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攝影范談(三十二)攝影的價值

John Fan 范朝亮

<h3>今天的攝影已經(jīng)不再是少數(shù)人的專利,而是一種和書法、繪畫、太極拳、廣場舞一樣的大眾文化。然而與它們不同之處在于攝影者的努力可以非常非常地小,小到只需要動一下手指而已。2017年,人類共拍攝了一萬兩千億 (1.2Trillion) 張數(shù)碼圖片,但是這天文數(shù)字的圖海中有價值的圖片究竟有多少?我們又如何來評價一張圖片的價值呢?我們今天就來探討這樣一個問題。</h3><h3><br></h3><h3><b>1. 存在的價值</b></h3><h3><br></h3><h3>攝影既是一種大眾文化,便有它存在的價值。但是我們千萬不要把個人的存在價值和作品的存在價值混為一談。很多人用攝影比賽來斷定作品的價值??烧l知道今天全世界的攝影比賽有多少?反正我是數(shù)不清。不僅比賽數(shù)量越來越多,而且名頭越來越唬人,不代表全球最高水平就顯得低人一等。其實和任何商品的炒作一樣,今天很多的攝影比賽已經(jīng)變成了純粹的商業(yè)運作。</h3><h3><br></h3><h3>比如我今天去注冊一個皮包公司,然后舉辦一個“宇宙最佳攝影高手擂臺賽”,宇宙頭號高手將獲獎金五萬,條件是每張參賽作品需付申請費一百塊。結(jié)果有一萬張圖片參賽,收入一百萬?;◣兹f塊請兩個評委,加上一些瑣碎的開銷,我起碼可以凈賺八十萬。請問宇宙間有多少無本的買賣能產(chǎn)生這樣的利潤?不僅如此,參賽的圖片由主辦方隨意使用,這是多少后續(xù)的商業(yè)利益?既然是宇宙大賽,比賽結(jié)束后一定要在本土之外舉辦一個宇宙間最冠冕堂皇,比奧斯卡還奧斯卡的頒獎儀式,這又是多少利潤?幾年辦個比賽就賺得盆豐缽滿了。讓你上當受騙之后還沾沾自喜。</h3><h3><br></h3><h3>凡是商品,只要有買家就必然有賣家。整天想著去做宇宙第一高手就必然有人把它包裝好了賣給你。我們不要動不動就埋怨商人趨利,自己只是個受害者而已。是不是照我這么一說攝影比賽便一無是處了呢?也不是。攝影比賽有兩重實實在在的功效:對初學者來說,俱樂部級基層的、實時的攝影比賽,比如美國攝影學會PSA和一些非盈利攝影組織的比賽,是個很好的學習過程。菜鳥的片子拿去比賽,被碰得頭破血流。裁判當場講解片子好在何處、差在何處,下次再去碰壁可能流血會少點。</h3><h3><br></h3><h3>真正有權(quán)威性的世界級攝影比賽并不是很多,比如WPO,IPA,美國國家地理等機構(gòu)每年都舉辦比賽。這樣的攝影比賽是對一個成熟的攝影師來說是對成就的肯定。即便如此,真正的頂尖攝影高手也不會整天熱衷此道。一年參加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攝影比賽的話先要問問這樣做法是不是正常?更不用說如何有時間和精力去攝影創(chuàng)作了。</h3><h3><br></h3><h3>攝影作品是用來欣賞的,而不是用來比的,真正的作品無法用分數(shù)來比較。是齊白石的畫好還是徐悲鴻的畫強?我們從小就被比賽給毒害了,成就了一種比賽文化,凡事總要比出個高低來。這是攝影的悲哀。</h3><h3><br></h3><h3>除了比賽,攝影作品價值似乎也可以用大拇指和點擊率來衡量。其實這樣評價的還是個人的社會存在,并不是作品的價值。想要大拇指?整天去泡十七八個微信群,要多少大拇指便有多少大拇指。想要點擊率?每天自己發(fā)上三五個貼,再去點贊三五百個別人的帖,保證你粉絲遍天下。更有甚者,可以成幫結(jié)伙地互相點贊,甚至雇人點贊,用機器點贊,迅速拉高知名度。這都是個人對其社會存在方式的自我選擇,但是與攝影作品的價值無關(guān)。</h3><h3><br></h3><h3><b>2. 時間的價值</b></h3><h3><br></h3><h3>攝影記錄的是時光。按下快門的一瞬間我們讓時間凝固了,由此而產(chǎn)生的攝影作品讓人有無窮的時間去品味瞬刻的光陰。這是攝影的靈魂,因此攝影作品價值的首要便是時間。</h3><h3><br></h3><h3>有價值的攝影作品是不可重復,至少是很難重復的,要經(jīng)得起時間的沉淀。往往是相機里記錄的事件(人為的或者是天然的),而不是攝影技術(shù)或者藝術(shù)本身決定了一張圖片的價值。