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羊角菜,是故鄉(xiāng)的一種野菜。在我的記憶當中,羊角菜是發(fā)芽出土最早的野菜。</p><p class="ql-block">農(nóng)歷的三月,天氣初暖,春風帶寒,河崖溝坎上就出現(xiàn)了羊角菜的蹤影,這里那里,三三兩兩,挺著兩只蒼翠欲滴的嫩錐錐,頗似小山羊頭頂?shù)哪劢墙?。因此,人們叫它做“羊角菜”?! ?lt;/p><p class="ql-block">童年時的冬季,寒冷而又漫長。從“一九”到“七九”,天寒地凍,冰封雪蓋,西北烈子刺骨如刀。人們終日窩憋在低矮的土屋內(nèi),若是再遇上缺柴少糧的光景,所受的辛酸和煎熬可想而知。每當嚴冬過去,冰雪消融,羊角菜露出嫩芽的時候,人們那種復蘇重生般的感覺,真是難以言表。羊角菜給人們帶來了春的消息,讓人們萌生出許多美好的感情和冀希??梢赃@么說,人們對羊角菜的那種感覺,代代相傳,輩輩相沿,早已溶入了人們的血液當中。因此,不論是豐年還是荒年,不論是清貧人家還是殷實人家,每當羊角菜破土而出的時節(jié),人們總是要到野外去剜些羊角菜回來吃。這種大自然恩賜的歲時野味,豐富了莊戶人家的飯食,讓人們嘗到了春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羊角菜有一個學名,叫做鴉蔥。說真的,我不喜歡這個名字,相信故鄉(xiāng)的人們也不會喜歡這個名字。因此,我仍以羊角菜相稱。羊角菜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的地上部分冬季會枯死,肉質(zhì)直根和根頸頭仍存活于土壤中。來年春天,只要有春風春雨,它就能重新萌動,激靈靈挺起兩只嫩角角,微笑著向人們招手致意?! ?lt;/p><p class="ql-block">羊角菜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不計環(huán)境,不擇地域,干旱的高崖禿嶺,泛堿的荒場堿地,荒涼的墳場墓田,河堰,溝坎,田埂,地邊,都能成為它的棲身之地。在我的印象中,羊角菜不同于其它野菜,對鹽堿地的適應力最強,那里不長莊稼,那里泛著白色的鹽堿,一般都能看到它的蹤影。</p><p class="ql-block">過去,每當?shù)搅舜杭荆蚪遣税l(fā)芽出土的時候,孩子們就會提溜著小筐子,挎著小箢子,拿著小鏟子,到處尋摸著剜羊角菜。這種野菜全株含有白色乳汁,破損后流出,氣味咸腥而又清香。擇菜時如果沾到手上,時間一長就變?yōu)樽睾谏?,黏黏的不易洗掉?lt;/p><p class="ql-block">孩子們在剜羊角菜時,尤其喜歡它的嫩根,發(fā)現(xiàn)它的嫩芽后,用小鏟子或是戧刀子,從旁邊深深地挖下去,再輕輕往上一掘,小心地捏著嫩芽一提,一顆完整的羊角菜就呈現(xiàn)在眼前,兩只菜角角嫩綠水靈,一條白根根瑩白肥實。輕輕掐去白根下面的老根,放到嘴里一咬,咸中帶甜,甜中有咸,鮮美爽口,直入心脾。</p> <p class="ql-block">仗犁耕地的老漢,耕完幾個來回以后,就會停下讓老牛喘口氣,吃些草料。自己則邊抽著旱煙,邊沿著地頭田邊搜尋羊角菜。等老牛心滿意足地從草料笸籮里抬起頭來時,老漢也握著一大把羊角菜嫩芽回來了。</p><p class="ql-block">晚飯時,將嫩綠的羊角菜用水洗凈,用笊籬盛著往鍋臺上一擱,便會給家人們帶來一陣驚喜,讓煙熏火燎的老屋內(nèi)流動起綠瑩瑩的春意。</p> <p class="ql-block">羊角菜可以洗凈后生吃,還可以涼拌,將其切成小段,放上蒜泥,倒入醬油,再滴入幾滴麻油,拌勻即可食用。到了春末夏初,長大成棵團的羊角菜,一鋪團一鋪團的臥在地上,雖然說失去了幼芽時的鮮嫩,卻也不失清香。此時,人們會將剜回的羊角菜洗凈,拌上面粉,放到籠布上蒸著吃,叫做“蒸拌拉”,其味叫絕。別說是災荒年,即便是好年景,人們也總是要蒸頓羊角菜拌拉吃,嘗嘗歲時風味?!? </p><p class="ql-block">野菜,來自田野,天然野生,不僅能讓人品嘗到與青蔬不同的“風味”,還能給人以對自然的遐想,以及對往日歲月的回憶。</p> <h3> </h3> <h3> 本文原載本人作品集《八月的云霞》,海風出版社,1996年出版,2019年3月4日修訂。</h3> <h3> 圖片選自網(wǎng)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