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0月21日下午2點,我們從阿合奇縣出發(fā),晚上八點多到了烏恰縣,正趕上夕陽西下,這里是最后一縷陽光眷戀的地方。</h3> <h3>烏恰縣被譽為中國西陲第一縣<br></h3> <h3>烏恰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克州帕米爾高原東部,塔里木盆地西端,天山與昆侖山兩大山脈交匯處。東靠阿圖什市,東南部與疏附縣相鄰,西南以阿克陶縣為鄰,西北部則與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接壤。邊境線長425公里,總面積2.2萬平方公里。轄2鎮(zhèn)9鄉(xiāng),34個村民委員會,7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總?cè)丝?.8萬人,其中柯爾克孜族占73%,維吾爾族占15%,漢族占11%,其他民族占1%。地處高寒地區(qū),平均海拔2890米,氣候環(huán)境惡劣,“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烏恰的真實寫照。境內(nèi)有吐爾尕特和伊爾克什坦兩個國家一類對外開放陸路口岸,是中國通往吉爾吉斯斯坦以及中亞、西亞、歐洲各國的重要通商口岸,古絲綢之路上的西部重鎮(zhèn)之一,也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門戶,“落日戈壁,西極雄關,丹霞地貌,高山峻嶺”是古代文人墨客對帕米爾高原烏恰區(qū)域自然風貌的形象描述。<br></h3> <h3>烏恰是地震高發(fā)區(qū), 如:1985年8月23日發(fā)生的7.4級大地震,老縣城被夷為平地。2008年10月5日,沿吉根鄉(xiāng)區(qū)域發(fā)生的6.8級地震,是繼四川汶川地震以來,中國發(fā)生震極最大的一次地震。</h3> <h3>在縣城一角塑有瑪納斯紀念雕像,《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英雄史詩。主要講述了柯爾克孜族人民不畏艱險,奮勇拼搏,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歌頌偉大愛情的故事。史詩一共分為8大部。30余萬行,2006年“瑪納斯”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br></h3> <h3>10月22日上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扶貧辦專家及我們的援友代表上饒縣的王友明同志分別給烏恰縣扶貧辦全體干部、十五個專項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各鄉(xiāng)黨委書記及扶貧專職副書記進行貧困退出考核初審培訓。</h3> <h3>下午4點,全體州考核初審組成員前往縣行政中心會議室參加烏恰縣貧困退出初審匯報會,縣委書記王宏旭作了脫貧攻堅工作匯報,州副書記楊偉輝提出了初審工作要求,州長迪力夏提.柯德爾汗作了重要講話,對我們援疆干部參與此次初審給予厚望。并帶領我們觀看了脫貧攻堅專題片及脫貧攻堅陳列室和檔案室。</h3> <h3>解說員旁邊的克州州長是個和藹可親又風趣幽默的人,我正好在看一件駝絨制品,他走過來對我說:“你下去檢查好好幫我們查問題,查好了我就送這個駝絨品給你”。他的話引來在場一片歡笑聲。州長親口交待的任務。我們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完成??!</h3> <h3>脫貧產(chǎn)業(yè)展覽<br></h3> <h3>縣十五個項目組的資料整整齊齊的擺放在檔案室。<br></h3> <h3>永新縣的援友劉明星編在項目組,同其他成員一起仔細審查扶貧資料。