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 <h1 align="center"><b>一、活動進校園</b><br></h1><h3> 乘宜都市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東風,近幾年來,枝城中學積極開展“枝中好課堂”教學比武活動。“枝中好課堂”是學校教師每年練兵的傳統活動,是教師提升教學水平、打磨教學技藝、增進學科內部及學科之間交流的絕好平臺,也是全體教師們展示自我、給“宜都好課堂”輸送優(yōu)質展示課的第一根據地。</h3> <h3> “枝中好課堂”活動一直受到學校領導和全體教師的重視,成為學校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立德樹人的風向標。</h3> <h3> 開學初,學校領導召集教研組長、青年教師研究部署“枝中好課堂”活動,并對青年教師提出了全程參與的要求。</h3> <h3> 會上,年輕人本著互相學習的精神,定下了“聽遍枝中好課堂,找尋枝中最強音”的目標。<br></h3> <h3> 青年教師個個摩拳擦掌,成為“枝中好課堂”的主力軍。<br></h3> <h3></h3><h3 align="center"></h3><h1 align="center"><b>二、講臺大練兵</b><br></h1> <h3> 蘇林玲老師的音樂課上,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與自己手中的葫蘆絲傾情交談著。</h3> <h3> 楊葉老師的英語課上,新軟件的使用不僅讓學生們驚嘆不已,就連坐在教室后面的老師們也叫好連連。新技術促進新課堂的種子,在這里又一次發(fā)芽了。</h3> <h3> 佘萌萌老師的音樂課上,新奇的練聲方法讓聽課的老師也禁不住跟著哼起來,更不必說學生有多投入了。</h3> <h3> 天晴也好,下雨也罷,凡是“枝中好課堂”有活動,教室后面必然座無虛席。</h3> <h3></h3><h3> 原本空蕩蕩的音樂教室后面,擠滿了聽課的老師。</h3><h3> 枝中人,心聚于此!</h3> <h3></h3><h3 align="center"></h3><h1 align="center"><b>三、錘煉出精品</b><br></h1> <h3> 在一次又一次的磨課過程中,對攜疑而來的青年教師們,周祖國校長總能悉心指導,使其釋疑而去。</h3><h3> “ 工作再忙,也要騰出時間指導,”他說,“他們,是枝城中學新的希望!”</h3> <h3> 一堂好課的背后,不只是一位老師的辛勤付出,更有一群全力支持的同事。在磨課時,一向活躍的語文組成員在為王德勝老師出謀劃策上更是激情滿滿、毫無保留。</h3> <h1 align="center"><b>四、攜手闖宜都</b><br></h1><h3> 十多位教師的精心準備,二十多節(jié)的試講打磨,全校師生的精誠合作,“枝中好課堂”活動接近尾聲。</h3><h3> 經過層層篩選,步步角逐,五名教師最終走出枝中,走進“宜都好課堂”。</h3> <h3> 寶刀不老!年齡最大的廖玙和老師,在年輕人面前毅然決然的挑起了地理組的重擔,給青年教師們上了一堂名為“承擔”的課。<br></h3> <h3> 毛亞敏老師的物理課,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吸引著所有學生的注意力。</h3> <h3> 數學課堂上,教齡剛滿一年的王夢迪老師,已如老手般輕車熟路了。</h3> <h3> 英語課上,胡孟寧老師揮灑自如,嚴而不厲、活潑風趣的課堂風格收獲眾多小粉絲。</h3> <h3> 馬上就要上課了,感覺這里還可以改進一下,是的,這就是精益求精的王德勝老師,旗開得勝的王德勝老師!</h3> <h3> 他告訴我們,激情,是不分年齡的。</h3> <h3></h3><h1 align="center"><b>五、永遠在路上</b><br></h1><h3>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五位老師的努力下,在各教研組同仁的幫助和支持下,枝中贏得了團體總分第三的成績,給“好課堂”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h3><h3> 這個句號不是終點,它是另一個開端。</h3><h3> 它始終提醒著枝中人,立德樹人,以學生為本,視質量為生命……教育的路還很長,即使身心疲憊,即使挫折累累,但銳意進取的枝中人,一直在路上!</h3> <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