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 2018年10月20日,秋意正濃?!坝腊采嚼锶藨敉膺\動俱樂部”和“野驢自由行”的驢友們在驢頭看客、戰(zhàn)將的帶領(lǐng)下一行14人向著將樂白峰巖出發(fā)。</p></h3> <h3> 一行分別是看客、戰(zhàn)將、土豆花、丫丫、蠟燭、乾坤牛、自由艦 、小城 、老龍、一心、展眉、遺忘、青橄欖和風鈴。</h3> <h3> 驢友們驅(qū)車2個多小時約100KM,經(jīng)過明溪夏坊鄉(xiāng)來到了將樂縣白蓮鎮(zhèn)村頭村的小溪自然村。9:55 我們從小溪自然村的金色稻田間開始徒步前行……</h3> <h3> 我們經(jīng)過山地便道、林區(qū)小道以及“廢棄”的上世紀伐木機動車道,還有古老的“國道”一步步向目標邁進。</h3> <h3> 經(jīng)過簡單的午餐,我們馬不停蹄繼續(xù)趕路,14:42我們到了距目標點白峰巖最近的埡口,這里就是古道的峰口了。我們看到這里有人工石拱橋,還有貌似“驛站”遺跡的平坦地和人工地基。</h3> <h3> 古道峰口也是山脊的分水嶺了?!皣馈钡哪嵌送ㄍ藷煹牧硪黄瑖?,我們則拐向了山中的灌木林向頂峰挺進。</h3> <h3><br></h3> <h3> 15:01令人向往的白峰巖山頂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繼續(xù)向上風光無限。</h3> <h3> 白峰巖,位于將樂境內(nèi),與明溪毗鄰。海拔1580米,與龍棲山遙遙相對,與仙水巖一脈相連。</h3> <h3><br></h3> <h3> 這是登頂看到的美麗天際線和我們開心的笑臉,以下是大家的見證。<br></h3> <h3> 16:00我們準備下山,可是在下山的過程卻遇到了一些困難,經(jīng)歷了一次考驗。15個多小時的故事讓我們來看看驢友YY的敘述:</h3> <h3><p align="center"><font color="#167efb"><b>深刻的一次戶外行程<br></b></font>2018.10.22 丫丫<br></h3></h3> <h3> 將樂白峰巖,海拔也就1520,當天行程,因了爬過無數(shù)的大大小小的山,所以也就不當辣么一回事,然而,就是這么一座我自認為能夠簡單征服的山,我們卻整整走了20小時,呵呵,它帶個我們的將是再此之前最最深刻的一次驢行歷程。<br> 周六早上七點半,我們從永安出發(fā),九點半到達將樂小溪村,簡單整理好行裝,開始徒步,秋收的季節(jié),路邊的稻谷就像金色的海洋,它們彎著腰迎接我們的到來。<br> 每一次的啟程,都離不開領(lǐng)隊的無私奉獻。<br> 我們在路過機耕道,越過古道,穿過小樹林,在一路的歡聲笑語中,4點到達白白峰巖的頂,由于時間實在是不能逗留太長,即使山上風光無限,我們也就匆忙拍幾張照片,趕緊的下山。<br> 接下來路程才是我最想表達的,秋天的天氣天黑本來就來的早,加上天氣也不好,再加上在深山里,我們才下到海拔大約1000米的地方,天就黑了,本來想著希望在天黑之前能夠走到來時古道,可是,領(lǐng)隊發(fā)現(xiàn),我們一直在和原來的路走平行。因了天黑,即使我們戰(zhàn)將再神通廣大也是無路可尋,于是戰(zhàn)將決定找個能下山的口,只要海拔能降低到700,我們才能有路可走。<br> 這時候,天完全黑了,這次隊伍14人,好像只有4人才有帶手電或頭燈,這4人之中當然沒有我,于是,我們在黑暗中借著一點微弱的亮光艱難爬行,或許是老天想讓我們記憶更深刻吧,我們就這樣連滾帶爬的下到900多海拔的地方,戰(zhàn)將停住腳步,他說,這里估計是下不去了,前面應(yīng)該是崖壁,我納悶的嘀咕,這黑燈瞎火的,你怎么知道是崖壁,他說,透過樹林,看到前面都是天,沒有樹,深山老林里,就這沒樹,那肯定是崖,果然是資深老驢啊。