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按大同市官方說法,大同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h3><h3> 這可不是信口雌黃,是國家給的名號,而且給的很早,上世紀八十年代,距今三四十年了。</h3><h3> 但是,多年來我并沒有多少文化的感受。就連城里的四條大街,都叫“大西街,大東街,大南街,大北街”,而且大同人要讀成“姐”的音,土的掉渣兒。</h3><h3> 再看看其它地名:西門外,新建路,新開路,東方廣場,司令部街……當然,我離這些也很遠,是城里人看不起的“礦猴”。這些城里人也沒文化,罵人都沒品味。</h3><h3> 大同一切都因耿市長的到來有了根本變化。古城重建了,地名經(jīng)考證復原了,四牌樓也樹了起來,現(xiàn)在再說大同沒文化,說的人也沒了底氣。</h3><h3> 更讓人高興的是大同有了東城墻,北城墻,御東和潘家園的展覽館。讓我這等閑人有了個去處。這不,聽說潘家園又有了新展覽,立即驅(qū)車前往湊熱鬧。</h3> <h3> “中國當代名家八人巡展”,名頭挺唬人吧?</h3> <h3>春華秋實——當年為了認這個“秋”,查了許多工具書?,F(xiàn)在也是只認得,不會寫。</h3> <h3>中國能人多,這八個名家,此前聽說過一個名字,還是同名同姓的。</h3> <h3>簡介不簡,有些長。</h3> <h3>叢石橫大江,人言是釣臺。</h3><h3>水石相沖激,此中為小回。</h3><h3>回中浪不惡,復在武昌郭。</h3><h3>來客去客船,皆向此中泊。</h3><h3> ——唐.元結</h3><h3>(其實我也不識草書,認識區(qū)區(qū)幾個字,上網(wǎng)百度一下,全明白了)</h3> <h3>這礦工畫出了些神韻。石圪節(jié),也是大名鼎鼎。</h3> <h3>以為是“草原英雄小姐妹”,看說明,不是?!扒镆焉睢?,好像畫的是藏民。</h3> <h3>藏族少女——美則美矣,膚色太細了些,不像高原養(yǎng)育出來的樣子。</h3> <h3>感覺這個很見功夫——其實不懂,瞎說,瞎說。</h3> <h3> 后邊那個姑娘的眼神畫得好,一看就純潔善良。</h3> <h3>遠瞻——其實這畫的是部分領導,整天蹲在高處,做出一副嚇人的樣子,什么也不用干。</h3><h3>是不是越看越像?哈哈。</h3> <h3> 這遠瞻的還是兩位。有道理,大部分單位有兩個正職領導,從下面看團結的不錯,其實互相較著勁。</h3> <h3> 畫題居然是“走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莫非這些牛走進新時代更牛了?唉,身為牛,命里除耕地拉車,就是進入湯鍋火鍋,“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擠不出來就“咔嚓”一刀,沒有例外。</h3> <h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與主題關系不大,離題也不遠。</h3><h3>馬未都說,八掛如同算掛,算掛都是廢話。其實書法繪畫何嘗不是?</h3><h3>但明知道沒什么用,我等還是喜歡。如果什么地方有展覽,我還是會去“隨喜”一把,雖然我根本看不明白。</h3><h3>(文中的解讀都是瞎逗胡說,本人并不負責,敬請理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