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此文獻給和我一樣知青生涯的同齡人</h3> <h1> 一、序言</h1><h3> 今年,是我們赴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兵團43團50周年。經(jīng)紀念赴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兵團50周年(興凱湖)戰(zhàn)友聯(lián)誼會籌備組的商定、協(xié)商和考察,定于2019年5月18日在上海靜安區(qū)運城路633號北京果木烤鴨酒店舉辦慶賀紀念活動。
活動宗旨:憶當年,論當下,說養(yǎng)生,話健康。
活動意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科學養(yǎng)生,平安健康。</h3><h3>
參加此次聯(lián)誼活動的人員名單:
排列不分順序:王瑞東 曹武陶夫婦 繆國雄夫婦 李廣慶夫婦 倪顏敏 劉愛根 李孝忠 王健康,金曉德 胡紡康夫婦 黃永貴 袁德康夫人 楊根根夫婦 薛和根夫婦 周長慶夫婦 袁茂榮卞鳳英夫婦 高玉海左兆華夫婦 史為康 韓冠明夫婦 王英 王慶元,王祥懷 丁家成,喬長在 游力生
王傳榮 崔鶴穎 吳國富 須愛生 曹效東因事因病請假缺席<br></h3> <h3> 下圖后排左起:繆國雄 倪顏敏 王祥懷 高玉海 王英 李廣慶 王慶元 李孝忠 王健康
中間排左起:胡紡康夫人 李廣慶夫人 袁德康夫人 韓冠明夫人 薛和根夫人 曹武韜夫人 左兆華 周長清夫人 楊根根夫人 卞鳳英 繆國雄夫人 黃永貴 丁家成
前排左起:劉愛根 薛和根 金曉德 曹武陶韜 韓冠明 喬長在 胡紡康 周長清 楊根根</h3><h3> 說明:集體照中,袁茂榮、游力生因故晚到而缺席。</h3> <h3></h3><h1> 二:回憶篇</h1> 五十光陰一瞬間 激情歲月已久遠
金色年華不復返 戰(zhàn)友情深到永遠
是的,五十年崢嶸歲月稠。
半個世紀,在人生長河里,說是彈指一揮間,其實很漫長。
五十年整,在人生旅途中,說是很漫長,其實是彈指一揮間。
我們從1969年5月19日(部分戰(zhàn)友于1970年5月17日)起,我們分別從上海陸續(xù)來到(全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兵團四十四十三團,代號:鐵字411信箱)興凱湖農(nóng)場機炮連。
那時我們:
從小樓到四合院,轉(zhuǎn)戰(zhàn)躍進山鋼鐵廠,最終落腳定居在前鳳凰得(15連)。
那時我們:
住著同一帳篷,睡著同一鋪炕,
吃著同一鍋飯,干著同一農(nóng)活。
那時我們:
朝夕相處,情同手足,親如弟兄(姊妹)!
是的,五十年光陰已經(jīng)過去了,我們這個特殊的(知青)群體,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特殊的環(huán)境里再度相聚,我們感慨萬分,激動不已!<br> <h3> 在這個激動人心的聚會場面,不正是我們這一代知青對自己人生的經(jīng)歷和磨礪,作出最好的理解和最佳的詮釋嗎?不正是我們這一代熱血青年對社會作出最大的犧牲和最大的貢獻嗎!這次聯(lián)誼聚會,必將給我們在坐每位知青戰(zhàn)友留下難忘的不可磨滅的美好回憶!</h3><h3> 半個世紀的時光流逝,</h3><h3> 隔不斷當年戰(zhàn)友的關愛。</h3><h3> 五十年輪的歲月滄桑,</h3><h3> 抹不掉心頭記憶的情懷。 </h3><h3> 時間荏苒,歲月如歌。昔日風華正茂的帥哥靚女,如今已是飽經(jīng)風霜年逾古稀,但是,滄桑巨變情未變,歲月無情人有情。</h3><h3> 五十年前,黑龍江興凱湖機炮連是我們?nèi)松牡谝粋€轉(zhuǎn)折點和磨礪點,正是有了這段的特殊而豐富的經(jīng)歷,才使我們在今后的人生坦途中,能夠坦然地笑對生活的每一天。</h3><h3> 是的,我們有遺憾也有收獲,有苦澀也有溫馨,有淚水也有歡樂。悲歡離合我們都曾經(jīng)有過,但是,我們今天最大的收獲和安慰,就是知青大家庭的力量和溫暖!<br></h3><h3><br></h3><h3> 下圖是高玉海收藏的下鄉(xiāng)通知書和知青乘車證</h3><h3> 是啊,就是這一頁下鄉(xiāng)通知書和一張下鄉(xiāng)乘車證,使我們這些沒有多少知識的“知識青年”開始了長達數(shù)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子孫)的知青生活,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這是一種什么情懷……</h3><h3> 今天(1970年5月17日,1969年5月19日)是我和同學們戰(zhàn)友們赴黑龍江興凱湖下鄉(xiāng)50周年的紀念日,同志們、戰(zhàn)友們,你們還記得50年前的今天的你嗎?
