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月27日~2月5日,一家三人隨新疆兵青旅組團的20人一同游了埃及及阿聯(lián)酋的沙迦、迪拜、阿布扎比三個酋長國(阿聯(lián)酋屬過境游,時間倉促,來去匆匆,走馬觀花,浮光掠影,加之天氣影響,拍攝收效甚微)。</h3> <h3>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之一。水是文明之源泉,說到古埃及文明,自然和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密不可分。 </h3><h3><br></h3> <h3>埃及接待的旅游公司名稱及公司標志。</h3> <h3> 尼羅河(Nile)是世界第一長河,源于非洲東北部布隆迪高原,流經盧旺達、布隆迪、坦桑尼亞、肯尼亞、烏干達、扎伊爾、蘇丹、埃塞俄比亞和埃及等9個國家,全長6670多千米。最終注入地中海,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之一。</h3><h3> 人類的演變歷史離不開吃喝。哪里食物豐足、水源充沛,人們就遷徙到哪里去安家,所以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生物尋覓食物的歷史。</h3> <h3>埃及位于地中海和紅海中間,非洲東北部,領土包括亞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島,國家地跨亞、非兩洲。面積為100.2萬平方公里,其中96%為沙漠,埃及海岸線長2700公里。世界最長的尼羅河南圖庫北縱貫全境。埃及人口為9200萬(若包括未上戶人口超過1億),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首都是位于埃及北部的開羅。開羅與北京時間時差6小時(太陽比北京晚出6小時)。</h3> <h3>埃及的國土面積只相當于中國新疆面積的一半多一點,而且96%為戈壁沙漠,僅僅靠尼羅河兩岸肥沃的土地養(yǎng)育了埃及1億人口,足見尼羅河的作用,尼羅河是埃及人名副其實的母親河。</h3> <h3>古埃及人認為:人活在世上辛苦一生,死了就該安然享樂,所以特別注重墳墓的建設和陪葬品。法老是古埃及君王的尊稱,所以法老的墳墓自然極為高大,陪葬品也極其奢華繁多。</h3><h3> 古埃及人根據(jù)太陽東升西落的規(guī)律,選擇活著居住在尼羅河東岸,死了埋葬在尼羅河西岸。埃及有一百多座法老墳墓—金字塔,其中最為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h3><h3> </h3> <h3> 胡夫金字塔由 260萬塊石頭砌成,149米高,每塊石頭重3噸。胡夫國王在位27年,金字塔修了20年,它每年差不多有四個月渡過尼羅河監(jiān)督金字塔建造。50年代在金字塔下出土了它渡河的船,恢復后高20多米,長50多米,在金字塔南側建了存放金船的建筑。金字塔又是埃及的指南針,金字塔的四個面對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毫不差。</h3><h3> 古埃及人是非常聰明睿智,他們創(chuàng)造的紀年方式現(xiàn)在仍在使用,至今已有4626年的歷史。</h3> <h3>大地測量的坐標點一般都選在最高處,胡夫金字塔也不例外的被現(xiàn)代人立上了三腳架。</h3> <h3>金字塔里安放著法老的木乃伊及其陪葬品。</h3><h3> 法老木乃伊的制作工藝主要分為5個步驟,可謂相當?shù)膹碗s。</h3><h3> 第一步清洗尸體,處理大腦。