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走過歲月滄桑,走過四十五年循環(huán)往復的四季輪回,如今青絲變白發(fā)唯一不變的是這份我們大家曾經(jīng)共同擁有的知青歲月與同窗情誼?</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2019年4月6—7日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經(jīng)本次紀念活動組委會的精心策劃和本地同學大量的前期和后續(xù)辛勤工作努力下。我們這些五二子弟學校首屆高中畢業(yè)班的同學和當年下鄉(xiāng)到同一個知青點的兄弟姐妹們,又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再次回歸到這里紀念我們上山下鄉(xiāng)45周年……</b></p> <p class="ql-block"><b> 當年我們的父輩為了履行共和國的職責從祖國的四面八方把我們帶到這里,而如今我們又為了自己的子孫退而不休奔向祖國的四面八方。親愛的同學別來無恙!</b></p> <p class="ql-block"><b> 也許分別了太久,也許這份兒時的情懷爆發(fā)的有些突然,讓這些昔日的鐵血警花就在這久別重逢的那一刻,令她們喜極而泣情不自禁淚流滿面。</b></p> <p class="ql-block"><b> 這次聚會本屆籌委會可謂是做足了功課,由皃永翔同學起草的活動方案經(jīng)籌委會和同學群的不斷完善,使得這次紀念活動整個過程溫馨、風趣、激情快樂……</b></p> <p class="ql-block"><b> 此次聚會由幾位有老師背景之一的崔美同學擔當主持。</b></p> <p class="ql-block"><b>紀念活動開幕視頻片段</b></p> <p class="ql-block"><b> 歡聚時刻大家不斷地回味著曾經(jīng)的同窗與知青歲月生活,也相互交流一些各自的養(yǎng)生體會與才藝愛好。這里沒有領導,沒有土豪,沒有貴賤之分,只有發(fā)酵了45年的真情陳釀……</b></p> <p class="ql-block"><b> 這是我們的李國卿老師,其他兩位參加了前幾次聚會的劉明安與朱從志老師因為居住在外地子孫家里此次未能邀請到場很是遺憾。</b></p> <p class="ql-block"><b> 本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參加聚會的竇佩君和王艷美兩位同學中的“發(fā)小”,我們是同齡人。盡管因為父母的工作調(diào)離沒能與大家一起相聚的更久,但由竇佩君發(fā)在群里的一段五二學校的視頻里的道白和聚會時那熱淚盈眶的發(fā)言讓人為之動情心生敬意。是啊!五十年的時光沒能讓她們忘記這片深情的土地,還有深愛的老師同學以及遠去的父輩……</b></p> <p class="ql-block"><b> 此次聚會一個新增項目就是聚會同學要在橫幅徽標上簽名留念以便珍藏。這是在連山同學的攙扶下86周歲的李國卿老師首先在聚會會標上簽名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部分曾是學校藍球隊員的同學與老師領隊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這次聚會有兩個看點;一是人均一條的紅絲巾把整個聚會的場面襯托的喜慶熱烈。二是攝影拍照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我們自己兄弟并肩作戰(zhàn),用我們自己特殊視角留住了我們一個個歡聚的情景……</b></p> <p class="ql-block"><b> 每次聚會合影拍照都是重頭戲,相互找一個理由或噱頭站在一起,有時我真不知道我為什么嘻嘻哈哈擠在那里湊熱鬧。不為臭美只是為了高興,為了把這歷史性的瞬間凝聚在這個時間段上供來日回味。</b></p> <p class="ql-block"><b>我們是最棒的不服來戰(zhàn)!</b></p> <p class="ql-block"><b> 當年有過軍旅生涯的同學用標準的軍禮致敬曾經(jīng)的青春芳華</b></p> <p class="ql-block"><b> 什么叫只羨鴛鴦不羨仙!什么叫一輩子同學情!