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李清業(yè)素描

斯泰聾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寫在前面的話</b></h1><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90年,許昌市文聯(lián)《原野》雜志社約李清業(yè)老師,要發(fā)表一篇介紹他的書法藝術的文章,并指定了編輯部的一位編輯擔綱采訪、撰寫任務。也許是因為我和李老師認識時間較長,彼此了解多一些,抑或是同在一地(那時我剛轉(zhuǎn)業(yè)在新單位上班),比較方便,李老師找到了我,以一種不容商量的語氣提出要我來寫。我雖然感到很突兀,但意識里可能還保留著一點‘服從命令乃軍人天職’之遺風余燼,所以就沒有立刻表示推辭和拒絕,然而終究不免誠惶誠恐。首先是自知文疏墨淺,擔心不能勝任,同時又覺得:先生是我從小就崇拜的偶像,如今,能有機會為他寫一篇文章,向讀者介紹他在書法藝術領域的突出成就,這是一件很榮幸的、義不容辭的義務!更何況先生如此的信任我。</p><p class="ql-block"> 信任,常常是一種動力和鞭策。</p><p class="ql-block"> 于是,在經(jīng)過一番短時間的斟酌后,我?guī)е环N使命感鄭重地接受了這個任務~雖然很有些忐忑。</p><p class="ql-block"> 轉(zhuǎn)眼間,這已經(jīng)是將近三十年前的往事了,時光荏苒,李先生離開我們已經(jīng)三年,這些年鄢陵的書法隊伍空前壯大,水平大進,呈現(xiàn)一派繁榮景象。尤其是一眾年輕書家強勢登場,后生可畏,令人振奮,催人向上。同其他門類的文化現(xiàn)象一樣,一個地域書畫藝術的進步除了個體的素質(zhì)和努力之外,還與當?shù)氐娜宋臍v史、群體環(huán)境氛圍有著直接和間接的關系。李清業(yè)先生是鄢陵第一任書協(xié)主席,是鄢陵書法藝術領域一位承前啟后的開拓者,其成就出類拔萃,久負盛名,他不僅自己潛心書藝,也影響和帶動了一批書法作者和愛好者,是鄢陵書法史上一個時期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他們那一代人勤奮的耕耘,無疑為后來者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李清業(yè)先生刻苦學習,皓首窮經(jīng)的治學精神是很值得后人學習的榜樣,他是一位值得我們回顧和瞻仰的老師。</p><p class="ql-block"> 我寫的這篇《李清業(yè)素描》,就文章本身而言,堪稱拙作,但我是很認真地在讀先生,寫先生。在這個過程中,和李先生有過諸多的交談(類似于采訪、訪談),也使我對先生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感觸良多??上?,當時《原野》編輯部對文章字數(shù)有限制,所以,有些章節(jié)不得不進行刪減,頗感遺憾。</p><p class="ql-block"> 在征得李先生家人的同意后,我謹將此原文再加上圖片資料一并展示,以此紀念先生,亦期喚起同仁對昨夜星辰的回顧和對先賢的瞻仰~~</p><p class="ql-block"> 特別感謝李先生之女,著名攝影家李永先女士,本篇大多數(shù)照片是由她提供的。</p>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李 清 業(yè) 素 描 </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 </b></h1><p class="ql-block"> 他是一位惜時如金的人。那年我由部隊歸里省親,到文聯(lián)他當時的住室找他,敲過門后,他一手提筆,一手開門,只見滿案宣紙,全是寫了字的,其時是下午2時許。寒喧過后,我隨便翻看起來,卻在案頭處翻出一盤炒芹菜和兩個燒餅來。他看到后啞然失笑,原來這是被遺忘了的午餐。</p><p class="ql-block"> 他有一臉很濃重的絡腮胡子,常至其密不通風方匆匆除去。