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父親八十

午后斜陽(鄒鄒)

<h3> 人啊在時間的長河里,渺渺如塵 。</h3><h3> 曾經(jīng)帥氣的白面書生已經(jīng)80歲了!</h3><h3> 我的父親鄒自和,1939年農(nóng)歷4月15日出生在湖南石門白云鎮(zhèn)(原白云橋鄉(xiāng))康坪村。屋前有一條小溪,溪水清澈見底;屋后是山,有綿延的松樹林。我爺爺奶奶都是土生土長的地道農(nóng)民,家境貧寒,一字不識。爺爺在世時常跟我和倆弟弟講,他和奶奶吃不上飯的時候吃過黃豆葉,為了掙錢去湖北三斗坪給人挑鹽……</h3><h3> 父親是奶奶41歲時生下的獨生子,從小也應(yīng)該是被爺爺奶奶視若珍寶的。父親上學很用功,五十年代初讀高小時曾獲得學習模范、宣傳模范、捉蟲模范(稻田捉蟲)。初中時,擔任學校少先隊中隊長。因家庭困難,父親沒有上高中,報考了桃源師范,想早點出來工作減輕家中負擔。在桃?guī)熑昀?,擔任班干部加入了共青團,幾個學期都是全五分的好成績。爺爺生前曾經(jīng)說為了讓我父親讀書,把樹巔巔上的錢都摘下來了。父親讀書也很辛苦,在桃源師范讀書時冬天連棉衣都穿不上,他同學送了他一件棉衣感念至今。有次放假回家,走至石門皂市鎮(zhèn)水了,天黑了還下著雨,又累又餓又沒錢,他敲開路邊一戶劉姓農(nóng)戶討吃討睡,第二天把僅有的一把傘送給了那戶好心人家,后來他們還有往來呢。</h3><h3> 艱難的日子一天天熬著,父親于1957年7月畢業(yè)了,從此開始了他長達42年的教育工作生涯。</h3> <h3>  這是父親在石門二中讀初中的照片,也是能找到的最早的照片,因年代已久保管不善損壞了。前排左一是我父親,很帥吧!</h3> <h3>  父親桃?guī)煯厴I(yè)和同學留影,前排右一,更帥了是不是?</h3> <h3>  1957年8月,18歲的父親被安排到石門縣蒙泉完小任高年級語文教員。一個學期結(jié)束后參加整風反“右派”斗爭活動,然后又抽到公安部門任管教干部兼任矽沙礦團支部書記。</h3><h3> 1959年下學期又回到蒙泉完小任教,這年12月并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入黨時父親才20歲,到如今也是有著60年黨齡的老黨員了。</h3><h3> 1960年初任蒙泉附中任教導主任,一年后因要充實農(nóng)業(yè)第一線學校停辦。</h3><h3> 1961年調(diào)往皂角市完小擔任校長;1962年調(diào)往白云竹巷完小任校長;1963年調(diào)往白云完小任校長。</h3><h3> 1963年正月初四,父親經(jīng)皂市完小同事介紹與陽泉鄉(xiāng)的母親結(jié)婚,完成了人生的第二件大事。</h3><h3> 1964年3月我出生了,我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雖說是個女孩也是歡喜的吧。</h3><h3> 1964年2月至1966年7月,父親參加石門社教隊前往石門易市、常德地委金雞巖、澧縣澧東開展“四清”運動。在澧縣澧東公社社教時任工作組副組長,工作極積主動出色,參加過澧縣抗洪搶險,被常德地委通報表彰。2000多人的社教工作隊伍里評出10名學習“毛選”極積分子,父親便是其中一個,去省里參加了省委盛大的表彰大會。</h3><h3> 這期間我大弟出生了,只比我小2歲。這期間我奶奶過世了,我對她沒有記憶,聽我母親說奶奶是個嬌小的好看的裹腳的老太太。</h3><h3> 1966年8月至1971年底,父親回到白云工作,擔任白云聯(lián)校黨支部書記、白云鄉(xiāng)黨委委員。69年10月我小弟也出世了,我們家的仨孩子聚齊了。</h3><h3> 從我父親的工作簡歷和“升遷”中可以看出:父親是個工作狂人!小時候我和大弟輪流在外婆家住,我一直覺得外婆是我最親近的人。還有我的小姨在我們家?guī)н^我,后來她說起自己讀書少學歷不高,就懟我耽誤了她讀書。不過外婆生前告訴我是小姨自己不讀了的,如果小姨多讀點書,也許就不只是做到鄉(xiāng)鎮(zhèn)干部、財政所長吧。</h3><h3> 母親也是個大忙人!她常德農(nóng)校肄業(yè)(因?qū)W校停課后又結(jié)婚懷孕沒有去復課),嫁到白云康坪后在村里任婦女主任,文化大革命時在村里組織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經(jīng)常排節(jié)目。