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懶熊

<h3><font color="#010101">  非洲是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考古學(xué)的材料證明,非洲各族人民很早就創(chuàng)造并發(fā)展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在遠古時代,當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故鄉(xiāng)還處于冰川封固的時代,在非洲大陸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沸騰的生活。幾千年過去了,如今的非洲大陸又有怎樣的變遷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開啟寒假的北非之旅,探訪非洲古文明的恢宏。乘坐埃塞俄比亞航空,送了埃塞境內(nèi)的一日游,雖管中窺豹,亦可見一斑。</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埃塞俄比亞</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時間</font></b></h1><h3><font color="#ff8a00" style=""> </font><font color="#010101" style="">埃塞俄比亞屬東三區(qū)時區(qū),比北京時間晚5小時。</font></h3> <h1><font color="#ff8a00" style="font-weight: bold;">貨</font><font color="#ff8a00"><b>幣</b></font></h1><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埃塞俄比亞比爾,貨幣編號ETB,1元人民幣大約兌換4比爾。</font></h3> <h1><b style=""><font color="#ff8a00">語言</font></b></h1><h3><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font color="#010101" style="">埃塞的官方語言是阿姆哈拉語,大部分人會講英語,部分服務(wù)行業(yè)從業(yè)人員會講簡單中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站在相對現(xiàn)代的機場屋檐之下,一陣熱帶的風(fēng)挾土而至,四野空曠,視線所及之處除了低矮的鐵皮板房,就是被桉樹所制的腳手架“捆綁”的爛尾樓……一種抵達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的感覺油然而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埃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這個城市的名字由來據(jù)說有一個故事,百余年前,這片土地還是一片荒野,孟尼利克二世和他的妻子泰圖來到山上,因為對這里的喜愛,他們打算遷都于此,但是這個城市還沒有名字,這時泰圖王后正好看到漫山遍野盛開的黃色花朵,就給這個城市命名為“亞的斯亞貝巴”,在阿姆哈拉語中正是“新鮮的花朵”的意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初到亞的斯亞貝巴,每一個從現(xiàn)代社會過來的人可能都會感受到一股子“鄉(xiāng)土氣息”,盡管這無關(guān)褒貶,卻也反映出了她的原始與不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近代歐洲列強瘋狂瓜分非洲的時期,埃塞俄比亞成為這片飽受折磨的惡魔之地上唯一一枝自由之花。(是非洲唯一沒有被完全殖民過的國家)也是非洲唯一有自己文字的國家,各種門牌上都是當?shù)卣Z和英語。城市有80多個不同的民族,說80余種不同的語言;有基督教、伊斯蘭教及猶太教社群。</font><br></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然而,和非洲許多國家一樣,埃塞俄比亞的經(jīng)濟狀況同樣堪憂,街上可以看到帶著孩子乞討的婦女,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以擦皮鞋為生的年輕人。