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滇藏線,一般是指從云南的大理沿著214國道向北,經(jīng)過麗江、香格里拉、德欽、飛來寺(梅里雪山景區(qū))、紅拉山口,最后進入西藏的芒康,再從芒康沿318國道到拉薩,全長近2000公里。</h3><h3> 另一條滇藏線也許去過的人不多,那就是在自駕越野圈中赫赫有名的丙察察線和丙察左線,這兩條線都是從云南的瀘水沿著228省道向北經(jīng)過福貢、貢山,然后到丙中洛。丙察察線是從丙中洛進入西藏的察瓦龍、察隅,最后到達然烏。丙察左線是從丙中洛到察瓦龍再到西藏的左貢縣。這兩條線是真正意義的越野路線,被自駕驢友們稱為“天堂”與“地獄”之間的穿越。從藏地旅游圖可以看到這兩條線都標(biāo)注著“此路非常艱險”的字樣。當(dāng)然,丙察察線的名氣更大,因其路況更為艱險,還有原始的沿途風(fēng)光而成為國內(nèi)越野圈中的熱門路段,被公認(rèn)為中國最后的經(jīng)典越野路線,太值得一去啦!</h3> <h3>春節(jié)一過,我直飛昆明,與在外自駕游一月有余的戰(zhàn)友匯合,開始了二人的自駕穿越滇藏線之旅。我們的計劃是先到騰沖,然后從騰沖沿228省道經(jīng)瀘水、福貢、貢山、丙中洛,之后走丙察察線進藏,再從然烏沿318國道向東經(jīng)八宿、左貢到芒康后走214國道向南經(jīng)過德欽、香格里拉,最后到麗江。這一去一回正好完成兩條滇藏線的穿越。</h3> <h3>到昆明后,我們馬不停蹄,先到大理,后到騰沖小住兩晚,穿越前在騰沖先放松一下。騰沖是著名的僑鄉(xiāng)和翡翠集散地,是茶馬古道的重要一站,也是歷史文化名城,那里有著名的和順古鎮(zhèn)、熱海溫泉和火山遺址公園。騰沖小城市不大,但是很干凈,氣候宜人,是一個可以住下來慢慢欣賞的地方。</h3> <h3>在去騰沖的路上經(jīng)過國家超級工程——龍江特大橋。龍江特大橋位于保騰高速,在云南省西部、橫斷山脈南段,路橋垂直跨越龍江,全長2470多米,橋面離江面280米,最高的索塔頂?shù)浇?70米,是云南省首座特大跨徑鋼箱梁懸索橋,也是亞洲山區(qū)最大跨徑的鋼箱梁懸索橋。該大橋2016年5月1日正式通車。</h3> <h3>大橋兩邊都有停車區(qū),可以一睹大橋的雄偉和壯觀。</h3> <h3>從橋上俯瞰龍江。</h3> <h3>騰沖的油菜花。</h3> <h3>和順古鎮(zhèn)。</h3> <h3>熱海溫泉。</h3> <h3>2月14日,離開騰沖再次經(jīng)過龍江特大橋時,看到了霧鎖龍江的奇景。</h3> <h3>從騰沖到福貢,這段路程約400公里,途徑瀘水、六庫這一段路還算好走,但是過了瀘水后228省道路況變差,尤其從六庫到貢山縣全是碎石路,顛簸不堪,有的地方道路狹窄,有的地方時見塌方,十分難走,而且228省道正在修路,經(jīng)常走走停停。</h3> <h3>路況雖差,但是沿路風(fēng)景很美,228省道是一條沿著怒江大峽谷而行的公路。怒江大峽谷山高、谷深、水急,兩岸山勢險峻,層巒疊峰,江水色如碧玉,有的地段水流平緩,有的地段水流湍急。古人曾以“水無不怒石,山有欲飛峰”來描寫怒江。</h3> <h3>怒江上的溜索也是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這是溜索工在接到對岸參加完婚禮的人。</h3> <h3>經(jīng)過一路顛簸,晚上7點多到達福貢縣。福貢縣隸屬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處滇西北橫斷山脈中段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之間的怒江峽谷,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部,怒江從福貢縣穿過。我們住的賓館打開窗戶就能看到怒江和福貢縣城。</h3> <h3>2月15日,開始向貢山縣出發(fā),路同樣不好走,坑洼不平,100多公里的路我們用了五個多小時才到貢山,好在一路都有美景相伴。</h3> <h3>在去貢山的路上,可以看到高黎貢山山脈中段3300米的峰巔,有一巨大的大理巖溶蝕而成的穿洞,洞深百米,洞寬約40余米,高約60米,沿著怒江北上,百里之外,就可看到這個透著白云藍(lán)天的石洞,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石月亮。