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39b54a">★一幅照片,一段經(jīng)歷,</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39b54a">★一幅照片,一串故事,</font></b></div></b><font color="#39b54a"><div style="text-align: left;"><b>★一幅照片,一生回憶!</b></div></font><p style="color: rgb(1, 1, 1); text-align: center;"></h3> <h3> 這人啊,真的不緊混啊,眨眼間已是60多歲的人了。那天整理書藉,看到幾幅老照片,又激起了對往事的回憶。本人老家是高澤鎮(zhèn)秦家莊村,從小學到初中都是在本村度過的。那個年代雖然日子苦點,但還是蠻快樂的!那時候的小學,很簡單,就讀兩本書,一本語文,一本算術(shù),下午四點來鐘放學后,再約三五伙伴上坡拾草或剜兔子食。平時作業(yè)不多,學習還是挺輕松的。我從小就喜歡語文和算術(shù),所以學習成績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1972年1月,經(jīng)學校和村里推薦步入了高澤中學(高中二級)。下面這張黑白照片,就是初中畢業(yè)后去縣城照的,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張照片,那年才16歲。右一是本人。<br></h3> <h3> 高澤中學是新建高中,各方面條件比較差,打水庫、建操場基本是一二三級學生干的,兩年半的高中,干了將近一年的活。那時因為年輕,思想單純,老師怎么說,學生怎么做,學校氛圍特別好,同學之間和睦相處,親如兄弟。下面是部分同學高中畢業(yè)照,左二是本人。</h3> <h3> 我們二年級二班共有六位女同學,那時流行長辮子,你看后排三位美女辯子都齊腰了吧!</h3> <h3> 這是我高中畢業(yè)后在五蓮照相館照的第一張彩色照,那時的彩色照是人工繪上去的,不過效果也還不錯。</h3> <h3> 1974年5月高中畢業(yè)后,在村里干了一年多農(nóng)活,推小車、擔莊稼、打水庫等重活都參與過,也經(jīng)受了鍛煉和考驗。期間還參加了公社黨委組織的辦“階級教育展覽館”活動,為高澤東南北片的六七個村莊辦起了階級教育展覽館。我主要負責抄寫板面,偶爾也畫上幾幅畫。下面這幅照片就是在本村辦館時留影,左一是本人。</h3> <h3> 1975年10月,經(jīng)考試進入了高澤公社黨委通訊報道組,這也是我從政之路的開始。當時通訊報道組招考了三人,本年底有兩位參了軍,后又相繼招收了5人,分別是何子安、劉賢忠、王紀偉、王作春、袁西國。下面兩幅照片是我們報道組成員。</h3> <h3> 1975年至76年,我先后參加了兩期縣委宣傳部舉辦的通訊員學習班,每期3個月。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寫作水平也有了進步,為以后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下面這幅照片是76年學習班合影,右四是本人。</h3> <h3> 1978年10月,縣供銷合作社招工,我被安排到縣聯(lián)社辦公室從事秘書工作,一干就是13年,先后服務(wù)了4任領(lǐng)導。下面是縣聯(lián)社召開會議的大合影。</h3> <h3> 1980年因縣社車隊自辦運輸成績突出,被山東省供銷社推薦到全國供銷合作社發(fā)言。我有幸跟隨鄭召農(nóng)隊長去北京報典型發(fā)言材料,順便逛了北京城,這也是我第一次去北京。</h3> <h3> 在縣聯(lián)社工作期間,在領(lǐng)導和同事們的關(guān)懷下,本人各方面進步很快,連續(xù)三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一等功,晉升一級工資;被省供銷社授予“勞動模范”,1984年被商業(yè)部安排去北戴河療養(yǎng)半月。</h3> <h3>1985年6月,我參加了省供銷社在威海召開的全省供銷系統(tǒng)經(jīng)濟研討會,并在會上作了發(fā)言,會后參觀了胡耀邦題詞的“天盡頭”和“心潮澎湃”景區(qū)。<br></h3> <h3> 1986年5月,參加了山東省供銷社在煙臺召開的信息工作經(jīng)驗交流會議,并作了典型發(fā)言。會后順便游覽了蓬來閣。</h3> <h3> 1987年7月,應(yīng)邀參加了全省供銷社在青島嶗山召開的信息工作會議,會上被評為“全省優(yōu)秀信息工作者”,會后集體游覽了青島棧橋。