當然,也有無處不在的小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巴士駛過亞的斯并不寬敞的街道,為數(shù)眾多的“藍驢”——亞的斯人給這些破舊的、藍白相間的出租面包車起了一個最貼切的名字~~它們破舊且擁擠,但這并不妨礙高峰時段的人們排著長龍,等待上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中國援建的工程隨處可見。</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非洲聯(lián)盟會議中心</font></b></h1> <h3><font color="#010101">  </font>非洲聯(lián)盟(African&nbsp;Union)包涵了54個非洲會員國,總部AU大廈完全由中國援建????,外觀造型極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當?shù)孛癖姾头敲斯賳T都親切地將其稱為“中國給非洲人民的珍貴禮物”。安保人員看到我們在拍照時,指著大廈用簡單的中文說,“中國人?你們給的~”<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TAITU皇家酒店</font></b></h1> <h3><font color="#010101">  TAITU皇家酒店(Taitu&nbsp;Hotel)建于1898年,是埃塞俄比亞最古老的酒店,由泰圖皇后一手創(chuàng)建,這個傳奇的女人想要為遠道而來的客人打造一個優(yōu)雅舒適的棲息之地,于是創(chuàng)造了這個充滿藝術(shù)氣息的酒店。我們在這里品味了味道very strong的埃塞咖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埃塞以出產(chǎn)優(yōu)質(zhì)且富含果香味的咖啡聞名于世,她也是非洲大陸最大的咖啡生產(chǎn)消費國 。有別于超市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咖啡種類,亞的斯的咖啡小館似乎僅有一種咖啡——直接炒制咖啡豆、搗成粉末,再用小碳爐煮沸,便成了亞的斯本地最親民的飲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最受埃塞人喜愛的主食英吉拉,有人將它比喻成一塊“抹布”,系一種由苔麩粉發(fā)酵之后攤成的薄餅,吃起來有一股很強烈的酸味。</font></h3> <h3>  只是看看,沒敢嘗試這道手抓飯。</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桉樹是亞的斯亞貝巴極為常見的樹種,據(jù)說,孟尼里克二世定都亞的斯亞貝巴不久,發(fā)現(xiàn)這里花雖然很多,但可用做柴薪的樹木并不多。從1905年開始引進生長較快的桉樹,不到20年的時間,桉樹不但長滿全城,更在城市四周形成一個寬闊的綠化帶。目前,亞的斯亞貝巴的桉樹林總計有50多平方公里,又被稱為“桉樹之都”。</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埃塞俄比亞國家博物館</font></b></h1> <h3><font color="#010101">  埃塞俄比亞國家博物館(National&nbsp;Museum&nbsp;of&nbsp;Ethiopia)是一幢四層小樓,陳設(shè)簡單,有古代的陶器,數(shù)尊石像,少量青銅器。在這座簡陋的博物館的地下一層,放著最著名的人類始祖Lucy的骨架,從遠古傳說中的伊甸園努比亞王朝,到末代皇帝海爾.塞拉西的生死傳奇。人類的秘密好象都萌芽于此。</font><br></h3> <h3><font color="#010101">  Lucy被稱為人類的祖母,于1974年被法國考古學(xué)家發(fā)現(xiàn)。</font>當時為慶祝這一偉大發(fā)現(xiàn)播放了甲殼蟲樂隊的歌曲《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因此化石被取名為“Lucy”。Lucy少女身高1.1米,重只有29公斤,大腦體積還很少。在對其骸骨進行了大量研究后,甚至有專家認為,這位人類祖母是從樹上掉下來摔死的,并且出現(xiàn)了骨折。<br></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我們的地接導(dǎo)游是一位憨厚的非洲小伙兒,在天津上大學(xué)學(xué)習(xí)中文,發(fā)音相當純正。要是帶著天津味兒就更好玩兒了??????。