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12272157一本書怎么讀(一)</h3><div> ——讀后感寫作的“讀”和“感”</div><div> ——摘自肖復興的《我的讀寫例話》</div><div> 讀后感,常常是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讀后感,容易寫,也難寫。容易,是指不少同學把內容簡單抄一下,再在網上東抄一下西抄一下別人寫過的內容,最后加上一句這本書我讀后很受感動,至今難忘,或很受到啟發(fā),從中受到教育之類言不由衷的話。難,指的是寫出自己的真感受,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新鮮一點的東西,并不那么簡單。</div><div> 讀后感怎么寫,首先在于讀,而后才有感。讀是第一位的,沒有認真地讀,沒有讀的時候有真正觸動自己的地方,便很難寫讀后感。在這里的“感”,不應該是讀之后硬擠出來的,拼湊出來的,而應該是在讀之中就有“感”而動于心的。這里的“感”,首先是讀的時候感性的感受,也就是我說的那些觸動自己的地方;其次才是帶有理性色彩的感悟。沒有前者,那種感悟便很多是無木之本,無源之水,或者大而無當,或者似曾相識。所以,讀書,首先是感性的,讀后感,首先也是立足于感性之上。這一點,我們的同學有時候常常忽略,老師布置下這樣讀后感的作業(yè)后,我們常常不是認真地讀書,而是先去找材料,找別人寫的做參考,便把讀后感的寫作順序顛倒了。</div><div> 我讀阿成的《舌尖上的東北》一書,開始并沒有想寫讀后感,但這本書讓我感興趣,因為阿成是東北人,對東北,尤其哈爾濱很熟悉。我自己曾在北大荒插過隊,年輕時候從北大荒探親回家,多次自哈爾濱轉車,對哈爾濱也比較熟悉,對哈爾濱的大列巴(即面包)、紅腸、酸黃瓜等吃食也很熟悉,特別是對哈爾濱大街上一家叫作華梅西餐廳的情有獨鐘。因此,特別想看看他是怎么寫的,和我經歷的、想象的,是不是一回事,便成了讀這本書之前的預期。有了期待,讀的時候變容易仔細。</div><div> 讀這本書,便先找到他寫華梅西餐廳的文章讀,他寫得確實很精彩,寫出了很多我知道的,也寫出了很多我不知道的東西。特別是寫到他和他的妻子戀愛時第一次約會,在華梅西餐廳吃了他半個月的工資的情景,和他寫那個背井離鄉(xiāng)的俄國老頭,孤獨地坐在那里,看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思念家鄉(xiāng),深情地哼唱著一支俄羅斯歌曲的情景,都非常生動,讓我感動。這便是我這本書的時候最初的感受,有了這樣真實的感受,讀后感寫這個就可以了,就容易寫,而且不會寫得那么空泛而枯燥了。</div><div> 接下來,讀這本書,還有很多讓我驚喜的地方。特別是他寫哈爾濱那些老字號的趣聞軼事,寫得信手拈來,卻讓人難忘。老仁義里那位一輩子沒有結過婚的仁義老板,下葬時竟然沒有一分錢的情景……寫得真是充滿人情味兒,又充滿歷史的滄桑感。這也是讀時另一種真實的感受,讀后感寫這個就行了,就容易寫,而且不會寫得一點真實而深切的東西都沒有。所謂讀后感的“感”,便很自然地流在我們自己的筆下。</div><div> 這是讀這本書時最讓我感動而難忘的地方。這和寫一個人要寫他或她最讓我們感動而難忘的道理一樣,讀書便是讀人。所以,我強調讀后感首先是感性,這一點很重要,我們的同學千萬不要忽略了這一點。</div><div> 下面,我們需要做的,才是如何將這樣感性的感受上升為有理性色彩的讀后感的“感”上面。既然已經把上述兩方面的東西從一本書中拎了出來,就是說我們已經將這本書化繁為簡,最后只剩下了這樣兩方面的東西,其余的東西,即便書中還有不少值得說的東西,也被我篩選下去,不去說它們了。也就是說,讀后感,和寫人寫事一樣,切忌多,線條越干凈清晰,越好寫。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如何寫這兩方面的感受,如何在這兩方面的感受中找出它們各自的意味和相互間的關系來。這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也是一篇讀后感寫作的裉節(jié)兒之處,需要我們在感性之外理性思考的地方。當然,這需要我們平時的學習和鍛煉。這方面的學習和鍛煉方法之一,就是多讀書,尤其需要讀一些理論方面的書,自然就幫助我們拓寬理性方面思考的向度和維度。</div><div> 在我的這篇讀后感中,我是將這兩方面的內容做這樣的思考,并作為文章的收尾:“將舌尖連接心間,將餐館擴展人生,將世事品出滄桑,將美味寫成美文。