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NO: 07 無菜之炊一一節(jié)錄自知青回憶錄《怒江大峽谷傳奇》

博天德

<h1><b><font color="#167efb">友情提示: 點擊右上角旋轉(zhuǎn)的音樂符號則可關(guān)閉背景音樂。</font></b></h1> <h1>  大米的問題解決了,其它問題卻接踵而來。人們將柴米油鹽醬醋茶列為生活的七大要素,但是不知為何竟然將菜遺忘了,即便是最簡單的生活,醬醋茶可以沒有,但菜卻萬萬不能缺少??!剛下鄉(xiāng)的時候我們都從家里帶去了一些咸菜,但不到一個禮拜,全都吃光了。從崗位于潞江壩和芒寬鄉(xiāng)交界的地方,這里就是高黎貢山下到怒江邊的一個狹長的緩坡地段,上到芒寬街,下到道街、壩彎街,都有近四十公里路程,來回都要走整整兩天,趕街極不方便,最近的街子是上江的燙習(xí)有一條小街,十天趕一次街,但是新寨離燙習(xí)街也有十幾公里,來回要走一整天。從崗寨子到是有一個供銷社的代銷點,但是除了鹽巴,其它基本上買不到什么吃的東西。生產(chǎn)隊到是劃了兩畝地安排白大爹專門種菜。白家是上中農(nóng),白大爹不但非常勤勞而且腦子也很靈活,是有名的種田好手,家中住房也比其它家寬大規(guī)整,全寨子就數(shù)他會種菜。</h1><h1> 據(jù)說解放前白家生活殷實,這和其一生勤勞致富不無關(guān)系。但是由于傣族從歷史上就沒有栽種蔬菜的習(xí)慣,再加上亞熱帶氣候害蟲多,傣族又不施農(nóng)家肥(那個時代還沒有化肥),所以蔬菜收成很少,并且季節(jié)性非常強(qiáng)。但凡遇到某種蔬菜成熟,我們在菜地過秤后由白大爹記入專用的小本子,每斤兩分三分錢不等,年底分紅時由會計一次扣除。</h1> <h1>  由于沒有食用油,我們吃的菜,多數(shù)是用水煮熟后用鹽巴辣椒拌一下吃,用我們保山土話叫炸炸拌拌吃。為了使菜肴更可口些,我們趁到保山的機(jī)會,買到一些固體醬油、酸醋和辣椒。很多時候沒有蔬菜,都是用米湯放點鹽巴泡飯吃。那時候勞動強(qiáng)度很大,我們干活也從來不會吝嗇我們的力氣和汗水,但是吃的難以保證,如何才能應(yīng)付高強(qiáng)度的體力勞動?生活的艱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我們是咬著牙一天天硬挺下來的,艱難困苦的生活除了我們自己,誰也不曾知曉。這樣的生活基本上一直維持了一年多才慢慢得到了一些改善。</h1><h1> 最困難的是沒有肉食和食用油,是完全沒有,有錢也買不到。當(dāng)時農(nóng)村勞動的基本單位剛剛從人民公社大集體過渡到生產(chǎn)隊,推行了“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政策,經(jīng)濟(jì)形勢有所好轉(zhuǎn)。但是隨著全國性的批判劉鄧資產(chǎn)階級司令部,“三自一包”及“四大自由”的政策又被取締,一段時間農(nóng)民別說是養(yǎng)牛馬羊,就連養(yǎng)豬養(yǎng)雞鴨都會被批判,現(xiàn)在雖然又有所放松,但政策的反復(fù)無常使農(nóng)民的日子過的也非常辛苦,所以食用油及肉食市場上都很緊缺。其實即使有賣的我們也根本沒錢買。要想依靠家里也是不可能的,保山城鎮(zhèn)人口每人每月定量供應(yīng)的一斤豬肉和四兩菜油都得不到保證。而那時地方政府對知青下鄉(xiāng)后的供應(yīng)政策尚未制定落實,除了大米外,肉食和食用油都沒有供應(yīng)??磥硪氤匀饩捅仨毜米约吼B(yǎng)豬。</h1> <h1>  不久,有昭到勐來生產(chǎn)隊買到一頭小豬,那豬長得尖嘴、賴毛,模樣很丑陋。