隨著他的娓娓道來,讓我們對這個古老的第三世界國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font><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h3> <h3><font color="#010101">  約在320萬年前,或許更早,地球之初蘇醒,在埃塞俄比亞就已經(jīng)有著人類活動的痕跡了。沿著生命的軌跡探索人類的起源,不禁讓人感嘆宇宙的神奇,人如砂砬存在于天地間,是何等渺小。</font><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圣三一大教堂</font></b></h1> <h3>  圣三一大教堂(Holy&nbsp;Trinity&nbsp;Cathedral)是埃塞俄比亞重要的宗教勝地,是1955年為國王海爾·塞拉西一世結(jié)婚三十周年而建的,也是國王海爾·塞拉西和皇室成員的墓地,至今仍保留完好。</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教堂是哥特式建筑,在歐洲比比皆是,但卻是非洲第二大教堂,精美的雕塑,高超的鑲嵌工藝,內(nèi)部玻璃上五彩的壁畫,講述著一個個圣經(jīng)故事。外部環(huán)境也很漂亮,適合拍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城市最重要的教育場所是亞的斯亞貝巴大學(xué),這所大學(xué)之前被稱之為海爾·塞拉西一世大學(xué),當時的埃塞俄比亞國王海爾·塞拉西一世在1961年將Guenete Leul宮殿貢獻給大學(xué),作為大學(xué)的主校區(qū)。</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東非大裂谷</font></b></h1> <h3><font color="#010101">  埃塞俄比亞境內(nèi)以山地高原為主,占國土面積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font>東非大裂谷縱貫全境,無數(shù)的河流湖泊如天上繁星鑲嵌其間,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尼羅河亦發(fā)源于此。</h3> <h3>  返程時依然是埃塞航空,安排我們?nèi)ミh觀東非大裂谷,為了編排方便,就把它提到前面來吧。</h3> <h3>  坐著航司安排的沒有空調(diào)的大巴,顛簸在坑坑洼洼的公路上,一路吃土3h,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h3> <h3>  東非大裂谷幾乎跨越了東部非洲所有的國家,其中以在埃塞俄比亞境內(nèi)為最長,達1300多公里,是東非大裂谷中最開闊的一段。其實東非大裂谷不只局限于東非范圍之內(nèi),它實際上是地跨中東與東非的一條巨大斷裂帶,長度相當于地球周長的1/6,所以人們將其稱為地球最大的傷疤。</h3> <h3>  在大裂谷旁邊,有一座很不起眼的石橋,叫葡萄牙橋(Portuguese Bridge)。400多年前由葡萄牙人修建,據(jù)說當初沒有水泥,為了增加橋的牢固性,加入了雞蛋清,所以也稱之為“雞蛋橋”。橋洞處以往應(yīng)該有一個不大的瀑布,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干涸,可能雨季會有水吧。</h3> <h3>  沿著古橋來到另一側(cè)可以繼續(xù)往上,到更高的山頂平臺,觀賞整個河谷。</h3> <h3>  有了人的對比,是不是才更顯出山體的壯觀與雄奇。</h3> <h3>  峽谷邊的餐吧,飯后端一杯濃濃的埃塞咖啡??,遠眺大峽谷,該何其完美~</h3> <h3>  徒步的時候看見了生活在河谷周圍的埃塞俄比亞獅尾狒狒(Gelada Baboon)拖家?guī)Э诘恼沂吵浴?jù)說這個地區(qū)的狒狒一般不會靠人太近,它們雖然坐在地上吃草為生,但也有長長的獠牙和暴躁的脾氣,還是不要走太近吧。</h3> <h3>  巨大的仙人掌遍布山坡,抬眼望去,腦海中突然蹦出一個詞——“食人花”??????</h3> <h3>  裂谷帶上植被繁茂,遠山綿延,身處其中,心神震撼,吃土也罷,不虛此行??。</h3> <h3>  埃塞俄比亞擁有3000多年的歷史,從洪荒時代一路走來,他們的社會進化比世界慢了很多拍,依然存在著原始部落,依然還有茹毛飲血。我們看到的只是埃塞小小一角,還有太多太多不可思議的秘境等待著我們?nèi)ヒ娮C。</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埃及—尼羅河的贈禮</font></b></h1> <h1><font color="#ff8a00"><b>  </b></font></h1> <h3><font color="#ff8a00"><b>尼羅河的贈禮??????