</h3> <h3> 1998年在五蓮縣委辦工作期間,與時任縣委書記張振川,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戴召田及縣委辦的同事們合影留念。</h3> <h3> 1998年秋,時任省委書記吳官正來五蓮視察山區(qū)開發(fā),市委書記焉榮竹、縣委書記張振川陪同活動。</h3> <h3> 2000年3月,國際《金瓶梅》研討會在五蓮召開,來自國內(nèi)外百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五蓮。我作為五蓮金瓶梅研究會秘書長服務(wù)了本次會議。下圖系陪同俄羅斯客人游覽五蓮山。</h3> <h3> 2003年秋,時任省委副書記王修智來五蓮視察,在縣委書記黃金華陪同下視察了縣廣電局。圖為現(xiàn)場向王修智書記匯報廣播電視發(fā)展情況。</h3> <h3> 2005年春,省廣電局組織50余名縣廣電局長赴歐洲學習考察,先后走訪了德國、法國、瑞士、荷蘭、意大利等11個國家,感受了異國風情。</h3> <h3>2006年7月在蓬萊閣留影</h3> <h3> 2006年8月,跟隨日照市廣電局領(lǐng)導赴西北考察,先后走訪了新疆、甘肅、青海、西藏四省,并游覽了祖國的大西北風光。</h3> <h3> 2006年11月,陪家屬去北京301醫(yī)院看病,住院前,國家廣電總局無線電管理處湯啟勛處長陪同游覽了天安門廣場、故宮、八達嶺等景點。</h3> <h3> 參觀了高380多米的中央廣播電視發(fā)射塔(世界第六高塔),并與家屬在演播大廳合影留念。</h3> <h3> 2007年4月,參加了省廣電局組織的赴江西廬山、井岡山紅色旅游。</h3> <h3> 2007年6月,參加了由縣委、縣政府組織的赴韓國招商引資活動。</h3> <h3> 2007年春,陪同中央電視臺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陳鐸老師游覽五蓮山。</h3> <h3> 2007年12月,市廣電局組織區(qū)縣廣電局長赴香港、泰國、臺灣旅游。</h3> <h3> 2008年5月,離崗待退,從此開啟了旅游征程。十年中與部分老友,先后去過30多個地方,基本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h3><h3> 下圖與湯熙亮老兄在河南云臺山合影</h3> <h3>2010年10月,與劉家南同志在云南石林留影。</h3> <h3>下圖與云南導游在大理留影。</h3> <h3>下圖在云南麗江留影</h3> <h3>2012年9月在青島公園留影</h3> <h3>2014年8月,與湯熙亮、湯啟濤在河北百草畔留影</h3> <h3>2014年8月,與老伴、女兒、外甥女在河北百草畔留影。</h3> <h3>2014年8月,與老伴、外甥女在河北野三坡留影</h3> <h3>2014年8月,在河北白洋淀留影</h3> <h3>2015年7月與老伴在內(nèi)蒙赤峰大青山留影</h3> <h3>2016年10月,在河南郭亮村留影</h3> <h3>下圖與郭亮村老農(nóng)(絕壁長廊開拓者)留影</h3> <h3>2017年3月與厲彥森在兗州大興隆寺留影</h3> <h3>大興隆寺</h3> <h3>2017年3月在雪野湖留影</h3> <h3>2017年3月,與李秀年在江蘇興化留影</h3> <h3>2017年3月與老伴在揚州瘦西湖留影</h3> <h3>2017年3月與湯熙亮兄在揚州瘦西湖留影</h3> <h3>2017年4月在高清縣黃河留影</h3> <h3>2017年7月在四川茂縣刀巴子草原留影</h3> <h3>2017年7月在四川九寨溝留影</h3> <h3>2017年7月在四川黃龍留影</h3> <h3>2017年7月在四川都江堰留影</h3> <h3>2017年11月,與胡德玉、孫炳福、厲彥森在青州古城留影</h3> <h3>2018年3月在江西婺源留影</h3> <h3>2018年3月在江西三清山留影</h3> <h3> 2018年3月與湯熙亮、王明曉兩位好兄弟在浙江富春江游船上合影。</h3> <h3>2018年3月與同學孫志遠在杭州西湖留影</h3> <h3>2018年3月與陸淑芹等各位好友在杭州西湖留影!</h3> <h3> 每幅照片背后都是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都值得反復去回味,從而讓所有美好永留心間、永駐心田,快樂地過好每一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