青春不老 青春歲月
青春靚麗 青春無悔
青春難舍 青春難分
青春無價 青春萬歲
老貴觀圖片之感言并獻給和我一樣的同齡人——知青! ???<br></h3> <h3> 是的,我們都是這場運動的經(jīng)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現(xiàn)都已是花甲奔古稀的老年了。
現(xiàn)在有句時髦的說法:
把我們現(xiàn)在知青下鄉(xiāng)的聯(lián)誼活動,說成是“祭奠青春”。感到極為悲觀和恐懼,我認為用“青春的無奈”“青春的悲壯”倒是比較客觀的。</h3><h3> 我們知青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chǎn)物。也是在特殊歷史的背景下,給我們提供了一條及其特殊而崎嶇難行的不平凡的道路。
在這條道路上:
有的人寶貴青春荒廢了,
有的人美好人生破滅了,
有的人理想信心動搖了,
有的人堅強意志磨滅了,
有多少人彷徨過,
有多少人哭泣過,
有多少人悲觀過,
有多少人絕望過,
但是,有更多的有識知青們,在這條絕無退路的小道上,他與他們戰(zhàn)友們同甘苦、共患難 ,磨練了知青自己特有的頑強的拼搏精神和堅強意志。在這難忘的蹉跎歲月里,有更多的人在拼力吶喊著、頑強的抗爭著、努力的奮斗著、全力的拼搏著!<br></h3><h3><br></h3><h3> 下圖是李孝忠收藏的邊疆居民證,相當于現(xiàn)在的個人身份證。那時每次出入興凱湖,經(jīng)過那個叫新開流的邊防檢查站時,必須查驗此居民證(當時知青們苦澀地稱之為良民證)或者是由團部軍務股開具的“臨時邊境通行證”,沒有此證和此證明,則難以出入此檢查哨口的。</h3><h3> ——此證保留至今,也可謂是歷史文物也!</h3><h3></h3> <h3> 是的,我們知青這一代雖說是:
被時代耽誤的一代,
被社會冷漠的一代,
被改革遺忘的一代,
被自己嘆息的一代,
可以說,我們知青這一代 :
是共和國最艱苦,最悲催的一代,
也是拼命抗爭、忍辱負重的一代,
更是頑強拼搏、奮力向上的一代,
正是現(xiàn)時代引以為自豪、自強的一代!
