山下鄉(xiāng)五十周年。</p><p><br></p> <p class="ql-block"> 1 ▲這人,指的就是當(dāng)年分配到木仁高勒公社水磨溝大隊紅星隊的下鄉(xiāng)知青,共有17人。</p><p class="ql-block"> 時光一晃五十年,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彈指一揮間。當(dāng)年青澀的少男少女,如今都已兩鬢斑白。我們老了嗎?你先來看看這些照片(如下),人人精神飽滿、個個風(fēng)采依舊,哪個都象年輕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紅星知青光榮榜</b></h1><p class="ql-block"> <b>(按姓氏筆劃排序)</b></p> <p> 2 ▲ 我們這一代人,真可謂是“忠孝兩全”的一代人。年輕時,響應(yīng)祖國號召到邊疆,出大力、流大汗,奉獻了最寶貴的青春年華;中年時,又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奮力拼爭,付出了太多太多;花甲之年,剛從崗位上退下來,又開始贍養(yǎng)老人;現(xiàn)在,培育下下代(孫輩)的任務(wù)又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真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呀!</p><p><br></p> <p> 1 ▲這車,說的肯定是火車啦!因為從我們下鄉(xiāng)的那天起,就與火車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不論是下鄉(xiāng)那些年,還是工作之后,每年春節(jié)回家坐火車都是必須的。這次薊州之行坐火車,就是想再來個親身體驗。</p> <p> 2▲2019年5月20日,我們一早就來到了天津北站,共同乘坐S902次,開往薊州北,入住農(nóng)家院,紀念下鄉(xiāng)五十年。</p> <p> 3 ▲在天津北站上車,還和過去一樣,要走過一段橫跨鐵路的天橋。</p> <p> 4 ▲走在北站的天橋上,我的腦海里立馬回想起十多年前,在這里多次乘坐“天津--烏海西”列車回內(nèi)蒙的情形。</p> <p> 5 ▲走下天橋,來到車站的月臺,四周的環(huán)境是那樣的熟悉。天津的東站、西站,還有后來新建的南站,都已變成現(xiàn)代化的車站了,又是高架橋、又是地下廊道的,大氣了、也靚麗了,但是我感覺老味兒沒有了。唯有天津北站,還保持著原來的模樣,真是一處懷舊的好地方。</p> <p> 6▲火車來啦!車身上寫著:“山水之城 京津花園--薊州”??磥砦覀冏倪@車,還是一趟旅游專列呢!</p> <p> 7▲大家上車了。這次出行,我們決定集體買票,目的就是想讓大家坐一塊兒、方便聊天。</p> <p> 8▲講一個這倆同學(xué)的車票故事:他們倆的車票,一個是窗口買的、一個是網(wǎng)上買的,而且購票時間還不是同一天。上車后才發(fā)現(xiàn),兩個人的座位號竟還是連在一起的,你說神不神,這就叫緣分!</p> <p> 9▲你再看這兩人,一臉的嚴肅勁兒。他們不是在談笑,而是在為大家的本次出行費心勞神。他們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環(huán)節(jié)地推敲,唯恐有點差錯。</p> <p> 10▲薊州北站到了!出站后,農(nóng)家院派了兩輛車,接上我們直奔目的地--下營鎮(zhèn)石頭營村。</p> <p> 11▲這里就是我們居住的農(nóng)家院。</p> <p> 12▲晚餐之前,我們在石頭營村走了一圈,這里就是村黨支部。</p> <p> 13▲石頭營村,村前是山,村后也是山,有一條公路(馬營公路)從中間穿過。我們走出村莊,就踏上了一條上山的小路。</p> <p> 14▲在路邊,我們見到了一片片的果林。</p> <p> 15▲路邊有一塊大石,我們坐下來歇歇腳、拍個照。</p> <p> 16▲這是姐仨在山上的美女照。</p> <p> 17 ▲大家邊走邊聊,路上還經(jīng)過了一個森防檢查站。檢查員告訴我們,這個山叫黃花山。我后來一查才知道,黃花山在這里也是挺出名的。不過,明天(5月21日)我們要正式進山游玩,所以今天還是把勁兒都攢著,到明天再用吧!</p><p><br></p> <p> 1▲這山,你猜是哪座山?