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我的五岳行_____華山篇

劉鵬

<h3>  華山古稱西岳,雅稱“太華山”,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于華山。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據(jù)清代國學(xué)大師章太炎和歷代專家學(xué)者考證,華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華山之周。</h3><h3>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為“第四洞天”。而道教是我國為數(shù)不多的始發(fā)教派。</h3><h3> 華山的存在是整塊大石頭,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巖體構(gòu)成?!渡胶=?jīng)》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干仞,其廣十里”。這么大的一塊華山巨石是怎樣形成的?因為無法用科學(xué)解釋,所以關(guān)于華山產(chǎn)生了很多神話故事。華山的一山一石,一水一木無不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神話。</h3> <h3>  西岳華山,從開始準(zhǔn)備登五岳之時,就被我設(shè)做為五岳中最后一座來攀爬,因為華山在五岳之中論奇險,論自然風(fēng)光,論攀爬難度,論耗時之長,都為五岳中排為第一。</h3><h3> 華山在陜西華陰市。華陰市有兩個火車站,如果在高鐵站下車,可乘坐1路公交車(免費的)。如果在火車站下車,站門口有608公交乘坐(車費4元)。這兩路車都直達(dá)生態(tài)廣場,也就是說到了游客中心。游客中心可購買門票和索道票,也可寄存東西(24小時都可?。?。購?fù)昶?,游客中心有直達(dá)玉泉院(華山徒步登山口)的免費公交車。如坐索道上山也有公交,到北峰上山索道口的公交車費20元,到西峰上山索道口的公交車費40元。</h3><h3> 我是從商丘坐晚10:05分的臥鋪,早6:23到華山站,乘608公交到游客中心,又乘免費公交,7:45到玉泉院。</h3><h3> Ok,華山之路開始了。</h3><h3><br></h3> <h3>  玉泉院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是我在登五岳之中怱怱路過的寺廟,道觀中最有好感的一處。雖然玉泉院沒有泰山岱廟的皇家氣派,但玉泉院的園林建筑值得一停,其古木參天,回廊曲折,曲橋流水,游魚相樂甚叫人靜心,其幽靜是岱廟所不能比的。走在林蔭下或憑欄觀魚或感受清風(fēng),真是人間一種意趣。</h3> <h3> 玉泉院的老道士,您在打掃著道觀的塵埃時,是不是也在打掃著心中的雜念?</h3><h3> 愿這世間如這玉泉院,永世寧靜。</h3><h3> </h3> <h3>  穿過具有唯美中國古建筑的玉泉院,便正式開始了華山艱辛的登山之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刻有“華山”二字的石牌坊聳在山間。</h3><h3> 號稱“中華第一險山”的華山登山路,開始起步時是一條青石板路,雖說坡度有,但走起來還不算艱難,好像是在為游人特意熱熱身。</h3><h3> 石板路,路邊深澗的嘩嘩流水聲,兩旁山峰的翠綠,給人以假象———華山似乎很溫柔,沒有傳說中的險。</h3> <h3>  經(jīng)過十幾分鐘的行走來到了號稱“華山天險第一關(guān)”的五里關(guān)。此處地勢險峻,古時,人們?yōu)榱硕惚芊?,便在此?jù)險設(shè)關(guān),壘石成城,真是一人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h3> <h3>  過了五里關(guān),又是另一種風(fēng)景。