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年的清明節(jié),我本打算不回的,可是臨近清明節(jié)的那幾天又真的很想回去。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向領(lǐng)導請假,沒想領(lǐng)導很爽快的同意了,真是讓我喜出望外。</h3><h3> 清明節(jié)的當天上午,本來按照往常是要去上山掃墓的??墒怯捎谧约旱奶玫芩麄兓貋淼穆飞先囌`點了,所以把掃墓推遲到下午進行。而我不知怎么了,腦海里立馬想去給外公外婆掃墓。</h3><h3> 當我和哥哥站在外公外婆的墳前時,我感嘆時間真快,一晃外公外婆逝世就幾年了。很遺憾我都記不起他們兩老逝世的具體年月日了,更是對他們兩老葬得左右順序難以辨別,想想真是不應該,明明自己都是經(jīng)歷過的事情,怎么一下子就變得那么模糊不清了。明明自己對外公外婆的感情還有,怎么就總是想不起來了呢?站在外公外婆的墳墓前,記憶的快車瞬間把我?guī)Щ氐綒q月的曾經(jīng)與從前。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往事,還是那么記憶猶新,仿佛就在昨天。</h3><h3> 外公,九歲喪父,隨后跟著媽媽外嫁他鄉(xiāng),長大成人后又回到顧村鄧家下屋堂孤苦一人,艱難度日,經(jīng)人介紹來到楚江外婆家做長工,因為人忠厚,干活麻利,深得主人家的喜歡,最終還把外婆娶了回來。從此夫妻兩人,比翼雙飛,夫唱婦隨,男耕女織,過上了普通人家的正常生活。先后養(yǎng)育了媽媽,姨娘,大舅,小舅,小姨五個子女。由于外公在村里只有一兄弟,人單力薄,所以總是受到同村人的欺負。蓋房子下石腳的時候,總是會被鄰里惡意阻撓上幾回;種田引水灌溉的時候,也是受盡欺負,半天引不到一分田的水;分田分地的時候,也是肥田好地沒份,瘦田遠地盡占。好在兩個舅舅長大成人后,能文能武,在山上搞沙搞礦搞了點錢,是村里年輕后生仔中比較有志氣的那類。先后成家立業(yè)后,村里也沒有什么人敢明著欺負外公外婆了。</h3><h3> 我的父親,十四歲就在村里任生產(chǎn)隊小隊長,可見能力不一般。于是十八九歲的時候就有人為他介紹姑娘相親了。經(jīng)下屋堂一位熱心老人介紹,最終爸爸媽媽喜結(jié)良緣。媽媽生了哥哥和我后,因為要干農(nóng)活,沒人手照看,所以就經(jīng)常把我們放在下屋堂的外公外婆家,讓舅舅姨娘他們帶著。經(jīng)常聽大舅舅說,他讀書上學還要背著哥哥呢,有時候哥哥的尿就直接撒在舅舅的身上也是常有的事。小時候,我特討厭村里的長輩們叫我一個外號“Deng矮子”。后來長大了,我才慢慢理解了這個外號的來由,原來我小時候個子矮小,又經(jīng)常白天呆在下屋堂,晚上才回到王家,一天到晚鄧家王家兩邊跑,所以王家這邊的長輩們就給我取了這樣的外號。這個外號直到我讀完初中,上了中專后才慢慢喊得人少了。雖是一個普通的外號,但在我看來,那是我童年成長的一個記號,它記錄著我在外公外婆家長大的童年生活。它也告訴我,外公外婆對我小時候的關(guān)愛照看是很漫長的。</h3><h3> 八九十年代每逢插秧蒔田的時候,外公,舅舅,小姨他們就會來幫我家干活。挖紅薯的時候,扯花生的時候,打谷子的時候,還有烤煙的時候,蓋房子的時候,總是少不了他們的身影。打谷的時候,外公就總是站在打谷機后面,彎著腰撈筒里的長禾葉,把它們與谷粒分離出來。那可是一般人都不愿干的活,因為很癢的,谷粒尖尖的兩角打在手臂上,會很痛。雙搶的時候,犁完田,又要把禾草踩進泥巴里,由于我們那時還小,小小的腳丫踩禾草時,往往剛踩下去,禾草又浮了出來,弄得一旁的外公呵呵直笑,連忙走過來示范標準動作。