</p><p class="ql-block"> 李清業(yè)先生這種對時間的吝嗇是自年幼時即開始的,早在孩提時代,一日烏云驟至,村人急急收攏曬場小麥,其父令其回家拿袋子裝麥,久等未歸,急急尋回家去,卻看見小清業(yè)木偶般地站著,手扶門鎖,嘴里喃喃地念叨著什么,氣得一巴掌打下去,他才如夢初醒。原來,看著滿天烏云翻滾,他忽然觸景生情,想起了在私塾學堂上剛學得的一首描繪風雨突起的詩文來。念著念著,竟忘記了打麥場上的事了。十足書癡一個~~</p><p class="ql-block"> 晚間讀書常至深夜,伏案小憩又唯恐夢長,便取香一節(jié),點燃后夾于手指間以計時,曰“燃香驚夢”。</p><p class="ql-block"> 文革時他在縣劇團繪布景道具,在眾人紛紛串聯(lián)“鬧革命”的時候,他“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潛心書藝,并到處搜集毛主席詩詞、題字手書,虔誠摹寫,裝訂成冊,至今尚珍藏于室。</p><p class="ql-block"> 文革后期,他常隨劇團外出,工作之余總是離群索居,以舞臺景片、道具圍一斗室,讀詩練字,每每通宵達旦。唐詩宋詞,愛不釋手,名篇佳句,誦不絕口,非朗朗熟背而不已。又常以清水為墨,地板為紙,縱情揮灑,怡然忘情。人稱“早晚一碗水”,其實何止一碗。</p> <h1><font color="#167efb"><b> 二 </b></font></h1><h3> 李清業(yè)愛書成癖,每遇好書,如逢知己,必予得之而后快。一九六九年他在北京籌辦林業(yè)展覽,聞知中國書店正銷售一批供大批判用的舊書,遂設法弄得一紙證明,餓虎撲食般購買了足足十幾斤重的《愙齋集古錄》、《古籀補》等“批判資料”。李先生如獲至寶,帶回家后夜夜閉門臨摹,孜孜不倦。今天,這些幸存者安棲于李先生的書架上,是在接受主人之感激抑或在感激主人當年救命之恩?<br></h3><h3> 一九八六年的一天,李先生在開封覯遇《說文解字注》,此乃他‘踏破鐵鞋無覓處’,久慕而不得見者,即刻傾囊以購,然囊中所?!般~板”無幾,僅能買得兩塊烤紅薯充饑。爾后安步當車,踏上一百五十余華里的歸程。愛物在身,興味盎然,走累了便坐在路邊貪婪地讀上兩頁,如此走走停停,待到家時,已是月落星稀,時至子夜?!昂尾粩r一輛貨車坐”?我曾問他。“攔了, 攔了兩輛都沒停,就沒再攔,許是要領不當?!彼?又是憨笑說道。</h3> <h1><font color="#167efb"><b> 三 </b></font></h1><h3> 他是一個極認真、求實的人,每作書繪畫,全然忘卻身外事物,甚至如戲劇海報、圖片說明之類小事亦一絲不拘,全無敷衍應酬之舉。他的第一部著作《篆法初步》歷經(jīng)八年而問世。八載春秋,幾多辛酸,幾多心血,個中甘苦,誰人能知!有一年也是探親回來,我問起這本書的進展情況,先生說:“出版社在催稿,可我感覺有些地方尚欠斟酌,正在改‘’。</h3><h3> 在《篆法初步》中,先生編了“篆法歌”,將易錯易訛及篆楷結體迥異之字一一列出,并使其配偶結對。如“戌在步中歲,禾下有千年“~朗朗上口,言簡意賅。先生為此反復查證、反復推敲,自編了成疊的卡片,常裝入上衣口袋,外出乘車,平時走路亦不斷琢磨,偶有所得,即以錄寫,達到了忘我的地步。</h3><h3> 春華秋實,1984年, 河南出版社傳來佳音,《篆法初步》一書經(jīng)過嚴格審稿,匯綜各地新華書店征訂信息,一錘定音,決定印刷一萬六千四百冊,印數(shù)為當時同類書中之姣姣者。出版后一售而空,供不應求。著名書法家、文字學家于安瀾教授在為該書所作序中說,清業(yè)先生“于公余之暇,潛心文字之學,以其心得,勒為專篇,學者手此一編,于篆書物點,探驪得珠,將與清王錄友之《蒙求》同奏入門捷徑之功”。</h3><h3> 一九八八年,展望出版社匯集全國千余名書法家精品,出版《唐詩三百首四體書法藝術》,作為入選作者之一,李先生購買了這套集子之一部分。如通常一樣,他逐頁品評每一件作品,結果,在欣賞之余,他在手頭15本集子里的19件篆書作品中發(fā)現(xiàn)了25處22個錯、訛篆字?!澳闱?,烽火之烽字,篆當作?,烽為后起字,不宜作篆書,許慎云:‘?燧候火也,邊有警則舉火’。還有這容貌之容字,篆應作頌而不得作容,容,許書解‘盛也’,頌,許書解:貌也...‘’他指給我看時,我才見他在每個錯字頁邊均詳作批注。此時我憶起他幾年前所說一段話:“篆書寫法, 目前多有訛誤,甚至在一些重要展覽和出版物中亦不乏其例,此事令人堪憂”;‘’若能通過我的勞動,為此做出些有益之事,我覺得會是有意義的?!