石板路變的坡度更大了,走起來也費勁了。</h3><h3> 走著走著,抬頭一看,看到了遠(yuǎn)方的兩山之間出現(xiàn)了常見華山的標(biāo)志性圖片———華山西峰,心中很是激動。</h3><h3> 山路上有一位背山工(在華山我稱他們?yōu)楸成焦?,因為華山險峻,山路狹窄,挑山工的扁擔(dān)用不上,他們只好用竹簍背著貨物上山)正在用棍子抵住竹簍站著休息,看年齡至少五十多歲。我問:師傅,背這么多累不累。背山工被艱辛生活打磨的毫無表情,用陜西話說:木辦法,為了吃飯。短短一句話,聽了后,心中有一種莫名的酸楚感。這世間總是有階層的,總是有些人承受著生活的不易。這漠然的表情與無奈的話語使我也無話可說,帶著一絲絲傷感的心情繼續(xù)前行,心中希望這位背山工的子女能夠有所成就,能夠孝敬一下這位背山工,晚年能夠不再這么艱辛,能夠享一享福。</h3> <h3>  到石門了,不但但只是石板路了,臺階路也開始多了起來,也更陡峭了。走著走著便累出一身汗,只好脫掉沖鋒衣,只穿T恤再前行。</h3> <h3>  過石門一公里來到莎蘿坪,此處因種植莎蘿樹而得名。莎蘿樹被很多國家列為保護(hù)植物,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到底哪些是莎蘿樹?我也沒仔細(xì)看看,便怱忙走去。</h3> <h3>  喵星人,登華山這已經(jīng)是在路上遇到的好幾只貓了。聽說峨眉山的猴子多,現(xiàn)在挺令游人討厭的,會搶奪游人的東西,華山的貓卻也不少,而不怎么令人厭,自己玩自己的。</h3> <h3>  戰(zhàn)勝華山,一路平安。</h3> <h3>  過了華山的十八盤,來到了毛女洞。</h3><h3> 據(jù)《列仙傳》記載,毛女為秦始皇宮女,為逃避驪山殉葬之災(zāi),負(fù)琴與秦宮的役夫逃到華山。后經(jīng)高人指點,饑食松柏籽,渴飲清泉水,致使身長綠毛,健步如飛。其實真正的毛女洞不在此,而在山的上方,因山勢過于險峻,所以在此建得下院。</h3> <h3>  當(dāng)聽到“云門”二字時,第一感覺是高聳山頂,云霧繚繞,走到一看,其實不然。只是一座由石頭砌成的一座低矮的石門。穿過石門,臺階變的更陡了,連綿不斷,甚是累人。</h3> <h3>  坪,字典的解釋為:平坦的場地。</h3><h3> 青坷坪,登華山的一處節(jié)點,據(jù)說登到華山北峰走到此處已走了一半路程。殘垣斷壁沒什么好看處,好在走到此處終于有一小小段平坦的路程,可以緩解一下已有所疲憊的雙腿。</h3> <h3>  什么道觀?不知道,對我來說也沒必要知道。繼續(xù)前行就是了。</h3> <h3>  西峰好像近在眼前了。</h3><h3> 有句老話:看山跑死馬。到西峰還有很遠(yuǎn)的路程,能走的你懷疑人生。</h3> <h3>  世間第一情為父母情。第二呢?愛情?可能很多人都認(rèn)為那只是傳說。但我相信這位小伙對姑娘的愛絕對絕對是真愛。爬到此處,我早已氣喘吁吁,而一位小伙居然背著女朋友在陡峭的臺階上下山。牛!愛情的偉大。</h3> <h3>  回心石,三個大字是華山在向你警告,沒有強大的韌勁,強大的精神支持,你可以轉(zhuǎn)身回頭下山了,往上走道路更艱險。從山底到回心石對于爬華山才是剛剛熱完身,而我感覺這路程,已相當(dāng)于爬到北岳恒山山頂。拍拍腿,喝口水,迎難而上才是我的性格。加油!為自己打打氣,再險的路也要從腳下踏過。</h3> <h3>  嘿!這臺階!往上的路這樣的臺階一個接著一個。</h3> <h3> 苔</h3><h3>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h3><h3> 苔花如米小,也學(xué)牡丹開。</h3><h3> 清代江南大才子袁枚寫的這首詩好勵志。第一次知道這首詩,是在18年央視的《經(jīng)典詠流傳》節(jié)目上,當(dāng)時感動的不要不要的。苔是最卑微的植物,沒有陽光和土壤,它一樣頑強的生長,盡管沒有人關(guān)注它,苔的青春一樣綻放。