這還用問,乾隆皇帝早就說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到薊州了,肯定是去盤山了。</p> <p> 2▲其實,薊州不只有盤山,還有這個山、那個山的,好多的山呢!不瞞你說,這也是我這次才知道的!盤山是好,但總?cè)ヒ矝]新意,不如換個地方。因此,我們這次決定去八仙山還是正確的。21日清晨,我們就來到了八仙山。這里,就是八仙山的牌樓。</p> <p> 3▲過了牌樓,就到了八仙山的山門。</p> <p> 4 ▲在山門最中間的柱子上,鐫刻著“八仙山”三個大字,我們在此合影留念。</p> <p> 5▲在山門廣場,還矗立著一塊巨石,上面鐫刻著:津門第一山(盤山是京東第一山)。據(jù)稱,八仙山總面積1049公頃,森林覆蓋率95%,是天津市天然的“地質(zhì)博物館”、“植物園”、“森林大氧倉”。</p> <p> 6▲一進山門,就見路邊立著一塊大石。上面寫著“神水峽”,可惜峽中沒有水。</p> <p> 7 ▲再往前行,又有一塊大石,上面寫的是“銀河瀑”。呵呵!我們抬頭看山,山上無水而下;低頭看溝,溝里無水可流。天旱無雨,何瀑之有?唯一的解釋,只能說現(xiàn)在是枯水期,我們沒有趕上好時候。</p> <p> 8 ▲走在山間的小路上,不由得浮想聯(lián)翩。想起了五十年前的“六一”兒童節(jié),紅星隊長狄多才帶領(lǐng)我們走進賀蘭山、上北寺游玩的情景。五十年后的今天,我們這幫老兒童又來游山了,不過游的是八仙山。</p> <p> 9▲這時,來到了一個小橋邊。請大家微笑一下,我們來個集體合影吧!</p> <p> 10▲手扶欄桿,舉目凝望,風(fēng)景這邊獨好。</p> <p> 11▲壽比南山,這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大家啟功先生的筆跡。</p> <p> 12▲看我這兒,拍啦!“咔”地一聲,一張精美的《壽比南山圖》完成了。</p> <p> 13▲石瀑布。巨大的巖面,遠看光滑如鏡,近看巖面上有無數(shù)條水流波紋形成的淺溝,雨季呈梳狀“小瀑布”,旱季酷似“石瀑布”,故名。</p> <p> 14▲萬卷天書。成千上萬個朝著一個方向傾斜的元古代石英巖層,象一座巨型圖書館,陳列著一部部“石頭記”,記錄著地球上18億年以來的滄桑變遷,這就是“萬卷天書”。</p> <p> 15▲傳說當(dāng)年八仙過海途經(jīng)此地,被這里美景所吸引,便降下祥云,在此山中一塊兩米見方的巨石旁野餐小憇。后來,這塊巨石就稱為“八仙桌子”,這片山林也稱為“八仙山”了。我們這次進山,因山路太遠,沒能看到“八仙桌子”,但看到了一幅巖畫“仙影石”。</p> <p> 16▲仙影石。在這大山一側(cè),人們以巖畫的形式,刻畫了“八仙山”的傳說故事,故稱“仙影石”。</p> <p> 17▲大家紛紛駐足觀看,更有人高高舉起手機拍照。這是什么景呀,值得大家這么關(guān)注?</p> <p> 18▲你看,前方有一段特殊的巖壁,這就是天梯。天梯從山頂?shù)缴侥_,通道狹窄、臺階陡峭。看,這三位仙女下凡來了,步天梯而下,大家趕緊迎駕吧!</p> <p> 19▲在天梯的對面,就是一線天。要想拍好“一線天”不容易,既要拍景,又要拍人,還要拍到“一線天”三個字,難度可真不小呀!</p> <p> 20▲拍好“一線天”,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只要有了這樣敬業(yè)的攝影師,拍出來的“一線天”肯定是“棒棒噠”!</p> <p> 21▲你看我們這一張,光顧著拍人了,“一線天”三個字就沒了。</p> <p> 22 ▲蛙石。八仙山有許多最具觀賞價值的地質(zhì)遺跡,有刀劈斧剁般的天梯、一線天,更有栩栩如生的動物奇石,如蛙石等。</p> <p> 23▲在遠處的山峰頂部,有一形似金龜?shù)臍埵吹搅藛??這就是“金龜望北斗”。</p> <p> 24▲昔日有水,棧道美麗如畫(截圖)。這棧道修建在高山峽谷之中,并有一條大河從中穿過。站在棧橋之上,俯看大河之水,嘩嘩順流而下,十分愜意。有水時,怎么看都好看。</p> <p> 25▲今日河枯,棧道也顯黯然失色(實拍)。棧道雖在,但河已干涸,河床里亂石雜草,看后令人嘆息!難怪有人說“無水不成景”,看來此話不假!</p> <p> 26▲我們來到了一個休閑平臺。大家也走累了,就在這兒坐下來歇歇腳!經(jīng)查詢,這里就是八仙山景區(qū)的第一停車場。在這里,有兩種選擇:一是乘坐觀光車返回山門;二是繼續(xù)前行,再向上步行15分鐘,到第二停車場后再坐觀光車,之后再步行,就可登上最高山頂(聚仙峰)。