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題記】告別了2018年,這一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傁肓酎c文字,但不知從哪說起,因為在那些歲月里,同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家庭一樣,我們的父輩經(jīng)歷的太多,我們感慨和需要記錄的也很多。我想,1978年以后,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不僅僅體現(xiàn)在人民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的巨大變化上,還體現(xiàn)國家政治、經(jīng)濟上、軍事上、外交上、世界地位上……這是世界公認(rèn)的,但我想上溯到1968年,從我的夢開始寫,因為我覺得我對父母和家的記憶是從夢開始的。</p><p class="ql-block"> ——寫于2019年1月2日中午午休時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一個人的記憶在幾歲開始就有了,我敢肯定地說,我的記憶是從3歲開始的,因為,1968年,我剛好3歲。</p><p class="ql-block"> 大妹妹是1968年出生的,她的出生月日恰好和我兒子相同,也就是8月21日,正是盛夏時刻。在我的記憶中,一個炎熱的夜晚,我在一個大禮堂(瑞金市上陽路原瑞金解放小學(xué),現(xiàn)為楊氏宗祠)地席上夢醒,我嚎啕大哭在漆黑的夜晚里尋找爸爸媽媽。在我長大以后,爸爸媽媽告訴我,那一晚,是我大妹妹出生,他們都去了醫(yī)院。</p><p class="ql-block"> 1968年,瑞金發(fā)生了震驚全國并震動國家高層的恐怖“大事件”,即“民辦槍斃”事件(詳見南昌大學(xué)教授胡平《程世清在江西》、姚蜀平《文革中江西瑞金的“民辦槍斃”》或百度搜索“瑞金1968”“民辦槍斃”等)。1993年版《瑞金縣志》(大事記)這樣記載:1968年4月,全縣開展查所謂“叛徒特務(wù)”“走資派”“地富反壞右”的“三查”運動,釀成大量冤假錯案。尤以9月12日至10月19日搞大范圍的所謂“群眾專政”,非法殺害202人。6月6日,全縣“造反派”聯(lián)合組織“游斗大會”,500余化丑妝的“三查”對象和老“牛鬼蛇神”(未摘帽的地富反壞右分子),在4000余“造反派”的押解下邊游行邊接受批斗。那一年,瑞金縣城有6000多干部、教師、醫(yī)生城鎮(zhèn)居民、集體所有制從業(yè)人員、知識青年(68級初中和高中畢業(yè)生為主)下放農(nóng)村。</p><p class="ql-block"> 爸爸是土生土長的瑞金九堡人,媽媽是福建龍巖籍小商的獨女,上個世紀(jì)五十年代,他們大學(xué)(師范)畢業(yè)以后的人生第一站在南康。他們分別在南康中學(xué)、南康實驗小學(xué)、唐江小學(xué)、東山小學(xué)等工作過。爸爸媽媽說起調(diào)回瑞金工作的緣由,他們說,那時候哥哥出生,剛好是三年困難時期,“花了一個月工資買了一只雞想給孩子補補,還沒有吃又被賣雞的人找上門拿回去了......”</p><p class="ql-block"> 1968年,在瑞金縣城當(dāng)老師的爸爸媽媽下放到了崗面公社黃沙村,我們一家住在一個叫做店背的小村子里,爸爸在黃沙中學(xué)任教,而媽媽在黃沙小學(xué)任教,一所在祠堂里的村小。現(xiàn)在,這里是崗面鄉(xiāng)政府所在地,也有了小小的圩鎮(zhèn),而那個時候,這里還是一個很小的山村,公社所在地則在幾十里外的崗面村。那一年,爸爸媽媽30來歲,哥哥才7歲,姐姐5歲,我3歲,大妹妹才出生幾個月,年輕的爸爸媽媽帶著我們四個幼小的孩子和簡單的行李,恐懼、茫然、忐忑不安地來到了這里,他們不知道以后的命運將會怎么樣。</p><p class="ql-block">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爸爸曾經(jīng)零零星星講起過那個恐怖的“大事件”,現(xiàn)在回想起來,作為富農(nóng)成分的后代,也就是“黑五類分子”后代,年輕又無助的爸爸媽媽在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和壓力下,內(nèi)心是多么的恐懼和驚慌!</p><p class="ql-block"> 2017年秋季全市中小學(xué)校開學(xué)分片檢查,那時候我還在市教育局工作,我選擇了瑞金等幾個縣、市,在瑞金,又選擇了崗面、九堡、葉坪線路,因為,這里可以尋找到父母和我兒時的足跡。在中午,我們在圩鎮(zhèn)上的小店吃工作餐,我跟校長說,反正人不多,就把學(xué)校里的老師都叫來一起吃吧。一個年輕的女教師帶著一個3歲的男孩一起來了,我呆呆看著她和孩子許久,我心里在想,那時候我的媽媽就是這個年齡,那時候我就是這么大。我似乎看見了媽媽年輕時美麗的樣子和童年的我!</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我們是不知道什么叫艱苦的,相反,還覺得很幸福很快樂。