苔是不開花的,和受人精心培養(yǎng)的牡丹花相比,是那么的低微,可它一樣有夢想。想想自己如這苔,無錢,無官職,可也在頑強的打拼,享受這美好生活,去登山,去遠(yuǎn)足。</h3><h3> 如果這世界是張白,每個人都應(yīng)像這苔,即使低微也點上一點綠的色彩。</h3> <h3>  到了回心石,如果不回心繼續(xù)前行,那么就來到了華山著名景點險道千尺幢。</h3><h3> 千尺幢坡陡70度,據(jù)記載是宋人沿隙拓成路,共370級石階,人攀其中,仰望一線天開,俯視如臨深井,故又名“天井”。真真正正的一人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h3><h3> 70后以前的都看過黑白戰(zhàn)爭片《智取華山》這部電影,那位國軍旅長就是在此吹牛:不論來多少共軍,他只要用鐵蓋擋住幢口,也攻不上來。電影講的就是此處。</h3><h3> 其實真正走起來也沒感覺多很險,手抓住鐵鏈向上爬,快到盡頭時,轉(zhuǎn)身拍照還是要注意的。由于坡度大,轉(zhuǎn)身拍照時,我也是一手緊抓鏈,一手拍照,雙手都松開的話還是害怕滑下去的。</h3> <h3>  華山就是華山,剛過千尺幢又到百尺峽。絲毫不給人留有喘息的機會。</h3><h3> 百尺峽是華山道上經(jīng)過的第二險。就像兩山峽即將合攏被兩塊懸空的石頭所撐開,僅留有一道狹窄陡峭的山路供人行走,而行人爬山之時還驚心的抬望頭頂之石,害怕墜下,所以叫“驚心石”。當(dāng)平安穿過回頭一望,那顆懸著的心方可平靜,所以第二顆石頭叫“平心石”。妙哉!妙哉!驚心!平心!把人的心理描繪的無比真實。</h3> <h3>  走過兩險關(guān),難得一小段綠蔭下的平緩路。安安心,喘喘氣,歇歇腳,馬上迎接第三個挑戰(zhàn),也是到達(dá)北峰的最后一關(guān)。</h3> <h3>  老君犁溝,華山群仙觀至猢猻愁的一段槽行之地。嘿!聽這地名——猢猻愁,就連善于攀爬的猴子都發(fā)愁,可見原來有多險。</h3><h3> 老君犁溝據(jù)傳從前此處無路,太上老君駕青牛過華山,見其艱險,挽鐵犁耕出此道。“犁溝”并有“離垢”之意,提醒游人至此當(dāng)消除雜念,拋掉煩惱和欲望。過老君犁溝時,我是累的毫無雜念,更別提煩惱了,只有手腳并用,大口喘氣的往上爬,一路停下腳步,休息了好幾次。</h3> <h3>  山還在,鎖已破。</h3><h3> 鎖在犁溝鐵鏈上的求愿鎖,看來有點年頭了,不知當(dāng)年許的是何愿?愿這求愿之人心愿已成。</h3> <h3>  過了犁溝門,眼前豁然開朗,心也隨著亮了起來,一切的艱辛都值得了。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見得七彩彩虹,不經(jīng)歷雙腿發(fā)抖怎見得華山美景??吹窖矍氨狈蹇逃小叭A山頂”三字的小石牌坊,心中還是很興奮激動的。時間是10點50分,比自己預(yù)估的時間要快。</h3> <h3>  </h3> <h3>  到達(dá)北峰頂海撥碑,還需穿過刻有北峰頂三字的石牌坊,向前走一小段路,不過這一小段處處是景觀。因為北峰有進(jìn)出華山的索道,所以此處游客也很多。</h3><h3> 魚嘴石,真的很逼真。你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h3> <h3>  “中華石”又稱“江山永固中華石”,其形像極了中國地圖,在首都北京的位置還有一粒朱紅色的朱砂,真是妙哉。中華石形成于二十多億年前,八二年在華山峪被發(fā)現(xiàn),后放在北峰。</h3><h3> 篇幅有限,北峰的其他景觀就不能一一介紹了,朋友們還是有空親自登臨吧。</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華山北峰海拔1614米,為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懸絕,上冠景云,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云臺,因此又名云臺峰。