它仿佛是開天辟地就聳立在那里,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希望接近它,然而,它仿佛是留給勇敢者的去處,這里山峰陡峭,道路崎嶇,氣候變幻無常,沒有勇氣和毅力是無法到達峰頂?shù)摹?lt;/h3> <h3>下午2點多我們到達了貢山縣。貢山縣全稱叫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地處滇西北怒江大峽谷北段,東與云南省德欽、維西兩縣相連,有怒山山脈,南與怒江州福貢縣相鄰,北與西藏察隅縣接壤,西與緬甸聯(lián)邦毗鄰,國境線長達172.08公里。貢山縣地勢呈“三山夾兩江”高山峽谷地貌,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170米,海拔高差達3958米。碧羅雪山、高黎貢山和怒江、獨龍江縱貫貢山縣境內(nèi)。貢山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h3> <h3>怒江穿過貢山縣城。</h3> <h3>貢山縣委和縣政府。</h3> <h3>貢山縣人民醫(yī)院。</h3> <h3>我們住在了縣政府旁邊的貢山通寶大酒店。</h3> <h3>下午到了貢山縣后,稍事休息,我便開始了自由行,從貢山縣城往山下走,過了一座橫跨怒江的鐵索橋,來到一個傈僳族居住的小山村。</h3> <h3>這個小山村是茨開鎮(zhèn)滿孜村克力當(dāng)組,居住65戶居民,185人,由傈僳族、怒族、獨龍族、藏族、白族和漢族組成。</h3> <h3>克力當(dāng)組也是建在山坡上,沿著這條小路上去可以俯瞰怒江。</h3> <h3>當(dāng)?shù)乩圩寰幼〉哪疚荩瓷先ズ芎喡?lt;/h3> <h3>還有幾戶人家居住在更高的地方,上下山極不方便,我問他們?yōu)槭裁床话岬缴较伦?,他們說習(xí)慣了,不愿意下山住,當(dāng)?shù)卣缓脤檫@幾戶人家通了水和電。</h3> <h3>這是豬圈。</h3> <h3>我們原計劃在貢山住一晚,第二天開車去獨龍江鄉(xiāng),但在住的酒店里看到一個通知,獨龍江景區(qū)在整頓,不向游人開放。有點不死心,詢問了縣公安局的人,他們說可以去。</h3> <h3>2月16日,我們開車直奔獨龍江鄉(xiāng),沒想到半道被設(shè)卡的截住,說必須有縣政府的領(lǐng)導(dǎo)發(fā)話才能放行,公安局的話不管用,好說歹說也沒有進去,只好原路返回,改去丙中洛。沒有去成獨龍江鄉(xiāng),遺憾!</h3> <h3>向丙中洛出發(fā),正式開始了穿越丙察察線之行。</h3> <h3>從貢山出來一直飄著蒙蒙細(xì)雨,路邊山巒云霧繚繞,恍如仙景。</h3> <h3>在去丙中洛的路上,我們看到了怒江在這里拐了第一個270度的大灣,這就是有名的怒江第一灣,第一灣的江心上有個島,島上有個村,叫扎那桶,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山,種滿桃花,還有油菜花,三月桃花遍地開,所以又叫桃花島。</h3> <h3>俯瞰怒江第一灣,真是太美了!</h3> <h3>過了怒江第一灣,接著就是怒江大拐彎,和第一灣一樣美。</h3> <h3>丙中洛,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貢山縣,也是貢山縣最北邊的小鎮(zhèn),與西藏的察隅縣相鄰,被稱為人神共居的天堂。丙中洛也是自駕越野圈網(wǎng)紅路線——丙察察線的起點。丙中洛鎮(zhèn)兩邊是連綿不斷的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中間是怒江,兩山夾一江造就丙中洛獨特的峽谷地貌。</h3> <h3>丙中洛還是一個多民族的小鎮(zhèn),這里有藏族、傈僳族、白族、漢族、獨龍族、納西族。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們沒有在這里更多地停留,吃完中午飯就開始向察瓦龍出發(fā)?,F(xiàn)在回想起來有些遺憾,應(yīng)該在丙中洛住一晚,好好體驗人神共居天堂之美。</h3> <h3>在丙中洛吃了頓石鍋雞,那叫一個香,多半桶米飯被我倆吃了個精光,不過我吃的更多一些。??</h3> <h3>從丙中洛往西藏的察瓦龍方向走,會經(jīng)過石門關(guān),再繼續(xù)往前,會看到怒江對岸有個村莊,叫霧里村。</h3> <h3>石門關(guān)。</h3> <h3>霧里村過去叫做翁里,到現(xiàn)在也沒有公路通車,村子下游建了一座跨怒江懸索橋,橋的另一面還是棧道,這是現(xiàn)在在怒江尚存的“活著”的茶馬古道。