這就是我們知青特殊的群體
這就是我們知青特殊的靈魂
這就是我們知青精神的財富
這就是我們知青凝聚的力量
是啊:
昨天已經(jīng)過去,不說了,
明天還未到來,不提了,
今天能夠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的,那就是就是最好、最現(xiàn)實、最幸福的!難道不是嗎?</h3><h3><br></h3><h3> 上圖2:左起袁德康(已故)李孝忠 后排左起:李頌東 王忠義 游立生</h3><h3> 下圖1:須愛生</h3><h3> 下圖2重機槍射手為:李孝忠 袁德康(已故)</h3> <h3> 1970年7月下旬或者是8月上旬的某一天,機炮連絕大部分的戰(zhàn)友們(留下了一個班作為留守人員在四合院看家的除外),轉(zhuǎn)展黑龍江建設兵團三師(位于合江地區(qū)佳木斯寶清縣內(nèi))躍進山支援鋼鐵廠建設,此張圖片就是當天到達邊陲小鎮(zhèn)虎林縣東方紅林場,中午休息等待中轉(zhuǎn)鋼鐵廠時,在附近的一個小照相館,留下了重要的見證歷史,我想,凡是參加過鋼廠建設的戰(zhàn)友們也都有這張照片的哦!</h3><h3><br></h3><h3> 上圖:黃永貴 繆國雄</h3><h3> 下圖:王宜凡 胡紡康</h3> <h3> 能夠留下五十年來的珍貴的回憶和寶貴文物已是寥寥無幾了,但是留給我們的回憶和追思是無限的、是感慨的、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
沒經(jīng)過風雨,怎知道彩虹?? 的絢麗,沒經(jīng)過寒霜,怎知道霜葉的燦爛!</h3><h3><br></h3><h3> 下圖中左:手握鋼槍的李孝忠,1970年8月留影于黑龍江三師躍進山鋼鐵廠。</h3><h3> 圖中右:李孝忠、袁德康(已故)在三師躍進山鋼廠的留影(此時,機炮連進駐鋼鐵廠已近3個月了,請看,他們已經(jīng)穿上了棉衣,進入了冬季啦!)</h3><h3> ——你看當年的小鮮肉是否也是很酷、很靚、很帥啊!</h3> <h3> 有道說不忘初心,且行且珍惜,人生的坎坎坷坷,用心適應把握好今生,特別是當下更值得珍惜,健康才是硬道理!<br></h3><h3> 人生還將(面臨——編者注)一坎孤獨將臨,故需珍惜時間與生命,人生沒有決不可能有來生?。。? ——摘自炮連群王健康語錄<br></h3><h3><br></h3><h3> 圖片上1:歡送孫連榮(孫連華烈士的弟弟)光榮入伍的圖片</h3><h3> 前排左起:王忠義 孫連榮(已故) 張振宇</h3><h3> 中間左起:李剛軍 李廣慶 薛金海 高玉海<br></h3><h3> 排左起:李秀欒 齊桂榮 段玉琴
<br></h3><h3> 圖片上2:</h3><h3> 前排左起:周長慶(京) 劉國慶(京) 魏鐵鐘(哈)</h3><h3> 第二排左起:喬長在(津) 胡紡康(滬)、劉XX(當?shù)丶覍僮优? 劉龍興(京)</h3><h3> 后排在起:付建國(京) 崔培(京) 李廣慶(滬) 張萬祥(京)</h3> <h3> 請看:就這一張破紙,當初,把我們一個個大活人(知青——編者注)壓死在那個地方的一破紙,沒有這張紙(一紙調(diào)令——編者注)你可以回來嗎?你敢回來嗎?你能回來嗎???!一張紙壓死了多少的大活人啊?這種啥滋味只有我們這代人有回味感覺的。
(是的——編者注)這張快折斷的薄薄的白紙,打開、欣賞、回味、流淚、再疊好(再收藏——編者注)反反復復無數(shù)次,經(jīng)過多少年才會到達今天的境地?我仍用心地珍藏著它,只有我們這代人才會體會保留它的意義。<br></h3><h3> ——摘自炮連群李孝忠語錄</h3><h3><br></h3><h3> 珍貴的歷史見證,珍貴的歷史文物,
珍貴的歷史史實,珍貴的歷史感悟!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說是青春無悔,青春萬歲,事實上是安慰個人心靈創(chuàng)傷的安慰劑,人們常說,忘記歷史,就是背叛,雖然說的有些嚴重,但是心里的感受畢竟是……<br></h3><h3> </h3><h3> 激情歲月特殊群,壯志滿懷獻青春,
