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二十日,高中畢業(yè)插隊落戶在新余水北公社青年林場。在哪里度過的六年,對我們這些人來說是一輩子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h3> <h3> 六年時光,二千多個日日夜夜,從十九歲到二十五歲,我們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年華留在了哪里,一把鋤頭,一根扁擔陪伴我們度過了艱難困苦的歲月。</h3> <h3> 一棟看似要倒的四面漏風瓦房,一張窄窄的竹床,上面鋪了厚厚的一層帶有飛虱的稻草,讓我一躺就是六年,經(jīng)常,我躺在吱吱作響的床上看著油毛氈的破天花板發(fā)楞。</h3> <h3> 林場六年,回想一下,最苦的還是出豬欄,四個班輪流出,出豬欄有三個流程,一是將豬趕出,二是將豬糞和稻草漚成的肥起出挑到豬圈外堆起,三是再將豬趕回欄里。</h3> <h3> 說出豬欄苦是因為豬欄中的味道首先讓人退讓三舍,當踩在豬欄中用耙子用力將稻草和豬糞漚成的肥料起出時很是吃力,剛開始赤腳干這活,但腳縫生腳氣讓豬糞中的菌蟲鉆入如萬般箭鉆心癢癢難受,后來就一定要穿上套鞋才行。</h3> <h3> 春插時,每天四點多起來摸黑去拔秧,吃完早餐就去插秧,彎腰一整天,雙眼皮都腫腫的。</h3> <h3> 雙搶也是一段難忘的記憶,在毒辣的日頭下,一絲風也沒有,汗也流干了,腳踏的脫粒機越踩越重,大口喝著桶裝著的井水,好像覺得苦日子沒有盡頭。</h3> <h3> 每天中午休息是雙搶中的一種享受,吃完飯,雙腿泥都不愿洗去就躺在竹床涼席上睡覺,有時一陣涼風吹來,真是感到太舒服了。</h3> <h3> 每天晚上收工,井邊上擠滿了人,男同學只穿條短褲又沖又洗真痛快,女同學都是打水回房間,日落西山,涼風席席,周圍蛙聲一片,滿眼碧綠,充滿詩意。</h3> <h3> 在西瓜成熟季節(jié),摘西瓜裝車也是一苦差事,一般同學干不了,要選一些體力好的同學去干這活。</h3> <h3> 每年的冬天,到幾公里外的水北街上挑大糞澆梨樹桃樹,修水渠,只有下大雪或春節(jié)才能放假。</h3> <h3> 下雪聚在一起烤火是一段溫暖的回憶。</h3> <h3> 每天吃完晚餐,漫步在林場四周,熟悉的道路和美麗的景色又會讓人忘卻勞累和煩惱。</h3> <h3> 春節(jié)期間,在愉快幸福的日子里不經(jīng)意間又想起了那段艱難的日子,突發(fā)奇想,抽空用鋼筆畫了些畫面,將在林場畫的水粉畫一起做了個美篇,望博大家一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