當然一個既勤奮又技術(shù)高超的攝影師會比一個既懶惰又技術(shù)平庸的人有更多的機會捕捉到獨特的瞬間,拍攝難以重復的作品。</h3><h3><br></h3><h3>說到這里很多人會不以為然。你沒見到某某人在某某景點的某某大片在某某大賽里得了某某大獎嗎?我拍得比他還好!那我就說一句得罪人的話:今天很多的所謂大片重復性極高,最多只會在剛發(fā)布的幾天,甚至幾小時內(nèi)有一些人觀賞。在此之后便門可羅雀,更不用說青史留名了。數(shù)碼時代信息傳遞迅捷,也使得作品被迅捷地重復著。就在我們?yōu)榈靡粡埓笃凑醋韵仓?,互?lián)網(wǎng)上一模一樣的大片可能早已比比皆是了。作為一個評委,我每天眼前滾過的都是來自同樣攝影熱點的重復圖片,使得熱點大片被封殺的幾率遠遠超過來自身邊普通場景的作品微妙作品。可重復性是今日攝影作品的第一殺手。</h3> <h3>誰都知道攝影史上拍賣價最高的是古爾斯基的《萊茵河II》,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張三寸小照回報最高。它被人從跳蚤市場用十塊錢買來,現(xiàn)在卻價值五百萬美元。為什么?與攝影的技術(shù)、藝術(shù)、媒介沒有一毛錢關(guān)系,就因為相片里的人是比利小子(Billy the Kid) - 十九世紀美國西部著名的江洋大盜。警長加勒特(Garrett)原與比利相識,在追蹤并擊斃他之后寫了一部極其聳人聽聞的《比利的真實生活》,成為描寫美國西部的最暢銷書之一。是人物的知名度與拍攝的不可重復性奠定了這張破爛小照的價值。在我們熱衷于攝影技術(shù)和藝術(shù)的同時,往往卻忘記了攝影歸根徹底還是對眼前發(fā)生的事件的記錄。最主要的是這些獨特的景像、事件和人物被我們拍攝了,從而決定了一張作品的價值,攝影手段只是錦上添花,起著完善視覺的輔助作用。</h3><h3><br></h3><h3>難以重復的攝影太難得到,我就坐在計算機前天馬行空。這樣產(chǎn)生的影像別人就難以復制了吧?不可否認,這也是一個合理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手段。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攝影首先是一個實時記錄的手段,其次才是個純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手段。忘記了這一點無異于拿鼠標去與畫筆競爭。而畫筆描繪的作品通常比鼠標描繪的作品更有價值。</h3><h3><br></h3><h3><b>3.人性的價值</b></h3><h3><br></h3><h3>攝影作品另一種的價值是在于觸動讀者的心靈,引起讀者情緒的反饋,讓讀者去思考。否則再美麗,再完善的作品也不會有深度有價值。我常常驚訝這些年自己所有的作品中銷售量最大的竟是這張《溫馨的瞬間Tender Moment》。</h3> <h3>這樣的場景在非洲草原不難見,拍攝的難度對經(jīng)常拍攝飛鳥的野生動物攝影師來說也是稀松平常。為什么那么多人要買回去掛在墻上呢?因為這不僅僅是兩匹斑馬,而是讀者自己,或者說是讀者自己內(nèi)心所憧憬的自己,所以要掛在墻上整天去看著。我常說攝影作品里可以沒有人,但一定要有人的故事,因為它的觀賞者是人而不是機器,只有人才能賦予攝影作品一個價值。</h3><h3><br></h3><h3>我太追求人性了,我的作品里全是我喜歡的人與景。于是我們來到景點旁若無人地拍攝、自由自在地踐踏自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截屏于美國電視臺</h3><h3><br></h3><h3>對不起,這樣產(chǎn)生的攝影只能對自己有價值。真正有價值的作品要照顧一下別人的價值觀。如此自私的人性一旦被察覺,讀者的情緒反饋就是一種被踐踏的感覺。你讓顧客有這樣的感覺還做什么生意?更不用說自身人性的扭曲了。</h3><h3><br></h3><h3><b>4.創(chuàng)造的價值</b></h3><h3><br></h3><h3>這是一張威廉·埃格爾斯頓(William Eggleston)的作品《三輪車》。你看了一定會皺眉頭:再笨的攝影師也會拍。可就是這張我們都覺得是廢片的作品在2012年被賣了將近五十八萬美元,而且和這張作品同一組的39張攝影作品共以五百九十萬美元出售。