華山五峰之中雖然北峰海拔最低,但異常險峻,而且只有一條山脊可通往其余四峰,位置及其重要。</h3><h3> 來到北峰海拔碑,人再丑也要留照紀(jì)念。北峰游客很多,拍個照大家爭先恐后,好浪費時間,難于想象假期期間,如要留影不得等上半天。</h3> <h3>  哈哈哈,本想北峰之巔秀一下二頭肌,是自己沒練好?還是拍照時機沒掌握好?感覺二頭肌的肌峰沒有照出效果來,丟人了。</h3><h3> 站在北峰平臺遠(yuǎn)望東,西,南三峰,三峰正好組成了一個元寶形狀。左側(cè)為東峰,右側(cè)為西峰,中間凸起的綠色圓形是南峰。</h3><h3> </h3> <h3>  提到華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不用說,大家都能猜到,那就是武俠小說的泰斗金庸先生。很多人知道華山是因為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而金庸好像特別偏愛華山,多部作品中都有華山的身影。其實在寫作品時,金庸先生根本就沒有來過華山。我想先生如早年到過華山,是不是作品更為精彩,更為扣人心弦。</h3><h3> 2003年,79歲的金庸先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來到華山。就在這北峰之上,自己書寫的“華山論劍”石碑之前與北大教授嚴(yán)家炎,清華教授王魯湘,巴蜀鬼才魏明倫,武俠導(dǎo)演張紀(jì)中,北大醉俠孔慶東坐而論劍。有些自認(rèn)為有文化的人非常鄙視武俠小說,看看,看看這些陪同金庸先生的有沒有文化?</h3><h3> 先生已逝,華山永在。是金庸使華山更為添彩,還是華山使金庸多了靈感,只有自己去品味。讀金庸,走華山。嘿嘿,這兩樣我都做過了,抽時間這兩樣再都來一遍。</h3><h3> 備注____華山上“華山論劍”的石碑加上這一處我看到的共有五塊。</h3><h3> </h3><h3><br></h3><h3><br></h3> <h3>  站在北峰之巔極目四望,景色壯觀。白色的花崗巖上點綴著少量的綠色,構(gòu)成了華山特有的景觀。</h3><h3> 大美華山!</h3> <h3>  不知不覺在北峰游玩,休息,拍照停留了40分鐘。從北峰到另外四峰只有一條狹長的山脊可走,道路雖險但并不危,而且風(fēng)光無限好,景點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h3><h3> 首先要過擦耳崖。擦耳崖故名思意就是耳朵擦著山崖貼身而過。</h3><h3> 擦耳崖一邊是向外凸出的絕壁,一邊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過此處唯恐身體被山勢逼下懸崖,需身體緊貼崖壁慢慢側(cè)身而過。但這種情況已經(jīng)是過去式了,現(xiàn)在的擦耳崖經(jīng)過增加護(hù)欄,擴充道路,已經(jīng)變的不再驚險了,只像平常山道一樣,只是感到有趣罷了。</h3> <h3>  華山有很多地方的登山道傾斜度有七八十度,有些甚至有90度。此處景點叫上天梯,為了方便游人游覽景觀和在旅游高峰期上下方便,修建了復(fù)道,而復(fù)道要好走很多。如下圖,這樣的地方在華山很多很多。</h3><h3> 即然來了,當(dāng)然要走有點難度的了,沒辦法,我這人就是這么賤,這么牛。其實爬起來一點都不危險,腿腳只是起到支撐作用,手臂用點力氣而已。</h3><h3> 圖二,努力向上爬,哈哈哈,向大家展示一下健身者的“蜜桃臀”。</h3> <h3>  走過擦耳崖便是大名鼎鼎的蒼龍嶺。</h3><h3> 蒼龍嶺____因嶺呈蒼黑色,勢若游龍般的地勢而得名。蒼龍嶺嶺脊如刃,兩側(cè)空絕,人在其上如履薄刃。手機因為角度問題拍不出蒼龍嶺的險與美,只有航拍才能展現(xiàn)出蒼龍嶺的奇觀與驚險,那種美,美的驚心動魄。本想百度一張供友們欣賞,可惜篇幅有限不得不放棄。古時走此路危險至極,而現(xiàn)在修有臺階,兩側(cè)有護(hù)欄安全的很。登完華山回到家后突然想起我是不是沒走蒼龍嶺,不可能啊!