<br> 我們只好往上爬到1100米地方,希望能夠從隔壁的小山脊下山,這時候,天上的月亮若影若現(xiàn)無聲的陪伴著我們,然而,在我們下到1000左右海拔時候,前面的事就像復(fù)制一樣的出現(xiàn)了,我們就這樣從晚上的六點到凌晨一點在900到1100米之間爬了4座小山,這時候,大家都累了,加上沒有水和口糧,都席地而坐,或者有的人直接就地躺著,真是天當房,地當床啊,這句話剛剛在前些日子聽來的,今天就經(jīng)歷了,哈哈,深有感觸啊,大家休息有40分鐘,戰(zhàn)將和看客商量著說,還是慢慢往上走,太冷了,可是,由于凌晨時候,天是最黑的,加上我們穿梭在一片粽葉林里面,低頭和抬頭都是烏黑的一片,烏漆麻黑的路上,路上都需要有小樹枝來借力,<br> 有時候不道是抓的刺枝還是樹枝,所以,即使帶了手套,大家還是手無完膚,到了凌晨三點,我們爬到一塊崖石上,因為天實在太黑了,沒有繼續(xù)的意義,所以我們都在這崖石這三五成群結(jié)伴擠在一起,相互取暖,期間,有個驢友家人當心,打來電話,問要不要幫我們報警,驢友幽默的回復(fù)家人~不給國家添麻煩,哈哈,此生難忘啊,都差點驚擾到國家了。<br> 凌晨六點,天微亮,此時云海就在腳下,大家借助有的還剩一點僅有的口糧,補充能量,然后戰(zhàn)將帶我們下山。我說,拍個照片,留個紀念吧,以后可以回味。<br> 最后,感謝看客,你領(lǐng)著我們經(jīng)歷了人生中第一次也許以后也不會再有的最最難忘的驢行歷程,感謝在驢行中每一位驢友,更是感謝戰(zhàn)將(你都一60多老頭了,還要斬棘披荊的領(lǐng)著我們?nèi)魏我粋€都比你年紀小的驢友前行)<br> 多年以后,我們一定還會記得,那一夜,我們在深山里相互吃著僅剩的一個橘子和一個蘋果的場景,哪怕只有每人一小片依然覺得有滋有味,我們在崖石相互取暖,即使天很黑,而我們依然開心快樂的調(diào)侃自己或者別人。<br> 最后我想說的是,意外無處不在,也就是這些不可預(yù)防的意外才讓我們的過程更加精彩和深刻,每一次的爬山目的都是為了登上最高頂,而所有的樂趣和故事都是在過程中產(chǎn)生的。<br> 回到家里,跟孩子說,還好沒帶上你,不然把你累慘了,結(jié)果孩子的回復(fù)出乎我的意料,他說,哼,我要是知道會這樣,我還就跟上你了,他說,這一定特別的有意義,哈哈,果然是我生的,所以同樣的事情,也許每個人的看法就完全不同了。</h3> <h3><p> 其實,在幾次的下行中,借助GPS衛(wèi)星信號通過“兩步路”(戶外登山助手)我們可以看到,其中一次下行位置距離最近的林區(qū)便道直線距離只有200多米,海拔差有120米,為了安全驢頭們沒有讓大家冒險。</p><p> 21日11:30驢友們回到了家,16:30驢頭看客在朋友圈說出了心里話:</p></h3> <h3> 后續(xù):一心創(chuàng)作了《一心行攝:穿越將樂白峰巖》,遺忘創(chuàng)作了《這一天或許讓我們每一個人永生難忘,我會好好珍惜它、銘記于心……》,也許還有許多作品還在創(chuàng)作中……。</h3> <h3><p align="center"><font color="#167efb"><b>一心詩歌:白峰巖穿越記</b></font></p></h3><p align="center">蘆忠<p align="center"><br><p align="center">1<br>像重溫一節(jié)幽邃的時光,我的文字,遭遇峽谷<br>左右都是絕壁,大霧封山<br>溪水鉆進我的長靴,茅草割破我的手指<br>跌跌撞撞著,一個又一個山頭退去,直到<br>遇見一條青石古道<br>一級,一長吁;一階,一短嘆;長長短短,彎彎曲曲<br>每一個段落,都掛滿厚厚的吻痕,那是勇敢的小苔蘚們<br>用最純凈的綠,向最堅硬的心,表白一生<br>古道是幸福的,我們也是幸福<br>它送我們一個埡口,左側(cè)仙水巖,右側(cè),白峰巖<br><p align="center"><br><p align="center">2<br>抵達白峰巖之巔的時候,云在我腳下流動<br>不停地,朝天空拍打<br>天際線在云之上,拉長我的視線<br>我的眼睛與它,平行<br>仙水巖在西南,云的懷抱,每一陣風過,它就飄動<br>一點尖尖的腦袋是峰<br>一段優(yōu)雅的弧線是脊<br>一扇淡青的屏風是崖<br>一幕又一幕,都是風兒導(dǎo)演的,云的魔術(shù)<br>而主題,萬白從中一點,青<br><p align="center"><br><p align="center">3<br>貪戀于花叢,這使一群蜜蜂,忘記了,地球<br>它是旋轉(zhuǎn)的,忘記了黑與白,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忘記了腳下<br>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那一角,而水面之下,更加龐大的<br>才是我們真正艱巨的課題,但,最根本的是,對于夜,這位王者<br>我們?nèi)狈ψ銐虻木次?lt;br>你必須面對,并且承認<br>世間的一半,屬于它<br><p