這兩組有代表性的鏡頭就是范本。同學情、知青情、夫妻情、一生一世未了情?</b></p> <p class="ql-block"><b> 這次最出彩的地方當屬聚會中的自娛自樂才藝表演。在整個晚會中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蛞愿吒?,或吟詩作賦,那快樂瞬間的感覺都像一群找不到北的孩子。</b></p> <p class="ql-block"><b> 來自鄭州軍團的葫蘆絲紅歌連奏和伴唱</b></p> <p class="ql-block"><b> 來自深圳、廣州、鄭州與漯河的同學們在電吹管的伴奏下一起共同合唱“同學情”。</b></p> <p class="ql-block"><b> 深圳不但是一個蓬勃創(chuàng)新的城市,也是一個行為時尚前沿的地方,這次由張松芳帶來的(電吹管)演奏更是用她特殊的音色和功能讓不少愛好文藝的同學有一種擁有的沖動。</b></p> <p class="ql-block"><b> 來自鄭州的鄭文學和鄭自學鄭氏兄弟帶來的口琴合奏。</b></p> <p class="ql-block"><b> 這是由志剛夫婦帶來的豫劇選段,可謂是夫唱婦隨琴瑟和鳴,引得一片喝彩!</b></p> <p class="ql-block"><b> 來吧同學們請拿起手中的酒杯,為我們每次聚會背后嘔心瀝血默默付出的同學送上一份敬意和祝福吧!</b></p> <p class="ql-block"><b> 軍民同學不但是水中蛟龍堅持冬泳多年,最近幾年在鄭州市老年合唱團也是活躍分子,今天無論是獨唱還是合唱都展示了其渾厚飽滿的音色和歌唱實力。</b></p> <p class="ql-block"><b> 本次聚會文藝晚會酒店部分在一曲壓軸的“難忘今宵”經(jīng)典歌曲和大家的歡歌笑語中圓滿結(jié)束。</b></p> <p class="ql-block"><b> 4月7日,按照聚會行程首先在監(jiān)獄離退休處職工之家合影留念,然后大家乘坐大巴前往我們下鄉(xiāng)的知青點進行現(xiàn)場懷舊拍照,順便觀賞一下緊鄰的黃泛區(qū)農(nóng)場的千畝黃金梨基地盛開的梨花。</b></p> <p class="ql-block"><b> 從慶祝下鄉(xiāng)二十年時在原知青隊東方這片麥田合影留念開始,基本上每次來這里懷舊它就和我們當年抗旱澆地的那塊坑塘是必須到達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紀念下鄉(xiāng)三十年時你是一池清水,四十年時看到的是滿池污垢的垃圾,今天讓我們看到的卻是滿池賞心悅目油菜花,幾個女同學忍不住走進花叢再一次定格成一個永恒的紀念。</b></p> <p class="ql-block"><b> 放眼望去,眼前的穎河還是那么的春意盎然,俯瞰腳下這座和我們一樣承載著45年歲月負荷的橋梁已是滿目滄桑。</b></p><p class="ql-block"><b> 青春的身影已經(jīng)遠去,只能留下這不老的心靈在追憶中寄托著對那段歲月深切的懷念?</b></p> <p class="ql-block"><b> 攝影師的悲哀就是永遠站在精彩鏡頭的背后。這次委屈你了鄭文學同學我們兩個必須要有一個做幕后英雄。</b></p> <p class="ql-block"><b> 黃泛區(qū)千畝黃金梨基地觀花的快樂瞬間。</b></p> <p class="ql-block"><b> 如果你認為自己老了,你就是夕陽紅里一個老人。如果你有激情能夠保持一個年輕的心態(tài),那么年齡就是一個數(shù)字,你就是我們今天畫面中的一個追風少年。</b></p> <p class="ql-block"><b> 兩天的歡聚意猶未盡,我們只能無奈地面對這依依不舍的告別午餐。同學們!相聚有時來日方長,讓我們帶著這福滿樓酒店滿樓的福分開懷暢飲吧!</b></p> <p class="ql-block"><b> 干杯吧朋友,干杯吧兄弟姐妹,就像背景音樂里的吟唱表達的那樣,聚出友誼,聚出真情?</b></p> <p class="ql-block"><b> 歡聚的時刻總是那么短暫,分別的時刻又是那么匆匆的到來,這一別又是山南海北聚少離多。同學們在這惜別的時刻讓我們相互鼓勵一下,我們是最棒的!讓我們彼此珍重相約70歲五十周年聚會時再這樣快樂地瘋狂一次,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