薄蹲ǔ醪健分霭?,當可了卻先生這番心愿,然李先生意猶未盡,基于同樣緣因,經(jīng)多方籌措,于1988年,開始了他又一項更加艱巨之工程,即目前業(yè)已脫稿的《篆文唐詩三百首》。</h3><h3> 著書立說“對社會負責,對后人負責”是先生所恪守之信條。唐詩三百首,浩浩瀚瀚,計二萬九千零四字,在書寫過程中,他漚心瀝血,付出了比第一部著作更大的代價與努力。他書寫所用《唐詩三百首》印刷本,在全部詩文幾乎每一字旁邊均注有密密麻麻阿拉伯數(shù)字,標明此字在《說文解字注》、《古籀匯編》、《股墟文字編》等書中所在頁數(shù),及一些字正俗、古今之別等等,實令外人眼花瞭亂。他依此索引逐字考究,反復核準,僅此一項工作即耗去整整三年時間,用心良苦,由此可窺一斑。為使“《三百首》”雅俗共賞,既能臨習,又為工具,先生精益求精,苦練金文寫法并修正其歪斜部分,均衡其大小不一處,所書之體既似金文,亦蘊小篆意趣,意韻無窮。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康殷先生看過初稿贊曰:‘’你的字寫得較真、老辣、渾樸、典麗、端凝。”并題道:“清業(yè)先生繼吳清卿之后,以金文書唐詩三百首,用心良苦、亦前人未竟之業(yè)也?!秉S胄、劉倩等書畫界大師亦熱情題詞作序。那天我看著先生書柜中那一尺多高的書稿問,“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該交稿了吧?”,他微蹙眉宇,用其一貫之低渾音道: " 這其中有一少部分因我當時心緒欠佳而受影響,還得再重寫”。我不再問,我知道先生為這本書所付出的代價,并非僅僅是大量案牘勞形,對此他雖苦猶樂,更因常年潛心工作,無暇顧及家中各方事宜,甚至連子女就業(yè)安排等家庭要事也疏于照管。加之他生性澹泊,不入世俗,在當今世風尚未全然好轉(zhuǎn)之時,難免有是是非非尋得他來,里里外外,幾度感傷,幾度惆悵,道來頗令人感慨!此乃古人所謂‘’君子無逸‘’也歟?。俊?lt;/h3> <h1><font color="#167efb"><b> 四</b></font></h1><h3> 他的書法作品曾使有的人為之瞠目咋舌,曾有一位略涉墨池的人站在他的一幅作品前道:“李清業(yè)寫的這些字,究竟是誰家的體呢?”半是疑惑,半是譏諷。這位先生確乎未曾見得在一幅書法作品里,何以如此斑駁陸離,既篆亦隸且行,真草交相輝映,格局撲朔迷離。其實,倘使這位先生略知板橋鄭燮書法之一二,亦不會如此大驚小怪矣。清業(yè)先生自已承認,他喜愛板橋書法且臨習其真跡數(shù)年,然師古意在超越,最終呈現(xiàn)自家風貌,這一點,他做到了,成功了。較之板橋“亂石鋪路”,清業(yè)先生之書更多了幾分靈秀之氣。他藉其深厚之篆隸功力,將真、草、隸、篆集結連袂,猶如列陣布兵,縱橫捭闔;飛鏢流劍,橫槊走馬;動靜相宜,渾然天成。取代板橋蘭竹筆勢的是諸體聯(lián)袂齊舞,此乃作者長期生活修養(yǎng)、刻苦學習之結晶, 這即是個人風格,時代感!</h3><h3> “如同烹飪,適量多味而成佳肴。好的書法作品,集眾家之長,融會貫通,不落窠臼,自成一格,為我所孜孜以求者?!毕壬寡?,當可給陋見者作為欣賞其作品之鑰匙矣~~</h3> <h1><font color="#167efb"><b> 五</b></font></h1><h3> 他永遠是那樣謙虛,隨和、溫文爾雅。在鄢陵縣各界,未必誰都認識他,但不知道李清業(yè)名字之人實可謂寥寥無幾。留心者當會發(fā)現(xiàn),他的作品不脛而走,機關廳堂、商店門額、職工干部客房及至尋常百姓家,隨處可見其墨跡。據(jù)說在他農(nóng)村老家,幾乎每戶皆有李書炫壁,且以此為耀。愛書之士更是無須看落款即直呼其名。李先生知名度日增,我曾瀏覽他那本不常示人之《索書錄》,見得在索書者的名字中,有原外交部宮達非付部長,著名演員祝希娟、笑星侯寶林、作家李準等等,所書內(nèi)容,多名句佳聯(lián),格調(diào)高雅,催人向上。對索書者,先生一視同仁,有求必應。一次在外地省親,被當?shù)匾还S邀請作書法輔導,三日內(nèi)除講課外,為工廠作書耗宣紙一百五十余張。此后,該廠書風蔚然,并成立了工人書法協(xié)會,至今還與他保持密切聯(lián)系。</h3><h3> 李先生不尚空談, 與書道同仁,懇誠以待。作為省書協(xié)會員、市書協(xié)副主席、縣書協(xié)理事長(又是市政協(xié)委員),常有書法愛好者登門求訪,他都熱情接待,傾力相助,因而深得尊崇。