當然母親也是辛苦的!父親一般不著家,爺爺只做笨工。母親要管村里的事,更要出工掙工分。我4歲那年,最早住的房子被大雨沖垮了,母親懷著小弟請人幫忙修房子。父親是獨生子女沒人幫襯,母親喊來娘家小弟給看場子??上峭链u屋在爺爺過世后賣給了鄰居,父母親現(xiàn)在有點后悔了,老家連個屋場趴都沒有了。</h3><h3> 我這個老大也吃虧:帶兩個弟弟,還要洗衣服扯豬草砍柴,沒有灶臺高搭著椅子給家里人做飯……大弟大些后放牛割牛草挑水砍柴,小弟太小就負責嗨玩。</h3><h3> 不能不說我過世多年的爺爺,他那時可是個種地犁田駛牛的好把式。清早就出門做事,回家吃遲早飯后又出門干活,天黑回家再吃頓飯(我們那時只吃兩頓飯)。爺爺70多歲時,隊里不好耕的田比如臘水田都是交給我爺爺干的,給的工分也比較高。爺爺78歲那年去后山上搭梯砍松樹枝,不小心摔下壞了腿,才沒有犁田了。八十年代初全家進縣城生活,1984年2月至1988年10月,我在白云中學代課,代替父母照看一下爺爺。爺爺喜歡獨自一人生活,活到了96歲多。</h3><h3> (學校圖片為近期所拍)</h3> <h3>  1972年1月至1999年4月退休,父親在縣教育局工作。那20多年父親從政工干部、主管干事、人事股長、副局長、教育秘書、工會主席一路走過,1994年組織部門給他解決了正科級待遇。</h3><h3> 父親在教育局工作的20多年,在平反教師隊伍中冤假錯案、發(fā)展教師黨員、民辦教師轉(zhuǎn)公辦教師、抓教師先進典型、迎接普九驗收等工作中,成績顯著卓有成效。</h3><h3> 在當時教委主任冉小友的指導下,組織6位優(yōu)秀教師代表團,在全縣各地巡回報告,對加強師德教育起了很好的榜樣作用。</h3><h3> 每年被教育局評為先進工作者或優(yōu)秀黨員。</h3><h3> 在五年的教育工會工作中,三次獲得省教育工會先進單位及先進個人,曾在全省教育工會主席大會上作了典型發(fā)言。其撰寫的《充分發(fā)揮教育工會在教書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一文,在全國《教工雜志》上發(fā)表。</h3><h3> 工作期間,廉潔奉公,多次拒收禮物。記得某公社黨委書記為解決子女進城教書一事,給父親送去了500斤糧票。父親當即表示不收回糧票不解決其子女問題!沒多久,父親按正常手續(xù)解決了那書記子女進城問題。</h3><h3> 始終如一服從組織安排!在教育局工作的20多年中,1974年至75年抽調(diào)到石門農(nóng)村工作隊,75年臘月29在蒙泉水庫工地奮戰(zhàn)一夜沒有回家過春節(jié)。</h3><h3> 1986年至87年,抽調(diào)縣整黨辦工作。在官渡參加村級整黨試點,講黨課查案情,試點非常成功,給全縣整黨工作起到了試范作用。</h3><h3> </h3> <h3>  八十年代也是個文憑熱的年代。<br></h3><h3> 師范畢業(yè)的父親也參與其中,45歲至47歲期間報考了成人自學考試,白天工作晚上自學到深夜,11門學科都以比較好的成績一次性通過,拿到了價真貨實的湘潭大學的畢業(yè)文憑。</h3> <h3>  父親80歲生日臨近,我想做一本美篇書送給他。開始他不愿意,在母親的勸說下答應(yīng)我了。提出他的證書袋,讓我翻拍了幾張榮譽證書,還有很多是教育局發(fā)的不讓拍了。1990年的工作被政府記功表彰,1991年……</h3> <h3>  1990年的工作還有張證書,單位安全保衛(wèi)工作做得好。</h3> <h3>  1991年被縣總工會評為優(yōu)秀工會干部</h3> <h3>  1992年被省教育工會評為先進工會工作者</h3> <h3>  父親1994年的工作被政府嘉獎,還有個縣退休管理委員會的先進個人。</h3> <h3>   1990年中南八省紅十字會工作研討會在廈門召開,父親作為湖南代表在會上發(fā)言。</h3> <h3>   父親在青島嶗山出差</h3> <h3>   父親在北京出差</h3> <h3>  1999年父親去過新馬泰唯有護照卻不見照片了</h3> <h3>  七十年代父親和同事們?nèi)ズ逼灞P中學參觀學習</h3> <h3>  父親和教育局領(lǐng)導同事與優(yōu)秀教師合影</h3> <h3> 父親和同事們在一起</h3> <h3>  父親母親和老朋友們在一起</h3> <h3>  八十年代初的父親母親</h3> <h3>  八十年代初的我們一家,也是我們原生家庭的唯一張合影。