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少兒學(xué)編程?在我們這些七十多歲的老頭老太看來,簡直不可思議!才幾歲的小孩子,中文還沒學(xué)好,英語更是才入門,就要學(xué)什么計算機編程,這是不是天方夜談?可是,這則通知卻明明白白的寫著:全國青少年機器人技術(shù)等級考試,報名對象為7至18歲在校學(xué)生.要考機器人技術(shù),編程必不可少,7歲不是才小學(xué)一二年級嗎?怎么就可以參加機器人技術(shù)等級考試了?</h3> <h3>還好,我的兒子兒媳他們眼光比我們超前:在當前信息時代,掌握起碼的計算機編程知識,不僅是將來升學(xué)和生存之必需,而且,對提高少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都有極大的好處.所以,一年前,他們將孫子牛牛送進了一所少兒編程學(xué)校.不久前,又將他送進了這所好小子少兒編程學(xué)校.</h3> <h3>這就是我那正在讀四年級帥氣十足九歲的牛牛,他在筆記本電腦前,若有所思.他干嘛來啦?</h3> <h3>原來,今天是五月二日,在長沙梅溪湖畔一座金碧輝煌的大廳里面,即將舉辦少兒編程比賽.</h3> <h3>牛??磥砼馐?盡管他來這所學(xué)校才上過三次課,但他仍決定參賽,重在參與嘛!</h3> <h3>比賽分兩個等級,右邊的是機器人踢球比賽,左邊的是機器人搬運比賽,當然,左邊的比賽,要比右邊的難度高。牛牛參加的是左邊的比賽.</h3><h3><br></h3><h3><br></h3><h3><br></h3> <h3>參加機器人搬運賽的有9個小朋友.看得出,他們?nèi)切W(xué)生。</h3> <h3>機器人搬運賽要求機器人將右邊圓框的方塊搬運到左下方的圓框中,放下后沿指定的路線和出口退出。比賽看誰動作完成好,時間短,每個項目釆用打分的方法,共賽兩次,比分高的贏出。</h3><h3><br></h3> <h3>牛牛正在閱讀比賽規(guī)程。</h3> <h3>規(guī)劃機器人行走路線。</h3> <h3>接下來,就要開始編制程序了。這些計算機程序都已經(jīng)中文模塊化,選手們要做的,就是要用這幾十個模塊編制程序,完成全部操作。</h3> <h3>這就是那乖巧伶俐的機器人。不過,它的一舉一動都要由程序控制。</h3> <h3>牛牛的爸爸一直在身后伴陪著他進行比賽。</h3> <h3>老師對選手們現(xiàn)場具體交代注意事項。</h3> <h3>程序編好之后,還要經(jīng)過試車驗證。不斷的調(diào)整參數(shù)。牛牛這次試車,怎么就跑偏了呢?哎,需要再調(diào)整參數(shù)了。</h3> <h3>牛牛又在試車。</h3> <h3>編程在緊張進行中,從上午十點半到下午四點,中間僅給吃飯留下兩個小時時間,選手們就這樣不斷的編程,試車驗證,再修改參數(shù),再試車,反復(fù)多次。這不僅是對選手掌握知識程度的考驗,更是對他們耐心,耐力和意志力</h3><h3>的考驗。還好,牛牛這些天每天堅持游泳一千多米,比賽中始終精神十足,耐力不成問題??墒怯械男∨笥丫筒贿@樣了。這不,一個小朋友哭起來了,不愿意比下去了!</h3><h3><br></h3><h3><br></h3> <h3>牛牛的奶奶也前來觀戰(zhàn)。都已過七十的人了,幾個小時堅持下來真是不容易!</h3><h3><br></h3> <h3>旁邊的機器人踢球比賽正在緊張進行。</h3> <h3>賽場的旁邊,是幼兒搭積木的場地。搭積木是少兒編程的基本功。場地上擠得満滿的,家長和小朋友搭積木的熱情寫在臉上。</h3> <h3>這些小朋友正在為編程打基礎(chǔ)。他們是那樣全神貫注,正在勾劃雄偉的藍圖。真是后生可畏!</h3> <h3>這是一位選手一次近乎完美的操作!機器人準確地抓住小方塊,抬起,然后徑直走到第二個圓環(huán),在中心放下方塊,然后退出,沿著規(guī)定的路線從出口駛出!</h3> <h3>下午四點,全部比賽結(jié)束,牛牛獲得第五名。賽后。牛牛對我說:我犯了一個戰(zhàn)略性錯誤,就是先設(shè)計完全部程序,再拿去試車調(diào)試,結(jié)果試車的機會比別人少了很多,而修改程序的工作量又大了很多。我說,你才在這里學(xué)了三堂課,就敢來參加比賽,很不錯了!比賽的經(jīng)驗靠積累,下一次,你一定比這次干得好,一定能把無人機獎品拿回去!</h3> <h3>2017年,教育部正式將計算機編程納入高考范圍,並在中小學(xué)階段開啟計算機編程課。不要將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很多家長的口號!少兒編程,這又成了一條新的起跑線,很多目光超前的家長,已經(jīng)看到了這一點。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雄于全球,則國雄于全球!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號角已經(jīng)吹響,人工智能將是這場革命的核心,中國正在搶站人工智能的高地。也許,新的張小龍(微信之父)就在這些娃娃中誕生!我期待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