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慎碰陳茶</p><p class="ql-block">文/若愚</p><p class="ql-block">圖/若愚</p><p class="ql-block"> 普洱茶的收藏,最重要的是注意兩點:一是遠離雜茶,二是慎碰陳茶。</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普洱茶界品牌眾多,良莠不齊,魚龍混雜,要在茫茫茶海中尋得上品,知名品牌尤為重要,雜茶不僅不為藏家不認可,更主要的是質(zhì)量難以保證,要保證存茶增值保值,自然要選好品牌,遠離雜茶。</p><p class="ql-block"> 越陳茶越香,這是普洱茶的特點,也是茶人們收藏普洱茶的原因,茶人,特別是發(fā)燒友們,無不以得到一餅陳茶為快。然而陳茶是不可以輕易亂碰的,即便是有一定茶齡,對普洱茶有些研究的資深茶人,也要慎對陳茶。</p><p class="ql-block"> 陳茶這潭水太深了,年份本就是相對的,你品得出新茶陳茶,你品得出是三年是五年,但是六年是七年,恐怕你就難以區(qū)分了。更何況現(xiàn)在造假技術(shù)不斷翻新,調(diào)味,染色,濕倉速發(fā),讓你真假難辨。</p><p class="ql-block"> 特別是高端茶的造假,更是觸目驚心,前段時間朋友發(fā)來一圖,說得一班章茶磚,讓我鑒定一下,我打開圖片仔細一看,一張印刷粗糙的毛頭紙包裝的方磚,中間印有"班章王"三字,右側(cè)寫有"二百五十克足重",左側(cè)寫"丁丑 一九九八年制",上寫"珍藏品",下面方框內(nèi)是字跡模糊的關(guān)于班章的介紹。一看包裝,有年份!看后我立即回復(fù):假的。班章產(chǎn)區(qū)是在2000年后才被人們認識,2005年后才有以此命名的茶出現(xiàn),再說丁丑年應(yīng)該是1997年,造假連年份也不搞清楚。這款茶只顧名頭,卻忽略了細節(jié),就如造古董的造出落款"西漢制造"一樣可笑。</p><p class="ql-block"> 昨天又有朋友送給我一餅老茶,巧的是,這茶也是1998年生產(chǎn)的,但一看包紙的質(zhì)量和包裝的考究,絕對不是那時能做到的,再一查它的廠家,廣州本源健康產(chǎn)業(yè)有限公司,卻是2012年05月23日才成立的,不知這家公司從哪弄來的1998年的茶餅,真假陳茶更令人生疑。</p><p class="ql-block"> 亂相之下,陳茶還是慎碰為好,莫如選幾款自己心儀的新茶,看著它們慢慢地陳化,鎖住歲月的芳香更有韻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