在法老死后,其尸體會被迅速地送到木乃伊的制作作坊,工匠們會先對尸體進行全身的清洗,然后工匠用鐵鉤從死者的鼻子伸入大腦,搗碎腦髓,并將大腦中腦髓以及其它液體引出腦外,緊接著將一些藥物和香料塞入到頭顱中。</h3><h3> 第二步取出除心臟以外的內臟,單獨儲存。古埃及人會用刀子劃開尸體的腹部,取出肺、胃、腸、肝,然后將這些器官洗干凈,并分別浸泡在泡堿中,待其干燥后,放在四個獨立的罐里,并且加入香料進行填充,起到防腐的目的。古埃及人認為心臟認為心臟是人的“智慧之源”,一旦切除或者弄壞,將不能重新復活,所以心臟一直被保留在胸腔中。</h3><h3> 第三步對尸體進行全面的脫水處理,工匠們在法老的腹部填進用布包的泡堿和其他臨時填充物,然后將法老的尸體完全浸泡到泡堿粉中,待尸體完全干燥后,工匠們會取出尸體中的填充物,并重新在法老的身體內填充一些藥以及香料等防腐的材料,最后縫上腹部的切口。</h3><h3> 第四步化妝整形,這些工匠們更像是入殮師會給法老的尸體進行化妝整形,會用香料以及松脂等混合物對皮膚美容,并且用人工燒制出的瓷眼球,放入木乃伊的眼窩,這樣使木乃伊的面目就顯得更加生動和形象了。</h3><h3> 第五步包成粽子,裝入人形棺材內。這最后一步,工匠們用亞麻布對法老的尸體進行全身的包裹,直接包成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然后將包成粽子的木乃伊放入人形棺,這下就真的大功告成了,準備舉行葬禮。</h3> <h3> 每座金字塔都伴有一座神廟,其實一個法老有兩座神廟,一座在河東,主要功用是它死后加工制作木乃伊,制作完成后運到金字塔旁邊的神廟超度,然后安放進金字塔封存。這座神廟是胡夫金字塔旁的花崗巖石結構神廟。</h3> <h3>獅身人面像</h3><h3> 金字塔前有一塊50多米長,20多米高的石頭礙事,法老讓智慧之人加工成一個有觀賞性的物件,智慧之人取獅子的身軀,人的頭像雕刻,意為智慧與力量的化身。</h3> <h3>埃及博物館</h3><h3>埃及博物館坐落在開羅市中心,在金字塔附近正在建造新的博物館,規(guī)模非常大,據(jù)導游介紹埃及的絕大部分文物睡在庫房里,新建的博物館是世界最大的,將于一年后投入使用。</h3> <h3>博物館屋頂為圓形穹頂,三個方向有三個半圓呼應。</h3> <h3>博物館的陳列基本都是石雕法老、王妃、工匠、石棺、木棺、鍍金棺、純金棺(棺槨多為躺著的人的形狀)、木乃伊(除了人體,還有動物的)、頭罩、古代用品等。</h3> <h3>博物館戶外石雕。</h3> <h3>古埃及普通人沒有過多的實物陪葬,就在棺槨內壁上畫上各種物品供死者享用。</h3> <h3>一具打開供人參觀的木乃伊。</h3><h3> 博物館還陳列著不少離開棺槨的木乃伊,分別用麻布或葦席包裹著,每個木乃伊的臉部位置都有精美逼真的頭部畫像。</h3> <h3>博物館二樓最北端,陳列著120千克的純金棺,純金頭罩(本博物館花50埃磅可以拍照,但在這里不許拍)。</h3> <h3>博物館外樹立著不少形態(tài)各異的故文物。</h3> <h3>埃及紅海</h3><h3> 埃及紅海海岸,從蘇伊士海灣一直延伸到蘇丹邊界,因其富含礦物質的紅山脈使當?shù)氐拇瑔T稱之為"紅海"。</h3><h3> 紅海全長1930千米,流經埃及、約旦、沙特阿拉伯、蘇丹、也門等多個國家,流經埃及境內的部分從蘇伊士運河直到蘇丹邊境,全程約1080千米。紅海氣候常年溫暖濕潤,海岸年平均溫度在35~41℃,海面水溫平均在21~28℃。</h3><h3> 到紅海觀光游覽,潛水、垂釣、海上觀光等親水活動是一定要參加的。紅海沿岸浪柔沙軟,波瀾不驚,是開展水上休閑運動的絕佳場所,有許多優(yōu)良的海濱浴場和海上游樂場所。</h3><h3> 紅海擁有眾多美麗的珊瑚、五顏六色的魚類及各種珍奇的海洋生物,海底資源豐富,海水清澈,能見度高,是世界上最適宜開展?jié)撍\動的場所之一。