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下午1:30,飄著小雪,亞特蘭蒂號到達洛克瑞(Lockroy)港,港灣里的一座名叫戈迪爾(Goudier)小島上有被英國遺棄的考察站。這個被遺棄的考察站現在是眾多游輪熱門的登陸地,這里設置了南極唯一對游客開放的郵局。</p><p class="ql-block"> 洛克瑞港是位于南極半島前的帕爾默群島溫克島西北岸的天然港口,離南極大陸僅一步之遙。從上午我們才去過的天堂灣到這里路程不到30公里。洛克瑞港早在1873年就由德國探險家愛德華.道門發(fā)現,但直到1904年法國探險家夏科特到達此地后,才以時任法國眾議院副議長的愛德華?洛克瑞(Edouard Lockroy)的名字命名,洛克瑞協助夏科特獲得了法國政府的南極探險資助。港口在1911年至1931年期間用于捕鯨。二戰(zhàn)期間,英國政府實施“塔伯倫計劃(Operation Tabarin)”,在海灣的戈迪爾島建立了Port Lockroy秘密基地(A站),目的是彰顯英國在南極洲的領土主權,監(jiān)視德國在南極的行動。之后轉化為英國的國家南極科學研究站,直到1962年關閉,超過30年無人看管。1996年,英國南極遺產信托基金(UKAHT)組織,全面接手管理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基地,并把它改建為集郵局、旅游參觀、銷售紀念品和南極歷史博物館為一身的綜合性場所。</p><p class="ql-block"> 自1772年起,英國的南極探險經歷了帆船時代、英雄時代和科技時代。在這一過程中,英國在南極大陸上留下了很多足跡,積累了大量的南極遺產。鑒于1959年12月1日《南極條約》簽署生效后,英國政府開始從追求主權為重點到以爭取南極管理話語權為重點,推進南極保護,《南極條約》承認南極洲永遠專用于和平目的和不成為國際糾紛的場所或對象。目前英國政府在南極運轉的考察站有三個,放棄不用的考察站計六個,委托慈善機構——英國南極遺產保護信托基金會吸收各方力量來管理,形成保護英國南極遺產的“多中心”治理局面;引入市場化運作模式,利用與保護并重。</p><p class="ql-block"> 果然不同凡響,在游客上沖鋒艇登陸戈迪爾島之前,英國站專門派人來到亞特蘭蒂號上進行宣講,雪莉隊長說這是慣例。派來的人是一位高個子帥氣的小伙子,他介紹了英國站的歷史和現狀,介紹了他們的博物館和郵局,他告訴我們在站里工作的都是志愿者,他也是。志愿者來自于全球招聘,要在這里的夏天工作4個月,來年再輪換下一批。他說,現在這一批在站工作人員有4人,只有他是男生,其他三位都是女生。聽到這里,游客發(fā)出“咦—”的聲音,他笑了,知道聽眾說他很有艷福,立刻解釋說,三位女生年齡都比他大。聽眾立刻又發(fā)出“噢—”的聲音,意思是說,不要解釋,越解釋越糊涂。我特別注意到,這位小伙子說,企鵝是我們的鄰居,它們是在我們這個站建站以后來的,這個季節(jié)企鵝們正在孵蛋,現在島上共有920個企鵝蛋。我想,怎么會這么精確,難道小伙子天天沒有事做就數企鵝蛋來著?</p><p class="ql-block"> 接下來輪流登島。島上飄揚著英國的米字旗。我很感興趣地參觀了博物館,里面陳設仍然保留著上個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的樣子。有電訊房、電機房和鉗工機修房,有廚房和臥室,臥室里面的床很小,用來取暖的爐子也不大,該有的都算有,但還屬于比較簡陋。外屋是游客們關注的重點,因為是郵局。游客們可以從這里寄發(fā)明信片,無論寄到哪里,郵資都是2英鎊。也可以在這里購買各種紀念品、南極地圖和旅游書,還有中文書。亞特蘭蒂號探險隊員說,再過三天就是圣誕節(jié)了,今天從這里寄張明信片給親友,圣誕節(jié)他們就能收到。但是——,是明年的圣誕節(jié)。從這里寄出的郵件,要通過船只運送到??颂m群島(阿根廷稱作馬爾維納斯群島。阿根廷與英國對該島有領土之爭,1982年曾為此開戰(zhàn)),然后飛機運往倫敦,再分發(fā)到全世界各國。這個郵局目前每年旅游季節(jié)接待游客2萬人,發(fā)送各種郵件約8萬件。 </p><p class="ql-block"> 我沒有寄明信片,而是用郵局里的征集南極遺產保護會員的一張申請表,蓋上了英國洛克瑞港郵站的三個郵戳以紀念。三個郵戳有兩個有企鵝圖樣,一個有英國站建筑圖樣,所有郵戳都刻有郵局所在的經緯度:64o49’S,63o30’W。而這張申請表的正面赫然寫著一行大字,只有一行:聯合王國南極遺產信托(組織)——為所有人捍衛(wèi)南極遺產。</p><p class="ql-block"> 戈迪爾島很小,不到0.5個平方公里。準確地說,戈迪爾島只是它緊靠著的南邊溫克島前邊的一塊大礁石。溫克島比較大,其最高點是島西南部的路易吉峰(Luigi),又稱薩沃亞峰(Savoia),海拔1415米。去了郵局所在的戈迪爾島后,我們又乘沖鋒艇上了溫克島,這個島上企鵝更多,還看見六只海豹在雪地上懶洋洋地睡覺,如果不是探險隊員攔著,我們完全可以走到海豹的跟前。這時雪停云薄,路易吉峰露出真容,黑色的臉龐還有些許面紗拂過,景色非常動人。山腳下是冰雪覆蓋的巨大緩坡。忽然想起阿根廷科考隊和英國科考隊踢足球的故事,那是在馬爾維納斯群島戰(zhàn)事期間,科學家也有自己的祖國,兩國在南極的科考站人員也為此發(fā)生爭執(zhí),最后決定以一場足球賽決定輸贏。比賽結果是平局。我覺得這個地方適合踢足球,不知道當時足球比賽是不是在這里舉行的。</p><p class="ql-block"> 后記:回國后我整理這篇日記核對資料時,無意中發(fā)現英國《每日郵報》2017年3月11日刊發(fā)的南極遺產保護信托基金為這個郵局招聘志愿者的廣告:“朋友們,我們面向全世界公開招聘郵差,前往全年平均氣溫只有攝氏零下10度、企鵝多過人的小島上工作,每年工作4個月,包吃包住,月薪逾千英鎊,堪稱'隱世筍工’ (筆者注:筍工是天上掉餡餅的工作的意思)。應征者必須能夠扛著又大又重的箱子走過濕滑冰原、能夠在沒有熱水情況下生活,還必須能忍受半個月不洗澡,以及與島上2千頭企鵝朝夕相對。這里幾乎與世隔絕,沒網絡、沒電話,對外通訊依靠高頻的無線電,直升機亦無法到達,生病后要坐3天船才可看到醫(yī)生,我們期待您的加入……”</p><p class="ql-block"> 我為到這里工作的志愿者點贊!</p>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從天堂灣布朗站到達洛克瑞港路線</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國站志愿者來到亞特蘭蒂號介紹郵局情況</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戈迪爾(Goudier)小島</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企鵝對我們毫不在意</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島礁石路兩邊雪很厚</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國國旗</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博物館和郵局</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客在蓋郵戳</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歷史照片陳列</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瑪麗夢露的畫像</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負責郵政服務的志愿者</h3> <h3>博物館房子下面是企鵝孵蛋的地方,一只企鵝屁股動了一下,讓我們看見兩只蛋。