斗轉(zhuǎn)星移五十載,熱血鑄就鋼鐵魂!<br></h3><h3> ——老貴觀圖片之感言……<br></h3> <h1> 三、聯(lián)誼篇</h1><h3> 50年——我們一起走過</h3><h3> ——圖案設計:李廣慶及聯(lián)誼活動籌備組成員</h3><h3> 以上的回憶和追思有些傷感和沉悶……,哈哈,換個愉快點、開心點的話題吧!</h3><h3> 是的,為了策劃和籌備此次上海知青50周年慶典聯(lián)誼活動,籌備組全體人員特別是李廣慶付出大量時間、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次聚會活動,經(jīng)過反復考察、認證、協(xié)商、座談以及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見,他們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和心血,在此,老貴代表全體與會的人員向李廣慶和籌備組全體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在此道一聲:你們辛苦啦!</h3> <h3> 聯(lián)誼會活動的主題是:</h3><h3>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科學養(yǎng)生,平安健康。<br></h3><h3> 2019年5月18日,是我們赴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兵團興凱湖農(nóng)場機炮連下鄉(xiāng)50(49)周年的紀念日。經(jīng)過聯(lián)誼活動籌備組充分醞釀、務虛、考察和多次協(xié)商,在上海靜安區(qū)運城路633號北京果木烤鴨酒店舉辦慶賀紀念活動舉辦下鄉(xiāng)周年50周年慶典、紀念、聯(lián)誼活動。</h3><h3> 上海知青下鄉(xiāng)50周年聯(lián)誼活動由原機炮連副連長李廣慶主持并發(fā)表了熱情洋溢講話:</h3><h3> 他說:今年是我們赴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兵團50周年。經(jīng)過大家的努力和積極配合和籌備組的前期醞釀、協(xié)商、務虛、考察等,定于今天在此舉辦慶賀紀念聯(lián)誼活動。活動宗旨是:憶當年,論當下,說養(yǎng)生,話健康;活動原則:自愿、低調(diào)、從簡、熱烈。</h3><h3> 參加此次活動的有:機炮上海籍戰(zhàn)友及部分戰(zhàn)友的夫人光臨。大會籌委會還邀請到原機炮連的北京老知青王英、周長慶夫婦和喬長在同志,對他們的到來,我們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br></h3><h3> 同志們,戰(zhàn)友們,今天我們在此歡聚一堂,凝聚了我們炮連戰(zhàn)友們的深情厚誼,記錄了五十年的知青生涯的難忘情懷,也是我們終身難忘的知青下鄉(xiāng)的經(jīng)歷和共同的命運,把我們緊緊的聯(lián)系在一起。歷史已經(jīng)過去,現(xiàn)在我們都進入了老年生涯,衷心祝愿大家幸福安康!</h3> <h3> 卞鳳英代表上海知青在聯(lián)誼會上發(fā)言:</h3><h3> 她動情地講到:戰(zhàn)友們,弟兄們,姊妹們,50年后今天,我們能夠在此、再次相聚,凝聚的就是一種知青情誼,那就是緣分!是我們曾經(jīng)一起度過的那段難忘的歲月,把我們緊緊的聯(lián)系在一起! </h3><h3> 是的,戰(zhàn)友們,弟兄姊妹們:
為了我們的激情歲月,
為了我們的金色年華,
為了我們的戰(zhàn)友情深,
為了我們的美好明天!
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美好的一切,笑對人生美好的每一天——干杯!<br></h3> <h3> 王英同志在聯(lián)誼會上首先發(fā)言,他深情的講到,五十年前我們戰(zhàn)天斗地,風雨同舟,在難忘的歲月里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情。五十年后,我們能夠歡聚一堂,紀念我們難忘的50年友情實屬難得,讓我們珍惜這來之不易晚年生活。</h3><h3> 他動情的講到:希望大家多多保重身體,在今后的三年、五年后的今天,我們還能在次聚會相會!</h3> <h3> 繆國雄在聯(lián)誼會上的即興發(fā)言:<br></h3> <h3></h3><h3> 五十年前到邊疆,戰(zhàn)天斗地獻青春,<br></h3><h3> 近日戰(zhàn)友聚一堂,敘說友情憶當年。