</b></font><font color="#ff8a00"><b>~~</b></font></h3><h3> 古埃及,每年6月-11月是尼羅河的汛期,泛濫期過,曾被淹沒的河谷兩岸留下厚厚一層淤泥。含有大量的礦物質(zhì)和腐殖質(zhì)的淤泥極有利于農(nóng)作物的生長。于是,橫亙在綿延千里的沙漠中的尼羅河,造就了尼羅河谷地和尼羅河三角洲,孕育了沙漠里一條生機勃勃的“綠色走廊”。智慧的古埃及人掌握了尼羅河泛濫的規(guī)律,依托尼羅河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這里成為世界上最早邁入文明社會的區(qū)域之一。尼羅河猶如埃及的生命線,孕育出了燦爛的古埃及文明。因此,古希臘歷史學(xué)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h3> <h3><b style=""><font color="#ff8a00">華夏文明與古埃及文明???~~~</font></b></h3><h3> 西方的史學(xué)觀認為,有文字、城市以及使用青銅器,才算是進入文明時期。這個時期,使用文字記載歷史。埃及文明、蘇美爾文明等都發(fā)現(xiàn)確鑿的證據(jù),還發(fā)現(xiàn)了文字,這些文明的歷史都有五千年或五千年以上。我國的史書中,首個朝代是夏朝,但西方學(xué)界不認為這個朝代存在。他們覺得關(guān)于這個朝代的記載,屬于傳說,不能算進中國的歷史中。目前為止,我國的最早文字是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文,而這個時期,屬于商朝。按照西方學(xué)界的觀念,商朝的建筑物和文字都已經(jīng)被發(fā)現(xiàn),因此商朝是存在的。也就是說,在外國史學(xué)家看來,我國的歷史只有四千年左右。所以他們認為埃及文明真的比華夏文明更早。</h3> <h3>  遙遠的古埃及就像是一本厚重的歷史書,其中滿是璀璨的文明、傳奇的故事。當神話和歷史交織在一起時,又催生出許多解不開的謎團:人面獅身的斯芬克斯、祖孫三代的金字塔群、形狀奇特的方尖碑、可怕的法老詛咒~~讓人心動不已。<br></h3> <h3> 結(jié)束了埃塞的行程,我們乘坐紅眼兒航班4h到達開羅。要見到種草已久的金字塔、尼羅河了,內(nèi)心有點小激動。然鵝,灰蒙蒙的尼羅河畔和臟兮兮的城鎮(zhèn),破敗的城市和混亂的交通直接擊破了我對Eygpt的幻想。</h3> <h3>  收起眼睛自帶的大廣角,忽略余光所及,專注于我們的目標,開啟看看看模式。</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埃及博物館</font></b></h1>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埃及博物館的標識是一只圣甲蟲,圣甲蟲是古埃及的圖騰之一。 圣甲蟲會推糞球,古埃及人認為推糞球很像是推太陽,認為太陽后面有一只很大的圣甲蟲推它,才會出來,每天東升西落不斷循環(huán)。</h3></font></h3> <h3>  來到埃及博物館,第一件事就是排隊排隊排隊~埃及的各種博物館、神廟都會出售照相票,我們規(guī)規(guī)矩矩的買了票,發(fā)現(xiàn)有票沒票沒啥區(qū)別,大家都在拍拍拍……</h3> <h3>  走進博物館,并不算大的展廳里文物堆的滿滿當當,甚至覺得擁擠雜亂,功課做的不怎么樣的我們有些不知所措,指示牌不清晰,還有很多文物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任游客觸碰。這是東西太多,炫富嗎?</h3> <h3>  埃及博物館分為二層,一層順時針參觀,按埃及古代歷史發(fā)展順序展出,從古王國時期一直到羅馬時代的文物;博物館最為珍貴的文物存放于二樓,依主題而劃區(qū)進行展出。在眾多的展廳之中,以圖坦卡蒙墓展廳和木乃伊展廳最為令人駐足。</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TIPS</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圖坦卡蒙</b></h1><h3> <font color="#ff8a00"><b>圖坦卡蒙</b></font>(前1341-前1323年)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圖坦卡蒙9歲君臨天下,19歲暴亡,死因曾一度懸于謀殺,圖坦卡蒙并不是在埃及歷史上功績最為卓著的法老,但因數(shù)千年后其豪華的古墓曝光于世,成為最著名的法老之一。