</h3> <h3>像這樣在今天重復性極高的作品也可能有天價,但是它只對先驅(qū)者有價值。做一個先驅(qū)不僅要有創(chuàng)意,而且要承受孤獨的處境和失敗的懲罰。在彩色攝影被認為不夠藝術(shù),只有黑白才算藝術(shù)的時代,埃格爾斯頓卻堅持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不僅如此,他只是去拍攝身邊最平凡最不抓眼球的世界。是不是有點與亞當斯反其道而行之?但是他的作品最終讓彩色攝影界在藝術(shù)殿堂里爭得了不可撼動的地位,從此再有彩色攝影不是藝術(shù)的奇談怪論便是不知藝術(shù)為何物了。我們今天的彩色攝影都受益于此人呢。</h3><h3><br></h3><h3></h3><h3>我們動不動喜歡用“創(chuàng)作”二字來描繪我們的攝影行為,卻不知道它的分量有多重。究竟什么叫創(chuàng)作?我們來百度一下吧:“藝術(shù)創(chuàng)作是指藝術(shù)家運用自己的藝術(shù)經(jīng)驗、藝術(shù)觀念以及審美體驗,通過一定的藝術(shù)媒介和藝術(shù)語言,把特定的藝術(shù)內(nèi)容、藝術(shù)形式轉(zhuǎn)化為藝術(shù)形象、藝術(shù)作品和藝術(shù)文本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藝術(shù)創(chuàng)作從根本上來說是人類的自由創(chuàng)造活動?!?lt;/h3><h3><br></h3><h3>創(chuàng)作首先是創(chuàng)造性活動,然后才是作坊性的行為,“不同”才是創(chuàng)作最根本的要素。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讓我們有不同的視野去看世界:我們身邊有一去而不復返的歷史需要相機去記錄,有人所未見的自然世界需要我們?nèi)グl(fā)掘,有千姿百態(tài)的人生需要攝影去捕捉。窮一生精力也只能窺見分毫。為什么我們偏偏要退而求其次,去重復他人的勞動呢?相機與復印機技術(shù)非常相近,但是功能卻是不盡相同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完</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text-align: start;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p></h3><h1 style="text-align: left;"><b>《攝影范談》目錄</b></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a href="http://www.zit.org.cn/dacxj7d"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攝影范談》專欄目錄</a><b><br></b></div> <h3>范朝亮,英文名John Fan,旅美自然風光攝影師。作品在國際攝影界屢獲殊榮, 頻繁發(fā)表在國內(nèi)外出版物,在多個國際展覽中展出,并被多家圖片社收藏。他同時又是國際頂級在線攝影藝術(shù)畫廊1x.com的策展人,美國攝影學會(PSA) PID 副主席,以及世界頂尖攝影創(chuàng)作團隊 - 四光圈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的全部攝影作品收集在其個人網(wǎng)站:<br></h3><div><a href="https://johnfanphotography.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John Fan Photography</a><br></div>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范朝亮著作【攝影范談集】三周改變你的攝影觀。</h3> <h3>范朝亮著作【理性的靈動 - 大自然的攝影語言】敘述作者在攝影作品背后理性的思考和靈性的感知,于2017年元旦出版,入選2017年1月百道好書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