那是必經(jīng)之路,怎么一點印象沒有,翻開手機相冊確實走過,可沒印象了,可能當(dāng)時太累沒注意欣賞。</h3><h3> 蒼龍嶺上有處石刻___韓愈投書處,這個典故名氣可不小。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生留有無數(shù)佳篇詩作。韓愈喜好尋奇探勝,也就是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驢友吧!我發(fā)現(xiàn)古時文人大家都愛游走觀光,這就是印證了那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而且古時還有很多文人喜飲酒,去青樓,招歌伎,放在現(xiàn)在看來,一個個都是浪蕩公子。我去,寫的有點跑題了。繼續(xù)講韓愈。韓愈有次登臨華山,看到山川壯麗,景色秀美,不知不覺慢慢攀到蒼龍嶺。古時候山道并沒有石階與護(hù)欄,游人須騎在嶺脊上,慢慢匍匐前行。韓愈登山至此,看到兩邊萬丈深淵,畏懼前行,進(jìn),不敢。退,害怕。不由坐在嶺上嚇的哇哇大哭。古時華山蒼龍嶺上哪有什么游人,韓愈哭吧只好掏出筆紙寫下求救書,包上石塊投于山下。求救書幸的一采藥老農(nóng)撿到送于識字人察看,識字人一看是大名鼎鼎的韓愈求救又送于縣衙,縣令忙派人用滑竿救于山下。想像一下古時蒼龍嶺的險峻,反正我是相信這故事。</h3> <h3>  山上的氣候是多變的,剛剛在過蒼龍嶺之前看著西峰還晴空萬里,短短的時間再次抬頭西望,發(fā)現(xiàn)西峰已經(jīng)被云霧遮擋,而山脊左側(cè)已然晴空。這山上的氣候用瞬息萬變,變幻莫測也形容一點也不為過。</h3> <h3>  遠(yuǎn)望來時的路是不是很壯觀。最遠(yuǎn)端的建筑就是北峰,依次是擦耳崖,蒼龍嶺。山脊如游龍,人在崖上行。壯觀!壯觀!</h3><h3> 我的五岳行,前四座都是自己獨自游,這次華山行,有一位叫劉志恒的小朋友一同前來。劉志恒我稱他為小胖。小胖是一位很有毅力的年輕人,自己在健身房七個月減了一百斤,現(xiàn)在再稱他為小胖已經(jīng)名不符實了。在看到我發(fā)朋友圈登五岳的信息后,微信我說:再有登山計劃喊著他,所以這次華山行便約了他。小胖是個很有志向的孩子,微信中提到要在二十歲前登遍三山五岳,牛!牛!牛!年輕人就應(yīng)該行萬里路,讀萬卷書。</h3><h3> 過來蒼龍嶺小腿肚子突然抽筋,心里很是擔(dān)心這次華山之行還能不能全程徒步走完,只好短暫休息一下,揉揉腿肚。小胖仗著年輕登山前段都是一步兩三個臺階的上,這時也出現(xiàn)了大腿股四肌的酸痛。這次華山行給他好好的上了一課,今后再爬山要好好的分配體力。</h3><h3> </h3> <h3>  走在登華山的路上,這種手腳并用的爬山方式很是多見。泰,嵩,恒,衡四岳稱為登山,華山那么真的就是名符其實的在爬山。</h3><h3> </h3> <h3>  五云峰,到金鎖關(guān)的必經(jīng)之關(guān)口,也是建在狹長的山脊上。此處有一小咖啡館,因在山脊上,地方狹窄,游客從咖啡館里經(jīng)過,看了看咖啡的標(biāo)價___199元,只有兩個老外坐于此享用。媽得!萬惡的資本主義西方人,這么奢侈,我是不舍得享用。</h3><h3> 提到此處的咖啡,那么我就說說華山的物價吧。華山從山腳到山頂一路補劑都不缺,物價也是隨著山的海拔高度在增高。就用飲料來說吧,剛登山時純凈水是十元三瓶,隨后五元一瓶,到蒼龍嶺那兒八元一瓶,過了金鎖關(guān),山下一元一瓶的康師傅純凈水賣到十一元一瓶,而雪碧與可樂十五元一瓶。知道是因為山高路險,挑山工一步一步背上來的,十分不易,但心里還是不能接受這個價格。</h3> <h3>  華山上的奇石也不少。此石“官方”稱“錦雞守玉函”,至于典故傳說,太費筆墨就不在此處敘說,想知道的百度一下吧。而我一眼看去還以為華山上也有懸棺呢,一邊萬仞懸崖,一邊是狹窄游道。正巧趕上一導(dǎo)游為游客講解,說什么在此高處,形似棺材喻意升官發(fā)才,左側(cè)似錦雞………為趕路沒有停下細(xì)聽。