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武侯祠</p><p> 武侯祠(漢昭烈廟)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qū),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劉備惠陵時,它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br> 1961年國務(wù)院公布武侯祠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評選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武侯祠現(xiàn)占地15萬平方米,由三國歷史遺跡區(qū)(文物區(qū))、西區(qū)(三國文化體驗區(qū))以及錦里民俗區(qū)(錦里)三部分組成,享有"三國圣地"的美譽。</p> <h3>錦里</h3><h3> 傳說中錦里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yè)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今天的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漢、三國精神為靈魂,明、清風(fēng)貌作外表,川西民風(fēng)、民俗作內(nèi)容,擴大了三國文化的外延。在這條街上,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臺、風(fēng)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chǎn),充分展現(xiàn)了三國文化和四川民風(fēng)民俗的獨特魅力。<br> 錦里即錦官城。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州奪郡文學(xué)為州學(xué),郡更于夷里橋南岸道東邊起起文學(xué),有女墻,其道西城,故錦宮也。錦工織錦,濯其中則鮮明,他江則不好,故命曰錦里也。”后即以錦里為成都之代稱。如(唐)李商隱《籌筆驛》:他年錦里經(jīng)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br> 錦里,可以說是成都人的生活方式。</h3> <h3>劉湘陵墓</h3><h3> 劉湘(1888年7月1日-1938年),譜名元勛,字甫澄,法號玉憲,四川成都大邑人,民國時期四川軍閥,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四川省主席。四川陸軍速成學(xué)校畢業(yè)。<br> 1921年7月,被推為四川各軍總司令兼省長。1929年,重慶大學(xué)成立,其為第一任校長,并且為重慶大學(xué)發(fā)展做出很大貢獻。1935年2月,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盧溝橋事變爆發(fā)的第二天,劉湘即電呈蔣介石,同時通電全國,吁請全國總動員,一致抗日。1937年10月15日,劉湘被任命為第七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兼任集團軍總司令,率領(lǐng)川軍帶病奔赴抗日前線。在抗戰(zhàn)前線吐血病發(fā),于1938年1月20日在漢口去世。死前他留有遺囑:"抗戰(zhàn)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中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xiāng)!"</h3><h3> 1938年2月,劉湘靈柩移送成都,即將墓址選在成都南郊,以緊鄰武侯祠惠陵旁的86000平方米之地作為墓園營建。墓園由建筑專家楊廷寶仿南京中山陵園形式規(guī)劃設(shè)計。墓園內(nèi)修旌忠門(三闕),立神道碑(碑亭),建紀念亭(多角亭,毀于文革),澆鑄劉湘銅像(1949年前后已不存)。其陵墓所在地當時就被辟為"甫澄紀念公園"。<br></h3> <h3><font color="#010101"><p>寬巷子</p><p> 寬巷子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guī)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qū)。寬巷子與窄巷子是成都這個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往昔的縮影,一個記憶深處的符號。當游人伴著夕陽,望著炊煙,走在黃昏中的巷子里,一種久違的老城區(qū)市民化生活得場景一一浮現(xiàn)在眼前。</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窄巷子</p><p> 改造后的窄巷子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以簡潔樸素的街面設(shè)計突出道路兩旁院落的精致,以植物結(jié)合建筑的形式,營造出安靜的氛圍。</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井巷子</p><p> 井巷子距離寬巷子只有幾步路的距離,但是比起寬巷子,井巷子就要幽靜的多,沒有寬巷子那么熱鬧繁華,井巷子以前叫如意胡同,是鑲黃旗居住的區(qū)域。</p> 說起井巷子名字的由來,據(jù)一位曾經(jīng)在這里長大的老者講,這條巷子之前有一口大井在道路的正中間,住在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以這口井為生活用水,又因為這條巷子只有半截,所以就稱之為井巷子了。</font></h3> <h3>黃龍溪廊橋(由于受美篇圖片數(shù)量的限制,我只好放到這兒了)。</h3><h3> 黃龍溪廊橋全長367.57米,橋面寬18米,主拱高達十余米具有5級通航能力,是一座單跨達到95米的拱橋。橋上修建的風(fēng)雨廊式古建筑,都是具有古典韻味的“穿逗式”的木結(jié)構(gòu),色調(diào)與黃龍溪古鎮(zhèn)整體色彩一致。既方便了兩岸的百姓出行,也為古鎮(zhèn)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