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信高潔 誰為表予心
志 逸
——《詠懷》
胡馬依北風(fēng) 越鳥巢南枝
廣陵鶴三江 西北步狼煙
過客安嶺南 十年兩茫茫
而今身世兮 浮名逐浪空
坐效邯鄲客 臥隱中山國
朝啜七碗茗 夜醉千杯閣
今棄鬼谷謀 解佩揣小刀
醉時看割肉 醒來切香屑
罵名風(fēng)吹過 笑談有幾人
——《君子行逸論》
逸者其字如脫兔之遁也
其狀乎煢煢 心之在野
以其出奔之象乎故謂之逃逸也
君子者謙謙 行之者翩翩
蓋其貌貌自于心故能瀟灑為逸
此大人風(fēng)范非小人可擬也
——《君子行逸論》
林泉野叟放之者是逸 趣高而境清遠(yuǎn)
然務(wù)之世俗營生則散漫無功
故逸者簡傲?xí)邕_(dá)無拘束
世有所非議之另類
君子者儒士 識時務(wù)者俊杰也
何當(dāng)異乎行逸耳
世事不堪評 掩卷神游千古上
塵氛應(yīng)可卻 閉門心在萬山中
吾有目有足 山川風(fēng)月 吾所能到
我便是山川風(fēng)月主人
胸中無三萬卷書 眼中無天下奇山川
未必能文 縱能 亦無豪杰語耳
月落星輝氣尚豪 興來不用覓香醪
半窗竹色留青影 一枕松聲吼怒濤
身世虛浮如蝶夢 人情輕薄笑鴻毛
寄言林下參禪客 惟有廬山遁跡高
飛去兮 排云幾萬里
矯然兮 霜翎不染泥
任你碧霄晚亭
上下只須臾
歸來兮 擊水而嘹唳
晦明兮 馭電追風(fēng)雨
縱然天涯比鄰 漂泊何所棲
躬耕采藥 彈琴鼓瑟 佻達(dá)迎佳客
朱冠雪衣 寒眸瘦軀 蕭疏立半側(cè)
雖臨溪而漁 釀泉為酒 此鄉(xiāng)溫柔留不得
可笑多情太守 竟千般不舍
飛去兮 巉巖何所忌
鴻鵠兮 莫能追片羽
任你沉浮寵辱 此去不可及
歸來兮 晴空高且寂
俯仰兮 千山層云低
縱然天地?zé)o極 此處或可棲
薰風(fēng)拂拂過山家 為入松陰路轉(zhuǎn)斜
臨水不聞魚戲藻 到門猶見鳥銜花
定心有覺推支遁 法眼無偏羨永嘉
小坐竹亭塵頓息 何勞飲我趙州茶
妙笛至山水佳處 馬上臨風(fēng) 快作數(shù)弄
柴扉虛掩自安然 與世無關(guān)只樂天
百尺潭聲流日月 一林鳥語話詩禪
空山說法云為幔 削壁栽松石作田
自是淵明歸去后 至今不到虎溪前
遠(yuǎn)離城市隱山阿 為愛山阿樂趣多
春鳥啼時花燦爛 秋蟬鳴處月婆娑
高情嶺上松千樹 免俗廬邊竹幾窩
我欲棲心猶妄想 誰知早被是非魔
壯志憤懣難消 高人情深一往
肥壤植梅花,茂而其韻不古;沃土種竹枝,盛而其質(zhì)不堅。竹徑松籬,盡堪娛目,何非一段清閑;園亭池榭,僅可容身,便是半生受用。
賞花須結(jié)豪友 登山須結(jié)逸友
泛舟須結(jié)曠友 對月須結(jié)冷友
待雪須結(jié)艷友 捉酒須結(jié)韻友
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任聽黑云壓碧枝 獨夜寄廬
郁郁黃花謝風(fēng)雨 簡傲逸竹
——《兮逸賦》
悵天地之幽宥兮 彼一世之草木
百榮枯之不絕兮 獨傾朝露而秀
夜不眠之未曉兮 起草寢于寄廬
簞瓢樂于陋巷兮 萱草忘憂逸竹
發(fā)雅詠于悠悠兮 賞素吟之在今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糾兮 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 舒憂受兮 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 舒夭紹兮 勞心慘兮
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輒撫弄以寄其意。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
美女不尚鉛華 似疏云之映淡月
禪師不落空寂 若碧沼之吐青蓮
西來何所意 一葦緣江渡
往問維摩疾 莫探般若心
源本自安逸 因地亦行深
雲(yún)入溪山色 蒼涼竹樹陰
步兵當(dāng)窮道 何日重登臨
說不盡山水好景 但付沉吟
當(dāng)不起世態(tài)炎涼 惟有閉戶
人莫樂于閑 非無所事事之謂也
閑則能讀書 閑則能游名勝
閑則能交益友 閑則能著書
天下之樂 孰大于是
頭上有緌,則其文也。含氣飲露,則其清也;
黍稷不享,則其廉也;處不巢居,則其儉也;
應(yīng)候守常,則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
君子則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豈非至德之蟲哉?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遠(yuǎn)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憂心, 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堅,我操冰霜潔。 擬結(jié)百歲盟,忽成一朝別。朝云暮雨心去來,千里相思共明月。
竹籬茅舍 石屋花軒 松柏群吟 藤蘿翳景
流水繞戶 飛泉掛檐 煙霞欲棲 林壑將瞑
坐沉紅燭 看遍青山 消我情腸 任他冷眼
如今休去便休去 若覓了時無了時
若能行樂 即今便好快活
身上無病 心上無事 春鳥是笙歌 春花是粉黛
閑得一刻 即為一刻之樂 何必情欲乃為樂耶
山居勝于城市,蓋有八德:不責(zé)苛禮,不見生客,不混酒肉,不競田產(chǎn),不聞炎涼,不鬧曲直,不微文逋,不談士籍。
閑居之趣,快活有五。不與交接,免拜送之禮,一也;終日可觀書鼓琴,二也;睡起隨意,無有拘礙,三也;不聞炎涼囂雜,四也;能課子耕讀,五也。
居處寄吾生 但得其地 不在高廣
衣服被吾體 但順其時 不在紈綺
飲食充吾腹 但適其可 不在膏粱
宴樂修吾好 但致其誠 不在浮靡
寵辱不驚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 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斗室中萬慮都捐 說甚畫棟飛云
珠簾卷雨 三杯后一真自得
誰知素弦橫月短笛吟風(fēng)
出世之法,無如閉關(guān)。計一園手掌大,草木蒙茸,禽魚往來,矮屋臨水,觀書品茗焚香,不問窗外事,與人世隔,自得其樂。
閉門閱佛書 開門接佳客
出門尋山水 此人生三樂
不恨我不見古人 惟恨古人不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