(1922年英國考古學(xué)家歷時19年,在盧克索的帝王谷中發(fā)現(xiàn)了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之墓,這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木乃伊</font></b></h1><h3></h3><h3> 當歐洲人還在森林里過著漁獵采集的生活時,尼羅河兩岸的人們就建立了富庶的王朝,人們開始想象,人死了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樣的?太陽每天從尼羅河的東面升起、西面落下,周而復(fù)始。這一切是否跟生死有關(guān)呢?于是,他們想象并相信,當人死了之后,靈魂會到另外的地方等待復(fù)活,如同日出日落一般。如果靈魂要復(fù)活,那么就需要保存好肉體。保存肉體成為了“復(fù)活”的首要工作,于是古埃及人把法老的遺體挖去內(nèi)臟,經(jīng)過香料、樹脂和防腐液的復(fù)雜處理,木乃伊誕生了。</h3> <h3>  圖坦卡蒙陳列室中的黃金面具、人形金棺、黃金御座等堪稱埃及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另有兩個特別的木乃伊陳列室用于存放新王國時期國王及后妃們的木乃伊,其中保存最為完好的是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木乃伊館需要額外收費100埃鎊,兩個館都不允許拍照,一直有保安在巡邏??戳死牢魉苟赖哪灸艘?,再看看他的巨大石像,發(fā)現(xiàn)本尊應(yīng)該還是很帥的。(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h3> <h3>  棺材不僅能保護木乃伊,更類似死后的房屋以保死者永生,這些棺材上的裝飾圖案非常精美,棺蓋是天空,底部是土地,尸體頭朝北臉朝著太陽新生的東方,尸體放入棺材,包圍在天空和土地之間,象征著死者回歸子宮。</h3> <h3>  有人說,如果每一件展品都停留一分鐘欣賞的話,大概需要9個多月的時間才能把博物館里的展品看完……<br></h3> <h3>  埃及國家博物館所展出的,只不過是埃及豐富文化積淀的區(qū)區(qū)一角,而大量的古跡仍散落在全國各地??梢哉f,整個埃及,就是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館,等待著人們?nèi)ジ惺堋⒂|摸和探索。</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金字塔</font></b></h1> <h3>  幾個世紀以來,大金字塔被認為是在公元前2550年左右由胡夫法老建造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歷史發(fā)現(xiàn)告訴我們,埃及人只使用木器以及繩索和滑輪,由20000名工人在20年內(nèi)建造了大金字塔。</h3> <h3>  建造金字塔的巨石,重達數(shù)噸或數(shù)十噸,石塊間沒有任何粘合物,但契合得十分嚴密。</h3> <h3>  盡管人們相信埃及人用木頭和繩子創(chuàng)造了金字塔,但科學(xué)家們還沒有能夠準確地再現(xiàn)金字塔是如何形成的。大金字塔是由230萬塊石頭砌成的,每塊石頭重2.5到15噸。沒有任何一種木頭能夠承受石頭的重量,工人們每隔2.5分鐘就得放下一塊磚塊,才能像原先設(shè)想的那樣在20年內(nèi)建成金字塔。據(jù)人們對歷史的了解,埃及人根本沒有能夠創(chuàng)造出如此龐大和精確的東西的工具。因此,有人認為金字塔實際上是由一個更先進的文明創(chuàng)造的。(應(yīng)該是外星人吧????)</h3> <h3>  順著斯芬克斯的注視向遠方望去,在無盡的歷史長河中,它就這樣望著,可能又會是一個世紀,或是多少個千年。</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盧克索——埃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b></h1>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盧克索是埃及古城,因埃及古都底比斯遺址在此而著稱。盧克索神廟在埃及神廟的江湖地位是非常高的,說到埃及,人們就想起金字塔。其實金字塔只是公元前26世紀左右王朝的遺跡,而之后中王朝與新王朝時期的遺跡則集中在盧克索。埃及人常說:“沒有到過盧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h3></font></h3> <h3>  古埃及人崇尚太陽,以尼羅河為界,太陽升起的東岸是活人的世界,人們在這里生活居住、建造供奉諸神的神廟;日落之所的西岸則是死者安息的殿堂,人們在那里修建法老的陵墓和祭祀的神廟。