<br></h3> <h3>我們援疆干部中的才子,來自橫峰縣的汪乘杰,援疆期間的工作報告、方案及總結(jié)都是他負責起草,然后由資料組其他成員共同參與完成。</h3> <h3>10月23日上午,過邊境安檢站去吾合沙魯鄉(xiāng)吾合沙魯村核查。</h3> <h3>牧民已經(jīng)為牲畜準備好了入冬后的草料,正好我的同伴是縣農(nóng)業(yè)局的,她介紹入冬后縣里會從鄰國進口優(yōu)質(zhì)又l廉價的牧草回來免費發(fā)放給貧困戶。讓牲畜能夠順利過冬。</h3> <h3>中午在鄉(xiāng)里吃大鍋飯,手抓羊肉飯,里面放了胡蘿卜、葡萄干,吃起來又香又甜,</h3> <h3>入戶的路上塵土飛揚,風吹得沙土落在樹葉上,我們的身上、頭上、鼻子里到處都是。拿紙巾擦把臉,白色的紙留下一道淺黃色。</h3> <h3>在吾合沙魯村,有一片原始胡楊林,秋天葉子黃的時候風景如畫,是烏恰縣的重點景區(qū),每到八、九月份來這里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br></h3> 我身后的高原胡楊被譽為“活著的化石樹”,屬于頻危野生<span style="font-size: 17px;">物種,它“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胡楊精神讓我感嘆生命的魅力無窮。</span> <h3>我們15個援疆干部的隊長,來自井岡山的鐘龍華。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我們在疆期間的工作生活安排。讓我們井然有序的開展援疆工作。</h3> <h3>還有來自瑞金的援友楊文博,協(xié)助隊長搞好日常工作如會議記錄、車程安排、收集資料等等。細致嚴謹?shù)墓ぷ髯黠L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h3> <h3>上饒縣的援友田俊君被分在邊境村組走訪,山路崎嶇只有和引導員一起騎馬前行。<br></h3> <h3>他走到了邊境托帕哨口。</h3> <h3>下午來到離縣城最近的一個鄉(xiāng)黑孜葦鄉(xiāng)庫勒阿日克村分組入戶核查</h3> <h3>晚上9點,州扶貧辦領導韓梅會同江西援疆干部召集入戶組成員開例會,聽取研判當天入戶走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的問題。</h3> <h3>10月24日上午,我們經(jīng)過吐爾尕特口岸,這里是中國在烏恰縣設的一個對外貿(mào)易窗口,出入境的車輛在這里排起了長隊接受檢疫。</h3> <h3>過口岸便到了巴音庫魯提鄉(xiāng),州扶貧辦黨組書記唐東帶領我們一行包括綜合組、項目組、訪談組、入戶組在巴音庫魯提村進行核查。</h3> <h3>橫峰縣的援友孔范輝負責對堆積如山的村級扶貧資料逐一審查。</h3> <h3>正好路過鄉(xiāng)衛(wèi)生院,想去找中醫(yī)刮下痧??上]有。</h3> <h3>援友們中午入完戶后聚在一起吃民餐,吃了2個多月大家都已經(jīng)隨鄉(xiāng)入俗了。</h3> <h3>吃完中飯我們繼續(xù)往前來到托云鄉(xiāng),它距縣城150公里,北與吉爾吉斯斯坦接壤,地處高寒山區(qū)。經(jīng)濟以牧業(yè)為主。礦產(chǎn)資源有煤、陶土、冰洲石。下午我們在托云鄉(xiāng)庫瓦特村檢查,<br></h3> <h3>高原牧區(qū),我們最年輕的九零后援友來自井岡山的趙萬陽同當?shù)匾龑T一同騎馬翻山越嶺走訪入戶。</h3> <h3>紅山谷景區(qū)位于托云鄉(xiāng)庫瓦特村附近,海拔3300米。景區(qū)屬于雅丹地貌,屬全國少見山地景觀。<br></h3> <h3>獨特的雅丹地貌造就了紅山谷千奇百怪的山體形態(tài),有的像山、有的像各種動物、有的像浮雕,整個景區(qū)就是一副美麗的油畫,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br></h3> <h3>高原托云鄉(xiāng)已是冰天雪地
