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扶著奶奶靈柩往外走的那一刻,我便明白,從此,這里,我再也回不來了。<br></h3><h3> 男人和女人最根本的區(qū)別,就在于男人有家,老家,女人沒有。結(jié)了婚,嫁了人,一說起回老家,自然就是指回婆婆家,而不是女人家。女人家,一般被稱為“娘家”,而不是老家。所以,女人沒有老家,沒有老家也就沒有根。</h3> <h3> 就如我的奶奶,十幾歲從外縣嫁到這樣一個陌生的地方,從此便和老家沒了關(guān)系。才剛剛適應(yīng)了爺爺給她撐起的家,這個男人突然撒手人寰,撇下她獨自帶著三個年幼的孩子,承受世間冷暖。<br></h3><h3> 我一直在想,這孤獨的幾十年里,奶奶一定是無數(shù)次地想起過老家吧?想她兒時一起玩耍的伙伴,想與父母盤坐火炕依偎取暖,想和兄弟姐妹們勞作打鬧……</h3><h3> 是的,她一定無數(shù)次地想過。</h3><h3> 可是,她再也回不去了。甚至直到彌留之際,因為路途遙遠,因為都已年邁,也沒能見上唯一親妹妹的最后一面。這該是怎樣的一種心痛。</h3><h3> 男人死后是要進祖墳的,而女人,不能。只能隨著那個或愛或不愛的男人進入一個陌生的冰冷的墳?zāi)?。這又該是怎樣的一種無奈。</h3><h3> </h3> <h3> 我在奶奶的院子里徘徊,無比留戀地看這老屋,看這院子里的一草一木,回想奶奶對我說的每一句話。我總是在需要療傷的時候來到這里,而奶奶總是笑著迎接我來又笑著送我離開。我知道這是最后一眼,從此,我便再也回不來。</h3><h3> 盡管這里有我的童年,盡管我的身上流淌著這里的血液,盡管我全部的感情都在這里,盡管我以一個孫女的身份把祖墳周圍都栽上了翠柏,但我依然不能屬于這里。</h3><h3> 奶奶沒了,老屋沒了,唯一讓我與這個地方有聯(lián)系的東西都沒了,從此無處投奔,從此我與這里永遠陌路。</h3><h3> 家里的三媽、大哥安慰我,說著以后還來,來了投奔他們。我知道那只是客套話,我知道我與故鄉(xiāng)已經(jīng)漸行漸遠。</h3> <h3> 再見了,老屋。</h3><h3> 再見了,記憶里的小河。</h3><h3> 再見了,楊柳依依的春天。</h3><h3> 再見了,我的小伙伴。</h3><h3> 再見了,故鄉(xiāng)。</h3><h3><br></h3><h3>文字作者:王振蕾</h3><h3>圖片:轉(zhuǎn)自網(wǎng)絡(luò)</h3><h3>微信:wzl13803155757</h3><h3>感謝大家關(guān)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