所以供奉太陽神的盧克索神廟和卡納克神廟都在盧克索市的尼羅河?xùn)|岸,而帝王谷、哈其素女王殿以及守護法老祭殿的孟農(nóng)神像都在尼羅河的西岸。</h3> <h3>  古埃及人相信,神是強大無比的,神廟是具有生命的,所以興建神廟來獻給神是每任法老必修的功課。神廟的規(guī)格越大就表示神的法力越強,獲取的神力和權(quán)力也就越多;而為了表達一個“永恒”的信念,神廟都是用巨大無比的石頭來建造的,顯得固若金湯、堅不可摧。因此,法老和他的臣民居住的磚木建造的王宮豪宅早已蕩然無存、化為煙塵,但建給神祗居住的神廟卻保存了下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盧克索神廟</b></h1> <h3>  位于盧克索市中心的盧克索神廟,街邊漫步就可以看到。神廟沿尼羅河?xùn)|岸綿延近千米,破敗但依舊恢宏,靜靜注視著潺潺的尼羅河水和河岸邊喧騰的人群。</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哈其素女王廟</b></h1> <h3>  哈其素女王是三千五百年前埃及歷史上最重要的女法老,她的豐功偉業(yè)和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先當于中國歷史上的武則天。為了鞏固政權(quán),她不惜長期扮為男性形象,在位時間并不久,但是國情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達,執(zhí)政能力極強。女王陵廟就在帝王谷東邊,是古埃及唯一一座三層神廟,也是這位女法老存世不多的紀念建筑。<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卡爾納克神廟</b></h1> <h3>  終于來到了心心念念的卡爾納克神廟!神廟入口兩旁是公羊神像群,羊代表著古埃及的阿蒙神,與獅身結(jié)合,守衛(wèi)著這座氣勢宏偉的神廟。<br></h3> <h3>  進入神廟,巨型石柱便映入眼簾, “盛開”的蓮花大圓柱有134根,高度達22米。仰望天空,巨大的石柱處處遮擋著視線,壓迫感撲面兒來。</h3> <h3>  在參觀神廟的時候,浮雕壁畫上常有很多奇怪的符號刻在祭品的下方,其實這些就是古埃及的“數(shù)字”。1以一豎表示,10以倒“U”表示,100以卷曲的繩索表示,1000以馬蹄蓮表示,10000以手指表示,10,0000以青蛙或蝌蚪表示,100,0000以一個雙手托舉的人表示;所以,你應(yīng)該可以讀出數(shù)字了。????<br></h3> <h3>  在尼羅河泛濫時期,神廟會被淹沒。而古埃及人希望神廟淹沒。他們認為,埃及土地是女人,泛濫是男人。每年泛濫時期來臨,就像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會有孩子,這個孩子對于古埃及人來說就是糧食。 神廟每一年被尼羅河的泛濫淹沒的時候,會更新神的能量,能量就不會枯竭。在泛濫結(jié)束后再重新修復(fù)神廟,壁畫的顏色掉了重新畫,重新刷顏色。<br></h3> <h3>  在卡爾納克神廟半天依然覺得走馬觀花。世上有許多景點是用來觀賞的,卡爾納克神廟卻是用來閱讀的。鮮活的壁畫不知道講述著多少神秘傳奇的故事…… 站立在歷史的殘垣斷壁中,遙想古希臘詩人荷馬輕輕的吟唱:底比斯,那里的人們屋宇豪華,擁有無數(shù)珍寶;底比斯,有城門百座,門前是馬行道;一百名騎馬擁甲的武士,日日巡城兩遭......</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孟農(nóng)神像</b></h1><h3></h3> <p style="text-align: left;">  第18王朝的法老破除了金字塔的傳統(tǒng),開始將他們的墳?zāi)菇ㄔ诘弁豕?,每個法老在離他們墓室一定距離的山谷邊緣修建個人的祭祀神廟,這些神廟的規(guī)模十分龐大。孟農(nóng)神像是阿敏何特普三世法老神廟前的雕像,高20米,風(fēng)化十分嚴重,面部已經(jīng)沒有辦法辨別了。神像身后本來是他的祭祀大殿,但后來的法老拆了這些建筑,用作自己神廟的建筑原料。到了托勒密王朝時代,這個神廟已經(jīng)完全被破壞了。<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帝王谷</font></b></h1> <h3>  18王朝的法老圖特摩斯一世顛覆興建金字塔的慣例,選取底比斯僻靜的荒山峽谷,開山鑿洞,修建永久的安息之所。</h3> <h3>  觀光道將山谷劈開,大地裸露的肌膚在湛藍的天空下顯得格外荒涼。