</h3> <h3>1月29日,乘坐埃及旅游公司大巴行使6小時,行程530千米,下午三時抵達紅海入住AMC酒店。酒店后連接游泳池、沙灘排球場,沙灘、海灘。</h3> <h3>AMC賓館后邊休閑涼臺、舞臺、泳池</h3> <h3>紅海海水湛藍,氣溫適宜,是休閑度假的絕佳圣地。</h3> <h3>2月1日上午,乘坐這膄玻璃船出海觀看海底珊瑚、魚類及水下各類生物。</h3> <h3> 紅海碧藍的海水下,生長著五顏六色的珊瑚和稀有的海洋生物。2月1日八點從賓館乘車到出海碼頭,乘坐玻璃船入海。玻璃船即可以觀光海上景色,還可以在船上娛樂,又能夠下到3米深的“玻璃艙”內直接觀看海底的珊瑚,五顏六色的魚群,海龜?shù)人律锖秃5拙坝^。<br></h3> <h3> 紅海是印度洋的附屬海,北段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通。奇怪的是,紅海不是紅色的,而是湛藍色,清澈見底,沒有任何污染。因為海底有大量的紅色的珊瑚礁以及周邊的山是紅的而得名紅海。</h3><h3> </h3> <h3>出海途中,船員與游客互動娛樂,船員用避風浴巾把游客裝扮成阿拉伯人樣子。</h3> <h3>海里的魚多想和游客親密接觸。</h3> <h3>潛水員,下水將魚群趕到游船附近讓游客觀賞拍攝。</h3> <h3>海底暢游的魚群。</h3> <h3>離群的魚自由自在的暢游。</h3> <h3>海底形態(tài)各異的多彩珊瑚。</h3> <h3>海底的魚和珊瑚。</h3> <h3>游船停在海洋中間,在船員的保護下,讓游客體驗大海里游泳的感受。</h3> <h3>返程途中,游船工作人員和游客娛樂互動,翩翩起舞。</h3> <h3>紅海AMC賓館游泳池水溫適宜,非常適合游泳,每天下午游泳的人不少。</h3> <h3>沙灘除了躺在躺椅上養(yǎng)神,同樣也可以展示舞姿。</h3> <h3>以大海為背景,展現(xiàn)舞姿效果更好。</h3> <h3>1月30日乘坐旅游大巴,行程350千米,去埃及南部的盧克索參觀游覽,31日從盧克索返回紅海。</h3> <h3>途中休息區(qū),有不少從沙漠游牧區(qū)走出來的少女牽著毛驢,驢背上站立著小山羊供游客拍照,掙點小錢。</h3> <h3>頭包黑紗,只露出兩只眼睛的阿拉伯游牧少女。</h3> <h3>盧克索</h3><h3>盧克索為埃及古城,常住人口50多萬,位于南部尼羅河東岸,南距阿斯旺約200公里。海拔78米。因埃及古都底比斯遺址在此而著稱,是古底比斯文物集中地,被譽為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由于歷經兵亂,多已破壞湮沒?,F(xiàn)在保存較完好的是著名的盧克索神廟,其中尤以卡爾納克神廟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該建筑物修建于4000多年前,完成于新王朝的拉姆西斯二世和拉姆西斯三世。經過歷代修繕擴建,今占地達33公頃。</h3> <h3>盧克索神廟,這座神廟內同時建有供穆斯林朝覲的清真寺,當日未對外開放。</h3> <h3>盧克索位于埃及中南部城市,坐落在開羅以南670多公里處的上埃及尼羅河畔,盧克索古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尼羅河東岸的卡爾納克神廟、盧克索神廟及其尼羅河西岸的帝王谷。圖為卡納克神廟全貌模型。</h3> <h3>卡爾那可神廟外景。</h3> <h3>卡爾那可神廟始建于中王國時期,完成于拉美西斯二世執(zhí)政時。主殿總面積達5000平方米,有10個高大的塔門,十分壯觀的柱子大廳。</h3> <h3>其中有12根柱子高達21米,柱頭用花狀修飾,柱身布滿各種浮雕,氣勢渾厚壯觀。石柱上雕刻著象形文字。