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你的放棄,雖敗猶榮</b></h1><h3><b><br></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 者:漣 漪</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圖 片:網(wǎng) 絡</h3> <h3>今晚夜讀,讀到兩個故事。<br></h3><h3><br></h3><h3><b>第一個故事:</b></h3><h3><br></h3><h3>有個中年人,覺得日子過得十分很沉重,想尋求解脫之法,就去向一位禪師求教。</h3><h3><br></h3><h3>禪師聽了他的來意,給了他一個背簍讓他背在身上,指著前方一條蜿蜒崎嶇的小路說:“每當你向前一步,你就彎下腰撿一顆石子放在背簍里,感受一下?!?lt;/h3><h3><br></h3><h3>這個中年人遵照禪師所說的,每走一步,就撿一顆石子,沒走多遠背簍已經(jīng)裝了小半,壓在肩上的重量越來越沉,走起來也愈發(fā)費力。</h3><h3><br></h3><h3>等到背簍裝滿大半,他實在背不動,就折返回到了禪師那里。</h3><h3><br></h3><h3>禪師看他滿頭大汗的狼狽樣子,笑著問:“感覺如何?”那人回答:“石子越來越重,太累了?!?lt;/h3><h3><br></h3><h3><b>禪師說:“每一個人來到這世上,又何嘗不是背負著一個空簍子行走在人生的路上,遇到樁樁件件的事,形形色色的人,就如同撿起一顆一顆小石子丟到背簍里。想的太多、放不下的太多,心里的擔子就會越來越沉,怎么能不累呢?!?lt;/b></h3><h3><br></h3><h3><b>第二個故事:</b></h3><h3><br></h3><h3>一個小女孩趴在窗臺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愛的小狗,不禁淚流滿面,悲慟不已。</h3><h3><br></h3><h3>她的外祖父見狀,連忙引她到另一個窗口,讓她欣賞玫瑰花園,小女孩的心情頓時明朗起來。</h3><h3><br></h3><h3><b>老人擁著女孩說:“孩子,你開錯了窗戶?!?lt;/b></h3> <h3>生活中,許多人都像第一個故事里的中年人一樣,因為把太多與自己無關的人和物、事與情請進自己的生命,所以身心疲憊。</h3><h3><br></h3><h3><b>佛說: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小半源于欲望與攀比。</b></h3><h3><br></h3><h3>有的人,在生存的壓力中漸漸失去健康;有的人,在攀比的欲望中漸漸失去幸福......</h3><h3><br></h3><h3>其實,心若不求,人若不比,一身輕松。</h3><h3><br></h3><h3>幸福從來沒有標準答案。有的人看似表面風光,卻不知心底藏了多少心酸;有的人看似卑微低下,卻過得快樂充實。</h3><h3><br></h3><h3>追求完美的人,最是累,面目全非的結果,隱藏了太多的枉費。其實世界真的沒有那么純粹,你該做的,不是選擇執(zhí)著,而是選擇放棄,讓心靈回歸。</h3><h3><br></h3><h3><b>當你無法改變世界,就讓世界改變你。</b></h3><h3><b><br></b></h3><h3>沉默是金,所謂的強大,就是欲訴無語、欲笑無聲。</h3><h3><br></h3><h3><b>你再優(yōu)秀,也得遇上欣賞你的人;你再付出,也得遇上懂得感恩的人;你再善良,也得遇上有人性的人……否則,一切都等于零。</b></h3><h3><br></h3><h3><b>人心難測,世事難料。</b><b>無端之事常有,多事之秋常臨。面對飛短流長,百口難辯不如不辯,有口難言不如不言。</b></h3><h3><br></h3><h3>生活中,宴請你的人很多,喝醉后照顧你的人很少;生病時,信息電話問候你的人很多,陪你看病給你買藥的人很少;困境中,對你噓寒問暖的人很多,給你雪中送炭的人很少......外人,不會為你的痛苦買單。</h3><h3><br></h3><h3><b>所有的旁觀者都在乎你飛得高不高,唯有愛你的人,才在乎你飛得累不累。</b></h3><h3><b><br></b></h3><h3><b>千萬不要把太多無關的人和事寫進你的生命日程,你的時間,應該留給在乎你的人。</b></h3><h3><br></h3><h3><b>人,應該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為而有所不為。</b></h3><h3><br></h3><h3>你若累了,該歇就歇;你若困了,該睡就睡;你若餓了,該吃就吃……</h3><h3><b><br></b></h3><h3><b>別跟小人計較,別跟自己過不去,對自己好點。一輩子不長,什么都是浮云,健康比什么都重要。</b></h3> <h3><b>倘若你正處于人生的低谷,請像第二個故事中的那個小女孩的外祖父一樣,給自己開一扇樂觀的窗戶,讓幸福明朗起來。</b><br></h3><h3><b><br></b></h3><h3>生活從來都是公平的。</h3><h3><br></h3><h3>地球在不停地繞地軸轉動,一個人不會永遠處在同一個位置,沒有誰會永遠得意,也沒有誰會永遠失意。</h3><h3><br></h3><h3><b>這個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權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b></h3><h3><br></h3><h3>以前讀過一句話:“<b>不要冒然評價我,你只知道我的名字,卻不知道我的故事。你只聽聞我做了什么,卻不知道我經(jīng)歷過什么。</b>”</h3><h3><br></h3><h3>在你最具有優(yōu)越感的時候,不要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不要妄自評價他人的人格及生活,也許,<b>在你眼里微不足道的人和事,在他人的世界里卻有著非凡的價值。</b></h3><h3><br></h3><h3>真正有恭敬心的人,從來不會嘲笑他人的努力,更不會輕視他人的成績。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千萬不要對任何人不屑。</h3><h3><br></h3><h3><b>每個人都應該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沒有必要在別人為你設定的框架里演戲。記住,原創(chuàng),遠比盜版更具價值。</b></h3><h3><br></h3><h3>林語堂先生說: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詩意。</h3><h3><br></h3><h3><b>當上帝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打開一扇窗。</b></h3><h3><br></h3><h3>坦然面對取舍的得失。請相信,每一次放下,都是全新的開始。<br></h3><h3><b><br></b></h3><h3><b>生而為人,我們真的不必太過堅持,用力活過,足矣。</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寫于2019年5月11日晚)</h3> <h3><b>推薦閱讀 :</b></h3><h3><b></b><a href="http://www.zit.org.cn/g7rpb31?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漣漪原創(chuàng)文字作品全集</a></h3> <h3><b>作者簡介:</b>
漣漪,壯族,廣西百色人,小學語文教師、學校管理者,《美文與誦讀》微信公眾平臺(dyzj90160)特邀作者,喜愛文學、音樂,十七歲在國家級刊物《師范教育》首次發(fā)表學生習作散文《落葉》,多年來在網(wǎng)絡及刊物上發(fā)表詩詞歌賦、詩歌散文、童話故事、教育敘事等文學作品600多篇,著有個人作品文集《我愿為蓮》。個人微信號:Lianyi2586800951;美篇號:5115178,7272874
<b>溫馨提示:</b>
原創(chuàng)文字、圖片,請您轉載時標明作者姓名和文章出處,在微信公眾平臺、網(wǎng)站及刊物發(fā)表須經(jīng)漣漪同意,謝謝!<br></h3> <p class="ql-block"><b>鄭重說明:</b></p><p class="ql-block"> 攝影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衷心感謝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