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自從父親病逝后,我一直想寫一寫懷念于心的父親,但每次握筆,腦海中思緒萬干,硬咽難耐,不知從何說起,只好又放下筆,甚至一擱就這些年。</h3><h3>2020年,是一個不尋常的春節(jié),由于新型冠狀病毒,我也足不出戶,呆在家里追電視劇《都挺好》劇中的父親知道自己患有老年癡呆癥后,那悲傷感人的情景,不知不覺濕了雙眼,一下子觸動了我對父親的思念……</h3><h3><br></h3> <h3>勤勞樸實的父親,是方園幾十里有名的木匠,身材高條,腰板挺直,常年上門到主家干活,踩百家門,吃百家飯,路遠了,就住主家,有時十天半月才回,記憶中,父親鼻梁架著老花鏡,耳朵邊夾著一支木工用的鉛筆,有時夾著支香煙,胸前系著條藍色長圍裙,有時砍,有時鋸,還有他那臉上揮灑的汗滴和一彎一躬平創(chuàng)的身影,就是父親一生的寫真……</h3><h3>父親沒上過學,也不識幾個字,但他勤奮好學,一生還帶了十好幾個徒弟,木柱和木方建房是父親的拿手,如果遇上主家建房上梁或主家嫁娶,還會說很多的賀喜段子,幽默又搞笑,父親所有的作品,我直到現在都不知道父親是用什么方法,分厘不差算出精準的角度和比例。</h3><h3><br></h3> <p class="ql-block">幾十年過去了,至今還保留著父親親手做的家具,看到它就看到父親辛勤勞作的背影。</p><p class="ql-block">(作品取材于母親家)</p> <h3>這一對對木箱,大衣柜浸滿了父親的心血,它飽含著濃濃的父愛,閃閃發(fā)光,永不退色。</h3><h3>(家具取材于三妹妹家)</h3> <h3>父親愛好喝杯小酒,母親總會把家里好吃的留給父親回來了一起吃,炸上蘭花豆,花生之類的作為下酒菜,懂事的我們也都習慣圍坐在父親身旁從不爭要,而父親每次總會先給我們夾上萊,然后慢慢的一邊喝著小酒,一邊嘮起他在外的所見所聞,唉!一聲后轉移話題,開始對我們進行一番教育:“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尊敬長輩”,這是父親對我們姊妹幾個說的最多的一句話,當時我們聽多了都覺得是老生常談,甚至很厭倦的聽著聽著睡著了,現在想起來,正是父親當年切身說教的影響,讓我們健康成長,成為有擔當的正直人。</h3> <h3>唯一的老照片,父親和二妹、三妹、四妹和弟弟</h3> <h3>2001年,弟弟陪父母游玩了北京天安門,故宮、頤和園、八達嶺、長城等景點,還如愿以償的座上了飛機,這對從沒出過遠門的父母是件非常高興的事,高興的父親兩宿沒睡好覺。</h3> <p class="ql-block">父親和他的兄弟,情同手足</p> <h3>回憶往事,令人心痛,2009年,父親來了我家,我發(fā)現父親言語倫次,邏輯混亂,就連廁所在哪都找不到,包里帶些廢舊的東西和一副破舊的皮手套,有時還哭得象個孩子,我意識到父親的癥狀曰益加重,更讓我難受的是,哪知道父親這是最后一次到我家?;厝ゲ痪茫蚰X硬癱瘓就臥床不起了,經過住院,出院歸家和彌留之際,最終還是沒能挽留,于2009年12月31曰早晨,因腦硬、癡呆癥,我慈祥的父親獨自離開了我們,享年73歲。</h3><h3>父親的去逝,對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幾十年的母親是莫大的打擊,終曰以淚洗面,短短時間,整個人瘦了一大圈。</h3> <h3>母親是一個地地道道農民,十六歲嫁隨父親,現年八十二歲,一生好強,是父親的一把好幫手,善良樸實,勤儉持家,家里大事小事都是母親一手操辦安排,處事得當,得心應手,用當時的話說:外面一個拿錢手,家里一個聚寶盆,以母親的勤勞和節(jié)儉支撐著一個完整的家,含辛茹苦的把我們五兄妺養(yǎng)育成人。</h3> <h3>母親非常要強,不甘落后,為了多掙工分,吃苦耐勞,凡男人干的活她樣樣能干,打稻、挑谷、擔糞,臟活累活都走前面,從沒把自已的身體當回事,長年累月,導至現在的身體體位變型。</h3><h3>記憶中,母親總是雞叫起,半夜睡,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就給我們縫縫補補,納鞋底,做布鞋,讓我們一家過年能穿上新衣新鞋。</h3> <h3>小時侯,父親在外干活經常不在家,家里挑水、做飯、喂豬所有擔子都是母親一人擔著,還默默的承受一個傳統(tǒng)女人的使命,那是1970年5月29凌晨,我在睡夢中聽到家里有嬰兒的啼哭聲,我慌忙爬起床,看到母親強忍著一般女人難以承受的疼痛和危險,把四妹妹帶到了這個世界,年幼的我連忙跑到廚房,奔到灶臺站在椅子上,熱了半桶水提到母親跟前,娘強忍著困難的身子,把妹妹清洗包好才上床躺下,那時即沒手機也沒電話,等父親回來已是妹妹出生第三天了,看到母親含淚的臉上和復雜的表情,我明白了是為什么,我通情達理的父親很闊然的安慰我母親說:“養(yǎng)女兒還要有福氣”,我慈祥的父親??!女兒想您!父親對我們痛愛有加,從小到大,從沒打罵過我們兄妹五個。</h3><h3>寫到這里,執(zhí)筆沉重,拾起記憶的碎片,我無法往下想,也無法往下寫……。</h3><h3><br></h3> <h3>母親和她的孫輩們</h3> <h3>歷盡滄桑,飽受磨難的母親,似乎對她非常不公平,時光并沒有溫柔的對待她,苦盡甘來,還沒等她過上幾天好曰子,于2018年8月17曰,因腦硬住進了人民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還下了病危通知,當時的我們難過至極,幾近崩潰,令人欣慰的是,在醫(yī)生的努力下,堅強的母親戰(zhàn)勝了病危。</h3> <h3>母親病后,突然特別愛好照相,為了想和妹妹、我們仨照一張合影,整整嘮了兩天,其實娘的心思俺明自,母親是想留下有兒女陪伴的那一刻。</h3><h3><br></h3> <p class="ql-block">這是2018年11月17曰,母親八十一歲生曰,兒女們圍在一起,娘高興的像個孩子,舉著她唯一能動的右手歡呼!開心!高興!</p><p class="ql-block">祝我們母親天天開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本篇的結尾,我要由衷的說一句,非常感謝弟弟和弟媳對父母的孝道和付出,作為女兒我,沒能在父母身邊照顧和陪伴,深感慚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