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昌古道是通往你兒時那條回家的路。沿著熟悉的古道,徒步,往前,直至山頂?shù)哪莻€家。陽光普照,對面的山坡仍開滿了花,如昨。 </h3> <h3>只是,光陰斑駁,大門鎖銹跡斑斑,你踉蹌著打開這久違的門,看見了兒時坐過的木凳還有那字跡模糊的獎狀,一切似乎沒有改變。</h3> <h3> </h3> <h3>兒時的記憶鋪天蓋地,山頂上的家,可以看得見每天早上的第一縷陽光,向陽而溫暖。</h3> <h3>雨天,可以看得見那云霧繚繞,宛如仙境,春天,可以聽得見第一聲鳥鳴,清新悅耳。夏天,可以坐在高高的山坡上吹吹風(fēng),愜意自在。秋季,可以隨手采摘那滿樹的獼猴桃,豐盛滿足。冬天,可以肆無忌憚地玩弄屋檐的冰凌花。</h3> <h3>“三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歲,往外一丟”。這是在徽州流傳久遠(yuǎn)的一首民謠??梢娀罩萑说牟灰祝茶T就了徽州人的的堅韌、吃苦耐勞的精神。 </h3> <h3>那些民清時期修建的青石板古道,當(dāng)初是通往外面世界的橋梁,當(dāng)?shù)氐那嗍邃佋O(shè),山道如天梯一般,時隱時現(xiàn),扶搖直上。令人驚嘆的是文昌古道修建的工藝,每塊石板的六個面都被鑿得很齊整,每一級石階的鋪設(shè)都很工整,壘砌的細(xì)節(jié)都一絲不茍,雖然經(jīng)過了近百年的歲月,青石板仍然完好如初。對于出行不便身居大山深處的徽州人,這些古道可謂高山的高速公路,堪稱“高山上的長城。”</h3> <h3>歲月的變遷,宅院破落了,古道有著歲月的蒼綠,徒步背包客,攝影愛好者,在高山與溝壑間穿梭,享受十里春風(fēng)和一路花香 。</h3> <h3>曾經(jīng),雞犬相聞。如今,人煙稀落。誰家的院墻,爬滿了青藤,遺忘的舊院里,長滿了苔蘚,風(fēng)雨飄搖的老屋,寂靜地守著每天的日出日落。</h3> <h3>徒步文昌古道,攜清風(fēng),聞花香,憶過往,穿越了厚重的歷史,光陰里有了蒼綠的味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