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4月3日,涼山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營地。</h3></br> <h3>4月3日,涼山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從木里森林火場歸來的消防員。</h3><br><h3>4月3日凌晨,從木里森林大火撲火現(xiàn)場撤回的涼山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的消防員們回到了位于西昌市的駐地。在這場大火中,他們失去了26名戰(zhàn)友。</h3><br><h3>當天,涼山州政府決定將2019年4月4日定為全州哀悼日,全州范圍內(nèi)停止一切公共娛樂活動。</h3><br><h3>西昌大隊的營區(qū)如今無比安靜,安靜到只有紅旗在風中獵獵作響。</h3><br><h3>記者在這里所看到的是一片沉默的場景。4月2日下午,在大門站崗的一位消防員看著面前的公路,許久才眨一次眼睛。另一名消防員梁桂坐在門崗亭的臺階上,低著頭,雙手搭在膝蓋上,一動不動。</h3><br><h3>兩個人就這樣相對無言。剛剛發(fā)生的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森林大火帶走了30條生命,其中有26人出自涼山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他們都失去了各自的室友。</h3><br><h3>梁桂的8個室友里,這次有5位上了火場,一個都沒能回來。他本來也要“上去”,但因為感冒發(fā)燒,被安排留在營地“看家”。</h3><br><h3>“不愿你們逞英雄!這一天銘記一生!”他在微信朋友圈發(fā)了一張室友集體合影,并把頭像改成了黑白色。</h3><br><h3>合影那天是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大家坐在營地訓練場的臺階上,把迷彩服的袖子卷到臂彎。有人一臉嚴肅,有人互相手搭肩膀,笑容燦爛。</h3><br><h3>如今,營地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只是冷清了下來:床上的“豆腐塊”被子,是他們半夜緊急出發(fā)時疊好的。藍白相間的大檐帽規(guī)矩地放在被子前。水房墻壁上的架子上,整齊碼放著臉盆,臉盆下方掛著的軍綠色毛巾,習慣性排成一條直線。</h3><br><h3>床鋪上還貼著一個個名字,印著固定編號的臉盆還等在原地,但其中的26個,再也等不到它們的主人歸來。</h3><br> <h3>4月3日,涼山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營地,消防員的遺物。</h3><br><h3>一位消防員還記得3月30日晚上9點左右,他在水房遇到前一天剛從另一場森林火災現(xiàn)場“下來”的唐博英。</h3><br><h3>“我明天要下個街(去市區(qū)),買點好吃的,好好吃一頓,這幾天(打火)太累了?!碧撇┯⒁贿厸_澡,一邊說。</h3><br><h3>幾個小時后,也就是3月31日凌晨1點,唐博英接到木里縣森林火災的任務,連夜趕往火場。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h3><br><h3>連續(xù)兩天, 唐博英的這位隊友都整夜失眠。</h3><br><h3>“我一閉上眼,就感覺聽到了他們說‘我們回來了’,甚至連他們腳步踩在地板上的震動我都能感受到?!彼R路,眼眶逐漸變紅。他回過頭,聲音幾乎失控:“整天從一睜眼就在一塊,吃飯、訓練、睡覺都在一起,說沒就沒了,我接受不了啊?!?lt;/h3><br><h3>這次火災中,犧牲人數(shù)最多的三中隊和四中隊分別在宿舍樓的2樓和3樓。這兩層樓靜得出奇。平日這個時候,宿舍里總會傳出說笑聲,水房里會有嘩啦的水流聲。有時還會有四中隊三班的孔祥磊彈吉他的聲音,整齊劃一的生活里,音樂是一種調(diào)味劑,戰(zhàn)友們喜歡圍著他唱歌。</h3><br><h3>如今,這把吉他安靜地躺在孔祥磊的衣柜里。接到去火場的命令之前,孔祥磊抱著它彈了歌星孫燕姿的一首《遇見》,然后發(fā)到微信朋友圈。</h3><br><h3>“老領(lǐng)導說這是愛情的沖鋒槍?!彼谂笥讶飳懴伦詈蟮奈淖?。</h3><br><h3>這個29歲的云南紅河小伙“遇見”了他的意中人,不久前在老家訂了婚。假期還沒休完,他就接到任務,沖進大涼山的一個又一個火場。沒人想到,那里會是他人生的終點。</h3><br><h3>“孟兆星,三中隊二班消防員”,一個衣柜的標簽上,印著使用者的簡單信息。標簽的照片里,他微微昂頭,鼻梁高挺,眼神里帶著無所畏懼的稚氣。</h3><br><h3>他是甘肅金昌人,3月剛剛度過20歲生日。衣柜里從上至下依次擺放著他的帽子、枕頭、制服和鞋子。最下層的鞋子上面還粘著少量的泥土,這個西北小伙穿40碼鞋,皮靴的腳后跟已經(jīng)磨薄,見證著他走過的路,爬過的山。</h3><br><h3>如今的營地像一幕幕靜態(tài)的畫面,幾乎每個宿舍里,都有消防員三兩人木然坐在床邊——他們正在經(jīng)歷巨大的情感沖擊。</h3><br><h3>原本在這樣的季節(jié),傍晚的空氣變得微涼,年輕人喜歡在駐地的籃球場上打球。但是眼下,球場上空無一人,風吹過時,卷來一片黃土。</h3><br><h3>當?shù)厝苏f,在大涼山的春天里,風是不會停的。在火場上,風往往是火災最大的幫兇。這一次,這些年輕人正是因為遭遇風向突變,才被困火場,最終犧牲。</h3><br><h3>在他們永遠都回不去的西昌大隊營區(qū),墻上“赴湯蹈火”的紅色大字依舊,起床的號子依舊,出操的呼喊依舊,但那些聲音都是短暫的,最后都歸于寧靜。</h3><br><h3>那些掛在衣柜里的衣服,有一些東西被靜靜地摘掉了。國家應急管理體制改革之后,這支森林消防隊伍已經(jīng)退出現(xiàn)役部隊,但是,這次大隊依然遵從軍人的傳統(tǒng),把那些烈士制服上的肩章取了下來,交給了悲痛的家屬。</h3><br> <h3>4月3日,涼山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大隊長張軍站在營地里。</h3></br><h3>英雄永在,浩氣長存!</h3></br><h3>來源: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作者: 汪龍華 張均斌 王鑫昕 楊海 寧迪 呂沁東 整理:張力友)</h3></br><h3>本期編輯:胡程遠、趙雅嬌</h3></br>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r.mbd.baidu.com/b9xso4k?f=cp" >查看原文</a> 原文轉(zhuǎn)載自mr.mbd.baidu.com,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font></h3> <h3><a href="http://www.zit.org.cn/20f1m6uc?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聚焦2019兩會】媒體聯(lián)盟特別報道現(xiàn)場直播視頻大全(珍藏版)</a><br></h3> <h3><a href="http://www.zit.org.cn/20f1n2r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媒體聯(lián)盟特別報道】截至2019年3月23日美篇訪問數(shù)142.1萬/網(wǎng)絡電視播放數(shù)344·4萬</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