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我生活的行政村叫黃甲。這個名子從何而來,我一直想知道,我想知道里面有怎樣的故事,但無人能告訴我(我不喜歡考證,一個小人物問誰去);不過,憑我的神經(jīng)質(zhì),我可以沿著那條漆黑的歷史隧洞向它望去:公元875年,披著菊黃大披風(fēng)的黃巢在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起兵,然后他帶領(lǐng)幾千個扛著木棍的農(nóng)民轉(zhuǎn)攻西南,正好經(jīng)過我們這里,我的同鄉(xiāng)李武們也跟著起義軍走了,從此這些人拉開了反抗唐朝黑暗腐朽殘酷統(tǒng)治的序幕。</h1><h3></h3><h1> 這樣想我覺得挺合理的。因為現(xiàn)在馬陵山有黃巢關(guān)水庫。</h1><h1> 又,黃巢有《題菊花》詩兩首,均透出領(lǐng)導(dǎo)者的霸氣。其一:“颯颯西風(fēng)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其二:“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碑?dāng)黃巢稱帝長安,建立“大齊”的時候,我們此地,此時正有一里正,或許他的兒子正在軍中,他向長安望去,流出仰慕的目光;然后他急忙找來幾個識字的人,他們是否翻出了“滿城盡帶黃金甲”這句,然后那個里正一拍腦門,大喝到:“黃——甲,好!叫黃甲!”</h1><h1> 果真這樣的話,我和那幾個識字的人可不是心有靈犀? 我和那個里正可不也是一樣?說我附會,可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會附會?其實,我是個最不會附會的人。</h1><h1> 幾年后,黃巢兵敗自殺,那個里正還沒來得及害怕,唐王朝也隨著亡了,歷史進(jìn)入更加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誰還會來追究他起“黃甲”這個名子的事?</h1><h1> “黑暗,起義,混亂,那些個黃臉們在開什么玩笑。”天空飄來一句老鷹的話,誰都沒聽見。</h1><h1> 果真唐朝時就有黃甲村或莊,那時稱“黃甲里”?宋代叫“黃甲保”?,元代叫“黃甲社”?明代叫“黃甲什么”?清朝叫“黃甲什么”?一千多年,算久遠(yuǎn)嗎,我怎么覺得怎么這樣近呢。</h1><h1> 我童年時代,黃甲稱大隊,那時下轄十幾個生產(chǎn)隊。我的小隊就是位于黃甲最東面的小趙莊。莊子雖小,但歷史也許和黃甲一樣久遠(yuǎn)。但不管有多少年的歷史,小趙莊乃至整個黃甲竟找不到一點文化遺跡,這是我遺憾的地方。父親告訴我,我祖上是給姓王家做上門女婿來到這兒的,至今有九代了。</h1><h1> 自從張藝謀拍了《滿城盡帶黃金甲》,我越發(fā)喜歡“黃甲”這個名子了,一馬平川的黃土地,富甲一方的美愿,怎能不讓我追溯一下她的時光。</h1><h1> 現(xiàn)在,趁著我的記憶還在,我愿沿著時光的小溪,重拾溪水旁邊那個小小村落里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一句話,一片情……</h1>