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溫馨提示,看視頻時請關閉右上角的音樂按鈕。</b></h3> <h3> 七月,走進羌風古韻浸潤的丹城大地,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綠肥紅瘦的季節(jié)。都說盛夏的高原有最純粹的藍、最溫暖的綠、最艷麗的黃。但相對于青海湖和門源,丹城在艷麗的黃上,總覺得氣勢有點不夠。當聽說我縣也有千畝油菜花海時,覺得非常欣慰,欣慰之余,不僅有點感慨,自認為在家鄉(xiāng)這片熱土上深耕細作幾十年,卻還是浮光掠影,真是愈熱愛、越渴望、但還是沒有真正的走進丹城,領會她的秀雅和奔放!</h3> <h3> 我們驅(qū)車進入董家腦村,然后向南行進,在興奮的期待中,看路邊山花爛漫,麥浪起伏,一點兒也不介意山路的顛簸,深入開闊的山谷腹地,連片起伏的都是梯田油菜花海,給我們帶來了驚喜。這里海撥比較高,但山卻不太高,樸實勤勞的當?shù)卮迕?,將土地利用最大化,利用山勢,修建了很多梯田,而對土質(zhì)要求不高且耐寒的油菜花,最適宜種植在地勢高低不平的梯田和山丘上,于是千畝油菜花海誕生了。</h3> <h3> 一下車,首先聞到的是撲鼻而來的油菜花香,那種香味,大膽濃烈,甜美醉人,仿佛一吸入鼻腔,就會變成甘甜的蜂蜜,直入心底,不由自主就會貪婪的深吸幾口,一下子覺得非常親切,它的香味,不像玫瑰、牡丹那樣嬌羞淡雅,而是和它的性格一樣,豪放大氣,混合著陽光的味道,一下子就俘獲人心,讓人沉醉,好像在迎接我們的到來。</h3><h3><br></h3> <h3> 我驚訝于這片花海的燦爛,開始觀察起來,從山底到山頂,梯田依次推進,看慣了青海湖邊成片的大面積油菜花的我,再欣賞梯田上的油菜花,更是別有風韻,從山腳往上看去,像是一位巨人斜著打開了巨大的團扇,依次錯落有致,又像一架斜放著的豎琴,每一根琴弦都是流動的花海。<h3> 而從山頂看上去,像好多秀麗的金色河流,依次向前流動,這些河流互相平行,順著山勢,也蜿蜒曲折,峰回路轉(zhuǎn),又像一條條平行的金龍飛騰,只不過依次拉開了梯度,給人別樣的視覺沖擊力。</h3><h3><br></h3></h3> <h3> 團扇雖然巨大,但卻不顯得笨拙,你站在遠處,好像微風輕輕一動,你就會變成那個巨人,左手輕輕拿起團扇,微微擺動,將油菜花的芬芳,送給遠處的牧人,而右手,卻在追逐天上飄動的云彩,然后將它采摘,在團扇上鑲嵌出一片潔白。</h3> <h3> 忽然在一陣芬芳里,你已將團扇收起,天上飄動的白云也將投影變成一葉小舟,你平緩的劃動小舟,向油菜花海深處探尋,金色的浪花起伏,小舟在浪花中舞蹈,而瞬間那些浪花變成一條條黃色緞帶,護送你的小舟乘風破浪,這時你輕輕伏下身去,彈奏著那架豎琴,遠山變成鋼琴,山石就是黑白琴鍵,山谷里的微風就是管風琴,忙碌的蜜蜂翅膀就是小提琴,而每一朵油菜花就是跳動的音符,一部復雜的交響樂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奏響,在主體金碧輝煌的底蘊中,穿插著濃淡分明不同的聲部,遠聽,磅礴逼人,近聽,細膩溫婉,平緩的過渡中卻有幾個高度的跳躍,沉靜中蘊藏著爆發(fā)的力量,跳動的花海,將你的視線聚焦,在溫暖的陽光里,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的色彩不能用艷麗來形容,而是秀美、熾烈、溫柔相交織。</h3> <h3> 聆聽大自然的交響樂,你會發(fā)現(xiàn)油菜花海變成一幅幅的抽象派油畫,黃色的緞帶隨著風勢已飄向遠處,和近處山丘上的綠毯互相纏繞,無限延伸,遠山如黛,將這些迤邐的河流和騰飛的金龍接納,這幅畫沒有邊框,而你的想象力就是它的邊框。</h3> <h3> 這里的油菜花并不孤單,和青稞、燕麥交錯種植,這些作物都有一個特點,耐寒、抗旱,對貧瘠的土質(zhì)沒有過多的要求,還有各種野花和小灌木圍繞在它的周圍,更有一群熱愛自然的攝影愛好者穿梭其中,快門按個不停,豈不知他們也和自然相融合,構(gòu)成了一道絕美的風景。