真的難得,阿成寫出了五味雜陳的人生,或許能夠讓人們再到這些老字號,再品嘗這些地道的東北菜的時候,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吧?!?lt;/div><h3> 當然,這只是寫法的一種,不同的 人,會有不同的讀法,不同的寫法。同學們可以找這樣的路子試驗,去寫自己的讀后感。</h3> <h3>[愛心]附錄:</h3><div> 美味和美文</div><div> --《舌尖上的東北》讀后</div><div> 我一直認為,寫東北,特別是寫哈爾濱,阿成是第一人選。只有他才會說這樣說東北絕無僅有的酸菜:“。酸菜是哈爾濱人的最愛,甚至是哈爾濱人靈魂的影子?!敝挥兴艜f東北獨一無二的大醬:“對于一個東北人來說,你可以沒兒沒女,沒有單位,沒有職稱,沒親沒朋,以至沒有老婆,甚至是身無分文,乃至沒有自尊,但決不能沒有大醬!……盡管大醬在東北的餐桌上是那么的不顯山不露水,但它的作用卻與電燈十分相似,有它的時候,誰也不會拿它當回事,沒它,則是一片漆黑。”實在是情到濃處的知心之味,知味之言。</div><div> 對于東北,我以為自己還算熟悉的,畢竟曾經在北大荒多年。但讀完阿成《舌尖上的東北》一書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知曉的東北原是那樣的單薄和可憐,就是書中所寫的那些老字號里的那些美味,很多都聞所未聞,所知甚少,更談不上如阿成韓信點兵一般,囊括麾下,品嘗殆盡。真的是羨慕甚至嫉妒他呢。</div><div> 關于哈爾濱的吃,我只知道秋林公司的大列巴和中央大街上的華梅西餐廳。卻原來吃大列巴,還有那么多的講究:要就著大茶腸和酸黃瓜,酸黃瓜必須切成塊吃,不能切成條或片;要呷著熱熱的印度紅茶或甜櫻桃酒吃,不能喝啤酒的。他寫秋林大茶腸,寫得那樣別致:“粗得像嬰兒的腰,胖嘟嘟的,被油繩勒成一節(jié)一節(jié)的巨藕狀,一片切下來像一張娃娃的臉大,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肥肉塊、胡椒粒、蠶豆,味道極香了?!睂懕M茶腸外形之美,讓人饞涎欲滴。</div><div> 對于華梅西餐廳,他不僅寫它歷史的來龍去脈,寫它廚師的門第、它特色菜的品種,更難得的是,寫出它在他自己情感經歷中的人生況味,以及百年歷史中的滄桑之感。在那個物質并不豐富收入并不高的年代里,他請女朋友到那里吃飯,花了半個月的工資,要了一桌子菜肴,他的女朋友“卻端坐在那里,一箸未動。她很緊張,似乎覺得如此奢侈有些危險。任憑我怎么勸,她也不動刀叉,只是不自然地笑笑。后來,我們差不多扔了一桌子的西餐,走了。這個女孩就是我現(xiàn)在的妻子”。在逝去的年代里,他曾在華梅西餐廳里看見一個俄國老頭,坐在靠窗的餐桌前,從他那個骯臟的布兜子里,取出一塊方方正正的生肉,用自己帶的刀子,切下一片,并在這片生肉上撒上鹽、胡椒粉,然后用叉子叉到嘴里吃。他接著寫到:“那個俄國老人肯定在懷念自己的俄羅斯故鄉(xiāng),他吃的時候幾次放下刀叉,轉過身去,看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深情地哼唱著一支俄羅斯歌曲?!彼詷銓嵉墓P觸,如同畫單色的素描一樣,勾勒出華梅西餐廳兩幅畫面。不盡的心情,無限的感喟,流年似水的年華,逝者如斯的命運,——洋溢在畫面之外。</div><div> 阿成沒有讓自己的文字僅僅陷入美味,而是有他的感情、鄉(xiāng)情和世情的洞悉和融入,方才把那地道的東北家鄉(xiāng)菜翻炒得入情入味,歸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還有裊裊的余味。不僅在舌尖更在心間蕩漾。</div><div> 他寫哈爾濱另一家老字號老仁義,寫得也是如此感情充沛,超越這家老字號出名的燙面牛肉蒸餃的味道之美。他寫它的老板佟玉新如何親自選料,如何寧肯多花錢,少掙錢,選肉必須是四至六歲的小乳牛肉,選面粉必須是雙合盛砂子面或者成泰義的特級砂子面,選菜只要本地產的山東大白菜,因為這種菜質軟且甜,而且他只買道外太古六道張桂林的山東大白菜。文章最后,他寫道:“佟玉新光忙了,忙得一輩子沒結婚,這也算是一個奇人了。走的時候,讓人想不到的是,他手中居然一分錢也沒有,也沒有傳新衣服,就那么下葬了。他很棒——全世界也沒有他這樣做生意的——只要名譽,不要錢,死心塌地地為餐客服務。他活得太瀟灑了?!?lt;/div><div> 將舌尖連接心間,將餐館擴展人生,將世事品出滄桑,將美味寫成美文。真的難得,阿成寫出了五味雜陳的人生,或許能夠讓人們再到這些老字號,再品嘗這些地道的東北菜的時候,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吧。201812280012</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