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家,是什么? 家是我們成長的地方, 家是我們放松的暖窩, 有家在,我們才踏實, 有家人,我們才幸福。家,要的不是面積,而是溫馨; 家,要的不是華麗,而是愛意;家,要的不是富足,而是和睦。 一個家里,最重要的不是錦衣玉食的生活, 而是真心實意的家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家,越平淡越幸福,家,越和睦越舒服。幸福的家,人人都向往,舒服的家,人人都喜愛!我們都有一個家,家里都有最愛我們和我們最愛的人,能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就是上輩子積來的福氣,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要對愛人發(fā)火,不要對父母不孝,不要對孩子冷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家,很簡單, 一日三餐,家人在, 一年四季,人平安。 家,很平淡, 柴米油鹽,過日子, 和和睦睦,一輩子。 家不是戰(zhàn)場,無需爭得頭破血流, 家不是賭場,不用分出誰輸誰贏。 家是愛的港灣,家是情的所在, 家是我們這一生的依賴, 有家的人才不用漂泊, 有家人陪伴才不孤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母在還有來處,父母去只剩歸途!父母在我們是姊妹,父母去我們是親戚!</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遠眺家鄉(xiāng)》 與你擦肩而過,忍不住也要回頭留戀的張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故鄉(xiāng)的炊煙》 炊煙在住房上裊裊升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忠信鎮(zhèn)》 家鄉(xiāng)所在地,一個新時代下的新面貌的新城鎮(zhè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家鄉(xiāng)的羊石巖水庫(一) 小時候我們曾經(jīng)戲水游泳的地方,它也曾吞噬了多少孩童無辜的生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家鄉(xiāng)的羊石巖水庫(二)</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家鄉(xiāng)的老屋,現(xiàn)在算起來應該有好幾十年的歷史了,它還是在爺爺年輕的時候就開始修建的,聽母親說過她剛嫁進我們張家時,家徒四壁都還形容不上,房屋的四周都還沒有木板裝修好,在父母親婚后共同的努力下,老屋的建成才得以完善。這時家庭人口只五人,爺爺奶奶,父母親,幺爹。</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隨著我們五姊妹的相繼出生和成長,家庭人口的增多,父母親曾對老屋進行了三次的擴建,這時我們家的總?cè)丝跀?shù)達八人,爺爺、父母親、姊妹五人,我們都各自有自己的寢室床鋪,這是我們五姊妹小時候共同的家,是我們一起成長的地方,我們的歡聲笑語縈繞在老屋的每個角落,茂密的楠竹林和寬闊的院壩總是吸引一群童年的小伙伴前來玩耍,一起捉迷藏,玩老鷹捉小雞,丟手絹,跳繩,丟紙牌,拋石子,踢毽子,柏香樹下蕩秋千,在一顆竹子上面掛了個老背篼投籃來打籃球,用一塊木門板和兩條板凳搭球臺來打乒乓球等游戲,那個時候是老屋最熱鬧,最充滿生機的時候,老屋傾注了父母一生的心血和幾多的酸甜苦辣!</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推豆腐、米豆腐、魔芋豆腐用的小磨子,推苞谷面用的大磨子,pang湯包面、打糍粑用的碓。</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的這個家,是父母親辛苦修建的家巢,含辛茹苦的拉扯大了五個兒女,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們也都相繼羽翼豐滿,一個個的飛離了它,從此老屋開始變得寂靜,只有等到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才會帶給它短暫的喧囂,也至于沒有多大文化的母親獨自在自留地里勞作時,聽到鄉(xiāng)鄰錄音機里傳來《一封家書》歌聲時的暗自落淚。在這個老屋里,父母陪著年邁的爺爺,直到爺爺安詳?shù)厝ナ馈?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后來,父親因為要照顧在縣城開始上小學的兩個孫女而開始離開了老屋,在相當幾年的時間里,母親一個人守護著老屋,耕耘著那一畝三分地,我們五姊妹,我們一大家人也曾多次的勸慰她不要再一個人呆在老屋生活了,都已經(jīng)是花甲的年齡了,不需要再像以前那么辛苦的勞作啦,這樣只會讓一大家子人替她擔憂,可是母親總是聽不進每一個人的諫言,一輩子習慣了田間地里的農(nóng)活,呆在縣城舒適的環(huán)境里,閑得無聊,渾身的不自在,起初的日子,總是在縣城呆上幾天后,就偷偷的跑回老家去了,舍不得啊!