</h3> <h3>  八十年代父親和母親在外婆家前留影。其實這只外婆家的偏屋,正屋還是很不錯的。堂屋門楣門檻是用青石條做的,雕有花紋,內(nèi)屋全是好木料做成的隔墻。</h3><h3> 外公永遠是嚴肅的,是村里的老會計。外婆和藹可親,見人都是一臉笑容,會做一手好鞋會做媒會接生會處理人際關(guān)系,和仨兒媳從沒紅過臉,外婆的基因遺傳給了小姨。我小時候常穿外婆做的鞋,那種“籃籃”鞋和商店賣的一模一樣。鞋墊也做得十分精美,用各色絲線納出多種圖案,讓你舍不得墊在腳下,我喬表弟曾說外婆做的每雙鞋墊都是藝術(shù)品。</h3><h3> 舅舅和舅娘姨媽姨父是我們永遠的親人!小時候我們最喜歡去外婆家,父親去了總要和大舅二舅喝上幾杯。外婆外公早已作古,姨娘姨父大舅因病也已過世。陽泉鄉(xiāng)原址已和皂市水庫融入一體不復存在,我外公外婆的墳?zāi)挂惭蜎]在水庫里……</h3> <h3> 八十年代父親母親在云南旅游</h3> <h3>  九十年代父親和母親在北京旅游</h3> <h3>  九十年代父親和母親在重慶旅游</h3> <h3>  1995年 父母親和外孫在一起</h3> <h3>  2015年3月,父母親和老朋友們在石門桃花山游玩。</h3> <h3>  2017年4月在石門夾板峪,我們賺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父母衰老的速度。</h3> <h3>  大弟一家:大弟常德師專物理科畢業(yè),三江水電公司工程師,大弟妹小學高級教師,小侄女北京工商管理大學大四會計專業(yè)在讀。</h3> <h3>   2017年大弟夫妻在外旅游</h3> <h3>清純的小侄女,普通話說得極好。</h3> <h3>   小侄女在實習中</h3> <h3>  小弟一家,其中男孩是我兒子。雖說是下崗職工家庭,卻培養(yǎng)了一個優(yōu)秀的女兒。大侄女4歲多就上學了,2012年高考英語考了141分。</h3> <h3>  我美麗活潑的大侄女,2016年天津大學工程管理專業(yè)畢業(yè)后,在天津工作。</h3> <h3>  大侄女出差國外,在當?shù)匦〕缘旰头?wù)生合影,她用英語同他們交流。</h3> <h3>  大侄女近照很陽光</h3> <h3>  我的一家:先生是石門一中高級教師,本人今年已退休,兒子2014年畢業(yè)于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機制專業(yè),現(xiàn)在上海工作。</h3> <h3>  年輕的我和兒子</h3> <h3>  青春、制服、工作都已離我遠去……</h3> <h3>  2017年7月石門北站,和先生送站兒子去遠方的上海。</h3> <h3>  兒子近照,還單著身呢。</h3> <h3> 年幼時的兒子與大侄女</h3> <h3>  2018年3月和大弟妹漫步夾山</h3> <h3>  父親八十的記錄在這里要結(jié)束了,他一生正直上進是毛澤東時代的好干部。組織曾賦予父親那么一點點權(quán)力,他用得很公平公正當然也講點人情。父親對母親很尊重,家里的經(jīng)濟大權(quán)掌握在母親手里,一般事情母親做主。父親對家庭貢獻突出:六七十年代沒讓我們?nèi)背陨俅ú贿^還是吃過紅薯米飯),七八十年代供我們上學,九十年代給倆弟弟備了婚房,算得上合格的父母了。</h3><h3> 余生,愿父親母親身體健康!剩下的每天每月每年都快樂度過。</h3> <h3>  后記:為了做這個美篇,先生陪我去了一趟老家,康坪村和鄰村合成了北峪灣村。溪水沒有從前那么清澈,松樹林也不見長。但是,村里道路修好了,老百姓的房子修漂亮了。</h3> <h3>  4歲前的老屋場還剩一顆柚子樹一顆杏樹。賣給鄰居家的土磚房被拆了,變成了橘樹地。故鄉(xiāng)沒有一片瓦,只有爺爺奶奶的墳地。</h3> <h3>  去看了白云鎮(zhèn)老街,還有兩棟很老的舊房沒拆,白云屋橋依在。</h3><h3> 在父親和我曾經(jīng)工作過的地方拍照留念</h3> <h3>  皂市水庫——再也找不回去外婆家的路</h3> <h3>  故鄉(xiāng)的青葉,永遠長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