</h3><h3> 青春逝去夢縈繞,不言年輪愛晚秋,</h3><h3> 向天再借五百年,瀟灑自如活當下!</h3><h3> ——繆國雄戰(zhàn)友聚會感言!</h3> <h3> 知青精神萬萬歲 千辛萬苦無言悔</h3><h3> 待到蠶絲方盡時 破繭化蝶勁舞美</h3><h3> ——老貴在聯(lián)誼會上的即興發(fā)言,這首詩也是老貴獻給去年在天津舉辦的知青下鄉(xiāng)50大型聯(lián)誼活動上的賀詞!</h3> <h3> 曹武韜夫人代表知青家屬在聯(lián)誼會上講話,她衷心祝愿大家吉祥如意,身體健康,祝大家度好幸福晚年每一天!</h3> <h3> 原機炮連副連長韓冠明在聯(lián)誼會上講到:</h3><h3>同志們,五十年前我們是戰(zhàn)友,五十年后是朋友,這就是緣分,這就是知青情結(jié),這就是戰(zhàn)友情深,衷心祝愿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在不久的明天希望大家能夠再次相會!</h3> <h3> 北京知青喬長在特意從北京趕來參加此次上海知青下鄉(xiāng)50周年慶典聯(lián)誼活動,他首先表示,對上海知青舉辦的紀念50周年的慶典聯(lián)誼活動表示熱烈的祝賀,對上海知青的熱情款待表示衷心的感謝。</h3><h3> 炮連戰(zhàn)友是一家 五湖四海聯(lián)萬家</h3><h3> 戰(zhàn)天斗地靠大家 刻骨銘心是我家</h3><h3> (編者注——是我家是指機炮連)</h3><h3> ——老貴觀圖片之真實感言………</h3> <h3> 王瑞東在聯(lián)誼會上講到:今天,我們能夠在下鄉(xiāng)50周年慶典聯(lián)誼活動與大家見面共享歡聚之樂,實屬不易,他衷心祝愿大家,青春已經(jīng)失去,現(xiàn)在我們都進入了老年時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保重身體,將以后的老年的生活過得更加踏實和豐富多彩!</h3> <h3> 酒逢知己千杯少 一杯一杯不見少</h3><h3> 待到戰(zhàn)友分別時 淚流滿面方恨少</h3><h3> ——老貴祝愿我們的知青的情誼,一直到地老天荒!</h3> <h3> 少年不知棘叢多,毅然邁步迎蹉跎,
驀然回首五十載,鬢白笑唱歲如歌。</h3><h3> ——胡學富獻給上海知青下鄉(xiāng)赴興凱湖五十周年的賀詞<br></h3> <h3> 流金歲月苦耕耘,芳華鑄就知青魂。</h3><h3> 熱血春秋五十載,深淺人生刻年輪。
荒友相聚話滄桑,難忘興凱小村屯。
舉杯暢飲不言醉,惟愿黑土情長存。<br></h3><h3> ——摘自激情歲月群趙杰之語錄……</h3> <h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我們這一代人,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歲月的流逝,所有的艱難困苦,悲歡離合,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均在這一壺濁酒中,都付笑談中……</h3><h3></h3> <h3> 是的,50年,我們一起走過。當初我們這些“知識青年”,早已進入花甲古稀之年,即便如此,我們現(xiàn)在,對人對己,依舊以“知青”相稱?!爸唷边@一稱呼,已超出了年齡的限定,已經(jīng)成為我們所有下鄉(xiāng)經(jīng)歷的整整一代人苦澀而酸楚,神圣而敬重的稱謂。</h3> <h1> 四、游園篇</h1><h3> 2019年5月28日下午,全體于會人員來到大寧靈石(郁金香主題)公園盡興游園</h3> <h3> 后排:王瑞東 曹武陶 繆國雄 李廣慶 倪顏敏 劉愛根 李孝忠 王健康 金曉德 胡紡康
中排:黃永貴 袁德康夫人 繆國雄夫人 楊根根夫人 胡紡康夫人 曹武陶夫人 薛和根夫人 李廣慶夫人 周長清夫人 卞鳳英 左兆華 史偉康
前排:韓冠明 薛和根 王英 楊根根 王慶元 王祥懷 高玉海 丁家成 喬長在 周長清,袁茂榮<br></h3><h3> ——下午14時許,全體人員在靈石公園門前留下了珍貴的集體合影,我想這也是今天聚會得到的最大收獲和最好的禮物!</h3> <h3> 圖左起:卞鳳英袁茂榮夫婦 黃永貴 繆國雄夫婦的合影</h3> <h3> 少小離家像根草,告老還鄉(xiāng)情未了。
回首往事皆笑鬧,人間滄桑走正道!
