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王漁洋紀念館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新城鎮(zhèn),距淄博市區(qū)20公里。是為紀念清代刑部尚書、一代詩宗王漁洋而建立。包括王漁洋故居、四世宮保坊、忠勤祠等部分。紀念館1986年12月9日建館并對外開放,1998年公布為首批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5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區(qū)”。</h3> <h3> 王漁洋即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他年少才豐,于詩詞、文賦無所不擅。8歲能詩,15歲著詩《落箋堂初稿》,18歲中舉,22歲成進士,24歲賦《秋柳詩》四章,名噪大江南北。26歲初授揚州府推官,后內遷京職,直至刑部尚書。他一生勤于著述,至老不倦,各類著作達36種,560余卷,其詩論“神韻說”,影響深遠,使其主持風雅達50年之久,康熙帝曾征其詩三百首定為《御覽集》,被譽為“一代詩宗”、“文壇領袖”。</h3> <h3> 王漁洋故居,位于桓臺縣新城鎮(zhèn)城南村漁洋路北,張?zhí)锫窎|,故址“長春園”。據(jù)《山東通志》載:“長春園,明尚書王之垣建,后王士禛及故址增葺,名西城別墅”?!吨匦扌鲁强h志》載:“西城別墅,在城內西南隅”,可見,王士禛故居,是在長春園故址上修砌而成的。</h3> <h3> 四世宮保坊,建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已有四百年的歷史。它是為表彰當時兵部尚書王象乾“總督薊遼”“威名著九邊”,保衛(wèi)明王朝有功,為萬歷帝特許建造的。同時,追贈其上三代,父親王之垣、祖父王重光、曾祖父王麟,均為“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因此稱“四世宮?!狈?。四世宮保坊為全國僅有兩座磚制牌坊之一,造型別致,氣勢雄偉,工藝精妙,古樸典雅,集古代建筑,雕刻,書法藝術于一體,有很高的文物價值。該坊已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h3> <h3> 忠勤祠是一組明代建筑,占地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始建于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次年落成,距今已有400余年歷史,系為紀念王漁洋的高祖王重光而建。整組建筑系磚木結構,分東西主跨兩院,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風格。1984年重修,1986年對外開放。</h3> <h3>2019年3月10日華為手機(P20)拍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