這條緊貼奔騰不息的怒江在峽谷峭壁上開鑿的古棧道,是進入霧里村唯一的通道?,F(xiàn)在村子里的64戶人家一直保留著怒族的傳統(tǒng)建筑。</h3> <h3>當(dāng)?shù)卣畬F里村的民居實行了嚴(yán)格保護,外觀不得有任何改變,也不得新建與原風(fēng)格不一樣的民居,所以這里的民居一直保留著傳統(tǒng)的怒族建筑風(fēng)格。</h3> <h3>過了霧里村再往北走就進入西藏的察隅縣了,路況明顯變的更差,隨處可見塌方路段。</h3> <h3>快到察瓦龍的路上,我們看到前方有一片巨大的灰白色砂石瀑布,這是一個巨大的滑坡體,已將一段公路掩埋,我們走到近處觀察還能走車,不敢停留,加油快速通過。后來得知這就是傳說中美麗卻又危險致命的“大流沙”,丙察察線上最為著名的死亡路段。大流沙又稱飛沙坡、滾石坡、石瀑。從遠(yuǎn)處看,山體巖壁裸露,巨大的滾石流猶如瀑布一瀉而下,一旦有風(fēng),飛石不斷從70度斜坡滾落怒江,一陣風(fēng)過,大小飛石從天而降。每天下午的5點至晚上的7點,是這里風(fēng)沙最大的時候。據(jù)說曾有不少車在這里被砸,還有的被滾石流推進了怒江。好在我們通過時沒有遇到飛石滾落。</h3> <h3>著名的死亡路段,一邊是隨時都有飛石滾落的大流沙,一邊是波濤洶涌的怒江。</h3> <h3>在通過一個檢查站時,看到一則讓我們沮喪的消息,丙察察線因大雪封山不能走了,只能走丙察左線了(察瓦龍到左貢縣)。其實在來的路上我們就知道察隅大雪封山的消息了,只是覺得既然來了不走一趟丙察察線太遺憾了,同時還抱有一絲幻想,也許我們到了察瓦龍,封山就解除了,沒有想到還在繼續(xù)封山。看來我們只能走丙察左線了,如能從丙察左線進藏也算是沒白來一趟。</h3> <h3>這是別人傳來的丙察察線上的大雪照片,當(dāng)時還沒有封路。</h3> <h3>察瓦龍鄉(xiāng)是丙察察線的中點,也是察貢線、察察線、察左線的交匯點。察瓦龍還是徒步愛好者和自駕游匯集地,這里賓館、飯店比較多,吃住都很方便。</h3> <h3>由于是旅游淡季,街上人很少。</h3> <h3>怒江沿察瓦龍鄉(xiāng)奔流而過。</h3> <h3>2月17日,在察瓦龍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啟程向左貢出發(fā)。丙察左線是滇西進藏公路的最后一段,也是我們穿越滇藏線最難走的一段路。上路了,不知道會遇到什么情況。</h3> <h3>果然在上山的路上遇到了大雪,像是前兩天下的,路變的難走了。</h3> <h3>開一段就要下車探探路,順便欣賞一下雪景,北京很難見到這么美的雪。</h3> <h3>透過云層,可以看到山下的村莊和綠色的青稞麥田。</h3> <h3>越往上走雪越厚,車時常出現(xiàn)打滑。</h3> <h3>在一上坡拐彎處,我們的車再次出現(xiàn)打滑,幾次加油沒有沖過去,還直往后溜車,真擔(dān)心我們的車陷在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我們沒有帶防滑鏈,也沒有帶防滑板,我只好找了根木棍下車清理積雪,好在我們的車性能不錯,經(jīng)過幾次騰挪,總算順利通過。</h3> <h3>終于到了海拔3900多米的埡口。</h3> <h3>過了埡口一路下山,更要控制好車速,防止打滑,特別是下坡拐彎處。</h3> <h3>像是進入了林海雪原。</h3> <h3>終于駛出積雪區(qū)。</h3> <h3>行駛在半懸崖、半峭壁的砂石路上。</h3> <h3>懸崖下面是綠色的田園風(fēng)光和奔騰的怒江,這美景只能在丙察左線上能看到。</h3> <h3>丙察左線特有的地質(zhì)構(gòu)造和獨特的高原風(fēng)光透著一種原始的美,忍不住不時停下來拍照。</h3> <h3>左貢縣碧土鄉(xiāng)公安檢查站。</h3> <h3>碧土鄉(xiāng)有簡易客棧和吃飯的地方,因趕路我們沒有在此停留。</h3> <h3>這種路也很危險,隨時會有石頭掉下來。</h3> <h3>又翻越了一座雪山。</h3> <h3>這是雪山埡口。</h3> <h3>前面遇到一輛車因打滑走不了,在上防滑鏈。</h3> <h3>終于到了左貢縣城。從察瓦龍到左貢,210公里的路走了十多個小時,中間翻越了兩個雪山埡口,還經(jīng)歷了塌方路段,總算平安到達左貢,標(biāo)志著第一條滇藏線順利穿越,心情大好。</h3> <h3>一高興,自我犒勞一下,在左貢找了一個很好的酒店。</h3> <h3>要了一個最好的房間,好好休息一晚,明天要沿著318國道向芒康進發(fā),開始穿越第二條滇藏線,即由西藏返回云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