由于我們基本上沒有喂豬的飼料,也沒有多余的糧食喂豬,人吃的大米只能勉強(qiáng)糊口,那豬胃口大,就是把我們6個人的口糧全部喂它也未必夠它吃啊,所以那豬養(yǎng)得很艱難。好在豬吃百樣草,我們只能學(xué)傣族的樣,每人背一個小扁帕(扁形小竹簍),大家到田里做活時順便打一些野菜、樹葉給豬作飼料。每天只能用淘米水煮野菜喂豬。養(yǎng)了五六個月,那豬長得瘦骨嶙峋,一點膘都沒有,大概不到四十斤。李自成說:“依我看,這豬肯定有病,不會長大了,把它殺了吧”。經(jīng)過大家討論一致同意了李自成的意見,“殺”!</h1><p class="ql-block"><br></p> <h1>  第二天,我們燒了一鍋水,和李自成借了一把殺豬刀,準(zhǔn)備殺豬,我在上江農(nóng)中曾經(jīng)殺過豬,自然是由我來操刀。我們四個男生把豬扳倒,抬到一張小方桌上,我讓大家緊緊按住豬身,我左手按住豬頭,右手操起殺豬刀,咬緊牙,將刀尖對著豬脖子,向著豬的心臟方向狠狠捅進(jìn)去,那殷紅色的鮮血順著刀把噴射出來,濺得到處都是,那豬疼得唧唧直叫喚,慢慢的,叫聲漸漸微弱,不一會兒就斷了氣。我們七腳八手用開水燙,把毛刮干凈。等劃開豬肚子后,我們?nèi)笺蹲×?,這到底是什么豬啊?豬皮、豬肉、腸肚下水全都是黃色的。李自成聞聲過來看了看說:“這是黃膘豬,很少遇到啊”?!斑@豬能吃嗎?”我問道:李自成說:“黃膘豬是豬生的一種病,過去我們殺到這種豬都是埋掉,不過前幾年鬧饑荒時我們也吃過,吃了到是也沒有生大病”。</h1><p class="ql-block"><br></p> <h1>  怎么辦呢?我們幾個人內(nèi)心都充滿了恐懼和矛盾,吃吧,又怕染上什么病。不吃吧,我們可是幾個月沒菜沒油沒肉,頓頓米湯泡飯熬過來的。要知道,那段時間我們每天勞動強(qiáng)度都很大,況且氣候炎熱,每天不知要流多少汗水,體力消耗的的確確太大了,蹲一會兒站起來眼睛都在冒金星。我們每個人都對這頭豬寄予厚望,渴望殺了后能夠痛痛快快的吃上一頓肉。那天我們六個人眼巴巴地瞪著那堆豬肉足有一個多小時,最后我們相互簡單的交換了意見,嘉國說: 人遇背時,鹽缸都會出蛆,吃吧,吃死算球。假如不吃,再熬下去,說不定那天就會因為營養(yǎng)不良昏倒在田地里。也記不清吃了幾天,那黃色的肉都被我們吃完了,值得慶幸的是大家一時間還沒有染上什么病?,F(xiàn)在想起來,當(dāng)時我們其實就是用性命在做賭注。</h1><p class="ql-block"><br></p> <h1>  一天,永勤說:“我聞到一股臭味,大家找找,是不是哪里有死老鼠。”大家都分頭去找。突然,嘉國在灶房嚷起來:“哎呀,快來看,這豬頭出蛆了?!蔽覀兇蠹覈^去一看,那個豬頭真的有蛆在動。豬頭是我用鹽巴腌了后掛在灶頭上的,但誰知道潞江壩氣候炎熱,聽說無孔的鴨蛋還會出蛆蟲,別說是豬頭了。嘉國個子較高,他伸手去拿,不料沒抓穩(wěn),那豬頭一下子掉到地下,那蛆蟲爬得遍地都是?!安灰?,趕快把它丟出去吧,”我說,李自成說:“你們不要就給我吧,丟了怪可惜的”,李自成把那個生蛆發(fā)臭了的黃豬頭拿回去洗干凈后煮了吃掉了。在那個年代,糧食特別緊張,傣族的糧食也不夠吃,他們也沒有多余的糧食和飼料喂豬,每年過年也不是每家都能夠殺豬,所以那個黃膘豬的臭豬頭李自成都舍不得扔掉,硬是被他吃掉了。