</h3> <h3>  金鎖關(guān)___華山東,西,南峰的咽喉,過了金鎖關(guān)則無路可通,游完幾峰只能再次回金鎖關(guān)由此下山。</h3><h3> 過了金鎖關(guān),另是一重天。由此進(jìn)入了仙境,心中怎能不高興。</h3><h3><br></h3> <h3>  金鎖關(guān)上人們的祈福也變成了一種震撼。</h3><h3> 渴望著幸福,渴望著平安,渴望著美好………</h3><h3> 走到此處心中想:如我許愿許什么呢?身邊的同學(xué)朋友不知不覺都已進(jìn)入或即將進(jìn)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被生活打磨的早已沒有了銳志,最可怕的是除了工作生活以外,連一點點愛好興趣都沒有了。生活不應(yīng)該這樣,應(yīng)該豐富多彩。那么如我許愿我就許:愿朋友們心中芳華永駐吧!</h3> <h3>  過了金鎖美直走通往東峰,右走通往西峰。華山本身就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需要有分岔的路口,景點路標(biāo)做的很清晰,不會走錯路,這一點華山做的很好。我是按逆時針,先到西峰,依次南峰,東峰,中峰順序走的。</h3><h3> 從金鎖關(guān)到西峰是在華山中難見的平緩路段,綠蔭蔽日,霧氣蒙蒙,游人如織,如在仙界。心境好,走起路來腳也輕。哼哼,就是這么爽。</h3> <h3>  去往西峰需過一山脊,兩邊懸崖,石色蒼黛,形態(tài)似一條屈縮的巨龍,所以稱為“屈嶺”,也稱為“小蒼龍嶺”。是華山的著名險道之一。</h3><h3> 因為西峰有索道,所以也是游客到華山的首到景點,游人也比較多。華山還是有點危險的,正走在屈嶺上,這時聽見有人喊著:讓讓,讓讓??匆娙A山工作人員用擔(dān)架抬著一人,腳脖上綁著繃帶,應(yīng)是在西峰上摔傷了。走了幾步又見一老中醫(yī)攙扶著一老翁慢慢下山,可能是血壓或心臟出了問題。出行有風(fēng)險,旅游需謹(jǐn)慎啊!</h3> <h3>  舉目望四方,一片霧茫茫。</h3><h3> 山的上空是烏云,下方是白霧,烏云似妖氣,白霧似仙風(fēng)。妖與仙就像這世間的人與世,是對是錯,是邪是正難于分辨。</h3> <h3>  徐霞客在《游太華山日記》中記載:“峰上石聳起,有石片覆其上,似蓮花”。李白詩句中也有:“石作蓮花云做臺”。都是此石,因其石在西峰之上,所以西峰也被稱為蓮花峰。</h3><h3> 蓮花石外形似饅頭,明朝時期被道士刻有一洞在里修煉。本也想進(jìn)去看一看,怎奈不愿等待,不看也罷。在中國現(xiàn)在最幸福的人群應(yīng)該是有退休金的大爺大媽。大爺?shù)膯畏矗髬尩慕z巾占領(lǐng)了全國的各個旅游景點,看著他們一個接著一個在洞口擺著各種Pose,揚溢著幸福笑臉,辛苦了一輩子享受享受吧,何必和他們爭。</h3> <h3>  西峰被贊為五峰中最美的一峰。西峰為一塊完整巨石,渾然天成。西北絕崖千丈,似刀削鋸截,陡峭巍娥,陽剛挺拔是華山山形的代表。西峰遠(yuǎn)觀震撼,而近賞景觀比比皆是。崖壁題刻工草隸篆應(yīng)接不暇。翠云宮,蓮花洞,舍身崖………一個個景點伴著一個個神話。而最有名的要說這斧劈石了,不用介紹,在中國上至八十老翁,下至三歲娃童對于《寶蓮燈》沉香劈石救母的故事誰人不知?我不用在這里再抄一遍了吧?</h3> <h3>  過了斧劈石,向上是翠云宮,接著再走一小段路便來到此處,攀上這二十來節(jié)石階便是西峰山頂。如不愿攀爬也可從另外一處臺階登頂,只不過稍遠(yuǎn)一點點,多走幾步路而已。</h3> <h3>  西峰頂打卡留念。叫別人幫忙拍了幾張,選來選去就這張與我合影的人最少。不是假期也不是周末,游人已然很多。難以想像假期旅游時,就是出來看人頭。</h3><h3> 和我同來的小胖走到屈嶺感覺腿又有點疼,他在那兒休息一會兒,我先來到峰頂,路途很近也就300來米,可這一等就是將近一小時。等待的時候只能在峰頂來回游看,拍些照片,好在西峰頂也算不小,風(fēng)光無限好。