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中國的革命歷史中,安源,是一個繞不開的名詞。在毛澤東、劉少奇、 李立三等人的領導下,上個世紀20年代的安源,發(fā)生了歷時近十年聞名天下的工人斗爭——安源路礦工人革命運動;爆發(fā)了中國共產(chǎn)黨武裝斗爭歷史上具有獨特意義的一次工農(nóng)革命——湘贛邊界秋收起義。</h3> <h3>安源是中國近代工業(yè)的發(fā)祥地之一,當時這里是江西產(chǎn)業(yè)工人最集中的地方,殘酷的壓迫使礦工們積蓄了英勇革命的力量。毛澤東和他的戰(zhàn)友們抓住了革命時機,將安源工人引向一個又一個勝利。上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一身青布長衫、雙目炯炯有神的毛澤東,撥開湘江霧靄,先后10次踏足安源,深入農(nóng)村、工礦進行社會調(diào)查,撒播革命的火種。在安源,毛澤東與礦工促膝談心、同枕共眠,體味了礦工們的苦難與煎熬,讀懂了礦工們的熱切與虔誠,深埋的革命火種從此暴露于青天白日之下,化為戰(zhàn)勝一切反動勢力的洪流。在安源,有多處革命遺址和紀念地,訴說著偉人們的故事。</h3> <h3>今天天氣晴朗,爸爸帶著我們?nèi)乙黄鹩斡[美麗的安源紀念館。一路上我們說著,笑著,高高興興的來到了安源廣場上。 只見紀念館門口矗立著一塊巨大的石頭,上面寫著《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幾個紅紅的大字。</h3> <h3>我們拾階而上兩邊的松柏郁郁蔥蔥,好像是一列列士兵守衛(wèi)著美麗的紀念館,也是我們這座小鎮(zhèn)的空氣凈化器,時刻凈化著小鎮(zhèn)的空氣。</h3><h3>我們走過八個大的臺階,爸爸告訴我這代表毛爺爺八次來到安源指導當時震驚世界的大罷工。兩邊紅色的欄桿上安裝了火炬一樣的路燈,如革命的點點薪火燎原神州大地。</h3> <h3>走進紀念館的大門,映入眼前的是一座大大的雕塑。卷起的紅旗中舉起兩只剛勁有力的大手,分別握著錘子和路燈。似乎要把萬惡的舊社會砸個粉碎。</h3> <h3>隨著我們慢慢的往前走,一件件刑具映入眼簾。爸爸告訴我,這是當時資產(chǎn)階級為了壓迫工人所使用的。那黑黑的巷道,那凄慘的聲音仿佛穿越時空訴說著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吧倌赀M炭棚,老了背竹筒。病了趕你走,死了不如狗”</h3> <h3>后來毛爺爺來到了安源,他深入礦井,體恤民情。告訴苦難的工人階級,有壓迫就要反抗,同剝削階級做斗爭。他組織團結(jié)工人階級舉行了震驚中外的大罷工。</h3> <h3>這是劉少奇爺爺一身是膽,與資本家談判時激烈的場景</h3> <h3>后來隨著革命的深入,毛爺爺帶領工人兄弟舉行了秋收起義。雖然秋收起義后來失敗了,但是革命的火種就像那星星之火從安源慢慢的燃燒了起來。這火種來到了井岡山,又從井岡山隨著長征路走向了全中國。</h3> <h3>這漫漫長路我們的革命先烈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死傷慘重。一組組數(shù)據(jù),就是用鮮血鑄就的我們的共和國。</h3> <h3>紅色安源就是火種,它如毛爺爺所說,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也是用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寫下的歷史。</h3> <h3>看著這段厚重的歷史讓我明白了許多東西,今天我們生活在這幸福的國度,是因為當年有這么多革命先烈為我們流血流汗,不怕犧牲,赴湯蹈火,敢于犧牲創(chuàng)造出來的。如今我們的國家在共產(chǎn)黨帶領下又從極貧極弱慢慢的富裕起來了。有了他們的負重前行忍辱負重,才有了我們在明亮的教室里享受這份歲月靜好。爸爸告訴我,紅色安源就是一種義無反顧,不怕犧牲,敢于奉獻的精神。我是一名生長在安源的小學生更需要去傳承這種精神。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不能辜負了革命先烈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美好生活,同學們你們說是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