</h3> <h3>據(jù)介紹導游介紹:神廟有24根方錐碑,用以記載國王(法老)或杰出王后的生平功績?,F(xiàn)存有7根,除兩根由埃及國王贈送給法國(因搬運困難,只運走一根)外,其余被盜。</h3> <h3>方尖碑一般以整塊的花崗巖雕成,重達幾百噸,它的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說明這種石碑的三種不同目的:宗教性(常用以奉獻太陽神阿蒙)、紀念性(常用以紀念法老在位若干年)和裝飾性。同時,方尖碑也是埃及帝國權威的強有力的象征。</h3> <h3>神廟的屋頂都是粗壯高大的石柱托著巨大的花崗巖。據(jù)有關考證介紹: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神廟,為了把重大的石塊運到高處,都是用沙土先修斜坡,隨著高度上升,斜坡加長,整個工程完工后再鏟除掏空鋪墊的沙石。</h3> <h3>那些高聳入云的神殿,那些巨大的雕像,無一不是對被統(tǒng)治者被征服者的一種‘震懾’。</h3> <h3>盧克索在古埃及地位之重要,甚至超過今天的開羅。埃及人說,不到盧克索,就沒到過埃及。</h3> <h3>卡爾那可神廟有一圣水池,用以朝覲人沐浴,還有說法是婚后女子不生育,在此圣水池沐浴,然后到安放甲殼蟲的立柱繞立柱轉七圈,便可如愿,有些有病有災者照此做也可取病免災。</h3> <h3>這些人圍著甲殼蟲轉,期盼著實現(xiàn)他們各自的夙愿。</h3> <h3>類似這樣的俑,在埃及隨處可見,大概相當于中國的門神吧。</h3> <h3>四輪馬車是盧克索的一道風景,不論大街小巷,到處都有。</h3> <h3>參觀玩卡爾那可神廟,游客一般都是乘坐馬車轉往盧克索神廟。</h3> <h3>乘坐馬車,一位游客一美元,本人可倒好,花了一美元,并著馬車跑,一路拍攝游客乘坐馬車的鏡頭。</h3> <h3>31日早晨為自費項目:參觀帝王谷和乘坐熱氣球。帝王谷對本人來說,因為看得墳墓已經夠多,發(fā)補助都不愿去;而熱氣球除花美元(170)看不到啥外,還耽擱和尼羅河親密接觸的機會,故而自己活動尼羅河拍照。</h3> <h3>關于帝王谷,聽導游說,因金字塔目標明顯,盜墓現(xiàn)象常有發(fā)生,后來的法老就選擇在山里挖山洞建墓穴,帝王谷已發(fā)現(xiàn)開掘了26座帝王墓,但未出土一具木乃伊。木乃伊究竟去了哪里?還有一則故事:多年前,有兄弟三人住在盧克索的尼羅河西岸,其中的一人在出售一具木乃伊,被公安抓獲,判刑入獄。出獄后他和另外二位商議,住房下面藏的22具木乃伊你們二人一半,我因為為此而坐過牢,分一半,三人僵持不下,后來其中一位報警,這22具木乃伊都收藏進埃及博物館,但難以判別身份了。</h3><h3><br></h3> <h3>在盧克索,下榻賓館在盧克索城外的尼羅河岸邊。風景也還不錯。早晨陽光明媚,在岸邊觀賞拍照。因為語言問題,要不然就打車沿尼羅河游覽拍攝一番。</h3> <h3>尼羅河及整個埃及,最為突出的樹種當屬棕櫚樹,賓館周圍的棕櫚樹也十分挺拔。</h3> <h3>一片棕櫚樹,組成一副美麗的風景畫。</h3> <h3>一面五星紅旗飄揚在尼羅河畔,格外醒目,格外鮮艷,格外親切。</h3> <h3>整個埃及干旱少雨,據(jù)導游說盧克索附近的北部農區(qū)22年沒下過一次雨。但水量充沛的尼羅河保障了埃及的農作物種植。埃及盛產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盛產鮮橙、椰棗等水果。埃及的長絨棉世界聞名。</h3> <h3>我們通往盧克索靠近盧克索100千米的道路兩旁,到處是成片的已經開始收獲的甘蔗。</h3><h3> 埃及尼羅河保護很好,污染很輕,整個盧克索,只有一個鋁廠,一個糖廠。</h3> <h3>本次旅行中遇到北京的一位游客陪父母游埃及,他們是從開羅乘游船兩天兩夜到達盧克索。