毛澤東主席描寫廬山的詩句:“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感覺應(yīng)用到華山更為恰當(dāng)貼切。</h3> <h3>  從西峰到南峰走到半山腰回頭凝看西峰,小蒼龍嶺如龍向上飛天,驚嘆之時心想:不虛此行。</h3><h3> 走到去往南峰的路上,小胖的大腿又酸痛休息了幾次,最后一次休息時我們交談,徒步上下華山路程僅走了一半,看來他的腿實在難于堅持完,下山還能堅持,上山十分困難。商量后小胖向下走十分鐘的路程坐西峰索道直接下山,他在游客中心等著我。就此分別,我一人繼續(xù)前行。</h3> <h3>  到達(dá)南峰,從西峰到南峰也就是半小時路程。</h3><h3> 南峰海拔2154.90米是華山最高峰,同樣也是五岳最高峰,被稱為華山元首。據(jù)說回歸的大雁常在南峰落腳休息,所以南峰也被稱為落雁峰。站在南峰頂?shù)母杏X是與其他四峰完全不同的感覺,頓感與天咫尺,星辰可摘。舉目遠(yuǎn)望,群山莽莽。</h3><h3> 南峰是華山五峰頂面積最小的,只能站開十來個人。峰頂海拔碑旁有個許愿池,池中的人民幣與礦泉水瓶真令人感到惡心,與周圍的美景格格不入。</h3><h3> 來到此處的游人都想與這五岳最高之處合影留念,由于峰頂不大,顯得有些擁擠。游人們自覺組織起了排隊。</h3> <h3>  避詔崖,因宋朝著名隱士陳摶在此躲避朝廷征詔而得名。</h3><h3> 真心佩服古代的那些隱士們,他們常年躲避在高山荒嶺,在山洞崖下不知怎樣過冬,怎樣與猛獸斗智斗勇。喝山泉可以理解,但吃什么難于想像。</h3> <h3>  過避詔崖繼續(xù)從南峰向東峰進(jìn)發(fā)。不久看到南天門,五岳之中都有南天門,南岳衡山南天門,北岳恒山叫蘭天門也叫南天門在后山,中岳嵩山的主峰太室山到是沒看到南天門,但在少室山上有南天門,要說最著名最壯觀的南天門還要數(shù)東岳泰山的。不知為何名山大川都喜歡挑一處建個南天門?</h3><h3> 如果你不去長空棧道,只是到東峰,那么用不著過南天門,在南天門前邊有路標(biāo)指示左拐去東峰。</h3><h3><br></h3><h3> </h3> <h3>  長空棧道,華山第一險。到長空棧道時已是下午4點,已經(jīng)不再賣門票了,(長空棧道的門票是另外買的,30元)。只好走近看看,但也看不到棧道的真實面目,只能拍一張剛?cè)霔5赖恼掌?,不能試試走一下長空棧道,是這次登華山的最大遺憾。長空棧道長約百十米,不是游覽華山的必經(jīng)之道,便離開,怱怱向東峰前進(jìn)。</h3> <h3>  快到東峰時突然接到小胖的電話,問我在哪兒?他說坐索道下山不甘心,休息了一段時間又上南峰往這追。厲害,厲害,年輕就是資本,無比佩服小胖的意志力。我約好他,在東峰頂?shù)人?lt;/h3> <h3>  如果說南峰的“長空棧道”是華山第一險,那么東峰的“鷂子翻身”就是華山的第二險。時間看來不夠,也感覺鷂子翻身不怎么好玩,與天梯差不多,便也沒再去爬。</h3><h3> 下棋亭是東峰的著名景點,但必須過鷂子翻身。相傳未得志時的宋太祖趙匤胤與陳摶老祖在此下棋,賭注便是這華山,結(jié)果賭輸,把華山送于陳摶。</h3> <h3>  站在東峰觀遠(yuǎn)山,風(fēng)景獨好。</h3> <h3>  東峰又稱朝陽峰,每天夜爬華山的朝圣者都是為了到東峰看日出。</h3><h3> 東峰景點眾多,峰頂巨檜喬松,濃蔭蔽日。有點出乎意料的是東峰沒有海拔碑,只在石上刻有東峰絕頂四字。</h3><h3> 在東峰北部立有楊公塔,是紀(jì)念楊虎誠將軍而建,西峰也立有一座楊公塔,東西遙相呼應(yīng)。西峰陰云密布,而此時東峰碧空如洗。</h3><h3> 在東峰與小胖會合,拍照留念。繼續(xù)向中峰進(jìn)發(fā)。</h3> <h3>  從東峰到中峰距離很近,也就是十來分鐘的路程。在途中經(jīng)過“云梯”,云梯也是華山險道之一,高約十余米,與地面成90度夾角。攀登云梯,手挽鐵索,人因隨索擺動,心驚神搖,如同騰云駕霧,所以稱為云梯。</h3><h3> 從此過時,云梯上方立有禁止攀爬的牌子,便從后修的復(fù)道拾階而下,走到下面發(fā)現(xiàn)有人在攀爬,心想不如爬上再爬下,后因趕時間放棄。