</h3> <h3>  這里一共有被發(fā)現(xiàn)的帝王陵墓62座,埋葬著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期間的64位法老,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沙提一世之墓,從入口到最后的墓室,水平距離210米,垂直下降的距離是45米,巨大的巖石洞被挖成地下宮殿,墻壁和天花板布滿壁畫,裝飾華麗,令人難以想象。墓穴入口往往開在半山腰,有細小通道通向墓穴深處,通道兩壁的圖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清晰。</h3> <h3>  單單從壁畫的精美就可以想像墓葬的奢華,3000年來,一批又一批的盜墓者把這片山谷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19世紀,一支又一支匪幫仍然在這里活躍著??梢韵胂?,這里的陵墓遭到了怎樣的浩劫。法老的詛咒“死亡將張大翅膀扼殺敢于擾亂法老安寧的任何人”不知道是否應(yīng)驗。</h3> <h3>PS:帝王谷共有17個墓室開放,當日門票(100埃磅)可以隨機參觀3個開放的墓室,圖坦卡蒙的墓室需要另購門票,如果拍照就一定要購買照相票(大概150人民幣),否則被抓到無票拍照會重罰,很多工作人員靠這個規(guī)定敲詐,所以如果想拍照就老老實實購票喲!</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盧克索熱氣球</b></h1> <p style="text-align: left;">  又<span style="font-size: 17px;">是沒有懶覺睡的一天,凌晨時分,游船帶我們渡過靜靜的尼羅河,奔向熱氣球起飛的地方。</span></h3> <h3>  朝霞染紅了天空,當紅日跳躍著出現(xiàn)在地平線上時,壯美難言!</h3> <h3>  俯瞰帝王谷和盧克索神廟。</h3> <h3>  在空中可以看到尼羅河兩岸完全不同的景色,一邊是人間郁郁蔥蔥的綠色,炊煙冉冉,生機勃勃;一邊是黃沙漫漫的王靈,威嚴沉寂,仿佛隨時蓄勢歸來。</h3> <h3>  熱氣球降落在大片的甘蔗地里,好像早就埋伏好的一眾人等突然出現(xiàn)在眼前,推動吊籃,收起熱氣球,索要小費,現(xiàn)實版的埃及瞬間讓剛才悸動的心回籠。</h3> <h3>  匆匆趕來的騎著小驢子的少年。</h3> <h3>  大巴車上的偷拍,小羊站在驢背上??。</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走進撒哈拉</b></h1>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接下來的兩天,我們的行程比較輕松,紅海邊上浪里個浪。黃昏時分吉普車出發(fā)奔向紅海不遠處一望無際的撒哈拉沙漠。</h3></font></h3> <h3>  金色的沙丘層層疊疊,綿延起伏,讓人對自然心生敬畏。</h3> <h3>  沙漠深處的貝都因人,保持著原始的生活狀態(tài),實際上,這里已經(jīng)是游客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了。</h3> <h3>  石頭搭起的清真寺,雖簡陋之至,但絲毫不影響穆斯林信徒的祈禱,面向麥加方向虔誠的禮拜。</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魅力紅海</b></h1>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除了覆蓋國土的茫茫黃沙,埃及還有另一種顏色——藍。地中海和紅海絕美的海岸線上,點綴著珍珠般的海濱小鎮(zhèn)和美麗沙灘。</h3></font></h3> <h3>  出海浮潛</h3> <h3>  水溫只有22—23度,但面對這翡翠一般的海水,還是開心的暢游吧。</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亞歷山大港</b></h1>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埃及之行的最后一站——亞歷山大港,是埃及第二大城市,地中海東岸最大的港口。擁有2300多年歷史的亞歷山大港著實刷新了埃及的顏值。悠久的歷史與西方現(xiàn)代的都市風(fēng)情在這里碰撞交融。</h3></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龐貝柱</b></h1> <p style="text-align: left;">  龐貝柱可以稱得上是亞歷山大城的城徽,從遠處就能看到土坡上孤零零的立著一根石柱,前方的兩座獅身人面像守衛(wèi)著它最后的榮光。那種荒涼的歷史感會把你瞬間拉回那個遠古動蕩的年代。