</p> <p> 27▲我們選擇了第一方案,不再前行,而是直接乘車返回。有言道:出行自由,隨心所欲,想停就停,說走就走。我們不在乎出行是否到達終點,而最最在乎的就是沿途的風(fēng)景和欣賞風(fēng)景的心情。</p><p><br></p> <p> 1▲在茫茫的人海之中,我們沒有任何形式的相約,卻走進了同一個校門,又被送到了同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之后各奔東西、散落各方。為了這份情,大家四處打聽尋覓;為了這份情,大家終歸相聚在一起。這情,終身難忘;這情,就是同學(xué)情!</p> <p> 2▲我們共同有個約定:“五二O,薊州見”。為了這個約定,大家齊心協(xié)力同上陣。文建幫助聯(lián)系農(nóng)家院,聞莉幫助訂車票,同學(xué)們帶茶、帶酒、帶飲料,摩拳擦掌,都做好了準備,要在薊州大“醉”一場。</p> <p> 3▲“五.二O”這一天,我們終于在薊州相約。大家共同舉杯,慶賀這個特殊的日子,紀念我們上山下鄉(xiāng)五十周年。</p> <p> 4▲秋生同學(xué),因繁忙的家務(wù)平時很難脫身。但是,為了這個共同的約定,他竟然擠出了這么長的時間,來到百里之外與大家相聚,這太難得了,真讓人喜出望外!</p> <p> 5▲同學(xué)情,同學(xué)親,我們只是中學(xué)的同學(xué)就夠親了。你再看這兩位,中學(xué)、小學(xué)都是同學(xué),這不就更親了嗎?</p> <p> 6▲相約在線(1):惠琴同學(xué)從遠方發(fā)來她的詩作《情》:“情來情往情猶在,情深情切情不敗。情真情意情綿綿,情舍情分情滿愛”。</p> <p> 7▲相約在線(2):炳蘭同學(xué)也從遠方發(fā)來了“康乃馨”,并寫出《美篇》:回顧紅星知青史,隆重紀念“5.20”。</p> <p> 8▲每當(dāng)午餐過后,大家圍坐在餐桌旁,誰也不愿離開。“下午茶 聊聊吧”,就這樣開始了。</p> <p> 9▲在市里下館子,每次大家吃完飯,還沒等大家聊夠,服務(wù)員就開始下“逐客令”了,真尷尬!在這里,想聊多久聊多久,聊渴了有水喝,聊餓了有人管飯吃,多好!</p> <p> 10▲相約在線(3):惠琴同學(xué)又發(fā)來詩作一首《相聚》:“人生難得幾相遇,多少年后又一聚。歲月未阻那分緣,開心暢聊無憂慮”。</p> <p> 11▲明天就要啟程返津啦,這是我們在農(nóng)家院里的最后晚餐。難忘今宵,難忘今宵?。?lt;/p> <p> 12▲同舉杯,共祝愿!祝愿大家身體健康、合家幸福!祝愿同學(xué)們友誼長存!</p> <p> 13▲美酒飄香,請你干杯,同學(xué)百里來相會,千杯萬盞也不醉。</p> <p> 14▲酒不醉人人自醉,卡拉OK來上陣。革命歌曲大家唱,《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他好比大松樹冬夏常青?!粨u也不動,永遠屹立在山峰!</p> <p> 15▲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選段,反串演唱李玉和的《窮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p> <p> 16▲內(nèi)蒙歌曲《蒼天般地阿拉善》。遙遠的海市蜃樓,駝隊就象移動的山……。</p> <p> 17▲為本場演唱會的優(yōu)秀演員獻花!</p> <p> 18▲相約在線(4):線上的同學(xué)也來送花啦!</p> <p> 19▲相約在線(5):惠琴同學(xué)線上再次發(fā)表詩作一首《歡聚》?!八E縣相約飲粗茶,恰似白云會彩霞。同學(xué)遠來無盡樂,歡歌笑語撼天涯”。</p> <p> 20▲相約在線(6):聞莉、順莉同學(xué)在線上為大家紛紛點贊。</p> <p> 21▲曲好終有止,宴美總有散。本次“5.20相約薊州行,上山下鄉(xiāng)五十周年紀念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我們期待下次再相聚!同學(xué)們,再見!</p><p>(作者衷心感謝為本美篇提供圖片的各位同學(xué);衷心感謝遠在他鄉(xiāng)并在線上積極參與本次活動的炳蘭、惠琴同學(xué);衷心感謝因故無法現(xiàn)場參加、但在線上為大家加油鼓勁的聞莉、順莉同學(xué),愿我們的同學(xué)友誼長存?。?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