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建偉葉先生是我朋友。</h3><h3> 知道我愛好攝影,他邀請我拍攝他建設(shè)中的“葉園”,我隨意應(yīng)諾。但并不清楚要我為他做個整理,便硬著頭皮做。</h3><h3> 一會兒功夫,蜻蜓點水般的拍攝,采集了一些皮毛,幾乎不能反映葉園的本來面目,真可謂滄海一粟。我相信葉先生是不會責(zé)怪我的。</h3> <h3> 這是葉園的門樓。</h3> <h3>??と~園記郡城之南,淹滆之間,有林泉一方,名曰葉園,葉園者,武邑葉氏林泉矣。地逾一百八十畝,宇近三百六十楹,層樓巍峨,池館幽深。園成十景,十景者泰岱勁松、西湖煙嵐、廟橋懷古、長堤荻花、曉園攬勝、古宅呈祥、禪院晨鐘、九龍灌浴、靈塔夕照、凈境禪修是也。觀林泉之勝,山石為壑,水流成溪,廊環(huán)陂岸,柳垂曲徑,亭榭廊廡,宛轉(zhuǎn)其間,又有奇花異木,怪石雄巖,相得益彰。登秋水之亭,可觀西滆帆影;叩禮佛之門,亦聞蓮院梵音,此風(fēng)此韻,儼然摩詰輞川之別業(yè)也。葉公建偉,早年從軍,幾經(jīng)磨礪,合射獻馘。卸甲歸田,下海弄潮,事業(yè)成長。然葉公深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之天道”,識錢財為身外之物,視功名乃過眼煙云,故而樂善好施,行善積德,以一葉渡眾、力所能及為己任,捐資數(shù)千萬元于桑梓。天命之年,又耗重金以數(shù)億計,仿先賢營園于西滆,創(chuàng)當(dāng)代林泉于南城。葉葉氏之園與郡中他園略異,異在何處?異在禪意。是園以禪為宗,以文為魂,以窮儒釋相融,茶禪一味。園分東西二區(qū),東為禪林文化區(qū),內(nèi)設(shè)二館一院一所,即江南名園(止園)展示館、清明上河圖玉石館、菩提書畫院、禪修研習(xí)所、常郡鄉(xiāng)賢祠等。尤以稱道河圖玉雕、止園模型堪稱海內(nèi)一絕。西為園林文化區(qū),小橋流水,仿佛同里;亭臺樓閣,宛若蓬萊;嘉木奇卉,獨樹瓊臺。又有秋水亭、社廟橋、觀音壁、達摩洞、象教石、清趣坊、園中園、九龍池、一葉禪院、松純舍利塔、靜波紀念塔、心海慈航坊等,一步一景,一景一意。戊戌新秋,清風(fēng)徐來,金蟬長鳴,芙蓉盛開,蘇省心澄、秋爽、蓮華、能修、廓塵諸位高僧大德,雅集葉園,共商佛界禪修大事,且定是園為江蘇禪修研習(xí)之所。今林泉即將竣工,恰逢佛界盛事,葉氏囑余以記之。今感懷于心,略數(shù)其勝,謹記其盛,以銘葉氏林泉之根本。戊戌秋日谷旦 毗陵后學(xué) 莫言爰筆。<br></h3> <h3> 進入后便看到一座假山,巍峨熊居。</h3> <h3> 說這是貴賓進入的大門。</h3> <h3> 這是準備員工進入的大門,是處在偏僻處的幽門。</h3> <h3> 牌坊是中國元素,葉園有很多個。牌坊上留下的筆跡,都是國內(nèi)著名書法家,其中包括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h3> <h3> 當(dāng)然與主人相關(guān),“葉”字隨處可見。這就體現(xiàn)了私家公園的“私”字。</h3> <h3> 正在建設(shè)中,看得出沒有那么干凈與整齊。</h3> <h3> 主人對橋有特殊情感。因為是廟橋人,就有題有“廟橋”的橋。還有“大隊”、村,都有相應(yīng)的橋。至于名稱,我記不得了。</h3> <h3> 這石板橋,都是專門尋覓得到的具有年代的原本的橋,遷移至此。</h3> <h3> 中國元素的建筑風(fēng)格,隨處可見。</h3> <h3> 這些大樹,都是從日本買來的,價值不菲。</h3> <h3> 這棵樹有五百多年的樹齡,逆光看像鐵制品。</h3> <h3> 據(jù)說,這棵樹秋天落葉前后都特別美??吹贸?,現(xiàn)在的樣子也不錯。這些名不見經(jīng)傳的樹,來歷都能講故事。</h3> <h3> 黃山奇松,我只拍攝了它的影子。影子像一條龍。</h3> <h3> 據(jù)說這石頭叫做五指山,都是千里之外運來的。</h3> <h3> 龍頭石,價值不菲。</h3> <h3> 主人說,這個洞洞不錯,但我拍不出效果。</h3> <h3> 我對每一塊石頭沒有主人的情感,所以沒有尋找角度去拍。</h3> <h3> 主人對佛教很有情趣,也結(jié)識了很多佛教界的著名僧人,其中包括少林寺的主持釋永信。</h3> <h3> 仿制的南海觀音。</h3> <h3> 只是在故宮看到,但現(xiàn)在就在眼前。</h3> <h3> 從北京“請”回的“四大金剛”,有兩米多高,用漢白玉制作而成。</h3> <h3> 其中都有故事,但我說不出來。</h3> <h3> 麒麟。</h3> <h3>小品隨處見,精品到處有。</h3> <h3> 巨型石龜。</h3> <h3> 內(nèi)院有七個拆遷而來的古建筑,各具特色,如果有興趣,可以慢慢品味。</h3> <h3> 都是保持原汁原味的木建筑。能工巧匠的精工細作。</h3> <h3> 傳統(tǒng)木框窗戶,別具一格。</h3> <h3> 廊,具有江南風(fēng)格。</h3> <h3> 也是佛教的符號,我知之甚少。</h3> <h3> 自然要問到投資多少,含含糊糊聽到總投資需要“數(shù)億”。</h3> <h3> 我用慢門拍攝瀑布,但由于陽光太強,也沒帶偏色濾鏡,也就不能實現(xiàn)兩秒以上的拍攝。</h3> <h3> 主人說,綠化投資已經(jīng)千萬以上了。</h3> <h3> 這是葉園另一種特色文化,顯示了主人的情懷。</h3> <h3> 還得說幾句。</h3><h3> 其一,走向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沒有文化的歷史記錄會影響價值。</h3><h3> 其二,雖然說“有錢人就是任性”,但這任性的表象后面,有企業(yè)家個人的投資目光。這種投資雖然需要金錢,更需要目光與膽量。</h3><h3> 其三,意識與認識在變,主題也在變化,從零星的想法演繹成明確的發(fā)展方向,需要研究。</h3><h3> 其四,金錢有價,但歷史傳承無價。久而久之,可能成為歷史的記憶,上面刻有“葉建偉”這個響亮的名字。</h3><h3> 待建設(shè)完成,支撐大樹的鐵管已經(jīng)卸掉,我們再去拍攝完整無瑕的葉園。那時,我的拍攝水平可能會提升一點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