那時候的農(nóng)活真多,一年到頭,白天黑夜,總有干不完的活,尤其是雙搶季節(jié),真是累得要瘦幾斤下去??上驳氖悄菚r候的親人之間,總是相互幫助,你幫我,我?guī)湍悖职忠步?jīng)常去鄧家?guī)兔嫣锇姨?,我小時候也去過外婆家插秧割禾。那時候相互幫忙干活沒有工錢,純粹就是幫工,頂多就是吃餐飯,吃一餐只有幾塊豆腐,幾個雞蛋,鴨蛋的便飯。而我更喜歡和垂涎外婆油炸的糍粑和花生凍米崽。想想現(xiàn)在,再想想過去,感覺那時候的親情真的很重要很溫心!</h3><h3> 外婆就更不用說了,她是一個人見人愛的慈祥老人,與世無爭,心地又善良,見誰都可憐一樣,惟獨不可憐自己。說話細聲細氣,脾氣性格都近乎完美,是一個真正的賢妻良母典范。我曾幾次說,男人討老婆就要討外婆這樣的模范女人。我記得她老人家經(jīng)常給我家曬谷子,收谷子。有時候包點糍粑也會送幾個過來給我們嘗嘗鮮。清明菜糍粑,艾葉糍粑,竹筍糍粑,黑豆糍粑,肉包糍粑,一年四季,輪換著來,地里栽種的紅薯藤,白菜葉多了也會送過來給我家喂豬,由于鄧家王家挨得近,媽媽和奶奶平日里走動得就很多很頻繁,有時候外婆家豬養(yǎng)大了,要殺或是要賣,總是會讓我爸爸過去看看秤,把把關(guān)。有時候晚上了,雙方也要到家里商量商量家事,見過她為舅舅姨娘他們的婚姻大事,點著馬燈來過我家。但凡一點小事,外婆就要忙前忙后,寢食難安。有一年外公挑水摔了一跤,失血過多,還是輸小舅的血搶救過來,外婆氣得又是流淚又是跺腳。有一年外公失火燒山,村里要罰款,外婆也是氣得臉色發(fā)白。正因為生活中點點滴滴不值一提的小事,卻讓我們這些親人無不感到外婆對我們無微不至的大愛。我以前讀書遠行的時候,打工的時候,只要回到家鄉(xiāng),總是忍不住去鄧家看一看我的外公外婆,跟他們說說話,聽一聽他們的聲音,就會感覺渾身輕松自在。外婆臨終之際,她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姨婆,居然帶病相陪,還說要陪她的姐姐一起睡,才知道原來姨婆當年生下小孩,坐月子是外婆親自去照顧的。外婆的逝世,很多人都哭了,而且個個都是哭得情真意切,催人淚下。忘不了外婆逝世后表弟偉偉還像小孩一樣的嚎啕大哭,后來才知道原來外婆曾經(jīng)把買豆腐的錢讓偉偉拿去買六合彩;才知道外婆晚上一個人坐在屋里十一二點,只為等在外玩的孫子回家,不見孫子回家,她老人家居然睡不著。有一回我在自家的院里發(fā)現(xiàn)幾塊磚頭,里面插了幾根香。以前都沒有的,我還以為媽媽老了老了信了什么神,后來妹妹才告訴我,那是媽媽給外婆備的。是的,媽媽作為外婆的長女,又嫁得離外婆最近,母女倆的感情,豈是一般人所能理解。說不定媽媽背地里思念自己的母親已經(jīng)哭過多少回了。如今外婆不在了,再想她也看不到了,只能在門口燒一點香紙,寄托一下思念之情!</h3><h3> 先人已逝,留給后人的就是思念和悲傷。而作為我們活著的人,將來百年之后,是否也會讓后來人悲傷難過呢?我覺得不一定,因為,人嘛,活著的時候,沒有給自己身邊的人做一些好事,沒有關(guān)心幫助過他人,又怎能奢望他人對自己心懷感情呢?所以,我們要向外婆學習,學習她老人家與人為善,普愛眾親的品格。</h3><h3>外</h3> <p>外公外婆珍貴合影,外婆譚周梅(1935~2014-4-21)享年79歲,外公鄧德林(1927~2012-5-12)享年85歲</p> <h3>外婆在窖上頭</h3> <h3>外公逝世之后,外婆很悲傷</h3> <h3>外公外婆的墳墓是左右挨著的,</h3> <h3>外婆臨終前</h3> <h3>外公的靈像</h3> <h3>我與哥哥清明第一次來到外公外婆墓前獻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