</h3> <h3> 天際盡頭,就是丹噶爾的華石山,這位多情、剛毅的高原漢子,日日深情的眺望著這片黃金花海,夜夜嗅著黃金花海的芬芳,卻沒有辦法走入花海的深處,但他也沒有遺憾,他偉岸的身軀阻擋著狂風暴雨,讓這片油菜花海更加燦爛綻放。</h3><h3> 面對有梯度的黃金花海,此時,我想請兩位古人來和我一起欣賞,它們一個是大器晚成的黃公望,只有他,才能將這部色彩繁復,靈動飄逸的畫面記錄下來,而另一個就是詞人溫庭筠筆下“梳洗罷,獨倚望江樓”的閨怨少女,看到律動的油菜花海,我想她“千帆過盡皆不是”的憂郁心情會一掃而光。</h3><h3><br></h3> <h3> 在如此大規(guī)模的花海前,我的思緒難以平靜。人生就像這有梯度的油菜花海一樣,從山底弱起,然后付出艱辛,順著梯田一層一層的遞進,一層一層的升高,在汗水中耕種,在汗水中收獲,經(jīng)歷風雨后變得輝煌燦爛,最后你登上平坦的山頂,在一覽眾山小中欣賞風景。做人,就要像油菜花一樣,雖然燦爛綻放,但內(nèi)心要守得住那份寧靜,在寧靜中積聚能量,等待成熟。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朵向陽開放的油菜花,但我們不能單獨存在,要和眾人互相依偎,互相依靠,才能像這片黃金花海一樣,引得蜜蜂忙碌、蝶兒翩躚。</h3> <h3> 此刻,我想變成一只蜜蜂,在燦爛的花海中采集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甜蜜;又想變成一只蝴蝶,把那一抹金黃永遠裝飾在翅膀上。而無人機代替了我升入高空,鳥瞰油菜花海,我在手機APP上控制著它。從高空看,花海像橙色的巨大瀑布,從山頂傾瀉下來,遇到石塊沖擊后形成好多平臺,它在平臺上逗留一會后,又一次從平臺上下落,再次沖擊。反復幾十次,最終匯合在山谷的底部,形成壯觀的燦爛花海。</h3> <h3> 仔細的觀察每一朵油菜花,都有自己的性格:或熱情,或奔放,或內(nèi)斂,或含蓄。但它們都迎著陽光,將自己最燦爛的色彩奉獻出來,在這里我體會到了集體的力量和智慧,一朵油菜花微不足道,但千萬朵油菜花匯集在一起,給人的視覺沖擊是相當震撼的,而它們以集體的力量給人們奉獻出豐富的物質(zhì)食糧。</h3> <h3> 油菜是高原腹地種植最晚,收獲最早的農(nóng)作物。它不需要深耕細作,也從不挑土質(zhì),最貧瘠的土地上往往都是它的身影,七月它熱烈開放,八月它成熟收獲,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人們:菜籽可以榨油、花蕊奉獻出香甜的蜂蜜、菜桿可以做燃料、榨完油的麻渣是牲口最好的飼料,也可以當肥料,營養(yǎng)土質(zhì),所以它在貧瘠、嚴寒、高海拔的地區(qū)默默的為人們做出奉獻。它的這種品格,不正是勤勞樸實的丹噶爾人的真實寫照嗎?</h3> <h3> 短短的三個多月,它就經(jīng)歷了播種、開放、成熟,然后被人們榨成香濃的清油,是高原人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之一,還記得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嗎?外婆的一鐵勺蔥花,誘人的香氣穿透小院,飄逸在小巷里,讓我們這些貪玩的小孩垂涎欲滴,那是晚飯的集結(jié)令,循著香味讓我們回到小院里,捧起外婆做的面片,吃的好香、好香。而外婆那代人中“奶茶油餅”就是最高享受,如今我們從超市里買到包裝精美的成品油,但無論如何都做不出那種味道,至今再也找不回那種感覺,那種感覺永遠停留在記憶里。</h3> <h3>“映帶斜陽金滿眼,英殘骨碎籽猶香”,夕陽把油菜花鍍上一層金黃色的光暈,群山和天空默默的注視著這些怒放的精靈,在夕陽的照耀下和群山的投影里,花海一半橙紅,一半暗黃,卻看不見一粒塵埃在空氣中浮動,鋼琴仍然在彈奏,只是聲音的顆粒感更粗曠;管風琴也還在沉吟,聲音更加渾厚;晚蟲也在呢喃,油菜花在集體唱誦,好像誰都在沉浸在這幅美好畫卷為背景的交響樂里,不愿離去,而我已走進這部大自然合奏的交響樂深處,在心里播下千畝花海,或許整個七月我都會沉浸在這部交響樂里,陶醉其中,等秋收時才會醒來。</h3><h3></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