——這是我下鄉(xiāng)50年深觸的感言……</h3><h3><br></h3><h3> 圖左起:繆國雄 丁家成 薛和根 王瑞東 王健康 高玉海 黃永貴 胡紡康</h3><h3> ——這是1970年5月17日下鄉(xiāng)到興凱湖的上海知青的合影,崔鶴穎 須愛生 曹效東因事、因病缺席!</h3> <h3> 花季少年齊下鄉(xiāng),黒兄黑妹北大荒,
北國疆域傲風霜,冰天雪地迎朝陽。
廣闊天地大課堂, 興凱湖畔好風光,
摸爬滾打漸成長,笑談人生是滄桑!<br></h3><h3> ——這是作者于2018年9月,天津知青舉辦的下鄉(xiāng)50周年紀念聯(lián)誼活動時的感言……</h3><h3><br></h3><h3> 左起:曹武韜 金曉德 左兆華 倪彥敏 王祥懷 李廣慶 楊根根 李孝忠 韓冠明 劉愛根 袁茂榮 卞鳳英</h3><h3> 王傳榮 吳國富 等因事請假缺席。</h3><h3> ——這是1968年5月19日赴黑龍江興凱湖農(nóng)場下鄉(xiāng)的上海知青合影。</h3> <h3> 左起:倪彥敏 喬長在 薛和根 周長廣 王英 李廣慶 左兆華 楊根根 胡紡康,</h3><h3> ——此圖片為科研站(原機炮連)機務排部分戰(zhàn)友合影</h3> <h3> 亭亭玉立是淑女(青年)</h3><h3> 翩翩起舞是靚女(中年)</h3><h3> 雖已花甲奔古?。ìF(xiàn)年)</h3><h3> 風韻不輸西施女(常年)</h3><h3> ——老貴祝女同胞們永遠年輕靚麗,幸福安康!</h3><h3><br></h3><h3> 左起:胡紡康夫人 薛和根夫人 李廣慶夫人 繆國雄夫人 左兆華(高玉海夫人)袁德康夫人 曹武韜夫人 周長慶夫人 卞鳳英(袁茂榮夫人)楊根根夫人<br></h3><h3> ——這是部分女知青和知青夫人的合影,你看,笑的多開心,多燦爛啊!</h3> <h1> 五、結(jié)束篇</h1><h3>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所有事情都有曲終人散的時候。</h3><h3> 送君千里,必有分離,</h3><h3> 來日方長,后會有期。</h3><h3> ——朋友們、戰(zhàn)友們我相信在不久的明天我們還會再相會!</h3><h3> 再見啦,我的兄弟姊妹們,</h3><h3> 再見啦,我的戰(zhàn)友們!</h3><h3><br></h3><h3> ——這是歡送北京知青的感人場面</h3> <h3> 火燒連云紅滿天 霞光萬里無極限
老貴喜贊夕陽美 明朝依然艷陽天
——老貴觀夕陽晚霞暨上海知青下鄉(xiāng)50周年慶典聯(lián)誼活動之感言!<br></h3> <h3> 六十花甲已逝去,人生七十最情趣,
耄耋之年多來兮,我們明日再相聚!
是?。? 時間荏苒,人生如夢,
歲月如歌,轉(zhuǎn)眼百年,
珍惜當下,不留遺憾
期盼明天,依然燦爛!
我時常把《夕陽紅》的美麗歌詞來激勵自己,我也真心把這首美麗而動聽的歌詞,獻給所有和我一樣的老知青、老戰(zhàn)友、老同志們: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
多少情愛,化作一片夕陽紅!
我堅信第二天的陽光依然明媚、燦爛、輝煌!
老貴初稿于2019年5月18日</h3><h3> 定稿于2019年5月24日晚
注明:本人在寫這篇文稿時由于手中圖片、文字、資料、文獻等收集有限,部分史實資料由部分戰(zhàn)友提供,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由于時間倉促,個人精力有限,文中錯誤在所難免敬請諒解并提出寶貴意見!
老貴2019年5月24日完稿于上海徐匯長橋<br></h3> <h3> 聯(lián)誼會活動花絮片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