</h3><h3><br></h3> <h3>10月25日上午我們來到吉根鄉(xiāng)薩哈勒村,贛州瑞金的援友夏昌發(fā)仔細地審查農(nóng)戶家庭基本信息、扶貧資料及核算經(jīng)濟收入。<br></h3> <h3>悠閑自在的駱駝</h3> <h3>吉根鄉(xiāng)位于縣城西,距縣城130公里。是中國最西部的一個鄉(xiāng)。被譽為中國“西陲第一鄉(xiāng)”,西北與吉爾吉斯斯坦接壤。這里的伊爾克什坦對外口岸是中國在烏恰縣設的第二個對外陸路口岸。</h3> <h3>我和我的工作搭檔阿依木把恰<br></h3> 九零后的黨委書記陳周鳳在中國西陲第一鄉(xiāng)吉根鄉(xiāng)盡顯巾幗風采。她問我在這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有沒有反應?我說沒一點不適癥狀,接著她告訴我高原反應定律一般是“欺強不欺弱、欺高不欺矮、欺胖不欺瘦”。對號入座看看你們中不中?<br><h3>由她我不由想起阿克陶縣布倫口鄉(xiāng)同樣只有20多歲的“娃娃書記”李文娟、阿合奇縣九零后的組織部長李婷婷,她們都是從內(nèi)地高等院校招到新疆的精英,在帕米爾高原用青春編織“骨頭比石頭還硬、勇氣比氧氣還多、斗志比海拔還高、素質(zhì)比鋼鐵還強”的精神,發(fā)揮新時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的力量無私奉獻邊境。<br></h3> <h3>下午在吉根鄉(xiāng)斯木哈納村入戶核查,這是中國最西邊的村,被譽為“中國西陲第一村”。<br></h3> <h3>吉安縣的援友巫錦鋒在中國西陲第一村吃上了高原酸蘿卜。他說口味跟江西的味道一樣一樣的。</h3> <h3>永新縣的高個援友劉鵬每天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早出晚歸的入戶走訪,并沒出現(xiàn)“欺高不欺矮”的高原反應。所以想來高原的盡管大膽來。</h3> <h3>10月26號,開車2多小時跋山涉水來到波斯坦鐵熱克鄉(xiāng)依買克村,大伙兒坐車坐的暈頭轉(zhuǎn)向。</h3> <h3>我被分在離村委會近20公里的深山牧區(qū)走訪,一路顛簸來到雪山腳下。</h3> <h3>這里共住了5戶牧民,他們從雪山上引下一股冰水,人畜共飲一處水。</h3> <h3>因地處偏遠沒有通電,5戶牧民全部安裝了光伏發(fā)電,電量足夠日常用度。</h3> <h3>是個養(yǎng)牛羊的好地方</h3> <h3>每天下鄉(xiāng)入戶回到住處馬上找吸塵器清理滿鞋的灰塵。</h3> <h3>10月27日安排在縣城所在地黑孜葦鄉(xiāng)阿熱布拉克村共走訪,小區(qū)為移民安置點,共有9個鄉(xiāng)鎮(zhèn)的1000多戶牧民只要交極少部分錢即可入住。在小區(qū)內(nèi)同時建有商品房,這樣的棟房一棟三十多萬。當?shù)厝松钚腋V笖?shù)高,工資比內(nèi)地高,房價卻只要二千多一點每平米。關于住房、吃穿等方面,我在這三個月走訪過程中體會最深的是他們非常有滿足感,農(nóng)村統(tǒng)一建一層房,政府給予補貼多幾乎不欠債,生活壓力很小。所以他們的生活節(jié)奏很慢,世世代代在這里放牛養(yǎng)羊守邊境,小富即安,日子過得悠閑自在。</h3> <h3>下午烏恰縣召開全國脫貧攻堅獎巡回報告團在新疆宣講視頻會,聽了代表們的先進事跡報告,尤其是獲得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chuàng)新獎”得主蘭考縣縣長李明俊的報告催人奮進,他開場白即對新疆的和諧穩(wěn)定、脫貧攻堅七個一批、三個加大力度、“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等工作給予了高度點贊。