</h3> <h3>  中峰又稱玉女峰。據(jù)傳春秋時有一年青人名蕭史,善吹洞簫,引來秦穆公之女弄玉的愛慕。弄玉拋棄榮花富貴,與夫君同來華山隱居,所以把中峰稱為玉女峰。</h3><h3> 中峰原本不是獨立成峰的,只是東峰的一個組成部分,東峰為主有三仆峰,玉女峰是其中的一座。不知為何,后來人們把玉女峰獨立出來稱為中峰。</h3><h3> 中峰毫無景觀而言,其實不去也罷。</h3><h3> 下面兩張照片就是中峰,后一張為峰頂,就是一平坦石地</h3><h3> </h3><h3> </h3> <h3>  又回到了金鎖關(guān),下山之程開始。</h3> <h3>  因為蒼龍嶺狹窄,旅游旺季,游客眾多,上山下山難免擁擠,于是在此又修了一條復(fù)道,來緩解人流壓力。去之前讀了攻略,文中提到復(fù)道走起來相對輕松些,即然來時已走蒼龍嶺,那么回時便走復(fù)道。</h3><h3> 我去,復(fù)道輕松?上來先給你個下馬威,謹(jǐn)慎抓索慢慢下行,不然一不小心,那可是千足恨??!</h3> <h3>  五岳當(dāng)中論松的形態(tài),我認(rèn)為華山的松最美。</h3> <h3>  回首遙望東峰,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號稱關(guān)中八景之首的“華岳仙掌”。東峰側(cè)峰崖壁上有天然石紋,像一巨型掌印??赡苁俏已圩?,仔細(xì)觀察一會兒,怎么都感覺不像,便搖頭嘆氣向前走去。</h3> <h3>  美不美?夕陽下的華山也是瑰麗多彩,想像一下現(xiàn)在的西峰在夕陽的照映下一定美不盛收。可惜我已下山。</h3> <h3>  重又回到北峰,下山要走智取華山一條路。這條路在北索道旁,有指示標(biāo)志,不會走錯的。智取華山一條路看過電影《智取華山》的都知道,國軍以天險距守華山,稱除非共軍插上翅膀才能飛上來,結(jié)果解放軍七勇士在當(dāng)?shù)厣矫竦膸ьI(lǐng)下從不可能上山的地方攀越而來解放了華山??梢娖淦D險,后來在此修了石階成路,但也夠陡夠險的。這條路因少有景觀,極少有游客攀爬。</h3><h3> 必須贊一下華山的設(shè)施,華山是五岳中登山道唯一有照明設(shè)施的,方便了夜登華山看日出的游客。本以為智取華山路的游客很少,不會有路燈的,上山之前我還帶來了頭燈以便照明,看來頭燈用不上了。贊!贊贊贊!</h3> <h3>  馬上天黑了,趁著夕陽僅有的一點光亮,再拍一張華山吧。</h3> <h3>  寂靜無人,兩邊山形如黑幕。好在有小胖伴隨,不至于狐獨擔(dān)心。其實實際上要比照片呈現(xiàn)的黑暗多了。</h3> <h3>  晚上八點半終于拖著疲憊的雙腿走到了七勇士雕像前,終于不用再走臺階了。</h3><h3> 這個地點也是乘坐北峰索道下山口,然后游客坐車走盤山公路到游客中心??墒谴藭r這個點,早已沒有了公交車。悲催啊!只能徒步走盤山公路了。</h3> <h3>  蜿蜒的盤山公路,兩邊是黑乎乎的山巒,一邊河水嘩嘩流淌,沒有人煙,沒有車輛,最令人感到絕望的是走過一道山彎,還是沒有盡頭,疲憊,口渴……那種心情難于語言表達(dá)。</h3> <h3>  十六華里的盤山公路終于走到了終點,時間晚10。從早晨7點45分不停的上山,下山,一直走到晚10點。這感覺你可以去想想。</h3><h3> 出口處有門崗,走過去問工作人員怎樣去游客中心。一位年青人出來說,他可以送我們?nèi)?,車費20元。然后去華山北站呢?再加10元,共30元。我現(xiàn)在的心情是:給我要100元我也答應(yīng),今天的路實在是走的不少了。在車上和年青人交談,才知下來山,在七勇士雕像旁的客運小站旁有電話,可以打電話,公交可以去接。我去!這多走的十六里路??!當(dāng)時就有一種吐血的感覺。</h3> <h3>  清晨陽光是明媚的,站在華山高鐵站,遠(yuǎn)望華山,還真有些留戀。</h3><h3> 再見,華山。有機會我還會再來,走一走沒走成的長空棧道,看一看,看不夠的華山美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