<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蓋貝依城堡</b></h1> <p style="text-align: left;">  蓋貝依城堡的前身便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亞歷山大燈塔”。公元前三世紀的亞歷山大港成為了當時海上運輸貿(mào)易的重要交通樞紐,船只往來頻繁,但港口附近地形險惡,在夜間行駛的船只經(jīng)常出事故,于是法老托勒密一世下令建造了這座巨大的燈塔。根據(jù)史料記載,這座燈塔高122米,加上塔尖海神的雕像,總高為135米左右。<br></h3> <h3>  燈塔于1303年毀于一場大地震。1480年,蘇丹凱爾貝特將燈塔的部分碎石加以利用,重新在原地建立了一座碉堡防范土耳其。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城堡。</h3> <h3>  感受波濤洶涌的地中海。</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亞歷山大圖書館</b></h1>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時間原因,只看了看圖書館的外觀。</h3></font></h3> <h3>  亞歷山大圖書館始建于托勒密一世(約公元前367-283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曾經(jīng)同亞歷山大燈塔一樣馳名于世??上У氖牵@座舉世聞名的古代文化中心,卻于3世紀末被戰(zhàn)火全部吞沒。今天的亞歷山大圖書館矗立在托勒密王朝時期圖書館的舊址上,俯瞰地中海。令人稱奇的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圖書館的主體建筑都像是一輪斜陽,象征著普照世界的文化之光。在外圍的花崗巖質(zhì)地的文化墻上,鐫刻著包括漢字在內(nèi)的世界上50種最古老語言的文字、字母和符號,凸顯了文明蘊藏與文化氛圍的構(gòu)思和創(chuàng)意。</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蒙塔扎宮</b></h1>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埃及夏宮,又稱蒙塔扎宮,1932年時法魯克國王所建,用于王室成員避暑。后來成為“國賓館”一般的存在,用于總統(tǒng)會晤外國首腦。 夏宮的建筑融合了佛羅倫薩與土耳其的風(fēng)格,擁有寬闊的視野,俯瞰著一望無際的地中海。</h3></font></h3> <h3>  花園里有成群結(jié)隊的貓咪,或跟隨游人討要好吃的,或慵懶的曬著太陽。~~我們的領(lǐng)隊—林濤</h3> <h3>  夏宮花園的椰棗林,散發(fā)出埃及罕見的熱帶風(fēng)情。</h3> <h3>  以亞歷山大港作為埃及之行的收尾篇堪稱完美。</h3> <h3>  旅程告一段落,有欣喜,有收獲,有震撼,也有思考~~~埃塞俄比亞、埃及都是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留下了眾多現(xiàn)代科技都無法復(fù)制的奇跡,但是為什么沒能在現(xiàn)代社會得以延續(xù),創(chuàng)造出一個富足、強大的國家呢?</h3> <h3>  翻看了很多文章,覺得有些評論還是很有道理的。感興趣的話可以進去看看。????????????????????????</h3><h3> </h3> <h3>  作為人類的起源地非洲 為什么從來沒有誕生過優(yōu)秀文明?<a h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7216406479898821&amp;wfr=spider&amp;for=pc&amp;sa=kf&amp;from=singlemessage"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網(wǎng)頁鏈接</a></h3> <h3>  為什么穆斯林世界無法產(chǎn)生發(fā)達國家?<a href="http://net.blogchina.com/blog/article/673018932"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網(wǎng)頁鏈接</a></h3> <h3>  埃及之行會有各種套路,這里不一一細數(shù),要去的童鞋認真做功課,避免不小心掉坑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