</h1><p class="ql-block"><br></p> <h1>  那個年代由于蔬菜極少,更沒有肉食及食用油,再加之勞動強(qiáng)度太大,每天汗流浹背,所以我們的飯量都很大,我們幾個男知青每頓飯都要吃五六碗飯,但這簡直算不了什么,我記得當(dāng)時紅旗大隊菲陽生產(chǎn)隊的華昌和大昌兩人被生產(chǎn)隊派去拉剁鋸解大木板,這應(yīng)該是我見過最繁重的活路了,拉剁鋸是用木頭搭一個約兩米高的架子,將要改的大圓木固定在上面,兩個人一上一下,用剁鋸上提下拉將圓木鋸成木板,每拉一下,都得使出吃奶的力氣,力氣使不到一小點,木板是絕對解不了的,當(dāng)時他們長得都很瘦小,兩人的體重加起來還不到一百公斤,但由于勞動強(qiáng)度太大,每人每頓要吃12碗飯,每頓飯用大號銅鑼鍋煮一大鍋飯都被兩人吃得精光。現(xiàn)在說給任何人聽都可能是天方夜譚,匪夷所思。</h1><h1> 華昌由于沒有菜吃,有一次約了一個伙伴,兩個人趕了一頭牛,跑到燙習(xí)街去買了一垛(兩籃子)洋芋。從菲陽生產(chǎn)隊到燙習(xí)街足足有20余公里路,華昌是在趕集日頭天早上就出發(fā),走了一天提前趕到了燙習(xí)街,并且在燙習(xí)街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買了洋芋后,就往回趕路,那黃牛走路本來就很慢,一天走20余公里已經(jīng)是極限,等到家時已經(jīng)是黃昏時分。雖然花了足足兩天時間,但是那一垛洋芋卻解決了伙食無菜的大問題。</h1> <h1>  飲水問題當(dāng)時是挖了一條溝將從崗河水引入寨子,經(jīng)過水碓房舂米后,用一節(jié)毛竹破成兩半做成水槽,將溝水引來做飲用水,村民們都用水桶到溝邊挑水,平時溝水到也還較清澈,遇到下大雨時,溝水都是渾濁的,只能稍稍沉淀后,也不管其渾濁不渾濁了,照樣飲用不誤,也曾經(jīng)買來明礬用來沉淀水??诳蕰r,我們知青都學(xué)著傣族的樣子,舀起一瓢涼水來,咕嘟嘟就喝下去了。</h1><h1> 漫長艱難生活中唯一的快樂是砍甘蔗季節(jié),任何人到蔗田里吃甘蔗都是隨心所欲,盡情享用,而且特別挑剔:尖子不吃,因為不夠甜,根子不吃,因為太硬傷牙,甘蔗吃得半飽,飯菜差一些也就無所謂了。</h1> <h1>  嘉國是我們知青當(dāng)中最最樂觀的一個人,不管生活如何艱苦,甚至已經(jīng)到了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境地了,他都從來不會怨天尤人,總跟大家說“認(rèn)命吧,命上該吃球,哪怕你躲在山里頭”;“人遇背時,鹽缸都會出蛆”。對于我們的前程,他總以“該死的魚兒頭朝下”;該你倒霉時,“割半斤肉還被搭了個豬斑鳩”等俏皮話來調(diào)侃。</h1><h1> 其實當(dāng)時全國所有知青過的日子,都差不離。北方的多數(shù)生產(chǎn)隊,知青從早到晚勞動一天的報酬還不到兩毛錢,每天承受繁重的體力勞動,但是連肚子都不能填飽。那時候我們就像一部汽車,光叫你跑,卻老不加油,你說能行嗎?那種極端艱苦的情況下,有些知青被逼無奈,只好去偷生產(chǎn)隊或社員的蔬菜,甚至于偷雞摸狗,在農(nóng)村造成非常壞的影響,為知青臉上抹了黑。但他們并沒有去偷錢搶銀行,的確是為了生存不得已而為之。第一批知青下鄉(xiāng)時,知青管理機(jī)制尚未建立,既沒有人帶隊,更沒有人為他們的生存問題解決困難,社會沒有給他們?nèi)魏侮P(guān)愛。我從來不會認(rèn)為他們有多大的過錯,社會對他們的指責(zé)更是帶有一定的偏見,換了是你將你弄到農(nóng)村去天天勞動,餓你一個月試試,你不去偷才是怪事。</h1> <h1>  我們新寨生產(chǎn)隊13個知青,個個都是好樣的,我們相互鼓勵,共同咬緊牙關(guān),克服困難,哪怕天天吃米湯泡飯,都沒有發(fā)生過一例偷竊傣族糧菜的行為。唯一發(fā)生了一次,家云和嘉國在怒江邊沙灘上發(fā)現(xiàn)兩根拴在木樁上的繩子在動,好奇的扯上岸,竟然發(fā)現(xiàn)繩子端部有兩條黃皮魚,才知道是傣族支的釣魚懶鉤,兩條魚勻勻凈凈一樣大,都有十來斤。