對青少年,他不僅講書,亦常聽得既似對人,又似自言道:“時光多寶貴?。∮肋h有學不完的東面。珍惜啊,莫讓年華付水流!”。曾有人談及他刻苦求學精神,李先生一段自白,聽來頗耐人尋味,“我這個人自覺很笨,因此在學習上,我的信條是人一我十,人十我百,刻苦自學,以勤補拙’。謙謙君子,大家氣度。凡事業(yè)有成者,莫不謙虛好學,以苦作舟,方登書山之路,廣擷博采,厚積薄發(fā),乃得一鳴驚人??v觀今古中西,莫能例外者?!白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惫P者愿以此作為李清業(yè)先生素描的收尾一筆,并期待著為他描繪下一張素描。</h3> <h3>  中排右二是李清業(yè)先生,那時他是一名小學校的教師。</h3> <h3>  書生意氣~ 風華正茂~(右下蹲者是青年時期的李清業(yè))</h3> <h3>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鄢陵縣是全國林業(yè)工作先進縣, 文化館年輕畫家沈先生創(chuàng)作了一幅名為《育苗》的繪畫作品,李先生非常關心和支持,為了解決作者在人物造型方面遇到的困難,他帶領美術培訓班的學員,組織、導演、擺拍了這張照片,用來給作者做參考,并親自當模特兒,照片中間拿樹苗的就是李清業(yè)先生。至今,遠在美國的沈先生,提到這張照片,仍念念不忘當年李先生為人師表的高尚風格和真摯友情。</h3> <h3>  上世紀七十年代曾經(jīng)聞名全國的鄢陵縣板車劇團,有一個五七工廠,負責制作活動舞臺,道具,甚至樂器等,李先生是其中的主力和骨干。</h3> <h3>  鄢陵縣書法協(xié)會成立時的合影照。當時的名稱叫‘書法工作者協(xié)會’。李清業(yè)先生是眾望所歸的首任主席,但當時不叫主席,稱理事長。</h3> <h3>  李先生(第三排中間戴鴨舌帽者)和劇團的演職人員的合影。</h3> <h3> 李先生和當年板車劇團的老團長胡素清(右)合影。</h3> <h3>  據(jù)李先生家人說,他一生就穿過一次西服。</h3> <h3>  記不清這張速寫是我什么時候畫的了,大概是1990年前后,在一次文聯(lián)筆會上‘偷’畫的。因為當時的環(huán)境原因,畫得很倉促,現(xiàn)在看來,雖然肖似,但線條組織得很差,功夫不到。不過,當年的記憶是寶貴的,別的就退而其次了~~我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兒,曾給先生畫過好幾副速寫、素描,現(xiàn)在只保留著這一張。</h3> <h3>  李先生應邀參加品茗賞梅詩會。</h3> <h3><font color="#ed2308"> 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font></h3><h3> 書房,是李先生永遠的樂園和精神棲息地。</h3> <h3>  李先生晚年患了腦血管疾病,行動不便,但他堅持活動,親近大自然,頑強地與疾病作斗爭。人們時常在街上看到他騎一輛腳蹬式三輪車緩緩地行走,逢拐彎處,必規(guī)規(guī)矩矩地平伸出左臂或右臂來示人,認真得像是在書房里運腕揮毫一般。</h3><h3><font color="#b04fbb"> 文人,骨子里的儒雅和文明!</font></h3> <h3>  耄耋之年的李先生,你是在覓詩嚼句?還是又在挑剔自己作品中的瑕疵?~~~</h3> <h3>  女兒為父親拍的照片,頗具匠心,女兒是真的懂父親的。</h3> <h3>  李先生在翻看《篆書唐詩三百首》,這部傾注了他后半生心血的煌煌巨制,因為(資金原因?),最終沒有能在他生前問世,土埋黃金,不能說不是一件很遺憾的事!</h3><h3><font color="#ed2308">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font><br></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  黃胄、康殷、柳倩諸大家為李先生《篆書唐詩三百首》題識。</h3> <h3>  《篆書唐詩三百首》部分頁面。</h3> <h3>  縣姚花春酒廠原大門上的題扁。