其實這種游比較好,即不累,又比較全面地領略了尼羅河風光風情。</h3> <h3>2月2日早晨離開紅海,向著530千米以外的開羅返回。</h3> <h3>從紅海到開羅,除剛出來部分道路不夠寬敞,其余均是非常平展的柏油路,路寬車少,非常順暢。</h3> <h3>下午兩點多到達開羅,吃飯的餐廳外有賣旅游紀念品的,還有個小孩在專心用撒哈拉彩色的沙子制作彩色旅游紀念品。</h3> <h3>午餐后,又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埃及最后的參觀。</h3> <h3>先參觀了埃及最古老的天主教堂。</h3> <h3>之后參觀埃及最古老的清真寺,隨團的9位穆斯林信仰者還在這里作了禮拜。</h3> <h3>這座清真寺外表雖不算燦爛輝煌,但規(guī)模大,可以入內做禮拜空間大。</h3> <h3>之后乘車經過埃及古老的城堡,經過開羅棚戶區(qū),前往埃及最古老最大的貿易市場參觀。</h3> <h3>貿易市場主要以銷售小商品為主,不少商品來自中國。</h3> <h3>市場上有不少頭頂面餅的商人,面餅都是中間鼓起空心的。</h3> <h3>晚餐后,乘車駛往開羅機場,結束埃及之行。</h3> <h3>本次旅行,生活居住條件總體不錯,埃及住宿五晚,全都是帶游泳池的莊園式五星級酒店。吃飯為自助餐,尤其紅海的AMC酒店,房間有中文央視四頻道節(jié)目,熱菜、冷菜、面點、飲品都特別豐富。</h3> <h3>埃及金字塔公園酒店</h3> <h3>埃及金字塔公園酒店游泳池</h3> <h3>紅海AMC酒店</h3> <h3>AMC酒店毗鄰的海岸休閑區(qū)。</h3> <h3>AMC酒店游泳池</h3> <h3>AMC酒店游泳池邊小鳥在池邊休閑自得地覓食。</h3> <h3>盧克索Mercure莊園式酒店</h3><h3> 埃及的賓館一般都不提供拖鞋、牙膏、牙刷,得游客自帶。雖然有洗頭膏、沐浴液等,但標簽都是外文,如果你沒一點外文基礎,就可能混淆用錯。</h3><h3> 埃及的電源插座都是德標的,出行需攜帶轉換插座(如果你攜帶的電器較多,還應帶多空插座)。</h3><h3> 出行前旅行社提示帶電熱壺,不過下榻的賓館都有電熱壺,不過自己帶的使用更放心些,機場不供應開水,自帶的電熱壺可燒開水。</h3> <h3>AMC酒店面點系列</h3> <h3>AMC酒店冷菜系列</h3> <h3>AMC酒店甜點及水果系列</h3> <h3>AMC酒店飲品系列</h3><h3> 假如你是一個愛喝酒的人,帶兩瓶酒出行倒不錯,即經濟劃算,還方便如愿。</h3> <h3>本次出行,除了紅海遇到的別國游客較多外,其它地方碰到的大多是中國游客。</h3> <h3>埃及整體印象:埃及屬于一個不錯的旅游去處。如果你覺得時間寬裕,身體健康,經濟上沒壓力,可選擇冬季前往。埃及屬亞熱帶至熱帶氣候,沒有冬天,但夏季較熱。</h3><h3> 從開羅到盧克索最好選乘坐尼羅河游船前往,這樣既不太累,同時欣賞尼羅河及其兩岸的景致。</h3><h3> 埃及比較貧窮,經常碰到討要小費的,但未見到欺詐宰客現(xiàn)象。</h3> <h3>總體看,埃及人比較慵懶,不像中國人那么奮發(fā)勤奮。</h3> <h3>在埃及也有旅游購物。安排了一家香精店,一家手工土法造紙繪畫店。本團游客好幾人買了畫(本圖為一張植物造紙上的畫,這是在說明禁止拍攝前照的)。</h3> <h3>埃及的陰暗面:本人也見到一些,拍到一些,但我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聽說過,外國人來中國,有時候中國人為了國家的尊嚴,不惜花血本來挽回面子。對于埃及,也為了它的尊嚴,不說更好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