然而,有著富農(nóng)、小商、臭老九“出身”(家庭成份)的父母,在那個年代該是多么恐懼、艱辛、卑微和無助。幸好,那里的老百姓非常善良,他們并沒有為難我的父親母親,相反,還給了我們家力所能及的幫助并結(jié)下深深的友情。在那遙遠(yuǎn)的小山村,既看不到人山人海的批斗會,也看不到到處是標(biāo)語大字報,在那個年代,這里就是一個世外桃園!</p><p class="ql-block"> 在記憶里,下放的小山村是很美的地方,彎彎的小河,裊裊的炊煙,云霧中的小山,晚歸的放牛娃……我們的家安在一個叫做店背的小村莊,也就是現(xiàn)在崗面幼兒園的邊上,現(xiàn)在整個村子已經(jīng)蕩然無存了,取而代之的是幢幢洋房。這里背靠一片耕地和小山,村前是兩口水塘,對面就是另外一個村子和黃沙小學(xué)。中間,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公路和小河。小橋的傍邊,有一個烤煙房和高高的煙窗。大隊(村委會)就在小學(xué)的邊上。我們的房東叫做歐陽號春,這里住著他和他的兄弟歐陽號金。我們的家就在祠堂連往他們“洞水(瑞金話走廊的意思)”的小巷子里,巷子非常黑暗,白天也看不清道路,一次大妹妹曾經(jīng)在這里被小狗絆倒,調(diào)皮的哥哥就給她取了個外號“騎狗兵”,當(dāng)然,這應(yīng)該是到了七十年代初的事了。而我們的家,更是潮濕陰暗。外面的房間兼做廚房,里面的房子就擺了兩張床。爸爸大學(xué)學(xué)的是俄語,他把自己珍藏俄文報紙糊滿了所有的墻壁,以防止泥巴掉在床上。我能夠記得的是,爸爸在床上教我們俄語的發(fā)音,還有講烏鴉喝水的故事,還有就是,他用竹條做成飛機模型,用“有光紙”糊成飛機的翅膀,用竹子削成螺旋槳,用扎頭發(fā)的橡皮筋作為螺旋槳的動力,把螺旋槳旋轉(zhuǎn),飛機就起飛了,引得大人和孩子們都?xì)g叫......還有,爸爸特別會講故事,高爾基、外國童話、中國古代故事......爸爸給我們買的最多的禮物就是連環(huán)畫和故事書。爸爸除了上課教書,還會畫畫,水彩、素描、宣傳畫,還會在家做木箱凃油漆,我覺得文弱的爸爸樣樣都行,我記得他在中學(xué)宿舍用來糊窗戶的紙,上面就有他畫的猛虎下山圖。也許是店背村子里的房子實在是太潮濕太陰暗吧,我們家搬到了學(xué)校大門口的一個小房間住了段時間,后來,大約是1973年,最小的妹妹出生之后,媽媽調(diào)到了與這里不遠(yuǎn)的渡頭小學(xué),我們的“家”也隨之去了這所學(xué)校。在這段時間,我印象最深的是,媽媽每天早晨要到對面村莊閣樓上用鐵皮做的話筒面向全村念“最新指示”“語錄”,媽媽美麗的聲音在山溝溝村子里回蕩。還有,在中學(xué)爸爸宿舍過年,我因太調(diào)皮搗蛋挨了父親的一頓揍,還有,奶奶去世時,父親痛哭的情景......我是年幼不懂事,但哥哥姐姐知道,那年頭,富農(nóng)奶奶曾經(jīng)被捆著在大隊里跪瓦片。我記得還有,“七億人民七億兵”的歌聲,還有,走路幾十里去看朝鮮電影《賣花姑娘》,還有,我不肯手抱紅寶書照全家福扭頭哭著的照片,還有,我的童年小伙伴瑞金仔、新福仔、新娣仔……1989年初,才五十出頭的爸爸因風(fēng)濕性心臟病離開了他深深愛著的五個孩子,他的離去,我敢肯定與當(dāng)時下放時候潮濕的生活環(huán)境得了風(fēng)濕病肯定是分不開的。</p><p class="ql-block"> 1968年之后,父母從縣城到崗面的黃沙、渡頭,再到九堡中學(xué)和九堡小學(xué),再分別調(diào)到處在黃柏的共大(現(xiàn)在的職業(yè)中專)和葉坪的葉坪小學(xué),1978年,媽媽先調(diào)進縣城八一小學(xué),這一輾轉(zhuǎn),整整10年。媽在哪,我們的家就在哪!</p><p class="ql-block"> 從1968年下放至今,已整整過去了五十周年,這五十年,有太多太多的記憶和故事,有太多太多的感慨和淚水,千言萬語濃縮為一句: 感謝父母,感謝善良的百姓,感謝改革開放!</p><p class="ql-block"> 那十年,是父母年輕并有著理想和激情的十年,那十年,是父母充滿恐懼和自卑的十年,那十年,是父母反復(fù)輾轉(zhuǎn)調(diào)動顛沛的十年。不管在什么時候,每個人的青壯歲月,每個知識分子內(nèi)心,都是一樣的,他們充滿理想和憧憬,但是我的父母更多的是驚恐自卑和困惑以及生活的艱辛,帥帥且才華橫溢的爸爸,美麗賢惠并敬業(yè)的媽媽,他們經(jīng)歷了太多的苦難。不堪回首的歷史,已經(jīng)永遠(yuǎn)地翻過去了,真心希望,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不停步,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我們的人民更幸福。</p><p class="ql-block"> 寫下這些零碎的文字,期望的是后人能夠從中了解長輩以及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貞洠彩菫榱烁玫恼雇?,希望所有的人能夠一起放眼更好的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