align="center"><br><p align="center">4<br>穿越,是一瓶神奇的酒<br>它能夠帶給你異樣春天,但沒有回頭路<br>也不走,回頭的路<br>你打開,春天就烙上你的印記,就寫上你的名字<br>問題是<br>還沒有下到半山腰,夜就用黑,完全接管山林<br>周遭多是崖壁,我們打開頭燈,摸著黑<br>下了又上<br>打橫,再下,再上,再打橫<br>在陡坡與絕壁之間,上上下下<br>從19點到凌晨1點,又從2點到3點<br>我們偏離上山的軌跡越來越遠<br>回不到,來時的路了<br><p align="center"><br><p align="center">5<br>躺在草坡,我就合眼,嘗試著,與草兒們同眠<br>但沒有成功,沒有成功的,不只我一人<br>手機很早就有響的了<br>接,不知說什么;不接,更響<br>而機子,都幾乎沒電<br>此刻<br>此刻沒有星光,起起落落的是呼吸聲<br><p align="center"><br><p align="center">6<br>天氣預(yù)報很乖,這,并不總是好的<br>脖子涼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雨來了<br>不是每個人都帶雨具<br>我們背靠背,肩并肩、身挨著身,縮擠一團<br>還好雨是小,也不長,但,衣濕如冰<br>雨停的時候,天色微開<br>云團從我們身邊,緩緩下沉,崖巖顯露<br>戰(zhàn)將環(huán)眺峽谷<br>確定最后的突破方向<br>老龍拿出最后一個蘋果<br>看客小刀均分,十四人,一人一口<br>YY掰開最后的柚子,一人一片<br>風鈴掏出最后一包牦牛干,一人一塊<br><p align="center"><br><p align="center">7<br>小城對著我們8男6女,快門一按,我們<br>就與山崖正式告別<br>戰(zhàn)將操刀,披斬,荊棘,遺忘輔助開路<br>自由艦在中間,乾坤牛、看客斷后<br>女驢們在男驢中插花<br>順著陡崖,我們捫草抓藤,以股貼崖,一路上,有險,無驚<br>只是,老龍丟了登山杖,展眉的腳被鞋子“咬”腫<br>一心的眼鏡丟了,手臂、腿腳被荊棘劃過,傷痕不忍細數(shù)<br><p align="center"><br><p align="center">8<br>谷底是一片箬竹林<br>看到箬竹林,風鈴就喊,有人的痕跡啦<br>乾坤牛說,是的,有明顯被人采摘的折痕<br>然后是松林,松樹上有采松脂的刀痕<br>接著是紅茶林,在紅茶林<br>我們望見了村莊,路變成了機耕道<br>抵達村莊的時候,接近9點<br>土豆花、蠟燭、青橄欖、小城等我們十四驢,安然無恙<p align="center">感謝上帝<br>因為我合眼的時候,沒有睡著<br>沒有睡著的時候,我祈禱了<br>所有的人,都要平安</p>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土豆花:愛在金秋</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秋是收獲和登高望遠的季節(jié),迎著金秋涼爽的風,我們向白峰巖出發(fā)。 經(jīng)過豐收的稻田,走在先人留下的古道上,賞著美景登上了白峰巖。然而,或許是不小心冒犯了山神,它給我們拋來一個小懲罰。我們在月光下,上上下下地不斷攀爬,就是下不去,最后只能以天當被地當床裸睡在山上。已經(jīng)落得如此境地,天公還不作美,下起了小雨,讓我們不得不在黑暗中,三、五抱團,相互取暖。沒想到就在經(jīng)過一晚的“痛苦掙扎”后,迎來的竟是凌晨時分云海在腳下翻滾的美景。就這樣,伴隨著好心情,我們終于通過了考驗。 經(jīng)歷了國慶登廣州船底頂和20號登明溪的白峰巖的過程,我們得到了教訓(xùn),也由此感悟到:不可小視一干五百多米的山。 最后,我想說:一心的鐵漢柔情、 丫丫的敘述、遺忘的視頻、看客的感慨、小城的總結(jié),太棒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