對那片土地幾十年的耕耘,有著濃厚的感情,對老屋有著難舍的情結(jié),直到處理完家中的自留地,豬也不喂了,雞也不養(yǎng)了,母親才欣然同意與父親一起長期居住在縣城老弟的家里,如今也有十個年頭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的老屋如今已是人去屋空,每年父母親總是抽時間要回去看看,給它通通風,打掃衛(wèi)生,還要定期的給它翻撿瓦片,我常年工作在外,探親回家的日子,偶爾也回老屋看看,現(xiàn)在更多打理它的工作,落在了老弟的肩上,他經(jīng)常的回去看望它,并且利用每年的寒暑假期給它大掃除,平時只好交給鐵將軍鎖守護著它了,盛夏時節(jié),老屋的周圍和院壩,雜草叢生,父親感慨,這個時候的老屋酷似魯迅先生筆下的《故鄉(xiāng)》景象,父母親有生之年,它的安然建在,根就在,它是父母的故鄉(xiāng)情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趕上好時代,黨中央、國務院開啟新時代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吹響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號角,村村通公路、通網(wǎng)絡(luò)、通電視、通自來水,燃氣灶改造,廁所改造,大力提倡退耕還林,保護生態(tài)建設(shè),弘揚“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環(huán)保理念,按照各地風土人情,實施房屋改造,修建新樓房,展現(xiàn)新時代新農(nóng)村的新面貌,政府出資給予幫助,未拆遷的老屋進行外觀裝飾,使其煥然一新,今年已是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zhàn)的決勝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xiàn)我們每個人的中國夢,貫徹習主席的“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落下”的目標而努力奮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老屋的主人已漸漸老去,老屋卻以新面貌越發(fā)顯得年輕,“長期外出戶”的標牌告訴路人你的孤零,與你長相廝守的是這片楠竹林,昔日周圍的田土早已荒蕪,灌溉的堰渠早已干涸,人們的希望也不是在田野上了,村里的人大多外出打工,老年人都在家?guī)е鴮O孫讀書上學,農(nóng)民們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去肩挑背馱的到地里干活了,國家出臺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人們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新農(nóng)村的改革開放,帶給了人們的幸福生活,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城鄉(xiāng)差別的距離在一點點的縮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隨著鄉(xiāng)村“產(chǎn)業(yè)路”的開啟建設(shè),2020年底老屋的改造得到了再次建設(shè),老弟為了留給我們五姊妹以后有個對老家的美好念想,還自己出資對老屋的周邊場地進行了修繕,使得老屋的面貌呈現(xiàn)盡善盡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2年8月底,經(jīng)過技校在校一年的學習期滿后,學校替我們聯(lián)系了湖南五強溪水電站實習,我先是在劉公溪安裝處的職工宿舍樓集體宿舍住了幾個月時間,1993年3月,我們幾個同學搬到了胡池嶺運輸公司上面去負責以前職工居住過的舊樓房線路改造工作,我至今都很懷念我和同學張茂賢一起住過的那間寢室,粉刷一新的墻壁,藍色油漆涂抹的地板,窗外美麗的田園風景,聆聽寢室對面張泓師傅浪漫的吉他旋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3年9月至1996年6月,四川酉陽縣(現(xiàn)隸屬重慶直轄市)蒼嶺區(qū)大河口水電站,單身時期,我的寢室,整潔、漂亮,剛參加工作的我,或多或少地還保持著學校的生活習慣,我喜歡音樂,參加工作領(lǐng)了工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蒼嶺區(qū)百貨商店買了一臺雙卡錄音機和吉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6年6月至12月,結(jié)束單身長跑,結(jié)婚于大河口工地,在這間裝飾極其簡單的愛的小屋,我們叫它洞房、新房,可惜我只在里面居住了半年時間就轉(zhuǎn)移新工地了,從此我便是有了家的人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6年12月至1999年2月,我們的家居住在四川射洪縣金華施工局,它是以前一個廢棄棉紡廠的車間,單位上用火磚把它一半隔成一間間的房間供我們職工居住,我們管它叫“格子樓”,屋后是一條很高的堡坎,所以采光不好,大白天也要開著燈才看見,而且夏天里面還很潮濕,1998年7月,我們在這間小屋誕生了我們的寶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9年2月至2002年7月,四川汶川縣草坡鄉(xiāng)沙牌施工局,在這棟用三合板做墻,石棉瓦蓋頂?shù)男∑椒坷铮覀兙幼×巳甓嗟臅r間,又有小孩在身邊,住房自然就擁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我們搬到了兩層樓房的房間里居住,房間比較寬闊,住得也挺舒適的,因遭遇一場山體滑坡威脅,老婆帶姑娘離開了工地,我一個人又搬了一次家,在修配車間隔的三合板房里住了九個月時間,直到退場于沙牌工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04年3月,我去到了湖北宜昌三峽工地的三七八聯(lián)總拌合工段上班,剛?cè)サ臅r候,也是住房緊張,我先是在十三小區(qū)十六棟二樓的一間工段辦公室里面居住,直到七月份我老婆來三峽,我們?nèi)耘f在這間辦公室里住了幾個月時間,書記胡燦敏才在柳樹灣營地給我們找了一間單身宿舍,只有幾個平米,老婆買來一臺舊窗機空調(diào),電視機,添置了炊具,合理地利用著每一寸空間,雖然狹小,總算是有了個我們的家,2005年夏天,在我們住房的背面又多了一間房間,我們把它用來做廚房,還擺了間床鋪,暑假老婆回去把父親和女兒接到了三峽工地來呆了一個月時間。