<br></h3> <h3>視頻會之后緊接著召開烏恰縣脫貧攻堅初審工作推進會,由江西上饒縣的援疆干部王友明向縣鄉(xiāng)村領導干部反饋前階段初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整改建議,交流了迎檢工作經(jīng)驗。贏得會場雷嗚般的掌聲。</h3> <h3>10月28日在膘爾托闊依鄉(xiāng)膘爾托闊依村走訪,這里的住房與羊圈規(guī)劃建設,村莊面貌煥然一新。<br></h3> <h3>該鄉(xiāng)阿合其村帕夏古麗、克熱木在前幾天央視播出的“莊嚴的承諾”頒獎晚會上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稱號。</h3> <h3>在鄉(xiāng)婦女之家,我們欣賞到了柯族刺繡品,柯爾克孜刺繡在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和古樸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色彩鮮艷、造型美觀、大方樸實。她們的刺繡大多采用花卉草木、飛禽走獸、日月星辰等圖案和幾何圖形;刺繡顏色多樣,有紅、黃、藍、綠、白等基本色調(diào)。</h3> <h3>熱情好客的柯族同胞見我們來了,立即到廚房煮手工面條、切羊肉給我們吃,戶戶感恩黨的政策好!這戶貧困戶的兒子在吉爾吉斯斯坦留學,從縣里坐大巴200多公里就到了學校,而且每年學費只要1500多元,我在驚訝這么便宜的時候他們解釋說人民幣一元在那邊相當于近十元。我們的貨幣挺值錢嘛。</h3> <h3>接受了雙語幼兒園教育的柯族孩子就是不一樣啊,他的表現(xiàn)太棒了。我還了解到這里鄉(xiāng)下只有幼兒園和小學,初中要在縣里上,高中全部在克州。通過整合資源規(guī)范國語教學。新一代國民素質(zhì)越來越高。</h3> <h3>下午回到縣城逛了一下中吉美免稅店,里面的物品玲瑯滿目。</h3> <h3>免費品嘗進口紅酒,口感香醇濃郁。</h3> <h3>10月29日,我們驅(qū)車2個多小時來到鐵列克鄉(xiāng)核查,在邊境村莊,我們特別能感觸到當?shù)厝说膼蹏閼?,隨處可見的紅旗,還有這戶牧民家墻壁上的天安門油畫。祖國永遠在心中!他們世世代代無怨無悔為國守邊疆!正因為有他們的無私奉獻才換來我們的安居樂業(yè)。<br></h3> <h3>連續(xù)三個月在高原上走村入戶,吉安縣的援友裴曉云終于撐不住了,感冒發(fā)燒、頭暈惡心。隨同醫(yī)療組醫(yī)生立即給予診治。<br></h3> <h3>10月30日,我們?nèi)霊糇咴L的是離縣城100多公里的烏魯克恰提鄉(xiāng)瓊鐵熱克村,一路上風塵仆仆,當貧困戶阿里提布拉,巴帕妮知道我老大遠從江西來到她家,她連說辛苦啦!接著不顧我們阻攔,拿出新鮮羊肉,和面包餃子給我們吃。餃子寓意團圓。讓我深深感受到民族團結(jié)一家親!</h3> <h3>見面牧民一定會向我們伸出友善的手。</h3> <h3>走時牧民一定會把我們送到家門口。</h3> <h3>11月1日最后一站,在阿克陶縣相鄰的烏恰縣波斯坦鐵列克鄉(xiāng),熱情洋溢的柯族同胞們穿上艷麗的民族服飾,用歡快的歌聲為我們送行??聽柨俗巫迨且粋€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歌浩如煙海,它獨特的音調(diào)把我們引向遼闊的草原,雄偉的雪山,涓涓清流的山谷以及牛羊遍地的牧場……</h3> <h3>克州副州長、烏恰縣縣長司亞爾.哈蘭親臨現(xiàn)場與我們一起合影,一一握手送我們上車。
</h3><h3><br></h3> 在烏恰縣共核查22個村1295戶4648人。和克州扶貧辦初審組全體成員合影,向新疆扶貧一線的戰(zhàn)友們致敬!他們不辭勞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在脫貧攻堅路上。為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揮灑汗水。是新時期最可愛的人!<br><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