黃皮魚可是江魚中的上品,他們在欣喜之余認(rèn)為一定是上天有意安排的,于是將魚坦然煮吃了,事后保管員線德勤的岳父追問是何人而為,兩人才向其賠錢認(rèn)錯了事。</h1><h1> 第二年,生產(chǎn)隊給我們每一個知青都分了一小塊菜地,我們在地里種下了白菜、韭菜、茄子、辣椒、四季豆等蔬菜,慢慢的我們的伙食才稍微有了些許改善。</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那些艱難困苦的日子里也曾</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發(fā)生過許多趣事。</font></b></h1><h3><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3><h3></h3><h1> 1971年有召和炳陽兩人一起開伙。一天,有召在寨子后面的山坡上,看到一只大野貓蹲在一個土丘上,眼睛聚精會神的盯著前方,竟然沒有注意到有召過來。有召一看,前方有兩只小鳥在嬉戲,這只大野貓正在伺機(jī)捕鳥呢??吹侥莻€肥野貓,有召眼睛都綠了,于是躡手躡腳,悄悄靠近,突然撲過去抓住了野貓的兩只后腿。為了防止野貓反擊,他將野貓在空中拼命地轉(zhuǎn)圓圈甩著,讓野貓無反擊的機(jī)會,然后突然將野貓重重摔在地上,野貓被摔死了,仔細(xì)一看,那野貓長得肥胖渾圓,竟然有十余斤重,堪稱為世界上最大的野貓王。有召和炳陽喜出望外,將野貓剝皮烹煮后,兩人大塊朵頤,吃了五六天才將其吃完。</h1><h1> 看著野貓王鋒利的牙齒和雙爪,我們都?xì)J佩有召的膽略和辦法。記得在上江農(nóng)中時,楊強(qiáng)在一個溝洞里捉住一只野貓,由于方法不對,兩只手被野貓又抓又咬,弄得鮮血淋漓,最后不得不放了野貓。假如有召不是抓住野貓王在空中拼命地轉(zhuǎn)圓圈而被野貓有反擊的機(jī)會,一定會被野貓王抓傷咬傷。</h1><h1> 這真是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自然界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不二之法則。</h1><h1> 傳說野貓肉是酸的,一般情況獵人都不打野貓,也不興吃貓肉,但是當(dāng)時在那種極端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下,隨時弄得餓癆癆的,誰也管不了那么多,貓鼠蛇蝎,螞蟻昆蟲都是最美味的佳肴。</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ed2308">這里不得不提一下從崗生產(chǎn)隊的</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大吃家天寧。</font></b></h1><h3><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3><h3></h3><h1> <font color="#b04fbb"><b>有一次</b></font>,天寧到新寨玩,在炳陽的草棚內(nèi),偶爾用腳踢了一下裝包谷的圍墊,那圍墊就是一張高3尺,長丈許的竹編墊子,根據(jù)需要將其圈成需要直徑的圓圈,里面可存儲稻谷包谷等糧食。