2006年春節(jié)過后,由于柳樹灣營地要拆除,我們就搬到了十三小區(qū)的15棟樓房六樓居住,房間比較寬敞,每層都有公用的洗手間,衛(wèi)生間,居住相當?shù)氖娣?,暑假我去懷化火車站接父母親女兒侄女一起來三峽工地,下半年,因人員工作調(diào)動,我們又搬到了對面帶陽臺的房間居住,感覺又要方便些,陽臺可以用來做廚房,再也不用把活動灶臺每天推進推出的了,2007年的春節(jié),爸爸來到三峽工地與我們一起過的春節(jié),五一節(jié)這天我們告別離開了三峽工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04年9月,我們才有機會參加了貴陽基地的職工福利集資建房,我只能享受65平米兩室一廳一廚一衛(wèi),800元/㎡,當時都向謝林老兄和曾文斌老兄他們借了錢才交齊了房款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07年5月,我來到了云南永善溪洛渡工地,和我一起來的兩位同事黃明光、徐天明住在花椒灣營地三層樓房2號樓的一樓一間寢室,自帶衛(wèi)生間洗手間的雙職工房間。9月份老婆要來溪洛渡,我提前在永善縣城租了一間房間,白天我們就在營地的寢室吃住,晚上才回出租屋休息,差不多住了半年時間,2008年春節(jié)過后,我們就在營地的兩層樓房住地分了一間房子,每層公用的衛(wèi)生間洗手間。大概住了兩個月左右,因一位同事向華的老婆來工地探親過春節(jié)后勤臨時安排居住在3號樓的3層樓一間探親房,等他老婆走后,我們就悄悄的搬進了這間房間居住,我們還交了一段時間每月100元的房租費的,因為我老婆不是正式職工,直到后來我考了個技師證才取消了交錢,我們一直在這間房子居住了五年多時間,直到我2013年9月退場溪洛渡工地出國去,我老婆呆在年底離開溪洛渡,這是我們在工地居住最長久的一個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08年×月,我們拿到了貴陽基地住房的鑰匙,我們常年在工地上班,也不急著居住,就沒有裝修它,岳父替我們把它出租給了別人,直到2014年我們開始裝修房子才收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3年9月,我和錢二毛、梁凱一起到了非洲萊索托麥特隆項目部,我和二毛住一間寢室,板房結(jié)構(gòu),房間挺大的,寬敞明亮,后勤替我們準備好了生活必需品,公用的衛(wèi)生間、淋浴間、冷熱水配備自來水洗手間,居住相當?shù)氖孢m,直到2015年3月退場離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4年6月探親回家,老婆首先把我們的車庫裝修成了供人居住的房間,她趕在我探親回家來的日子把它裝修好后住了進來,同時也開始了我們五樓的住房裝修,這一次回家來,才真正感覺到回到了自己嚴格意義上的家,以前探親回來都是擠居在岳父母家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5年3月,我結(jié)束了萊索托麥特隆項目的工作,退場回到了家中,這是我第一次走進自己的新居,在經(jīng)過老婆大半年辛苦的裝修監(jiān)工,選購材料,購買家私、家電,當一個嶄新而又溫馨的家展現(xiàn)在我面前的時候,我感慨漂泊了這么多年,終于有了可以停泊的港灣了,為了共同擁有它,我們?yōu)榇烁冻龆嗌俚男羷诤顾?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新居我的家,從我的第一次入住到離開,還沒有半個月時間,我就接到了公司去非洲烏干達卡魯瑪項目的調(diào)令,縱有萬般的不舍,為了工作,為了家庭的更加幸福,只能再次踏上遠去的征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切都在不經(jīng)意間的度過,轉(zhuǎn)眼已在烏干達卡魯瑪項目工作生活了四年時間,半年一次的回家探親時間,已經(jīng)往返了六個來回,每次在家息足停留不過十幾二十天,我只不過是個匆匆的過客,總是會問老婆我的衣服在哪,淋浴頭怎么又沒熱水了,電視機怎么開不了啊,陽臺上的花兒競相開放,似乎也舍不得它的主人離開,我不知道這樣的生活還要過多久,也只有到那個時候,家才是我真正意義上的家,這么多年以來,我終于明白屬于我的家在那遠方,遠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卡魯瑪?shù)臓I地建設(shè)非常漂亮,一棟棟的職工宿舍整齊排列,宿舍前面是花壇和綠化樹,每間宿舍自帶衛(wèi)生間、淋浴頭、冷熱自來水、壁扇、電視機、辦公桌椅等生活用品配備齊全,住起來相當?shù)氖孢m方便,這是我參加工作以來,居住得最好的一個工地,和我的室友老同事老朋友老闕一起來到項目同住了四年時間,彼此關(guān)系也很融洽,相互的關(guān)照,感覺生活在卡魯瑪這個大家庭里多么的愜意,多么的和諧,今年項目已進入尾工了,我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在這里呆多久,也不知道下一個驛站該去往哪里?</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航拍烏干達卡魯瑪營地</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拍攝:張勝(弟弟) 張勝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編輯、撰稿 張勝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0一九年三月烏干達卡魯瑪項目抒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