</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腹暴風燕</h3></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交流</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中驍將</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輕紗后面的路易吉峰</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剛洗完澡的企鵝</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群海豹</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睡得多香</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這只企鵝主動來到我們中間</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利用肚皮匍匐前進</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路再遠也要回家</h3> <h3>別給我照相,我害羞</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鄰居是鸕鶿</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們在干什么?</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威武的探險隊員。有游客說他們的打扮多像塔利班</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亦夢亦幻</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獅身人面像</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聯合王國南極遺產信托(組織)會員申請表</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以下錄像來自團友在水一方。錄像反映了企鵝的部分有意思的習性。錄像中的企鵝品種是阿德利企鵝,我們此行并沒有碰到。</h3></font></h3> <p class="ql-block">目錄</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00)序</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01)過境達拉斯</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02)南美第一城</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03)瘋狂的足球</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04)一女嫁二郎</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05)巴西的名片</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06)大水伊瓜蘇</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07)南美那些鳥</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08)邂逅潘帕斯</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09)世界的盡頭</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10)亞特蘭蒂號</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11)德雷克海峽</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12)歷十級風浪</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13)第一座冰山</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14.1)企鵝的王國</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14.2)鯨魚的領地</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14.3)登上南極洲</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15.1)天堂灣故事</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15.2)極地志愿者</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15.3)冰海扎猛子</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16)中國長城站</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17)煮熟的鴨子</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18)守護信天翁</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19)探戈的故鄉(xiāng)</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20.1)南美威尼斯</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20.2)別為我哭泣</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20.3)為何總是我</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21.1)暈倒了以后</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21.2)世界的肚臍</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22)鳥人族尋蹤</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23)觀圣地亞哥</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24)印加的帝都</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25)古老的山巔</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26)利馬的元旦</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27)空中瞰地畫</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28)吃驚在鳥島</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29)興衰馬瑙斯</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30)探險隊禮物</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31)極地客攝影</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32)極點不是夢</p><p class="ql-block">走向南極(33)我喜歡出發(f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