</h3> <h3>  這是我在網(wǎng)上找到的1975年珠江電影制片廠攝制的紀錄片《鄢陵縣豫劇團》,全長28分鐘,(那個年代,這樣的紀錄片通常是在正片(故事片)放映之前作為‘加演片’放映的)。我截取了其中一段視頻,視頻中唯一戴眼鏡的人是李清業(yè)先生。巧的是,那年我在大連參加旅大警備區(qū)的美術創(chuàng)作班,有一天和創(chuàng)作班的同志們在軍人俱樂部看電影,正好看到了這部片子,他鄉(xiāng)見故鄉(xiāng),又在影片里看到了熟悉的老師,還有其他認識的人,我甚是驚喜,第二天興高采烈地給李先生寫了一封信,說我在大連如何如何看到了您云云~~</h3> <h3>  這是視頻中的截圖。</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2015年農(nóng)歷六月初十,83大壽的生日家宴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現(xiàn)在看他的這個表情和揮手動作,實在令人百感交集!~~~這是一個告別的手勢嗎?嗚呼~</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16年2月12日,農(nóng)歷正月初五,李先生結束了他畢生的藝術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祈愿他在天堂里能有自己寬敞的書房,繼續(xù)醉心他鐘愛的書法藝術。</span></p> <h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一則題外話</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結束本篇作文的時候,我想到一件有趣的事,是一件與《李清業(yè)素描》有聯(lián)系但又無關的題外事,聽起來不免有些滑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是在寫完《李清業(yè)素描》文章不久, 主抓城建的m副縣長,有在縣城做一件雕塑的想法,我們經(jīng)過幾次交流,終于有一天晚上,他帶著我一同去見縣委M書記,希望他能同意這件事。M書記是外地人,一人在縣委大院里住。簡單的寒暄過后,m副縣長開始扯到主題,他向M書記介紹我會做雕塑,在部隊時有不少作品云云。但M書記顯然對雕塑沒有興趣,理由是農(nóng)業(yè)縣......嗯哼……呵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扯了一會兒,可能是 m副縣長為了打破一下尷尬,就又轉(zhuǎn)移了一下話題,向他介紹,說我還會寫文章:‘’他最近寫了一篇《李清業(yè)素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M書記聽到‘素描’二字,突然很是興奮起來,抬起了頭,提高了聲音問我:‘’哦~你會畫素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弄兩岔了。m副縣長和我同時給他解釋是文章的題目叫‘’素描‘’,但是沒容我們說完,M書記就接著說:‘’我母親有一張小像片,二吋的,她已經(jīng)去世了,你給畫一張素描像吧‘’。說著就起身回到里間拿像片去了。我無語,我看見m副縣長臉上也流露一絲不易察覺的無奈和苦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后來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雕塑肯定是沒做,但我給M書記母親畫了一張大16K紙的肖像,是用炭鉛筆、炭精粉、棉花球擦的,據(jù)說他比較滿意,說畫的很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那可不, 我小時候干過這活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因為剛學畫畫的時候很幼稚,以為炭精畫很逼真,所以就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后來才慢慢懂了,正規(guī)的繪畫素描與之有著很大的差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