那一腳振動后竟讓圍墊內(nèi)溜尖的包谷突然塌陷成一凹坑,炳陽每晚被老鼠偷食包谷的響聲折磨得夜不能寐,知道包谷堆塌陷定是老鼠所為,于是兩人移倉打鼠,竟然打到一只重約4斤的巨鼠,天寧和炳陽用開水燙鼠褪毛,剖開后見那巨鼠膘肥體胖,是紅燒鼠肉的最佳食材,兩人將其烹熟后得飽餐一頓,事后分析,那圍墊外觀並沒有絲毫破損,倉底發(fā)現(xiàn)一個鼠洞直通房后,那鼠智力不低于人,采用了當(dāng)年抗戰(zhàn)時松山戰(zhàn)役國軍挖地洞至日軍陣地下炸敵的戰(zhàn)術(shù),在倉底從容偷吃使人奈何不得。</h1> <h1> <font color="#b04fbb"><b>又一次</b></font>天寧弄到半條炸藥,徑直跑到賽格串門,約大昌,亞杰,華昌,永林,良平等人到怒江炸魚,炸藥就只半小條,雷管也僅只一個,成敗在此一炮,經(jīng)眾人認(rèn)真討論后,一致同意將引爆點選在賽格寨下怒江一個迴水灣上側(cè)的響水上,迴水灣可確保死魚在灣內(nèi)轉(zhuǎn)圈而便于打撈,響水處則是魚群最喜聚集之地。炸藥炸魚的核心技術(shù)是要精確計算導(dǎo)火索的長度,使藥包剛?cè)胨形闯恋讜r引爆才能最大程度發(fā)揮炸藥的威力。時由天寧執(zhí)藥扔炮,炮響后,炸出單條重十余斤的兩條大黃皮魚,華昌和亞杰下水抱魚,亞杰的頭部被昏迷沒死的魚尾刷著,差點暈倒。適遇有昭路過,拿到從崗一條,另一條幾人到傣家要來酸芛同煮,又得飽餐一頓。</h1> <h1>  <font color="#b04fbb"><b>再一次</b></font>天寧在賽格寨外打了個流浪狗,背到賽格找到大昌、良平等人共享,三人突發(fā)奇想,將狗肉裝在一個裝過咸菜的土瓦罐內(nèi),再將瓦罐放在盛有鹽巴的大鐵鍋中隔鹽燉,柴火的熱量使食鹽溫度升高,熱量再通過鹽巴傳入瓦罐,燉煮片刻后奇香四溢,讓人垂誕欲滴,幾個讒鬼的腦殼都湊近那瓦罐,說是要聞香,誰也不愿離開。天寧掀開蓋子,拿筷子夾起一塊肉,說先嘗嘗鹽巴咸淡,狗是天寧背來的,另幾人能有異議嗎?但天寧嘗了一塊肉后,忍不住又夾起第二塊肉來,兩人見天寧吃肉,都止不住口水直流,按撩不住了,紛紛響應(yīng),也要嘗嘗,于是乎,你一勺我一碗,哪里能等到肉熟,才半熟就開吃,狗肉雖然難咬,但嚼兩下都能囫圇吞下去。就這樣才轉(zhuǎn)瞬間,不等那狗肉燉爛,瓦罐就見了底,那半生半熟的狗肉讓人大塊朵頤后唇齒留香,終身難忘,從此吃過的任何珍饈佳肴都遠(yuǎn)沒有那瓦罐狗肉好吃。</h1><h1> 嘉國那些年在新寨熬不住了,一段時間常跟天寧等人到處閑逛,無論哪里有好吃的都少不了二人,他的口頭禪是: "寧肯腳跛眼瞎,不要把嘴放塌",先把肚子填飽再說。</h1> <h1>  知青三年的生活我們就是在這樣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堅持下來的。當(dāng)時我們才十七八歲,基本上都是未成年或剛剛跨入成年人行列,我們每天出工回來后都要燒火煮飯、養(yǎng)豬養(yǎng)雞、砍柴舂米、挖地種菜,并且一年四季差不多每天都要出工,極少休息,而且我們生活能力很強(qiáng),除了每天參加生產(chǎn)隊生產(chǎn)勞動及家務(wù)事外,連補(bǔ)衣訂被這樣的事情都人人能做。生活的重?fù)?dān)過早的壓在我們稚嫩的肩上。傣家人無論男女老少對我們無不欽佩有加。</h1><h1><b><i><font color="#b04fbb">韋 琪于2017年5月寫于云南保山市</font></i></b></h1> <h1>  <b><font color="#ed2308">喜歡這篇美篇的可以點贊也可以轉(zhuǎn)發(fā),不必贊賞。</font></b></h1><h1><b><i><font color="#b04fbb">衷心感謝各位朋友!</font></i></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